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恩庆主任医师
-
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男人的这4种行为是最伤肾的,比...
- 《临证指南医案》第二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六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一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三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八卷
- 德国医学教授胡贝笛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七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四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五卷
- 大?敬节伤寒论条文
- 中医临床大师叶天士
- 叶天士医案导读
- 《黄帝内经》简介
- 《难经》简介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 《临证指南医案》第十卷
- 专利的重要性2
- 小陷胸汤治胃胀案
- 《备急千金要方》房中补益第八
- 《备急千金要方》耆婆万病丸
- 治女性不孕验方
- 苓桂术甘汤治痰饮病
- 王绵之用药经验
- 烧?散案
- 赤石脂禹余粮方案
- 蜜煎导方案
- 桃花汤案
- 猪肤汤案
- 半夏散及汤案
- 瓜蒂散案
- 牡蛎泽泻散案
- 芍药甘草汤案
- 白头翁汤案
- 乌梅丸案
- 炙甘草汤案
- 苓桂术甘汤案
- 吴茱萸汤案
- 麻黄升麻汤案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案
- 黄连阿胶汤案
- 桂枝附子汤案
- 桂枝人参汤案
- 真武汤案
- 附子理中汤案
- 当归四逆汤案
- 四逆散案
- 干姜附子汤案
- 白通加猪胆汁案
- 通脉四逆汤案
- 四逆加人参汤案
- 四逆汤案2
- 四逆汤案
- 猪苓汤案
- 五苓散案
-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案
- 旋复代赭汤案
- 黄芩汤案
- 干姜芩连参汤
- 黄连汤案
- 附子泻心汤案
- 大黄黄连泻心汤案
- 甘草泻心汤案
- 半夏泻心汤
- 生姜泻心汤案
- 十枣汤案
- 大陷胸汤案
- 小陷胸汤案3
- 小陷胸汤案2
- 小陷胸汤案
- 抵当丸案2
- 抵当丸案
- 抵当汤案
- 桃核承气汤案
- 火麻仁丸案
- 大承气汤案2
- 大承气汤案
- 小承气汤案(黄锦芳)
- 小承气汤案(张意田)
- 小承气汤案(许叔微)
- 小承气汤案
- 调胃承气汤案2
- 调胃承气汤案
- 竹叶石膏汤案
- 白虎加人参汤案6
- 白虎加人参汤案5
- 白虎加人参汤案4
- 白虎加人参汤案3
- 白虎加人参汤案2
- 白虎加人参汤案1
- 白虎汤案2
- 白虎汤案1
- 栀子柏皮汤案
- 栀子豉汤案2
- 栀子豉汤案1
- 柴胡桂枝汤案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
- 大柴胡汤案(傅爱川)
- 大柴胡汤案(王肯堂)
- 大柴胡汤案(许叔微)
- 小柴胡汤案3
- 小柴胡汤案(齐秉慧)2
- 小柴胡汤案(齐秉慧)
- 葛根芩连汤案(姜佐景)
- 葛根芩连汤案
- 麻黄附子甘草汤案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案2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案
- 麻杏石甘汤案(姜佐景)
- 麻杏石甘汤案(曹颖甫)
- 小青龙汤案(朱阜山)
- 小青龙汤案(姜佐景)
- 小青龙汤案
- 大青龙汤案
- 越婢汤案
- 麻黄芍药人参汤案
- 麻黄汤证案(陶节庵)
- 麻黄汤证案3
- 麻黄汤证案2
- 麻黄汤证案1
- 桂枝二麻黄一汤案
- 桂枝麻黄各半汤案
- 桂枝加大黄汤案
- 桂枝加桂汤案(姜佐景)
- 桂枝加桂汤案
- 小建中汤案(曹颖甫)
- 小建中汤案(王旭高)
- 小建中汤案
- 桂枝甘草汤案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案
- 许叔微医案
- 王子政医案
- 张隐庵医案
- 吴鞠通医案
- 李士材医案
- 许叔微桂枝汤案
- 桂枝汤证
- 腹部漏疮
- 多发性毛囊炎
- 银屑病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遗尿
- 风湿热
- 糖尿病2
- 糖尿病1
- 子宫肌瘤
- 失眠3
- 失眠2
- 失眠1
- 美尼尔氏综合征
- 高血压病3
- 高血压病2
- 高血压病1
- 便秘
- 泄泻4
- 泄泻3
- 泄泻2
- 泄泻1
- 呕吐3
- 呕吐2
- 呕吐1
- 腹痛4
- 腹痛3
- 腹痛2
- 腹痛1
- 胁痛4
- 胁痛3
- 胁痛2
- 胁痛1
- 胃脘痛4
- 胃脘痛3
- 胃脘痛2
- 胃脘痛1
- 鼻息肉
- 肥厚性鼻炎
- 失音4
- 失音3
- 失音2
- 失音1
- 支气管扩张
- 喘息性支气管炎
- 咳嗽2
- 咳嗽1
- 大叶性肺炎2
- 大叶性肺炎1
- 尿路感染合并肺炎
- 高热昏迷3
- 高热昏迷2
- 高热昏迷1
- 温毒
- 猩红热3
- 猩红热2
- 猩红热1
- 大头瘟2
- 大头瘟1
- 流行性腮腺炎3
- 流行性腮腺炎2
- 流行性腮腺炎
- 春温4(重症肌无力合并重感冒)
- 冬温2
- 冬温1
- 秋燥(支气管炎)
- 秋燥(上呼吸道感染)
- 伏暑(肺炎)
- 湿温5
- 湿温4(肠伤寒)
- 湿温3
- 湿温2
- 湿温1
- 赵绍琴辨治湿热十法
- 冰伏
