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蛇、知蛇、防治蛇咬伤
- 谈膏滋药的养生与治未病作用
- 初秋平补佳品??鸡头米(芡实)
- 关注女性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冠心病
- 谈膏方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桔是佳果亦为药
- 读《黄帝内经》,学养生智慧
- 高血压病与中西医的个体化治疗
- 面对跌倒老人,医者必以仁心施救
- 迅速普及急救技能
- 关注血压,关注健康
- 巧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
- 夏季的养生之道
-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 我34岁,男。高血压100-1...
- 迅速普及 “灾难医学”知识
- 耄耋老人与“智者寿”
- 如何制作膏滋药?
- 谈中医养生与治未病
- 毒蛇咬伤
- 重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初秋平补佳品??鸡头米(芡实)
- 盛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度...
- 什么是心绞痛?其原因有哪些?
- 救治眼镜蛇咬伤患者,谈蛇咬伤的...
- 气象对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影响?
- 你知道有哪些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四)
- 毒蜂螫伤
- 毒蝎蜇伤
- 蜈蚣螫伤
- 谈膏滋药
-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的膏滋药冬令...
- 高血压病人如何避免血压突然升高...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三)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二)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一)
- 中医并非只能治疗慢性病
- 夏季的“防寒”与饮食保健
- 关于邀请参加2009年全省“蛇...
- 谈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益处及注意事...
- 谈烟酒对血压的影响
- 与中老年朋友谈“肥胖”
- 冬令进补??名医讲堂讲稿
- 漫谈膏滋药冬令进补
- 蝮蛇咬伤
- 急救自救
-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养生保健
- 作者:刘海燕|发布时间:2009-05-03|浏览量:207次
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跃然在疾病谱的榜首。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达1.6亿;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患病人数亦达1.6亿;肥胖率为7.1%,超重为29.9%,两者相加总人数达2亿6千多万。
冠心病、高血压形成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自身。它的形成与变化,很大程度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批评的那样,“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种生活方式在古代只有极少数帝王将相才有可能做到,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随之蔓延,造成了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直线上升。苏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刘海燕
如何让未发病的健康人群自觉进行冠心病、高血压病的预防?如何让已患冠心病、高血压的人群懂得如何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与调养,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发展,加速康复过程,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与病残率?这既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应当是众所周知的卫生常识和防控冠心病、高血压的自觉行动。
2008年1月5日,卫生部公布了中国营养学会修改的第三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示: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大豆及其制品。
4、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配饮料。
9、 如饮酒应限量。
10、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很主要的原因之一。结合居民膳食指南,细谈冠心病、高血压人群的养生保健的要素如下。
一、营养
多样化的饮食是保证人体必需的五大营养要素蛋白质、维生素、 淀粉、脂肪、矿物质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仅仅多样化还不够,饮食还要合理化,要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绿色食品,少吃肉;多喝茶,少喝甜饮料。
《黄帝内经.素问》载:“五谷为养、五菜为充”,蔬菜水果类含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大量纤维素、果胶等,其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物呈碱性的,称其为碱性食物,而鱼、肉等食物含硫、磷较多,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物呈酸性,称其为酸性食物,健康的生命是需要碱性,所以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吃肉要多吃鱼肉,鱼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为肉类的10倍,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每日的膳食可量化为:油25-30克,盐6克;奶类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类30-5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谷、薯及杂豆类250-400克,水1200毫升。
在平衡营养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有度,适当的节食使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不仅可以减轻肠胃负担,延缓衰老,还可防止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的发生,饮食以七八分饱为宜。
二、运动
冠心病、高血压人群大多运动量不足,肥胖率亦高于正常人群。因此,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举措就是天天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还能有效地降低患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现代生活方式使许多人身体活动大为减少,甚至已经处在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精神不振、浑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忧郁、头晕心慌。摆脱亚健康状况、重返健康的最好办法就是选择有氧运动,如:小跑、快走、爬山、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通过运动达到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的目的,必须要养成每天运动习惯,同时还应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运动专家建议每天累计各种活动应达到相当于6000步。运动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热量消耗控制体重而降低患 冠心病、高血压疾病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是适宜的运动促进血流加速,使细胞代谢趋于活跃,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升高,内源性一氧化氮浓度增加,从而降低冠心病、高血压疾病的风险。但过量运动对冠心病、高血压预防无益。
三、睡眠
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高,会导致的身心疲惫、内分泌紊乱。熬夜会使人的这种机体节律紊乱,出现失眠多梦、食欲减退、烦躁易怒等症状和注意力分散、思维能力下降、血压升高等现象。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呢?睡眠前要放松,保持安静的环境,晚餐不能过饱或过饥,睡眠姿态最好是正平卧或右侧卧。中医睡眠机制是: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所以夜晚应该在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因为按照《黄帝内经》睡眠理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阴主静,所以夜半应长眠。
中医的睡眠养生是提倡睡子午觉。“子、午”时候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晚上11点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因为这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午觉只需在午时(11点?13点)休息30分钟即可,因为这时是“合阳”时间,阳气盛,所以工作效率最好。
失眠的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可在睡前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心肾相交。心肾相交意味着水火相济,对阴阳相合有促进作用,阴阳合抱,睡眠当然达到最佳境界。冠心病、高血压病人睡眠时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适度降温,保持通风。但不要在电扇前直接吹风,使用空调时也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被子要轻松柔软,枕头不要太硬,也不宜过高。
四、心情
中医最早的典籍《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突出指出了调摄精神,安定情志,对于保养真气,维持健康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由于心主神明,人体的精神情志是由心所主宰的,情志变化对心的影响最大。因此,七情失节是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病的直接原因之一。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当学会放松自己的生活,尽可能设法消除紧张,远离紧张匆忙的生活。要做到“知足常乐”。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要量力而为。万一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也不妨退而求其次,适当降低目标。这样才容易真正做到放松自己,保持有利于健康的心态。另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要主动配合治疗,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对待,从而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一个人心理平衡,情绪良好,心理健康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心理健康,人体免疫力增加,身体健康自然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五、习惯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要保持宽松、愉快、规律性。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适当运动。应尽量避免过于紧张的生活和过于紧张的环境,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吸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升高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这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的高度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应当机立断,下决心把烟戒除。同时,限制酒量,因为过度饮酒可使血压升高。
(2)保持大小便通畅,是冠心病、高血压病患者要注意的问题。因为有许多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就是在用力大便时发生意外的。出现便秘时,不宜使用蛮力,解不出来不要勉强,可使用开塞露、缓泻剂以帮助排便。平时多吃些蔬菜、水果、番薯或饮蜂蜜水。
(3)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没有必要禁止一般的性生活。适时、适地、适度的性生活不仅对冠心病、高血压无损,还可解除患者因禁欲而产生的精神抑郁与焦虑感,恢复患者的自信心与勇气。但有以下情况时就应当禁止性生活:心率110次/分以下时仍有胸闷、憋气、心慌者;性生活时或性生活后自觉心慌、气憋、咳嗽者;近月来心绞痛频繁发作者;半年内有心肌梗塞历史者。
(4)冠心病、高血压患者外出时要注意气候变化,带足御寒衣或遮太阳的物品,带上充足的饮水及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药物,并尽可能做到结伴而行,不单独远足。总之要量力而为,不可任意持蛮妄为。
健康的收益是要靠好的习惯来保障的。期待更多的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让好的习惯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努力体会到其中健康滋味,拥有人间最宝贵的财富:健康。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