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恩庆主任医师
-
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男人的这4种行为是最伤肾的,比...
- 《临证指南医案》第二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六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一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三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八卷
- 德国医学教授胡贝笛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七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四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五卷
- 大?敬节伤寒论条文
- 中医临床大师叶天士
- 叶天士医案导读
- 《黄帝内经》简介
- 《难经》简介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 《临证指南医案》第十卷
- 专利的重要性2
- 小陷胸汤治胃胀案
- 《备急千金要方》房中补益第八
- 《备急千金要方》耆婆万病丸
- 治女性不孕验方
- 苓桂术甘汤治痰饮病
- 王绵之用药经验
- 烧?散案
- 赤石脂禹余粮方案
- 蜜煎导方案
- 桃花汤案
- 猪肤汤案
- 半夏散及汤案
- 瓜蒂散案
- 牡蛎泽泻散案
- 芍药甘草汤案
- 白头翁汤案
- 乌梅丸案
- 炙甘草汤案
- 苓桂术甘汤案
- 吴茱萸汤案
- 麻黄升麻汤案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案
- 黄连阿胶汤案
- 桂枝附子汤案
- 桂枝人参汤案
- 真武汤案
- 附子理中汤案
- 当归四逆汤案
- 四逆散案
- 干姜附子汤案
- 白通加猪胆汁案
- 通脉四逆汤案
- 四逆加人参汤案
- 四逆汤案2
- 四逆汤案
- 猪苓汤案
- 五苓散案
-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案
- 旋复代赭汤案
- 黄芩汤案
- 干姜芩连参汤
- 黄连汤案
- 附子泻心汤案
- 大黄黄连泻心汤案
- 甘草泻心汤案
- 半夏泻心汤
- 生姜泻心汤案
- 十枣汤案
- 大陷胸汤案
- 小陷胸汤案3
- 小陷胸汤案2
- 小陷胸汤案
- 抵当丸案2
- 抵当丸案
- 抵当汤案
- 桃核承气汤案
- 火麻仁丸案
- 大承气汤案2
- 大承气汤案
- 小承气汤案(黄锦芳)
- 小承气汤案(张意田)
- 小承气汤案(许叔微)
- 小承气汤案
- 调胃承气汤案2
- 调胃承气汤案
- 竹叶石膏汤案
- 白虎加人参汤案6
- 白虎加人参汤案5
- 白虎加人参汤案4
- 白虎加人参汤案3
- 白虎加人参汤案2
- 白虎加人参汤案1
- 白虎汤案2
- 白虎汤案1
- 栀子柏皮汤案
- 栀子豉汤案2
- 栀子豉汤案1
- 柴胡桂枝汤案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
- 大柴胡汤案(傅爱川)
- 大柴胡汤案(王肯堂)
- 大柴胡汤案(许叔微)
- 小柴胡汤案3
- 小柴胡汤案(齐秉慧)2
- 小柴胡汤案(齐秉慧)
- 葛根芩连汤案(姜佐景)
- 葛根芩连汤案
- 麻黄附子甘草汤案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案2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案
- 麻杏石甘汤案(姜佐景)
- 麻杏石甘汤案(曹颖甫)
- 小青龙汤案(朱阜山)
- 小青龙汤案(姜佐景)
- 小青龙汤案
- 大青龙汤案
- 越婢汤案
- 麻黄芍药人参汤案
- 麻黄汤证案(陶节庵)
- 麻黄汤证案3
- 麻黄汤证案2
- 麻黄汤证案1
- 桂枝二麻黄一汤案
- 桂枝麻黄各半汤案
- 桂枝加大黄汤案
- 桂枝加桂汤案(姜佐景)
- 桂枝加桂汤案
- 小建中汤案(曹颖甫)
- 小建中汤案(王旭高)
- 小建中汤案
- 桂枝甘草汤案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案
- 许叔微医案
- 王子政医案
- 张隐庵医案
- 吴鞠通医案
- 李士材医案
- 许叔微桂枝汤案
- 桂枝汤证
- 腹部漏疮
- 多发性毛囊炎
- 银屑病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遗尿
- 风湿热
- 糖尿病3
- 糖尿病2
- 糖尿病1
- 子宫肌瘤
- 失眠3
- 失眠2
- 失眠1
- 美尼尔氏综合征
- 高血压病3
- 高血压病2
- 高血压病1
- 便秘
- 泄泻4
- 泄泻3
- 泄泻2
- 泄泻1
- 呕吐3
- 呕吐2
- 呕吐1
- 腹痛4
- 腹痛3
- 腹痛2
- 腹痛1
- 胁痛4
- 胁痛3
- 胁痛2
- 胁痛1
- 胃脘痛4
- 胃脘痛3
- 胃脘痛2
- 胃脘痛1
- 鼻息肉
- 肥厚性鼻炎
- 失音4
- 失音3
- 失音2
- 失音1
- 支气管扩张
- 喘息性支气管炎
- 咳嗽2
- 咳嗽1
- 大叶性肺炎2
- 大叶性肺炎1
- 尿路感染合并肺炎
- 高热昏迷3
- 高热昏迷2
- 高热昏迷1
- 温毒
- 猩红热3
- 猩红热2
- 猩红热1
- 大头瘟2
- 大头瘟1
- 流行性腮腺炎3
- 流行性腮腺炎2
- 流行性腮腺炎
- 春温4(重症肌无力合并重感冒)
- 冬温2
- 冬温1
- 秋燥(支气管炎)
- 秋燥(上呼吸道感染)
