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底细胞腺瘤
- 滑膜肉瘤的病人必看
- 乳腺湿疹样癌(乳房paget病...
- 写给准备放疗的病人一封信
- ASCO2013胃癌新进展间质...
- 胰腺癌循证
- 医院感染最新的,对医生患者都有...
- 希望全世界的人们都戒烟
- 到北京看病注意。。。
- 颈部淋巴结
- 宫颈癌 ...
- 子宫内膜癌
- 肺癌病人须知
- 肺癌2012美国会议一些进展
- 食道癌2012美国进展1
- 前列腺癌你知道多少
- 肿瘤科 评级标准
- 放射肺炎又合并卡肺 怎么治...
- 如何选择消炎药
- 胃癌循证--新辅助化疗
- 2012年肿瘤发病
- 胃癌最新临床试验结果
- 肺癌
- 髓母细胞瘤
- MDT 我们医院多学科会诊
- 黑色素瘤也有前哨淋巴结
- 乳腺癌循证
- 胃癌的几个大临床试验
- 肺癌有免费
- 直肠靶区
- 新的药物免费信息,北京大学肿瘤...
- 用药技巧秘籍 请大夫护士关注
- 乳腺癌慈善
- 学会看病理报告,免疫组化是什么
- 直肠癌病人必读:读后你对大夫理...
- 心态最重要,你调好心理,充足电
- 完善诚信信用体系,维护和谐社会
- 治疗新进展 典型病例
- 大陆首次使用速光刀技术
- 医学口诀小窍门
- 肿瘤病人学会吃
- 放射肿瘤学备课笔记
- 希望人体器官捐献能拯救更多病人
- 放疗,你了解吗
- 宫颈癌术后放疗
- 什么的病人要放疗
-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需要放疗
- 结直肠癌化疗
- NHL淋巴瘤
- 攻克肺癌脑转移
- 骨转移可以治疗2010年最新的...
- 免费胃癌药丸
- 肺癌的放化疗
- 乳腺癌放化疗
- NCCN食管癌食道癌中国版指南
- 我们有免费的泰欣生,鼻咽患者胃...
- 肿瘤病人吃什么?每月专家慈善义...
- 吃出 健康
- thyoma treatmen...
- 肾癌黑色素瘤用干扰素的方法秘诀
- 多学科治疗,多途径给药
- 咳嗽分类治疗
- 增进食欲小秘方
- 放疗后耳聋
- 肿瘤病人学会如何看病,省钱省时...
- 咳嗽分类治疗
- 黑色素瘤术后治疗
- 打呼噜也要治疗
- 肝癌治疗要规范,手术 X刀
- 预防乳癌10因素
- 体检发现脂肪瘤,怎么办
- 皮肤癌
- 得了乳腺癌先别切乳腺,可保乳
- 脊柱转移癌可放疗可手术
- 骨肉瘤治疗比较乐观
-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 体检发现肝脏血管瘤怎么办
- 癌症病人得病后还能活多久
- 肿瘤之最
- 化疗要注意的细节,写给病人写给...
- 癌症病人大咯血:紧急处理
- 癌痛有我在,病人不难受
- 出现化疗副作用别发愁
- 化疗药物外渗该怎么处理:化疗病...
- 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怎么办
- 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放疗是什么,比...
- 甲状腺结节
- 甲状腺病的诊断治疗
- 肝癌5
- 肝癌5
- 肝癌规范3
- 肝癌规范2
- 肝癌规范
- 腹膜后肿物
- 气管肿瘤
- 纵隔肿瘤
- 学会看病,看病须知
- 肺癌有什么症状
- 查乳腺
- 脚气
- 脱发
- 乳腺湿疹样癌
- 软组织肉瘤
- 骨骼肉瘤进展
- 骨巨细胞瘤
- 皮肤黑色素瘤治疗
- 专家看骨肉瘤
- 什么病人需要放疗
- 什么人选择放疗
- 垂体眼病
- 眼科进展
- 肺癌化疗进展
- 放化疗食疗
- 肺上沟癌
- 打嗝
- 肺癌
- 前列腺癌调理饮食
- 前列腺粒子治疗
- 肝脏损伤
- ECOG
- 妇科肿瘤中药辅助
- 中药治疗肿瘤是辅助的
- 乳腺癌复查什么
- 乳腺癌术后治疗怎么办
- 乳腺癌术后康复
- 乳腺癌看病须知
- 宫颈癌治疗原则
- 放疗后并发症治疗
- 肿瘤放疗敏感
- CIN CGIN
- 妇瘤化疗
- 化疗病人必看
- 白癜风
- 免疫细胞治疗
- CIK生物治疗
- 骨转移了怎么治疗
- 男人健康
- 肿瘤规范科学个体化治疗,肺癌个...