- 寒凝(胃肠型感冒)
- 凉遏
- 湿阻
- 暑温4
- 暑温3
- 暑温2
- 暑温1
- 春温3
- 春温2
- 春温1
- 风温7
- 风温6
- 风温5
- 风温4
- 风温3
- 风温2
- 风温1
- 赵绍琴学术经验
- 2011中文核心期刊
- 常用中药药性括要
- 专利注意事项
- 广东民间中草药验方
- 中医验方书名录
- 汤头歌诀2
- 汤头歌诀
- 中药歌诀
- 凉茶配方
- 草药总论
- 广东凉茶方
- 中医药膳食疗法的感想和建议
- 对中医药膳食疗法的感想及评论
- 学《中医药膳》有感
- 学中医药膳与食疗有感
- 学习中医药膳食疗法的反思
-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后感想
-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感想
- 民间草药药性赋
- 三桠苦的单验方
- 治流感验方
- 老子道德经
- 中医食疗常识
- 常用中药药性括要
- 中药四百味
-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 小儿遗尿验方精选
- 用药传心赋
- 老年快乐七件法宝
- 中药无铅膏药基质制备方法
- 朱良春的用药经验
- 格物致知 识中药
- 牙痛霜
- 任应秋中药随笔
- 中医内科临证歌诀
- 大医精诚
- 草药总论
- 药性赋
- 养生秘诀
- 百字铭
- 糖尿病3
- 作者:李恩庆|发布时间:2012-05-08|浏览量:662次
糖尿痛 三
李某某,男,47岁
【初诊】
糖尿病发现三年余,空腹血糖180~200mg/dl,尿糖+~+++。口服西药优降糖及中药消满丸效果欠佳。自觉口干舌燥,渴欲热饮,一身疲乏无力,形体较胖,脉象湃软且大,舌体胖大苔白而润,腰酸而痛,夜多小便。证属气阴不足肝肾两亏。先用益气养阴,填补下元方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李恩庆
生黄芪30克,生熟地各2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金樱子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口渴减轻,自觉较前有力,腰痛显著好转。诊脉濡软,舌胖苔润,仍以前法进退。并颁小心控制饮食,不吃甜食。适当多吃蛋白食品。每日运动锻炼乃治疗之本,不可忽视。
生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生熟地各20克,五味子10克,金樱子10克,杜仲10克,朴骨脂10克,川续断10克,山萸肉10克,七忖
【三诊】
患者自述药后精神体力均明显增强,遵医嘱每日清晨驱车到远郊爬山,呼吸新鲜空气,心情十分舒畅。诊脉濡软以滑,舌红苔白而润,再以填补下元方法。坚持锻炼,必有收获。
生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山药15克,花粉15克,生熟地各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七付
【四诊】
迭进益气养阴填补下元之剂,精神振奋,气力增加,劳作虽多,已不感疲劳,每日徒步登山渐增至两个山头,锻炼与治疗配合,已初见成效。近日化验,血糖已降至正常,尿糖阴性。继用前法,以资巩固;运动锻炼,不可或缺,是为至嘱。
生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玉竹10克,花粉10克,生熟地各10克,生山药10克,杜仲10克,金樱子10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七付
后以上方加减治疗半年,血糖保持正常,尿糖始终阴性,各种症状消失,体力大为增强。治疗期间,患者每天清晨坚持徒步爬山,风雨无阻,往返30里,已成习惯。困而特别感谢赵师教给了他健身之道。
【按】:本案患者糖尿病已三年余,久治不愈,因其疲乏无力,向以休养为主,体力活动很少。赵师据其形肥、脉濡、舌胖、苔润等脉症,作肝肾不足,投以填补下元之剂,兼以益气养阴,可谓中下兼顾,服之即见救果。然并不单纯依赖药物取胜,而是要求病人自主运动锻炼,并把运动作为配合治疗的第一要求。起初患者将信将疑,以为如此疲乏之体。何以能承受较大运动量的体力活动。及其坚持锻炼~段之后,就尝到了运动锻炼的甜头,越炼越有劲,越炼精力越旺盛,以至于到后来欲罢不能,几乎成了“运动癣”。运动锻炼的最大好处是流通气血,增强脏腑功能。血气者,所以周于性命者也,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人之所以病者,即血气不得流通。无论虚证实证,莫不如此。惟有血气流通,乃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脏腑功能才能强健旺盛漕贤张子和云:“《黄帝内经》一书,唯斟血气流通为贵。”是为至理之言。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其病理是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胰岛案不足,功能低下之病。虽然中医辨证可见虚实寒热之分,然其必有血气不得流通,故尔功能低下,何以令其血气流通,用药调其血气而令条达,此其一也,还必须令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周身之气血运行。况本案辨为气阴不足,肝肾两亏,治疗顼大剂填补,而补则滞,然则病为虚,又不得不补,如此奈之何?惟以运动疗法,以行气血,以运药力。此本案治疗中运动锻炼之不可少也。另须说明,本案投以大剂填补,服药之法不可不知,当多加水煎药2至3次,合并药液得3~4千毫升,令病人饮之代茶,渴即饮之,不拘时。此治疗本病不同于他病之处,为赵师的用药经验之一。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