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振辉主任医师
-
医院: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饮食与美容
- 美容主诊医师张振辉“美白祛斑”...
- 过敏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标准与临床...
- 四季饮食与美容
- 不同类型皮肤的饮食与美容
- 美肤与饮食
- 营养素与美容
- 美容与抗衰老
- 皮肤的分类及保健
- 食疗与美容
- 盛夏“厌食一族”如何开胃
- 张振辉受聘海峡健康导报泉州名医...
- 超50%男人“被肾虚”
- 中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免疫研究...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7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支气管哮喘的中西医研究及进展 ...
- 17岁男生的烦恼
- 过敏性鼻炎中西医认识和治疗概况
- 雀斑的饮食与皮肤护理
- 黄褐斑的饮食与皮肤护理
- 夏天还怕冷 过敏性鼻炎应...
- 张振辉主任医师受聘为心理咨询顾...
- 今天你油炸了吗?
- 半身汗出的辨证治疗
- 热浪来袭防中暑[侨乡科技报]
- 精液质量差怎么办?[泉州晚报]...
- 产后的中医调理
- 漫话进补
- 作者:张振辉|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723次
漫话进补
一、进补养生的由来
进补是中医养生调理方法的一种。中医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已不仅是一门医学,一种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其意义已超越其养生的本来含义,而是文化的认同和传统的继承.古人认为,冬季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对人的影响极大,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期。中医讲“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并讲究“养藏之道”,冬天里天寒地冻万物闭藏,进补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不容易上火,因此冬令进补符合天时,事半功倍。是保养、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补,更好地发挥食材、药材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阳气的萌生,消耗相对减少。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才能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中医科张振辉
二、进补的原则
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因此,进补和调理的方法也是因人而异,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相应的进补方式和食物,使自己补得其所。不可盲目追随,不加选择。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老年人主要以脾虚和肾虚者居多,在食补上,就应该侧重于补脾与补肾的食物。儿童冬季最常见的就是反复的感冒咳嗽,因此,适宜的食物也与老人有着很大区别。冬季要适量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蔬菜水果也要多吃,可及时补充维生素。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可多喝骨头汤。 而对于进补的食物,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有保温功能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要注意补充矿物质,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进补中不要偏食,这样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三、进补的时间
有三种说法:一是在立冬后至立春前;二是在冬至前后;三是三九天。有关专家认为,在冬至前后进补为最佳。冬令进补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患有慢性疾病又属于阳虚体质的人需长时间进补,可从立冬开始直至立春;体质一般而不需大补的人,可在三九天集中进补。
最好从中年开始进补。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左右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内经》提示:男子在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而女子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40岁开始进补不仅适宜而且必要。
四、进补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冬季气温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分解,产生更多的能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冬天进补宜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可多吃牛羊肉、大枣、龙眼。炒菜时放点花椒、干姜、肉桂、草果、丁香等香辛料。冬季怕冷的人大白菜、泥鳅、冬瓜、芹菜、百合、银耳等寒凉食物应少吃。
食补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阳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阴虚火旺;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平补:如猪瘦肉、白扁豆、海带、核桃、鸡肉、鸡蛋、胡萝卜、白萝卜、白蜜、花生、松子仁、紫菜、黄精、淮山药、白茯苓、薏苡仁、芡实等。
滋补:甲鱼、乌龟、银耳、燕窝、鸭蛋、鸡蛋、鲫鱼、猪瘦肉、梨、莲藕、白木耳、淡菜、海带、百合、绿豆、黄花菜等。
温补:羊肉、兔子肉、鸽子肉、鹌鹑肉、麻雀肉、鸽蛋、麻雀蛋、鹌鹑蛋、牛奶、牛肉、鸡肉、龙眼肉、荔枝肉、海参、红枣、胡桃仁、紫河车、人参、肉苁蓉、骨碎补、沙苑子等。
除了注意食物的选用外,还须注意烹制技法:滋补食品,宜清炖、清蒸或煨汤,口味清淡;温补食品,宜红烧或酱卤,口味浓重;平补食品,可二法兼用,口味则以平和为主。
阳气虚弱者时值冬至,天寒地冻,为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季。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这类人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需要。以期阳气生发。
易患冬病者慢性支气管炎、冻疮、尿多症等冬至病,在中医看来属肾气亏虚、阳虚外寒。调治的办法是温药和之。如熟附子、肉桂、海马、狗肾、人参、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除用药进补,还可以食补之,如生姜肉汤对咳喘疗效较好。附子生姜桂枝汤对防治冻疮有益,以此外洗也有效果。
医学证实,冬天调养得好,春夏发病就少。正是基于这个观点,冬补应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宜。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久病体虚,劳力过度,劳神内耗,产后,术后及亏虚早衰者,均为冬至进补的对象。
五、进补的禁忌
一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二忌慕名进补:食品药品进补以适合为宜,忌慕名追求名?食品药品。
三忌无病进补。补药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身体。
四忌湿盛者进补:湿盛者腻滞厚味的滋补物品不宜过量,免得伤及脾胃反而效果不佳,损害健康。
五忌急性热病进补:患有感冒、发热、咳嗽等热病不宜进补。
除了饮食进补外,冬季尤其要注意养藏,在生活与工作当中注意节制,不可使身体过劳才能给来年的健康打下好的基础。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振辉辑录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