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恩庆主任医师
-
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男人的这4种行为是最伤肾的,比...
- 《临证指南医案》第二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六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一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三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八卷
- 德国医学教授胡贝笛
- 《临证指南医案》第七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四卷
- 《临证指南医案》第五卷
- 大?敬节伤寒论条文
- 中医临床大师叶天士
- 叶天士医案导读
- 《黄帝内经》简介
- 《难经》简介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简介
- 《临证指南医案》第十卷
- 专利的重要性2
- 小陷胸汤治胃胀案
- 《备急千金要方》房中补益第八
- 《备急千金要方》耆婆万病丸
- 治女性不孕验方
- 苓桂术甘汤治痰饮病
- 王绵之用药经验
- 烧?散案
- 赤石脂禹余粮方案
- 蜜煎导方案
- 桃花汤案
- 猪肤汤案
- 半夏散及汤案
- 瓜蒂散案
- 牡蛎泽泻散案
- 芍药甘草汤案
- 白头翁汤案
- 乌梅丸案
- 炙甘草汤案
- 苓桂术甘汤案
- 吴茱萸汤案
- 麻黄升麻汤案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案
- 黄连阿胶汤案
- 桂枝附子汤案
- 桂枝人参汤案
- 真武汤案
- 附子理中汤案
- 当归四逆汤案
- 四逆散案
- 干姜附子汤案
- 白通加猪胆汁案
- 通脉四逆汤案
- 四逆加人参汤案
- 四逆汤案2
- 四逆汤案
- 猪苓汤案
- 五苓散案
-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案
- 旋复代赭汤案
- 黄芩汤案
- 干姜芩连参汤
- 黄连汤案
- 附子泻心汤案
- 大黄黄连泻心汤案
- 甘草泻心汤案
- 半夏泻心汤
- 生姜泻心汤案
- 十枣汤案
- 大陷胸汤案
- 小陷胸汤案3
- 小陷胸汤案2
- 小陷胸汤案
- 抵当丸案2
- 抵当丸案
- 抵当汤案
- 桃核承气汤案
- 火麻仁丸案
- 大承气汤案2
- 大承气汤案
- 小承气汤案(黄锦芳)
- 小承气汤案(张意田)
- 小承气汤案(许叔微)
- 小承气汤案
- 调胃承气汤案2
- 调胃承气汤案
- 竹叶石膏汤案
- 白虎加人参汤案6
- 白虎加人参汤案5
- 白虎加人参汤案4
- 白虎加人参汤案3
- 白虎加人参汤案2
- 白虎加人参汤案1
- 白虎汤案2
- 白虎汤案1
- 栀子柏皮汤案
- 栀子豉汤案2
- 栀子豉汤案1
- 柴胡桂枝汤案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
- 大柴胡汤案(傅爱川)
- 大柴胡汤案(王肯堂)
- 大柴胡汤案(许叔微)
- 小柴胡汤案3
- 小柴胡汤案(齐秉慧)2
- 小柴胡汤案(齐秉慧)
- 葛根芩连汤案(姜佐景)
- 葛根芩连汤案
- 麻黄附子甘草汤案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案2
- 麻黄附子细辛汤案
- 麻杏石甘汤案(姜佐景)
- 麻杏石甘汤案(曹颖甫)
- 小青龙汤案(朱阜山)
- 小青龙汤案(姜佐景)
- 小青龙汤案
- 大青龙汤案
- 越婢汤案
- 麻黄芍药人参汤案
- 麻黄汤证案(陶节庵)
- 麻黄汤证案3
- 麻黄汤证案2
- 麻黄汤证案1
- 桂枝二麻黄一汤案
- 桂枝麻黄各半汤案
- 桂枝加大黄汤案
- 桂枝加桂汤案(姜佐景)
- 桂枝加桂汤案
- 小建中汤案(曹颖甫)
- 小建中汤案(王旭高)
- 小建中汤案
- 桂枝甘草汤案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案
- 许叔微医案
- 王子政医案
- 张隐庵医案
- 吴鞠通医案
- 李士材医案
- 许叔微桂枝汤案
- 桂枝汤证
- 腹部漏疮
- 多发性毛囊炎
- 银屑病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遗尿
- 风湿热
- 糖尿病3
- 糖尿病2
- 糖尿病1
- 子宫肌瘤
- 失眠3
- 失眠2
- 失眠1
- 美尼尔氏综合征
- 高血压病3
- 高血压病2
- 高血压病1
- 便秘
- 泄泻4
- 泄泻3
- 泄泻2
- 泄泻1
- 呕吐3
- 呕吐2
- 呕吐1
- 腹痛4
- 腹痛3
- 腹痛2
- 腹痛1
- 胁痛4
- 胁痛3
- 胁痛2
- 胁痛1
- 胃脘痛4
- 胃脘痛3
- 胃脘痛2
- 胃脘痛1
- 鼻息肉
- 肥厚性鼻炎
- 失音4
- 失音3
- 失音2
- 失音1
- 支气管扩张
- 喘息性支气管炎
- 咳嗽2
- 咳嗽1
- 大叶性肺炎2
- 大叶性肺炎1
- 尿路感染合并肺炎
- 高热昏迷3
- 高热昏迷2
- 高热昏迷1
- 温毒
- 猩红热3
- 猩红热2
- 猩红热1
- 大头瘟2
- 大头瘟1
- 流行性腮腺炎3
- 流行性腮腺炎2
- 流行性腮腺炎
- 春温4(重症肌无力合并重感冒)
- 冬温2
- 冬温1
- 秋燥(支气管炎)
- 秋燥(上呼吸道感染)
- 伏暑(肺炎)
- 湿温5
- 湿温4(肠伤寒)
- 湿温3
- 湿温2
- 湿温1
- 赵绍琴辨治湿热十法
- 冰伏
- 寒凝(胃肠型感冒)
- 凉遏
- 湿阻
- 暑温4
- 暑温3
- 暑温2
- 暑温1
- 春温3
- 春温2
- 春温1
- 风温7
- 风温6
