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结石微创手术费用大概多少
- 蹼状阴茎的手术术式选择
- 患附睾炎也要适度性生活
- 前列腺癌诊疗的中国特色
- 医学图解:包皮环切手术全过程
- 引起外阴部瘙痒的原因
- 患附睾炎多年能否治愈?
- 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
- 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指征 ...
- 前列腺癌诊疗的中国特色 ...
- 十大方法让男人在床上更威猛更持...
- 男性养生:一日三式
- 男人一生精子如何变化
- 肾囊肿治疗
- 产前胎儿宫内诊断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结...
- 妊娠合并梅毒的筛查和消毒隔离
- 性激素检验报告解读
- 产前检查总结
- 孕期不可错过的三种检查
- 早孕保健
- 不孕不育最佳检查顺序(概述)
- 精神系统进化简史
- 意识活动的基本工具??注意
- 精神障碍的原理
- 抑郁症的发展历史
-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 适度焦虑 事半功倍
- “误解”焦虑障碍
- 精神疾病与心理疾病的区别
- 专家分析抑郁的4种原因
- 包皮到底需不需要割
- 糖尿病诊断与分型
- 前期干预可逆转早期糖尿病
- 糖尿病的生活指导
- 糖尿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 糖尿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 糖尿病食物选择
-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 2型糖尿病的几个阶段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节选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略)
- 八成中国男人是行的
- 抑郁症主要特征及其常见症状
- 隐性梅毒危害更大
- 阳痿可能性病恐慌诱发
- 年龄越大性爱越难吗?
- 晨尿看健康
- 无精子症的诊断
- 早泄的诊断标准的变化
- 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处理
- 阳痿早泄与焦虑症
- 梅毒血清学试验
- 当前梅毒诊治中的常见问题
- 梅毒常用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 梅毒经过正规治疗后滴度没有下降...
-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及其临床应用
- 妊娠梅毒和新生儿梅毒诊疗规范及...
- 前列腺慢性炎症会影响前列腺癌的...
- 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非侵袭的方法评...
- 前列腺增生患者禁用药物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
- 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与随访
- 卫生部发布性早熟诊疗指南
- 正确认识手淫
- 膀胱癌治疗用膀胱内BCG灌注
- 前列腺癌的诊治
- 勃起功能障碍,性欲减退.
- 尿失禁的TVT治疗
- 尿失禁-管通治疗
- 早泄
- 梅毒的潜伏期
- 男性性交痛
- 排尿痛
- 睾丸痛
- 阴茎延长/增大手术
- 高血压的防治
- 会阴部疼痛怎么办?
- 性病者生活中应注重自我调养
- 性病症状全攻略
- 慎重解释梅毒检验报告单
- 男性包皮炎症及防治
- 男子同样可以达到多个高潮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防治糖尿病宣传知识要点
- 合理膳食
- 美媒体称坚持性生活可护牙固齿
- 包皮环切术
- 经尿道手术技术要点
- 男性泌尿生殖性疾病诊疗
- 泌尿外科结石治疗指南
- 包皮过长引起的龟头炎症怎么办?
- 前列腺炎该如何治疗?
- 儿子的小鸡鸡经常红肿怎么办?
- 精子不液化症如何治疗?
- 我整天上厕所,快憋不住了怎么办...
- 前列腺增生不医可以吗?
- 阴囊外皮内有颗粒状结石是什么原...
- 左侧精索静脉曲张0.35,需要...
- 神经源性膀胱间歇道尿是怎么回事...
- 邵雍的修养功夫与生命境界
- 看后至少多活十年
- 健康三要素
- 食疗养生之道
- 精液不液化症
- 男性不育症及其诊疗进展
- 男性尿道炎 治疗应及时
- “性乱”导致宫颈癌
- 精液不液化是怎么回事?
- 患附睾炎也要适度性生活
- 阴茎增大练习手册
- 男人要小心这9种早泄形式
- 四法让男人在性爱中持久不泄
- 禁欲太久小心性能力会下降
- 心理健康与障碍
- 慢性前列腺炎几种疗法的对比
- 前列腺炎浅释
- 新医改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 性感男人的四大硬指标
- 男人的魅力新指标
- 技巧:小小“性训练”找到高潮
- 5高招激活你的性蕾
- 自慰并不丢人
- 男人须知:助性饮食指导手册
- 郭应禄谈男科
- 慢性前列腺炎成因
- 三聚氰胺奶制品患泌结石
- 中医药防治小儿泌尿系结石技术指...