- 伏暑(肺炎)
- 湿温5
- 湿温4(肠伤寒)
- 湿温3
- 湿温2
- 湿温1
- 赵绍琴辨治湿热十法
- 冰伏
- 寒凝(胃肠型感冒)
- 凉遏
- 湿阻
- 暑温4
- 暑温3
- 暑温2
- 暑温1
- 春温3
- 春温2
- 春温1
- 风温7
- 风温6
- 风温5
- 风温4
- 风温3
- 风温2
- 风温1
- 赵绍琴学术经验
- 2011中文核心期刊
- 常用中药药性括要
- 专利注意事项
- 广东民间中草药验方
- 中医验方书名录
- 汤头歌诀2
- 汤头歌诀
- 中药歌诀
- 凉茶配方
- 草药总论
- 广东凉茶方
- 中医药膳食疗法的感想和建议
- 对中医药膳食疗法的感想及评论
- 学《中医药膳》有感
- 学习中医药膳食疗法的反思
-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后感想
-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感想
- 民间草药药性赋
- 三桠苦的单验方
- 治流感验方
- 老子道德经
- 中医食疗常识
- 常用中药药性括要
- 中药四百味
-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 小儿遗尿验方精选
- 用药传心赋
- 老年快乐七件法宝
- 中药无铅膏药基质制备方法
- 朱良春的用药经验
- 格物致知 识中药
- 牙痛霜
- 任应秋中药随笔
- 中医内科临证歌诀
- 大医精诚
- 草药总论
- 药性赋
- 养生秘诀
- 百字铭
- 学中医药膳与食疗有感
- 作者:李恩庆|发布时间:2011-08-08|浏览量:1156次
学中医药膳与食疗有感
利用药膳作为疾病的辅助疗法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对于学中药学的我来说,简直是受益匪浅。至今为止,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少,我更是迫切地希望我可以将我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上来。而这门课为我的愿望打开了大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李恩庆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里,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让我的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李老师给我讲授了中医药膳食疗的常用中药和食物,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食疗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还向我们推荐了好几种中成药。我认为这些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用。例如,老师讲到,若用脑过度,可以用人参归脾丸。因为我弟弟正在为高考而拼搏,当老师告诉我们这个药后,我就打电话回家让我妈妈给我弟弟买。后来我弟弟告诉我,这个中成药确实很管用。除此外,老师还讲过,若肚子凉、口水多可以吃理中丸;若出现伤暑伤气尿黄等暑症,可以吃“六一散”;若老人家便秘、夜尿多,可以吃肉苁蓉;芍药和甘草一起,可以补阴液,治抽筋;天麻川芎炖大头鱼可以治疗头痛等等。这些我都如获珍宝一样,将它谨记心上,当家里人出现如斯症状时,特别是对于爷爷奶奶这些老人家,我把老师给我们讲的东西告诉他们。上节课,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面膜,叫做三白膏,它具有祛斑美白的功效。这“三白”分别是:白茯苓、白芨、白芷。老师说,只要将这“三白”磨成粉再用蜂蜜调和,就可以当面膜用了,但是这面膜不能在白天做,否则就达不到美白祛斑的效果了。当晚回宿舍后,我就把这个面膜的做法告诉了我的舍友,我们都挺兴奋的,次日我们就买材料回来做了,连续几天下来,我们都感觉效果非常好,面部皮肤变好了。舍友们还吩咐我好好听课,回来之后给她们介绍介绍。
此外,从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中,我学到了很多药膳食疗方法。平时在宿舍,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学着视频上所说的,自己买材料回来做。味道和效果都挺不错的。下面是我觉得比较好做,功效又好的药膳(都是从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学来的):
1. 百合西芹炒腰果,可以润燥;
2. 酸梅汤,材料有甘草、乌梅、冰糖、山楂,夏天喝最合适不过了;
3. 珠意二宝粥,材料有:山药丁、薏米、柿霜,可以滋阴润肺;
4. 玉竹焖鸭汤,材料有:玉竹、姜片、沙参、葱、花椒、老鸭,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秋天吃最好不过了。
除此外还有很多,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中医药膳与食疗这门课所剩的课时不多了。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的课时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门课让我明白到除了用食品来填饱我们的肚子外,更要利用食品的功效来帮助我们滋补身体,防病治病。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