- 风温5
- 风温4
- 风温3
- 风温2
- 风温1
- 赵绍琴学术经验
- 2011中文核心期刊
- 常用中药药性括要
- 专利注意事项
- 广东民间中草药验方
- 中医验方书名录
- 汤头歌诀
- 中药歌诀
- 凉茶配方
- 草药总论
- 广东凉茶方
- 中医药膳食疗法的感想和建议
- 对中医药膳食疗法的感想及评论
- 学《中医药膳》有感
- 学中医药膳与食疗有感
- 学习中医药膳食疗法的反思
-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后感想
-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感想
- 民间草药药性赋
- 三桠苦的单验方
- 治流感验方
- 老子道德经
- 中医食疗常识
- 常用中药药性括要
- 中药四百味
-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 小儿遗尿验方精选
- 用药传心赋
- 老年快乐七件法宝
- 中药无铅膏药基质制备方法
- 朱良春的用药经验
- 格物致知 识中药
- 牙痛霜
- 任应秋中药随笔
- 中医内科临证歌诀
- 大医精诚
- 草药总论
- 药性赋
- 养生秘诀
- 百字铭
- 汤头歌诀2
- 作者:李恩庆|发布时间:2011-09-14|浏览量:4212次
14治风剂
疏散外风
大秦艽汤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草,养血祛风通治方。
消风散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李恩庆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菊花茶调散 上方再加僵蚕菊,菊花茶调力更强。
苍耳子散 苍耳散用辛荑芷,薄荷葱茶并煎汤;鼻塞涕浊风热扰,清热疏风又通阳。
牵正散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全蝎加;混合研细酒调服,风中络脉效力佳。
止痉散 止痉全蝎与蜈蚣,祛风止痛功力宏;惊风抽搐可缓解,又治脑炎破伤风。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五虎追风散 五虎追风亦解痉,蝉退天麻加南星;全蝎僵蚕一并入,风痰祛散抽搐平。
小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胆星,蚕退天麻加南星;全蝎僵蚕一并入,风痰祛散抽搐平。
大活络丹 大活络丹药味丰,四君四物减川芎;白乌两蛇蚕竭蔻,麻辛附葛羌防风;乳没灵仙芩连贯,草乌首乌丁地龙;南星青皮骨碎补,木香沉香官桂同;
天麻台乌息香茯,虎龟犀麝玄牛从;两头尖外又松脂,大黄香附竭冰共;瘫痪痿痹皆可疗,蜜丸箔衣陈酒送。
平肝息风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钩藤饮 钩藤饮用羚羊角,全蝎麻参炙草合;小儿急惊牙关紧,手足抽搐急煎酌。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建瓴汤 建瓴汤内有牛膝,赭石龙牡生地协;芍药柏仁加淮山,阳亢眩晕效无匹。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决明茯神络石藤,阴虚风动此方保。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小定风珠 小定风珠鸡子黄,阿胶龟板淡菜匡;引药下行加童便,温邪灼阴可补偿。
三甲复脉汤 三甲复脉蛎龟鳖,地芍麻仁胶草麦;温邪伤阴肢痉挛,息风潜阳又养血。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苍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15治燥剂
轻宣润燥
杏苏散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翘荷汤 翘荷汤有绿豆皮,干草桔梗栀皮俱;燥气化火咽不利,咳痰难出总相宜。
清燥救肺汤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滋养润燥
养阴清肺汤 养阴清肺是妙丹,玄参草芍冬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麦门冬汤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琼玉膏 琼玉膏用生地黄,石膏胶杏麦胡麻;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玉液汤 玉液汤中耆葛根,鸡金知味药花粉;饮一溲一消渴证,益气生津显效能。
增液汤 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16?湿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甘草四味齐;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不换金正气散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柴平汤 小柴胡汤合平胃,寒多热少湿疟祛。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具;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六和汤 六和汤用参半砂,杏竹草藿与木瓜;赤苓厚朴加扁豆,湿伤脾胃效无加。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加甘草,热疸治疗要及时;四逆汤内茵陈入,黄疸阴证法在兹。
