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明头痛
- 泛酸验案一则
- 尿隐血验案一则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验案...
- 偏头痛(阳虚)验案一则(3)
- 顽固性便秘验案一则
- 晨起肢麻验案一则
- 偏头痛(阳明经热)验案一则(4...
- 带状疱疹后遗疼痛验案一则
- 少腹痛验案一则
- 晨起胃脘痛验案一则
-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一...
- 茎中痛验案一则
- 感冒后汗出验案一则
- 气短验案一则
- 腹胀怪症一则
- 奔豚验案(2)
- 奔豚验案(1)
- 胁痛怪案一则
- 耳鸣验案一则(2)
- 鼻漏、便溏验案一则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2)
- 外展神经麻痹验案(1)
- 重症肌无力验案(4)
- 重症肌无力验案(3)
- 重症肌无力验案(2)
- 重症肌无力验案(1)
- 腹中豚音怪案一则
- “入眠背痛”验案一则
- “走马疳”验案一则
- 周身皮肤疼痛验案一则
- 耳鸣耳聋怪案一则(1)
- 雷诺氏病的病因病理及常见治疗方...
- 颅内低压综合征验案一则
- 眼眵多验案一则
- 2009美国国际卒中会议纪要
- 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时间窗
- 崔丽英教授谈运动神经元病
- 舌炎验案一则
- 畏风(三伏天穿棉袄)验案一则
- 警惕颈椎病后面的“致命杀手”
- Meige综合征如何治疗?
- 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研究进...
- 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进展
- 运动神经元病的谷氨酸中毒学说
- 特发性震颤如何调护?
- 我该怎样预防多发性硬化症的复发
-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诊断及治疗
- 中医如何治疗偏头痛?
- 偏头痛治疗的最新进展
- 中医如何治疗三叉神经痛?
- 中医如何治疗面瘫?
- 产后痹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 偏头痛验案一则(2)
- 少腹拘急怪症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2)
- 多发性硬化症一例验案
- “顽固性呕吐”一例治验录
- “痉挛性斜颈”一例治验录
- “烧山火”验案一则
- 三叉神经痛治验(1)
- 偏头痛验案一则(1)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治验
- 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位病人!
- 周身顽麻验案一则
- 重剂引火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中医本不应该这样?
- 中医是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 中医文化在淡化 “鸟巢一代”眼...
- 中医教育模式的古今变迁
- 中医的别称知多少?
- “阴中痛”验案一则
- 作者:吴永刚|发布时间:2009-11-29|浏览量:2087次
詹XX,女,26岁,职员,深圳罗湖。
2009年7月20日 初诊。
【现病史】 该患为年轻未婚女性。自述一年前患急性泌尿系感染时,因失于及时彻底的治疗,出现尿频排尿痛未尽祛,逐渐尿频消失,排尿疼痛仍在。后来不仅见于排尿疼痛,平时感觉阴道中也疼痛,呈烧灼样,不分昼夜,甚者连及两腹股沟及两大腿内侧,排尿时阴中痛加重尤为恐惧!常反复检查尿常规、盆腔B超等未见明显异常。西医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一年来求治中医门诊病房百治不效,极大地影响生活工作,心生恐惧,丧失治疗信心。偶然一次住院与我家人同住一病房,经推荐来此一试。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针灸科吴永刚
【刻诊】 面容憔悴,一年来阴道灼痛,持续性不分昼夜,甚者连及两少腹及两股内侧,排尿时尤甚。平素手足冷,便溏,经行腹痛,喜温喜按,带下清稀,腰膝?软,舌质淡苔薄脉沉缓。印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阴中痛)。
【医案】 患者虽阴中灼痛,但排尿痛剧,以淋证辨治。平素一派阳虚之征,治以温补脾肾,理气通淋,拟方如下:
茺蔚子30 盐茴香10 茯苓30 益母草50
巴戟天30 仙毛20 白芍20 白术20
砂仁15 金钱草20 川楝15 炙甘草15 五剂水煎服
………….
几次复诊,排尿疼痛有缓解,但阴中痛如前,患者已有信心,继续治疗。
2009年10月21日 八诊。
近日阴中痛仍在,经追问阴中痛除烧灼感还呈拘急样,小腹经期冷如冰。舌脉如前。忽然想起跟师论及此乃肝阳虚、寒滞经脉之证。治以温肝散寒,缓急止痛。遂用小户嫁痛方加减。
吴茱萸20 白芍30 枸杞20 当归20
干姜15 桂枝30 橘核25 荔枝核25
元胡20 炙甘草10 七剂水煎服
2009年11月3日 九诊
上方后阴中痛明显缓解,自述一年来从未有过的感觉,但时痛甚仍有拘急,舌脉如前。上方干姜易炮姜20,白芍增至50,加高良姜10。 七剂水煎服。
2009年11月10日 十诊
上方服后更加明显,阴中灼痛感已微,已无拘急感,自觉其病十祛八九。舌脉如前。效不更方,再进七剂,以善其后。
【按】 该患阴中痛初起是由于泌尿系感染所致,遗留阴中疼痛,呈烧灼感,排尿时痛剧!反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早期治疗主要考虑淋证,久治不愈成劳淋。治以温补脾肾,理气通淋,效果不彰。
阴中痛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称为“小户嫁”。歌诀:“阴中痛名小户嫁,痛极手足不能舒,内服加味逍遥丸,四物乳香捣饼敷。”其治法内服外治并用,重在疏理肝气,调和肝脾。
该患的阴中痛主要分布在少腹、阴中痛甚者连及大腿内侧,这正是肝经所过。《灵枢?经脉》篇:“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 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按经络辩证该患属经络为病,肝经受邪。初起以脏腑辨证,并未考虑经络受邪。同时也受阴中灼痛所迷惑,其实阴中疼痛呈拘急感就是阴寒之邪凝滞之征。
该方是张景岳暖肝煎的变方。吴茱萸入肝经,暖肝散寒为君,王老常用至35克,可见认证之重要!干姜、桂枝助君药温经散寒为臣;重用白芍30酸甘敛阴而缓急止痛;枸杞、当归补血养肝,使肝之筋脉柔和;元胡活血行气止痛;寒凝则气滞,重用橘核25 荔枝核25理气散结而止痛。诸药共奏温肝散寒,理气止痛之功。
所以,临证精准,用药精当,确可做到一剂知,三剂显效。经络辨证不容忽视!
(本文原创,如转载或引用请:E-mail:yonggang777@126.com,注明出处。)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