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病患者勿侥幸服用含对乙酰氨基...
-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要点(歌诀)
- 不重煎服法 疗效提高难
- 听孙光荣教授讲授喻昌《议病式》...
- 肝肾综合征诊治方案
- 肝癌治疗飞机大炮都得上
- 陈四清博士应邀到江苏新闻综合广...
- 陈四清博士江苏新闻综合广播“坐...
- 蛇年春节上方祝元院长书
- 2012年陈四清大夫个人十件大...
- 养生治病从养阳开始
- 麻黄发散有百用
- 中医本简单 经方是捷径
- 80后国医大师郭子光告诫乱用补...
- 十二指肠壅积症
- 什么是肝功能及肝功能检查的意义...
-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 肝功能检查要求空腹的原因
- 搭建中医肝病学术交流平台 分...
- 七大类中药会伤肝
- 悼念病人王旭
- 瘀胆性肝炎的原因与治疗原则
- 乙肝患者喝牛奶有讲究
- 肝病患者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 汤显祖花香疗疾!
- 做一个中医真好
- 有奖征寻《乙肝防治300问》修...
- 感染科铭
- 砍杀何能出良医
- 慢性肝病患者感冒的11种选择
- 名医施今墨一剂药救中医
- 螃蟹好吃要看人
- 保证中药疗效的四大措施
- 做一个“不带黄金甲”的医生
- 香烟与肺癌
-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六大功效
- 克制乙肝病毒的八大手段
- 忆 西 湖
- 夏季如何灭内火
- 点燃智慧的火苗
- 揭秘解酒药的四大“神话”
- 与陌生人相处
- 乌龙潭
- 忆 西 湖
- 阳痿病人多阴虚
- “方法”之由来
- 肝病患者勿侥幸服用含对乙酰氨基...
-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寒痹案一...
- 哪些中药有副作用
- 煎服中药学问多
- 羊肉--补脾暖肾助肝热
- 脂肪肝治疗要旨(跟师日记之十五...
- 治疗性乙肝疫苗在乙肝病毒防治中...
-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利弊百问百答
- 保肝降酶药物治疗乙肝利弊百问百...
- 免疫调节制治疗乙肝的百问百答
- 核苷类似物治疗乙肝百问百答
-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利弊百问百答
- 乙肝疫苗接种百问百答
- 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的中医治疗思...
- 周仲瑛教授九字养生经
- 用药如用兵 选方如选将
- 中医中药治疗乙肝可依次达到的五...
- 产NDM-1泛耐药肠杆科细菌感...
- 长三角中医肝病协作组会议暨全国...
- 乙肝患者每年必查的项目有哪些
- 端午吃粽子的另两个理由
- 盛夏勿忘护阳气
- 从正虚邪陷论治促使慢性乙型肝炎...
- 术则行极一时 道则流芳千古
- 颗粒剂、代煎药效果均大打折扣
- 周门师徒 汉中论癌(跟师日记...
- 何须言赞
- 期待疗效会更好
- 治疗心脏病 关键补与通(跟师日...
- 从汽车轮胎波状热引发爆胎看中医...
- 生食泥鳅与茹毛饮血与饮鸠止渴(...
- 辨证论治非虚言(跟师日记三)
- 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怎样来判断?
- 冬令进补话膏方(问答式)
- 晚期肝癌案
- 凉血解毒法治疗乙肝合并痤疮案
- 两个E抗原阴性慢性乙肝已经中药...
- 由一则医案想到的三个中医发展的...