三仁汤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
藿朴夏苓汤 藿朴夏苓有三仁,泽猪豆豉亦与伦;湿温身热肢体倦,胸闷舌腻宜煎烹。
黄芩滑石汤 黄芩滑石蔻通草,苓皮腹皮猪苓饶;暑温湿温热势重,湿热肾炎亦可疗。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流连正治方。
连朴饮 连朴饮内用豆豉,苍蒲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
蚕矢汤 蚕矢汤用苡木瓜,芩连栀通吴萸夏;加入豆卷清湿热,霍乱转筋甚相恰。
八正散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五淋散 五淋散治血热淋,归草栀芍赤茯苓;脐腹急痛小便涩,研末煎服水道清。
二妙散(三妙丸)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得消病自蠲。
四妙丸 再加苡仁名四妙,渗湿健脾功更全。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四苓散 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茵陈五苓散 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胆亦可除。
胃苓汤 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猪苓汤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防己黄耆汤 防己黄耆金匮方,白?甘草枣生姜;汗出恶风兼身肿,表虚湿盛服之康。
防己茯苓汤 防己茯苓加耆桂,肢肿在皮宜煎尝。
五皮散(饮) 五皮散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齐;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温化水湿
苓桂?甘汤 苓桂?甘化饮剂,健脾又温膀胱气;饮邪上逆气冲胸,水饮下行眩晕去。
甘姜苓?汤 甘姜苓?主肾着,身痛腰冷又何虑。
真武汤 真武汤壮肾中阳,苓芍?附加生姜;少阴腹痛寒水聚,悸炫目闰惕急煎尝。
附子汤 少阴腹痛附子汤,人参白?苓芍藏;体痛背寒肢逆冷,温阳益气自复康。
实脾散 实脾苓?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姜附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萆解分清饮 萆解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尝,淋浊流连自可除。
程氏萆解分清饮 程氏萆解分清饮,黄柏茯苓?苍蒲;莲子丹参及车前,湿热淋浊宜早图。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蒿本加防风;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蠲痹汤 蠲痹汤治风湿痹,羌防归芍并黄耆;姜黄甘草姜煎服,体痛筋挛一并祛。
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芩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三痹汤 若去寄生加耆续,汤名三痹古方珍。
鸡鸣散 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17?痰剂
燥湿化痰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导痰汤 前方去梅加枳星,方名导痰消积饮;胸膈痞塞肋胀满,坐卧不安服之宁。
涤痰汤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竹茹枳姜枣;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半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十味温胆汤 十味温胆苓枳参;橘皮草味地枣仁;益气化痰姜半枣,远志宁心可安神。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中脘停痰肩臂疼,气行痰消诸症罢。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花粉研,陈皮桔梗茯苓添;呛咳咽干痰难咯,清肺润燥化痰涎。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杏瓜蒌,茯苓枳芩胆星投;陈夏姜汁糊丸服,专治肺热咳痰稠。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脉浮滑。
柴胡陷胸汤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参草枣剔除;加入枳桔连瓜蒌,寒热消退胸闷舒。
滚痰丸 滚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黄芩及大黄;少佐陈香为引导,实热顽痰一扫光。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痰饮咳嗽常用方;气降仍咳胸犹满,速化寒饮保安康。
冷哮丸 冷哮冬花麻草辛,川乌牙皂胆南星;椒矾夏曲紫菀杏,温化寒痰效特灵。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治风化痰
