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振辉主任医师
-
医院: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漫话进补
- 美容主诊医师张振辉“美白祛斑”...
- 过敏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标准与临床...
- 四季饮食与美容
- 不同类型皮肤的饮食与美容
- 美肤与饮食
- 营养素与美容
- 美容与抗衰老
- 皮肤的分类及保健
- 食疗与美容
- 盛夏“厌食一族”如何开胃
- 张振辉受聘海峡健康导报泉州名医...
- 超50%男人“被肾虚”
-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研究...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7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17岁男生的烦恼
- 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认识和治疗概况
- 雀斑的饮食与皮肤护理
- 黄褐斑的饮食与皮肤护理
- 夏天还怕冷 过敏性鼻炎应...
- 张振辉主任医师受聘为心理咨询顾...
- 今天你油炸了吗?
- 半身汗出的辨证治疗
- 热浪来袭防中暑[侨乡科技报]
- 精液质量差怎么办?[泉州晚报]...
- 产后的中医调理
- 饮食与美容
- 作者:张振辉|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4058次
饮食与美容
中华民族素来提倡养生之道,其传统源远流长。中医认为:“食药同源”、“药补不如食补”,机体衰弱失健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意味着阴阳失调,并表现为机体平衡功能失调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理状态。而食物有它本身的“性能”,即“食性”、“食气”、“食味”等,和药物性能一样,也包括气、味、升浮沉降、补泻等内容,因而具有平衡阴阳的功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张振辉
美容最早起源于食疗,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据历代中医药文献统计,常用近百种食物具有补益养生作用,如聪耳、明目、生发、增力、善走、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强筋、壮阳、助孕、益寿等20余类。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提出了食疗的概念和原则,并列出保健食品的方剂,到了唐代,食疗发展很快,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首列《食治》专篇,其中可供食疗的食物有二百余种。此后食疗专著大增,如《医食心鉴》、《食物本草》、《养生食鉴》、《食性本草》、《食经》、《随息居食谱》等专著。这些著作中的食疗方剂,许多都是经过大量人群验证的,有较明显的效果。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人体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人类为了生活与健康,必须寻找食物,认识食物,并进一步探索食物来维护健康以及防治疾病。因此也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食疗”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之中了。
夏朝(公元前21-前16世纪)发明了发酵酿酒,殷商时代酒的酿造与应用已较普遍。酒除供饮用外,还广泛用于医药。医用汤液在当时也从烹调中产生。可见,此时中医食疗已经萌芽。西周时(前11世纪?前771年)宫廷里就有了“食医”的官职人员,专做帝王的饮食保健工作,膳食的制作也多样化。随着食疗经验知识的积累,食疗理论也产生了。在战国时期(前2世纪)我国第一部医理论著《黄帝内经》,对此就有不少正确的论述。如《素问?服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血益气。”《京素问?五常政大论》又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既说明了用药的同时辅以食疗的重要性,又说明了各类食物都需要摄取,和现代平衡膳食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此外,它还论述了脏腑生理特性和食物性味的关系,以及对饮食性味的选择与配合等,为食疗确定了基本原则。东汉产生了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书中十分注意收载能补益强身、防老抗衰的食物,如薏苡仁、枸杞、大枣、鸡、藕、莲子、胡麻、葡萄等。由于许多食物和药物一样,具有某种功效(称为可食性药物),所以此后仍有把食物载于普通本草书中。当时著名的医家张仲景便把食物很好地用于医疗,他创造的桂枝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猪肤汤等,都可以说是很好的食疗性方剂,可用于治外感风寒、表虚盗汗等。此外,他还明确地提出了饮食卫生的观点,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两晋南北朝时期(265-589年)关于饮食防治疾病的知识有明显的增长。如晋代葛洪《时后备急方》所记载的许多简、便、验方中,关于食疗性质的不少,对饮食卫生与禁忌的记载也较详细。南朝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中,就充分注意了食物的特殊性。在分类上,他把果、菜、米等食物与草、木等并列。在该书“诸病通用药”中列有食物的也不少见,如在“大腹水肿”项下就列举了海藻、昆布、小豆、大豆、苦瓜、鲤鱼、绍鱼等;在“消渴”项下列举了白茅根、冬瓜、牛乳、马乳、小麦等,对中医食疗学有重大的贡献。
唐代(618-907)食疗保健有关很大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立的学问。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先将“食治”立为专篇,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应把食疗放在首位。此外,书中还对各种食物作了分类介绍。其后又有孟洗的《食疗本草》等到专著问世。宋代以食物防治疾病已很普遍,如官修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均专门设有“食治”门,所载食疗方法均在百种以上。此时期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则专门记述了老年疾病的食物疗法,大多是比较简便的食疗方。
元代的食疗有了新的发展。专著《日用本草》、《饮食须知》外,尤以朝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最有价值,该书十分注意日常食物的合理调配和添加适当的药物,以达到健康强身、防病治病的目的。对于饮食的烹调制作也有较详细的记载,比较切合实用。明代由于药学和食疗的发展,载入“本草”中的食物也大为增加。如《本草纲目》中所载谷、菜、果、鳞、介、禽、兽等食物就有500种左右,各种食物的应用,多数附有验方。有关食疗著作的种类也较多,如卢和的《食物本草》、宁源的〈食鉴本草〉和吴禄的《食品集》、商濂的《饮撰服食笺》等,均有其代表性。
清代(1616-1911年)食疗已得到医家的普遍重视,著述亦多。如沈李龙的《食物本草会纂》、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章穆的《调疾饮食辨》、袁枚的》随园食单》等,都很有价值,内容涉及面广,既有基础知识方面的,也有专业应用方面的;既有用于疾病的,也有用于保健的。
由此可见,美容食品从古至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除见于有关文献外,还广泛流传于民间。
饮食美容
饮食美容也称食疗美容,是指通过饮食,把具有药食作用的天然动植物或药食结合的药膳用来美化皮肤和容貌、毛发等的方法。我国古代早有《食疗本草》、《食性本草》、〈食物本草〉等多种食疗专著。而我国第一部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已记载多种具美容功效的动植物药,如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白僵蚕“灭面墨,令人面色好”等,至于《本草拾遗》所载柿饼“多食去面墨”;《普济方》载“牡蛎,治面色黧佳”及“菜菔子根(萝卜),服之令人面净肌细”等更是常用之美容佳品。所以,美容食疗亦属饮食美容之列。