- 参加临床试验可获得免费用药
- prostate
- IMRT头颈部肿瘤
- 健康顺口溜
- 皮肤用药
- 作者:徐刚|发布时间:2010-02-03|浏览量:522次
皮肤病外用药物治疗有讲究
外用药物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治疗皮肤病的重要武器。全面考虑皮肤病发生的年龄,性别,部位,疾病的状态,药物作用,浓度,剂型及用药方法等的完美结合,才能治愈疾病,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还需要讲究外用药的艺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徐刚
1、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知道疾病的性质,是过敏性,还是感染性的,是细菌性,还是真菌性或病毒性;皮疹是红斑,丘疹,水疱,还是肥厚,鳞屑,苔藓化为主;是急性,亚急性,还是慢性,这对选用药物种类,剂型,药物浓度,用药方法等对很重要。2、选好药物,外用药多为复方制剂,应知道制剂的组成成分,药理作用及主要适应症。这对判定预期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所准备,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可分析是那种成分引起,好给与针对性处理。对不明成分的制剂最好不用,否则无法正确选择适应症和难以处理不良反应。
3、熟习外用药的剂型及应用范围:外用药的剂型分溶液,粉剂,水粉剂,糊剂,乳剂,霜剂,油膏,硬膏,酊剂,漆剂等。不同的剂型的作用特点是不同的,以湿疹为例,疾病的不同时期,皮疹类型也在变化,选用的剂型也应是不同的。急性期,皮疹以红斑,丘疹,水疱或糜烂为主,剂型常选用溶液(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或外用水粉剂,粉剂为宜。亚急性期,皮疹变暗,水疱消失,稍有浸润、变厚,留有点状糜烂面,剂型宜选用糊剂,乳剂或霜剂。慢性期,变肥厚,色灰暗,形成苔藓样,干燥,脱屑。剂型宜选用霜剂、油膏类。剂型选用不当也会使病情加重。
4、药物浓度的选择:对婴幼儿及皮肤较薄处,应用有一定刺激药物时,一般先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以防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5、用药与部位,性别,年龄的不同:皮肤的厚度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四肢的伸侧较屈侧,背部较腹部为厚,掌跖部皮肤最厚,眼围,颈前,会阴部较薄。厚皮肤较薄皮肤、男性较女性、年长较年轻者对刺激的耐受强。因为厚皮肤处屏障作用强,药物吸收慢,量少,薄皮肤屏障作用弱,药物吸收快,量多。以皮质类固醇为例,在不同的部位吸收的量是不同的,掌跖部<1%,前臂1%,头皮4%,前额6%,背部2%,阴囊42%。皮肤温度从20度升至38度时,药物吸收增加5倍。涂药时磨擦产生热,能帮助药物吸收,提高疗效。外用药还应考虑皮肤是否有损伤,表皮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表皮有缺损时吸收药量增加,鳞屑堆积,角化过度,皮肤吸收减少。
6、用药方法的不同,对疗效亦有影响。对较厚的皮损,用同一种药,单纯涂擦和加封包者疗效不同,加封包者可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7、用药量及次数:有些药物用量大,吸收后会引起不良反应。应限制用药量及药物浓度。一般情况,面、手部单次用量一次2克,全身单次20?30克,一只上肢或前胸或后背部单次用量3?4克。一日外用1?2次。要根据药物作用时间来决定用药量及涂药次数。
8、外用药物过敏:任何一种药物用在不同人身上都有可能会发生过敏,不但没有治好病,反而使病情加重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用新药之前,应作过敏试验。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将要用的药,先在自己的前臂曲侧或侧颈部,涂小片面积,观察48-72小时,看皮肤是否有红斑,丘疹,搔痒等症状出现,如果明显,就可认为对该药过敏,应更换用其它药物。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