- 燥邪刍议(跟师日记十四)
- 作者:陈四清|发布时间:2011-01-06|浏览量:1092次
近几日南京狂冷,一般的取暖器难以抵挡从窗缝、门缝钻进来的冷风,因此不得不用了一晚上的空调。早晨起来,虽然没有了严寒的感觉,但全家人深得咽喉干燥,喉咙里竟咯出几口脓痰。联想昨日中午回家,因未带手套,本还算湿润的双手,竟被冻得皮肤起皱起来,仿佛搓揉一下就可拧出血来似的,后来不得不路途去商店临时买了副手套才解决问题。出了家门,在去周老的路上,发现本来干粗叶绿的法国梧桐树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被冻得只剩下了枯枝乱舞了。偶尔马路上还能看到一两片树叶,竟也枯萎得没有一点湿润。看到这些,一个问题突然跃进我的脑海,中医认为,火能伤津耗液,缘何这寒冷的冬季,也如此的干燥呢?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感染科)陈四清
在和周老去医院的路上,我向周老请教问题的答案。周老饶有兴趣,他首先问我,燥邪究竟是属阴还是属阳?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还真的把我问住了。
因为,六淫之中,风、热、暑邪属阳,寒湿邪气属阴,一般无异义,唯燥邪之阴阳属性多有争议。历代医家或认为属阴,或以为阳,各执一词,确实不易明了。
执燥为阴邪论者,其提出理由如下:
① 从四时阴阳、五运六气言。《内经》将六气与四时、五方相应,燥为秋季主气,在五行中与西方、秋季、收敛、肺同属金行。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脏为肺”、“其性凉”、“其化为敛”。《素问?天元纪大论》说:“西北方,阴也”。《素问?厥论》说:“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据此,燥当属阴。
② 从六气相生相制关系看,有“湿生燥”、“燥生寒”、“热胜燥”、“燥胜风”之序。湿、燥、寒具相生关系,皆属阴;热属阳,阳胜阴;燥胜风,阴制阳。故燥当属阴之类。
③ 从燥与寒热关系论,古人有燥谓“次寒”之说。如《医征》说:“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温病条辨》说:“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六气属性辨》亦强调“暑统风火,寒统燥湿”。刘完素虽重视燥与火热的内在联系,但肯定“风火热同阳也,寒湿燥同阴也”。燥之所以同于火热,是因火热邪气皆可伤津而化燥;燥性凉,属寒之类,寒为阴邪,故燥亦属阴。此外,亦有从燥证的临床表现及治则方药分析,燥当属阴之类。
执燥属阳邪论者,其理由亦有三:
① 燥湿相对而言。喻昌谓:“燥之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湿者,地之气也,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从阴阳对立属性看,燥为天气,湿为地气;燥性干,湿性类水;燥邪致病自上犯肺,湿邪重浊易侵下部;燥易伤津,湿易伤阳。两者比较,则燥属阳,湿属阴,属性相反。
② 燥之致病特点及病证分析。《内经》有“燥胜则干”之说,刘完素提出:“诸燥枯涩,干劲皴揭皆属于燥”。认为燥邪具有干燥枯涩之性,致病易伤人津液,形成皮毛焦枯,咽干鼻燥等证,同于暑热邪气伤津,故为阳邪。
③ 治疗燥证用药解。《内经》虽有“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辛甘”,之法,但亦有“治以辛寒”“燥者润之”之法,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制方多以寒凉阴柔滋润之品为主,如《温病条辨》之桑杏汤、《医门法律》之清燥救肺汤皆属此类,寒凉滋润所治当属阳证。
另外亦有从寒热燥湿在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异,认为寒与热言,则寒属阴,热属阳;燥与湿言,燥为阳,湿为阴;燥与热言,热为阳,燥为阴;寒与湿言,寒为阴,湿为阳。所以,石寿棠《医原?百病提纲论》提出:“燥属阳中之阴,湿属阴中之阳”的观点。
听了我的疑惑,周老笑着说道:燥邪属阴属阳都不全面,应当说燥有从阴从阳两方面的双重属性。因寒而燥则其燥则为阴,因热而燥则为阳。燥与热合则为阳,燥与寒合则为阴。故初秋时节,燥邪当令,因有夏之余气,因热而燥或燥与热合,故为温燥。深秋时节,燥与寒合故为凉燥。治疗温燥宜桑杏汤,治疗凉燥宜杏苏散。
见我听得起劲, 周老又进一步点拨到:明确了燥有阴阳两重属性非常重要,对临床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要一见到燥证,就想到滋养清润一法,堆砌麦冬、沙参等一队养阴药了事。尤其在当前冬季,有不少的皮肤皲裂、皮肤瘙痒的患者,治疗此类燥病,要切记此燥为凉燥(或寒燥),不是因为火热耗灼,而是因为寒主收引,气温过低后,人体血管收缩,津液不能外达引起,故治疗此类燥病,徒施养阴药是难以有效的,而应该施以温通活血之药,以促使阳热外达,津液外布。
当然,对于冬季咽喉干痒疼痛之类的燥证,周老认为还是属于温燥,不能因为发生在冬季就言其属凉燥。因为这类燥病的根本原因还是人们有空调等取暖设备引起,仍与热有关,故治疗仍宜滋养肺阴为主。用空调等取暖设备时,辅用一台加湿器也是方法之一。
最后,周老还给我出了个题目,希望我进一步能去阐述清楚,周老说,中医认为,水火既济,那么燥湿是否也是既济的?如是,则对我们治疗此类疾病又有什么启发呢?我先记下来,一时还没有想到很好的答案,希望各位网友、高手能帮帮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