- 婚姻的四位一体
- 有关性的常识
- 性事迷误十四种
- 男性性功能评价的量化表
-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
- 慢性前列腺炎的最新进展
- 青春期包皮
- 性学专家建议大学生用自慰释放性...
- 阳痿(ED)自测
- 阴茎的标准是什么
- 小儿包茎成形术与环切术的随机比...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进展
- 女性如何知晓是否感染性病
- 男性壮阳之食品荟萃
- 女性尿道综合征现状及问题探讨
- 千万不要死于无知(健康生活宝典...
- 泌尿系结石
- 高尿酸血症的饮食防治
- 妇产科激素使用大全
- 作者:叶向阳|发布时间:2012-12-15|浏览量:1125次
妇产科常用的激素制剂有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hCG、hMG,及人工合成的氯米芬与己烯雌芬等。
一、性激素
(一)、雌激素
【主要作用】
1.促使第二性征发育、乳腺管增生、子宫发育、内膜生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等作用。
2.小剂量能促进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大剂量则抑制丘脑?垂体功能,抑制排卵。可用于刺激子宫发育、人工周期疗法、调整月经周期,与孕激素联合使用,是多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叶向阳
3.有水钠潴留的作用。
【临床应用】
1.人工周期:卵巢功能不足时作人工周期疗法。一般于月经第六日开始连服20~22d。
(1)每日较大剂量己烯雌芬1~2mg,用于青春期功血、子宫发育欠佳、痛经等。
(2)较小剂量己烯雌芬0.25~0.5mg/d,用于功血、闭经、兴奋垂体以促排卵。
(3)与孕激素合用:①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于月经第五日开始每晚服己烯雌芬1mg,连服22d,于服药最后5d,每日加用黄体酮100mg肌注,常用于闭经及青春期功血。②己烯雌芬0.5mg及甲孕酮4mg同服,每晚1次,连服22d。③Ⅰ、Ⅱ号口服避孕药(也含雌、孕激素)不仅用于避孕,也用于青春期及育龄期月经失调者。
2.大剂量雌激素
⑴止血作用:用药后流血停止或明显减少后,应继续用药,每2~3d减量,每次减量不超过原用药量1?3~2?3,达维持量后作周期疗法。①己烯雌酚2~5mg,每日2~3次口服。②己烯雌酚4~6mg肌注,每日2~3次,维持量1mg×20d。③苯甲酸雌二醇2~5mg肌注,每4~6h。维持量2mg肌注,每周2次。
⑵回奶:苯甲酸雌二醇4mg肌注,每日2次,共3d,或己烯雌芬6mg肌注,每日1次,共3d。
⒊其他:E3醚(尼尔雌醇片)5mg/片,每月1次。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或卵巢手术切除后替代疗法。此外,老年性阴道炎可用己烯雌芬0.5~1mg阴道塞入,每晚1次,7~10d为一疗程。
(二)孕激素
【主要作用】
1.能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及发育作准备。
2.临床多用于安胎、月经失调及治疗子宫出血等卵巢内分泌不足疾病。
3.合成强效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也是各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与雌激素联合作用作人工周期治疗月经失调。
4.有致热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5℃左右。
5.有排钠作用,可用于治疗经前期紧张伴水肿者。
【临床应用】
1.周期疗法:用于月经失调、黄体功能不足,作补充治疗。一般用于月经第五日开始连服20d。
⑴甲孕酮4mg,每日2次。
(2)炔诺酮(妇康片)每日2.5mg。
(3)甲地孕酮(妇灵片)每日4mg。
(4)与雌激素合用作周期疗法(见雌激素临床应用)。
2.止血作用:一般多用合成孕激素。
(1)炔诺酮5mg(或甲地孕酮4mg)每6~8h一次,连服3d;血止后,将药量每3d逐渐递减1/3直至维持量2.5mg/d。炔诺酮止血效果好,且撤药性出血量少,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2)复方黄体酮肌注,每日1支,共3d。血止后继续人工周期疗法。
3.治疗子宫内膜腺癌:孕激素可使癌组织分化、成熟、上皮化生,然后萎缩,癌组织结构消失。常用药:
(1)甲地孕酮:20~40mg,每日1~2次,口服。
(2)醋酸甲孕酮250mg,肌注,每周2~3次,共8次,以后每周1次。
(3)己酸孕酮:500~1000mg,肌注,每周2次。
一般孕激素治疗4~6周后可起作用,用药可持续1~2年,患肝病者禁用。
4.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假孕疗法:甲孕酮或甲地孕酮口服,剂量可自10~12mg/d连续服用,每周递增1/2剂量,至每日20mg,维持3~9个月。也可用己酸孕酮250mg,肌注,每周2次,共3~6个月。
5.经前疗法:
(1)补充体内孕激素不足:于月经第14日起,每日口服甲孕酮2次,每次2mg,共10d,或黄体酮每日肌注10mg,共6d.
