- 阳明头痛
- 泛酸验案一则
- 尿隐血验案一则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验案...
- 偏头痛(阳虚)验案一则(3)
- 顽固性便秘验案一则
- 晨起肢麻验案一则
- 偏头痛(阳明经热)验案一则(4...
- 带状疱疹后遗疼痛验案一则
- 少腹痛验案一则
- 晨起胃脘痛验案一则
-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一...
- 茎中痛验案一则
- 感冒后汗出验案一则
- 气短验案一则
- 腹胀怪症一则
- 奔豚验案(2)
- 奔豚验案(1)
- 胁痛怪案一则
- 耳鸣验案一则(2)
- 鼻漏、便溏验案一则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2)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1)
- 重症肌无力验案(4)
- 重症肌无力验案(3)
- 重症肌无力验案(2)
- 重症肌无力验案(1)
- 腹中豚音怪案一则
- “入眠背痛”验案一则
- “走马疳”验案一则
- 周身皮肤疼痛验案一则
- 耳鸣耳聋怪案一则(1)
- “阴中痛”验案一则
- 雷诺氏病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方...
- 眼眵多验案一则
- 2009美国国际卒中会议纪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 崔丽英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
- 舌炎验案一则
- 畏风(三伏天穿棉袄)验案一则
- 警惕颈椎病后面的“致命杀手”
- Meige综合征如何治疗?
-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
-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进展
- 运动神经元病的谷氨酸中毒学说
- 特发性震颤如何调护?
- 我该怎样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
-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 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 产后痹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 偏头痛验案一则(2)
- 少腹拘急怪症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2)
- 多发性硬化症一例验案
- “顽固性呕吐”一例治验录
- “痉挛性斜颈”一例治验录
- “烧山火”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1)
- 偏头痛验案一则(1)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治验
-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位病人!
- 周身顽麻验案一则
- 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中医本不应该这样?
- 中医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 中医文化在淡化 “鸟巢一代”眼...
- 中医教育模式的古今变迁
- 中医的别称知多少?
- 颅内低压综合征验案一则
- 作者:吴永刚|发布时间:2009-10-06|浏览量:1567次
邹女士,女,33岁,银行高级职员,深圳罗湖桂园路。
2009年8月21日上午 初诊。
【现病史】 该患自述7月31开始无明显原因出现头痛,表现在后枕部(风池穴明显)及前额隐隐疼痛,站起来疼痛加重,躺卧疼痛缓解后消失,遂入住附近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科。经头部CTMRI排除器质性病变,颈椎CT也未见明显异常,各种相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腰椎穿刺未作。住院后疼痛逐渐加重,前额闷胀痛,后枕部牵拉痛,难以起立,有时躺卧头痛症状也未能消失。诊为:颅内低压综合征。每日大量补充生理盐水(2000-3000ml/天),连续如此治疗20余天,头痛症状不见明显改善,难以下床行走。经我院同事介绍寻求中医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针灸科吴永刚
【刻诊】头痛21天。以前额胀痛及后枕部拘急痛为主,表现站立明显,躺卧则缓解或消失。近几日自觉欲出冷汗,神情疲惫,语声低微,头昏乏力,面色晦暗,余则无所苦,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既往:健康。印诊:颅内低压综合征。
【医案】 头为清空之府,阳气聚之。起则明显,躺卧则缓解或消失,乃阳气不能上达头目所为。治以升阳举陷之法,升阳益胃汤加减。
红参(或高丽参)30 炖盅一小时,凉透与药汁兑服。
生黄芪75 白术20 党参30
桂枝15 白芍15 柴胡10
茯苓20 升麻10 葛根20
山萸肉30 山药30 炙甘草15 三剂水煎服
2009年8月24日 二诊。
上方服后,心中大喜!前额已不痛,后枕拘急疼痛也明显缓解。但又添新疾,双耳鸣如蝉,微堵塞感,嘈杂环境明显,泛恶欲吐,时有胸闷,口干,舌脉如前。
炙黄芪30 白术15 党参30
半夏15 黄连10 陈皮15
防风10 柴胡15 白芍15
葛根15 炙甘草10
生姜3片 大枣3枚 为引 三剂水煎服
2009年8月27日 三诊
上方三剂后,耳鸣、泛恶消失,头痛若有若无,已近痊愈。余则无不适,舌脉如前。上方减黄连,加山萸肉20,再进三剂,已善其后。
【按】颅内低压综合征是指脑脊液压力降低(CSF<90mmmH2O)所致的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多为腰椎穿刺、头痛、头部外伤、脑室分流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原发性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舒缩障碍导致的脑脊液分泌减少或吸收增加有关。
该患是原发性的颅内低压综合征,临床上,西医主要是大量补充液体(生理盐水)以补充脑脊液,增加颅内压力,临床治疗较为棘手。
该患初诊时头痛主要表现在前额胀痛和后枕部(风池)拘急痛,以症状性质判断很像外感寒邪,中于太阳经所致。但该患头痛有一特点,站立头痛,躺卧缓解或消失,还是阳气不能升腾,清空失养所致。与“起则头眩”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是阳气下陷之证,必以升举阳气为要!东垣升阳益胃汤加减。方中重用红参30,炖盅药汁兑服,益气升清阳之力强,取消最捷!黄芪重用75克意在补脾气,大力升举阳气;白术、党参、茯苓、山药健脾补中以助黄芪、红参之力;桂枝、白芍在大队补中之品取建中之意;山萸肉使既补之气有所归依;柴胡、升麻、葛根共奏升阳举陷之效,使清阳直达头目以为舟车之楫。
三剂后,奇效如神,立竿见影!患者喜形于色,毫无病容,头痛微。但又添新疾,出现耳鸣、泛恶等症,责之于中焦气机痞塞,治以辛开苦降以开痞,则气机调达则诸症可愈。所以,原方减轻补气之力,增加调和中焦之品,取半夏15 黄连10相伍正是此意。三诊后唯有头痛若有若无,已近痊愈,稍事加减以巩固疗效。
2009,10,6(周二)家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