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蛇、知蛇、防治蛇咬伤
- 谈膏滋药的养生与治未病作用
- 初秋平补佳品??鸡头米(芡实)
- 关注女性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冠心病
- 谈膏方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桔是佳果亦为药
- 读《黄帝内经》,学养生智慧
- 高血压病与中西医的个体化治疗
- 面对跌倒老人,医者必以仁心施救
- 迅速普及急救技能
- 关注血压,关注健康
- 巧用中医药,防治高血压
- 夏季的养生之道
-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 我34岁,男。高血压100-1...
- 迅速普及 “灾难医学”知识
- 耄耋老人与“智者寿”
- 如何制作膏滋药?
- 毒蛇咬伤
- 重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 初秋平补佳品??鸡头米(芡实)
- 盛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安度...
- 什么是心绞痛?其原因有哪些?
- 救治眼镜蛇咬伤患者,谈蛇咬伤的...
- 气象对心血管疾病有哪些影响?
- 你知道有哪些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四)
- 毒蜂螫伤
- 毒蝎蜇伤
- 蜈蚣螫伤
- 谈膏滋药
-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的膏滋药冬令...
- 高血压病人如何避免血压突然升高...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三)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二)
- 高血压的临床问题解答(一)
- 中医并非只能治疗慢性病
- 夏季的“防寒”与饮食保健
-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养生保健
- 关于邀请参加2009年全省“蛇...
- 谈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益处及注意事...
- 谈烟酒对血压的影响
- 与中老年朋友谈“肥胖”
- 冬令进补??名医讲堂讲稿
- 漫谈膏滋药冬令进补
- 蝮蛇咬伤
- 急救自救
- 谈中医养生与治未病
- 作者:刘海燕|发布时间:2010-11-02|浏览量:1369次
养生保健防治未病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年过花甲的老年人注重养生保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注重养生保健,甚至是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年轻人也早早济身于养生保健的行列。
什么是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呢?中医养生治未病,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就有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中医“治未病”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苏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刘海燕
中医养生有哪些内容?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包涵了神养、行为养、气养、形养、食养、药养等方面的内容。中医养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自然界规律,追求“天人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的境界。
1、情志与私欲:隋唐名医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人生一辈子没有忧伤是不可能的,但如能调整心态迅速从困境中走出,清志调畅,就能减少情志对人体的伤害;养生求静,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调畅情志,戒除私欲,是健康长寿重要条件。
2、四时与饮食:四季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在春季需要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现代社会不少人,在饮食衣着上追求新潮,三九寒天里喜欢饮冰镇之物,衣服不仅单薄,还露颈项、露腰脐、露大腿;高温酷暑,热衷辛辣火锅之品,久居空调室内。更有职场人士,工作和生活节奏紧张,应酬较多,饱食安逸,睡眠少,懒于运动,违背了阴阳四时、盛衰存亡根本规律,导致人体五脏阴阳气血运化失衡,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机体失衡状态,长期得不到纠正,就可能积劳成疾,危害健康。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3、药补与食补:人生在世,享赋各异,难免会患病体虚。用药补与食补方法治病养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古人重视药补与食补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食补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更不可久食多食单味食物,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为了健康长寿,有些中老年人错误地认为经常服一些补益中药、营养药或保健品,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应用中药进行养生保健,包治百病保健品更是无稽之谈。进补要根据体质情况来决定。中医理论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只有虚弱体质的人才适合于服用补益中药,而体质强壮者不必补,患有实证疾病的病人不但不能用补药,还要适当地应用泻药才会有益。中医还非常讲究“辨证论治”,人体虚弱的体质主要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大类。气虚就应该用补气中药,血虚用补血药,阴虚用补阴药,阳虚用补阳药。如果阴虚者用了补阳药,而阳虚者用了补阴药,恰似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盲目选购和服用那些被广告吹得天花乱坠或价格昂贵的保健品,不但浪费了钱,也达不到促进健康益寿延年的目的,还常常会适得其反。
《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提出饮食结构要多元,现代研究表明,谷类食物含有糖类和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肉类食物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蔬菜、水果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这些物质都是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长期缺乏某种食物,就会形成营养失衡,不利于健康。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菜肴的搭配上,普遍存在肉食偏多而蔬果偏少的情况,这种饮食结构也不利于养生。肉食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是人体组织结构再生、修复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过量则会损害健康。已有充分资料表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肥胖症等,均与肉食和高脂肪饮食有关。而素食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疏通肠胃,促进消化。饮食结构的多元化是饮食养生的另一重要原则。食补,应该结合体质辨证进食、顺应四时灵活选食、均衡饮食合理调配饮食。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