半夏白?天麻汤 半夏白?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定痫丸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18消导化积剂
消食导滞
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消食化滞和胃气,煎服亦可加麦芽。
大安丸 保和加?名大安,建脾消滞又何难。
枳实导滞丸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此方寻。
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陈皮,枳柏黄连莪?齐;大黄牵牛加香附,热滞泻痢皆相宜。
枳?丸 枳?丸是消补方,荷叶烧饭作丸尝;
曲?枳?丸 若加麦芽与神曲,消食化滞力更强。
橘半枳?丸 枳?丸加橘半夏,健脾祛痰两兼长。
香砂枳?丸 香砂枳?理气滞,消食开胃气芳香。
健脾丸 止嗽散桔草白前,肉蔻香连合砂仁;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资生丸 资生丸内主四君,扁莲苡桔山药行;连泽芡楂麦砂蔻,藿橘益气安胎灵。
消痞化积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四君先,麦芽夏曲朴姜连;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脾健乐天年。
?甲煎丸 ?甲煎丸疟母丹,?虫鼠妇及蜣螂;蜂巢石苇人参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疟缠日久胁下硬,症消积化保安康。
19驱虫剂
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泻热又安蛔。
理中安蛔汤 理中加减可安蛔,参?苓姜和椒梅;腹痛便溏因虫扰,辛酸伏蛔蛔自摧。
连梅安蛔汤 连梅安蛔蜀椒柏,更有槟榔雷丸协;蛔扰烦噪兼厥逆,总因肝胃蕴实热。
肥儿丸 肥儿丸内有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猪胆为丸热汤下,疳虫食积一扫清。
布袋丸 布袋丸内有四君,芜荑芦荟共调匀;夜明砂与使君子,消疳去虫法可循。
化虫丸 化虫使君与鹤虱,楝槟芜荑一并列;白矾铅粉和丸服,肠中诸虫皆可灭。
伐木丸 伐木方中有绿矾,苍?酒曲醋糊丸;泻肝益脾消黄肿,钩虫为患效可观。
20涌吐剂
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豉汁不需煎;逐邪催吐效更速,宿食痰涎一并蠲。
三圣散 三圣散中有藜芦,瓜蒂防风薤汁入;胸中浊痰尽可祛,食物中毒能吐出。
急救稀涎散 稀涎皂角与白矾,急救可祛膈上痰;中风昏迷属闭证,功能开窍又通关。
盐汤探吐方 盐汤探吐千金方,干霍乱证宜急尝;宿食停脘气机阻,用之及时功效良。
21痈疡剂
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刺酒煎嘉;
一切痈疽能溃败,溃后忌服用勿差。
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山栀羌,柴桔归芎芩芍防;红花牛蒡升玄薄,清热解毒活血良;
痈疽初起能消散,腮腺炎种又何殃。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银花解毒汤 银花解毒地丁翘,犀角丹皮夏枯草;再把川连赤苓入,痈疽疔毒一齐消。
四妙勇安汤 四妙勇安用当归,玄参银花甘草随;清热解毒兼活血,脉管炎证此方魁。
五神汤 五神汤用紫地丁,牛膝车前白茯苓;再加银花水煎服,湿热痈疮自可平。
神效托里散 神效托里有忍冬,耆归甘草一并从;补气养血又解毒,善消肠痈或奶痈。
犀黄丸 犀黄丸内用麝香,乳香没药与牛黄;乳岩横??或瘰历,正气未虚均可尝。
醒消丸 犀黄丸内用麝香,没药乳香加雄黄;米饭和丸酒送服,痈毒消散保安康。
蟾酥丸 蟾酥丸用寒水石,麝朱胆枯与乳没;轻粉铜绿雄蜗牛,疔毒外敷内服适。
牛蒡解肌汤 牛蒡解肌丹栀翘,荆薄斛玄夏枯草;疏风清热又散肿,牙痛颈毒俱可消。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二皮翘贝母;独活甘草夏归芎,消瘿散结效可睹。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耆归山甲皂刺芎。
医学心悟透脓散 程氏又加银蒡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托里透脓汤 托里透脓参耆芷,归?三甲与皂刺;青皮甘草加生麻,痈疽脓陷宜服之。
阳和汤 阳和汤方主阴疽,鹿胶桂麻姜炭地;白芥甘草同煎服,温补通滞疮自愈。
中和汤 中和汤有参苓耆,?归芎芷加陈皮;乳没银花皂刺草,擅治疮疡气血虚。
小金丹 小金丹内麝草乌,灵脂胶香与乳没;木?地龙归墨炭,诸疮肿痛最宜服。
内补黄耆汤 内补黄耆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苇茎汤 苇茎汤方千金存,桃仁薏苡冬瓜仁;瘀热在肺成痈毒,热泻脓除新自生。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桃,冬瓜仁又加芒硝;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清肠饮 清肠饮内用玄参,银花地榆加苡仁;芩麦归草煎服后,肠痈痛止足能伸。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肿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薏苡仁汤 薏苡仁汤瓜蒌仁,丹皮桃仁一并存;湿滞血瘀腹胀痛,肠痈初起急煎烹。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