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
- 养阴清热法治疗老年人失眠疗效评...
-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与思路研...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概要
- 中医人当如何提振"精气神"
- 不忘脾胃是养生首要 中医专家教...
- 冬季荸荠滋润吃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NO和SOD...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P16基因m...
- 参黄冲剂延缓衰老作用的评价及内...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抗氧化作用及...
- 建立健全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管...
- 冠心平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
- 胡铁城教授治疗老年疑难杂症病案...
- 现代临床中医的未来----中国...
-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李时珍防治老年病思想论要
- 源于中医 衷中参西 继承发展 ...
- 谫论心衰的中医证治思路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P16基因m...
- 参黄冲剂延缓衰老作用的评价及内...
- 李七一教授中医治疗心血管疑难病...
- 中医理论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生活...
- 王国强副部长提出了七个“把握
- 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
- 中医养生的策略
- 老年人食疗保健
- 健身养生八法
- 八位名医养生法盘点
- 老年人食疗保健
- 道家修养
- 情绪低落的时候如何办
- 胃 疾 随 咏
- 用机制促进名中医培养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晕厥)的辨治...
- 血管性痴呆的辨治与验案
- 高血压脑病的辨治与验案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辨治与验案
- 脑出血的辨治与验案
- 脑梗死的辨治与验案
- 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的辨治与验案
- 慢性心力衰的辨治与验案
- 肥厚型心肌病的辨治与验案
- 扩张型性心肌病的辨治与验案
- 心包炎的辨治与验案
- 病毒性心肌炎的辨治与验案
-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 急性心肌梗塞辨治与验案
- 心绞痛的辨治与验案
- 高血压的辨治与验案
- 构建卓越中医师培养新模式
- 用机制促进名中医培养
-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中医药应遵循自身规律科学发展
- 周仲瑛教授治疗疑难杂证用药经验...
- 中医理论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生活...
- 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
- 用机制促进名中医培养
- 通心络胶囊干预载脂蛋白E基因敲...
-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
- 通心络胶囊对不同载脂蛋白E基因...
- 冠心病(胸痹)辨证分型研究的历...
- 高温中暑预防知识要点
- 谫论中医院开展“师承培养”的模...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
- 源于中医 衷中参西 继承发展 ...
- 老人歌
- 五句话
- 中医之道恩
- 作者:韩旭|发布时间:2011-01-09|浏览量:697次
祖国创造中医,时代呼唤中医,人民哺育中医,誉满全球。先做人,后做事,一曰为人之道,二曰治学之道,三曰行医之道。概论中医之道,感恩祖国、时代和人民,题名“道恩”。
【为人之道】
为人以厚道为本,待人以至诚为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知书达理,顾全大局。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多行善事,积德为尚。不掠人之美,不化功归已。不忘恩负义,不过河拆桥。宁愿人负我,我决不负人。江苏省中医院老年科韩旭
胸襟要豁达,处世要大度。责人宽,责己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世上有奇才,世上无全才。少求全责备,多取长补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能上能下,能屈能伸。难得糊涂,吃亏是福。达观乐天,心旷神怡。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对下级和后学既要从严要求,为人师表;又要循循善诱,甘为人梯。学问亦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务必和盘托出,造福人民。希望学生超过老师,中医才能名医辈出,代有发展。
【治学之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胸无大志乃庸人。年轻有为,年轻和有为紧密相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志者事竟成”。有为必先有志,有志必须矢志,矢志方可成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学西医难,学中医更难。要克服惰性和侥幸心。勤学苦练,勤奋进取;苦中有乐,自求多福。勤贵有恒,锲而不舍。理论和经验在于积累,勤奋有恒者才能博学多才。一曝十寒,半途而废,为做学问者之大忌。
满招损,谦受益。学习无止境,严谨出人才。中医博大精深,非治学严谨,好学深思者不足以学成。古有“一字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之典故,今有长者为师、先者为师、能者为师、病者为师之美传。自撰晚号“一毛老人”,意即活到老,学到老,还只懂得九牛之一毛。
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声誉从实践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日积月累,自然形成。要搞真才实学,不搞沽名钓誉。不求虚名,但求实学。真才来自实学,实学才有真才。与其名不副实,毋宁实过于名。
【行医之道】
行医贵有悟心。首先通过四诊,悟出病人的脉理、病理和心理,然后悟出其中的医理和哲理,最后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因源而宜,对症下药,审因疏导,始克有效。
身居中医高等学府,必以理论与临床并重,医教研著全面发展。实践第一,不断升华。学验俱丰,留学后人。为医者,临床乃第一生命;为医者,不可一日无临床;将经验升华为理论,生命不息,医教研不断,笔耕不止。
德者,道德也,品德也。此处指医德。医德有二:一是对病人要有爱心,有“割股”之心,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待病人如亲人;二是对同道亦要有爱心,情同手足,互尊互帮互学,切忌嫉贤妒能,横行霸道。才者,才能也,才华也。此处指医术。医术有三;一为真才,底蕴厚实,学验丰茂,精益求精;二为假才,腹中空虚,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三为歪才,不学无术,招摇撞骗,损人利己。德才兼备者优,有德少才者良,少德假才者中,缺德歪才者劣。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如此而已。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