中医美容
中医美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用中医的方法补益脏腑,运行血气,防治疾病,掩盖生理缺陷,以达清洁养护颜面、须发、五官和皮肤,提高人体生理功能,延缓衰老进程的目的。广义的中医美容与中医养生学关第密切,注重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功能的健全与人的容貌关系,因此是一种内在的、整体的美容。狭义的中医美容是指用中医的方法美化或修饰容颜,如使用驻颜、洁齿、香身等药物。中医美容自中国医药学开创便存在。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了关于中医美容药方的记载。此后的许多著名医学书籍如《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本草纲目》等均记载了大量的美容药物和方药。中医美容自开始便是中医学的自然组成部分,中医美容的方法有药物美容和非药物美容。前者包括外用类和内服类,后者有食物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气功美容等。
在世界性美容健身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回归自然,用天然食物来美容,已成为美容业最富有魅力的项目,也是美容和健康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容颜的美离不开健康的体质、健美的身体和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状态,而延缓衰老,留住青春,容颜不衰,健康永驻这些人类最好的愿望,更需要靠合理的饮食来实现。
人每天都要通过饮食给身体提供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每人每天所需的饮食数量与其年龄、性别、职业、身体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对儿童,每日由食物供给的热能量,应比每日所消耗的要多些,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对成人,每日由食物供给的热量,至少要能补偿每天因工作学习所消耗的热能量,才能维持健康。
如果每天昼夜摄入的食物热量小于人体所消耗的热量,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和体形,小孩会影响生长发育,成人会影响体形或面部、皮肤的自然美容,老人会影响身体健康,孕妇会影响胎儿生长,乳母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如果每昼夜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人体所需消耗的热量,则造成营养过剩,就会出现因热量的积蓄而引起肥胖,影响体形的健美,甚至还会引起早衰。虽然人的体形和容貌与遗传有很大关系,但是,排除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也是一重要的因素。不要以为只吃饱就行了,吃饱并不意味着饮食调配合理。
人体由强壮的骨骼,结实的肌肉,细嫩的皮肤,乌黑的秀发,匀称的形体所构成。人体的健康,颜面的美丽、形体的健美,都与饮食调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健康和美。皮肤、颜面的美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外在表现。因此,饮食调养既可有利于补充维持人体健康和美容所必需的营养素,又可防治各种疾病。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一套中国传统的美容方法,它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效果卓著,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国传统美容方法强调整体美容,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颜面、毛发、五官指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容貌不衰,青春常驻,必须身体健康,脏腑功能旺盛,气血充足。汉代医圣张促景指出:“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在这种整体美容思想的指导下,应更加重视运用天然食品来美化人体的容貌。
天然食品与美容关系密切。食品中所含的大量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的各个组织都缺少不了蛋白质,一旦缺少它,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妨碍体形健美,就会影响皮肤功能,从而歙皱纹增加,面容显得衰老。总之,利用天然食品进行整体美容是中国传统美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且利用天然食品进行美容,价格低兼,取材方便,简单易行,效果持久,无副作用,易于接受,是种值得重视和普及的美容方法。早在三千多年前问世、我国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合理膳食方法,指出了各类食物在保健美容方面的作用。利用食物进行美容,属于食补,食疗、食治的范畴。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微量元素、水、纤维素等营养素,是人体健康和?面的美所必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因此,全面合理地从食物中摄取平衡膳食,是关窗健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般将营养食物分为“三色制度”。第一类,米、麦、芋类、白糖、食油等,称为白色食物,第二类,内、鱼、贝、畜产品、豆类,称为红色食物;第三类,蔬菜、水果等称为绿色食物。白色食物提供热量,红色食物提供蛋白质,绿色食物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我要求素食的目的在于说明美容健身之本在素食,因此希望少食红色食物,主要提供蛋白质;第三类,绿蔬菜和水果; 第四类胡萝卜等红色蔬菜及水果。三、四类供应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天的食物应按四色俱备的原则配制合理食物的均衡营养素。相反,如不注意饮食调配,如节食、偏食、桃食、饮食单调等都会影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摄入,造成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
美容养颜需饮食调养的另一种意义是对不同体质、体形、疾病的人利用饮食来进行调养和治疗。如对原有缺铁性质贫血症的人,可给予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以改善贫血症状,使皮肤恢复红润和光泽,对患有维生素a缺乏症的人,给予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以改善皮肤干燥、粗糙状态;如患有月经病的女性,可选用具有调经补血的食品和食疗方进行调理,以恢复皮肤的光泽和柔润;对体胖者,可选择食用具有减肥和美容作用的食品和药膳,以使体形健美,颜面皮肤恢复弹性;对于体瘦者,可选择食有具有生肌择肤、增重壮体的食品或药膳,以获得健壮的体魄和健美的肌肤。
总之,饮食与人体健康和美颜美体是息息相关的。科学合理的饮食,对颜面美和形体美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人体健美所必需的。因此,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独特功效的食品来美容驻颜、减肥壮体、抗菌素衰延寿。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振辉辑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