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
- 养阴清热法治疗老年人失眠疗效评...
- 中医药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与思路研...
-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概要
- 中医人当如何提振"精气神"
- 不忘脾胃是养生首要 中医专家教...
- 冬季荸荠滋润吃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NO和SOD...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P16基因m...
- 参黄冲剂延缓衰老作用的评价及内...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抗氧化作用及...
- 建立健全附属医院临床带教队伍管...
- 冠心平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和...
- 胡铁城教授治疗老年疑难杂症病案...
- 现代临床中医的未来----中国...
- 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李时珍防治老年病思想论要
- 源于中医 衷中参西 继承发展 ...
- 谫论心衰的中医证治思路
- 参黄冲剂对衰老患者P16基因m...
- 参黄冲剂延缓衰老作用的评价及内...
- 李七一教授中医治疗心血管疑难病...
- 中医理论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生活...
- 王国强副部长提出了七个“把握
- 核事故防护知识要点
- 中医养生的策略
- 老年人食疗保健
- 八位名医养生法盘点
- 老年人食疗保健
- 道家修养
- 情绪低落的时候如何办
- 胃 疾 随 咏
- 用机制促进名中医培养
- 中医之道恩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晕厥)的辨治...
- 血管性痴呆的辨治与验案
- 高血压脑病的辨治与验案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辨治与验案
- 脑出血的辨治与验案
- 脑梗死的辨治与验案
- 特发性起立性低血压的辨治与验案
- 慢性心力衰的辨治与验案
- 肥厚型心肌病的辨治与验案
- 扩张型性心肌病的辨治与验案
- 心包炎的辨治与验案
- 病毒性心肌炎的辨治与验案
-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
- 急性心肌梗塞辨治与验案
- 心绞痛的辨治与验案
- 高血压的辨治与验案
- 构建卓越中医师培养新模式
- 用机制促进名中医培养
-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中医药应遵循自身规律科学发展
- 周仲瑛教授治疗疑难杂证用药经验...
- 中医理论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生活...
- 按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
- 用机制促进名中医培养
- 通心络胶囊干预载脂蛋白E基因敲...
- 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
- 通心络胶囊对不同载脂蛋白E基因...
- 冠心病(胸痹)辨证分型研究的历...
- 高温中暑预防知识要点
- 谫论中医院开展“师承培养”的模...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中医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 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
- 源于中医 衷中参西 继承发展 ...
- 老人歌
- 五句话
- 健身养生八法
- 作者:韩旭|发布时间:2011-03-14|浏览量:1254次
健身养生八法
勤梳头百病除“头为精明之府”,以梳子替代中医的银针,对头部经穴进行针灸似的按摩或刺激,可以疏通十二经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脑细胞的衰老,还对消除各种头部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只要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促进健康。江苏省中医院老年科韩旭
日咽唾液三百口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提倡:“早漱令津满口乃吞之”。意思是早晨漱口后,要鼓荡口腔让津液充满后吞咽下去,有益寿作用。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和皮肤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日本也发现唾液可以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99”并非侈谈。
朝暮叩齿三百六古人说:“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爽快……”现代医学也认为,经常叩齿,能促进口腔、牙床、牙龈和整个牙齿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增强牙齿的抗病能力,使牙齿更加坚硬稳固。所以,民谚“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是有道理的。叩齿的方法是:精神放松,口唇紧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先叩臼齿,再叩门牙;轻重交替,节奏有致。终结时,再用舌头搅动口腔,激发口腔津液后吞下,则叩齿效果会更好。
拉搓双耳健全身中医认为,“人之肾气通于耳”,耳与胆肾二经密切相关,双耳的保健有利于肾胆二脏。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从头上拉左耳14次,(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从头顶拉右耳14次(即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此法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辅以按、摩、搓、揉、点、捏等手法,则更能强身健体,激发肾气化生。如果长期不间断地拉动双耳,还能疏通十二经脉、消疲安神、增强新陈代谢。并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胆道的通畅。又由于肝胆相连,此法对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肝炎的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常搓涌泉保健康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中医认为:脚掌有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静脉联系,布满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肾出于涌泉”,经常用热水浸泡后搓此穴,可以温补肾经、益经填髓、疏通心肾、滋生肾水,还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疏肝明目、清肺理气、祛风湿、助消化、通大便、止泻痢。
互相捶背解疲劳背部脊柱两旁分布着与全身五脏六腑相关的重要穴位,捶背刺激穴位可反射性地刺激神经系统,调节全身脏腑功能。日本学者也发现,经常捶背可以促进胸腺肽的分泌,增强人体免疫力。捶背,通常有拍法和击法两种。拍法,即用虚掌拍打;击法,即用虚拳击打,“虚”即含有轻的意思。手法要协调均匀,着力富有弹性。每天拍击一次即可,每次捶背50~60次。
每天揉腹一百遍揉腹可以调理脾胃,通调气血,充实五脏、强壮人体元气,有助于驱除外感之邪,康复慢性疾病。揉腹的方法以《延年九转法》介绍之法为宜: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再重复一遍。或者沿腹部四周,从右下开始向上,继之向左,再从左上向下,顺向揉摸。
勤伸懒腰益身心伸懒腰时,带动大部分肌肉伸拉,促使瘀积血液流回心脏,并使颈部血流通畅,利于大脑的血液供应;还能消除腰肌过度紧张,防止腰肌劳损,纠正脊柱过度向前弯曲。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更应多伸懒腰,这有益于心脑和脊柱的保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