(2)诱导出血法:用于闭经的鉴别诊断(参阅闭经节)。
(三)雄激素
【主要作用】
1.对抗雌激素,增强子宫肌纤维及血管壁的张力,减轻盆腔充血。
2.大量雄激素能抑制垂体功能,抑制排卵,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3.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期综合征等。
【临床应用】
1.周期疗法: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1)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舌下含化,自月经第6d始,连服20d。持续3~6个月。
(2)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注。
2.止血作用:适用于更年期月经失调、功血。丙酸睾丸酮25~50mg,肌注,每日1次,连用3~5d,维持量25mg,每周2次。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
3.其他
(1)中年妇女经量较多的痛经患者及经前期紧张症,可用丙睾25mg于行经前10~14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于行经前10~14d开始连服10d。
(2)对低蛋白血症如营养不良、手术后消耗性疾病、月经紊乱致贫血等,可选用①苯丙酸诺龙25mg肌注,每周1次。②癸酸诺龙25mg肌注,3~4周1次。③大力补2.5~5mg,每日2次,口服。
二 、促性腺激素
(一)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
从绝经妇女尿中提取(每支含FSH和LH各75IU)。能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并分泌雌激素。用于继发性卵巢功能不良,无排卵者,伴同垂体促性腺激素低落者。
1.用法:hMG能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但LH量仍不足,故需加用hCG,模拟LH高峰,才能促使排卵。
一般在月经第六日起,hMG2支,每日1次肌注。在B超下监测卵泡大于18mm时停hMG,改用hCG10 000IU,肌注。有条件者,在应用hMG第七日起每日或隔日测定雌激素水平,当雌激素排出量在100~200μg/24h时,肌注10 000IU hCG。无条件者,可通过每日观察宫颈粘液,以了解卵泡成熟度。
2.副作用:hMG对卵巢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故需在严密观察下用药。
(二)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从孕妇尿中提取。类似黄体生成激素作用,有维持黄体功能、延长黄体寿命、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的作用。
【用法】
1.诱发排卵
(1)月经第12~14d,肌注hCG3000~5000IU,每日2次,共2d。
(2) hCG合并氯米芬:月经第五日,每日口服氯米芬50~100mg,连服5d,停药7d左右,加用hCG5000~10000IU,一次肌注。
(3)hCG+hMG(见hMG用法)。
2.维持黄体功能:常用于安胎:hCG2000IU/d,每日或隔日1次,直到8~10周。
3.补充黄体不足:于月经周期第14~16d(BBT上升第二日),肌注hCG1000~2000IU,每日1次,连用5d。或隔日1次,每次肌注2500IU,共4次。
三、 氯米芬(氯?芬胺)
其作用为与雌激素争夺受体,能阻滞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使垂体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用法】
月经第五日开始,每日口服50~100mg,连服5d。一般连续3个周期。若仍无效,可改用垂体促性腺激素。
【禁忌症】
患希恩综合征、全垂体功能低下或卵巢功能早衰者忌用。
四、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GnRH)
LHRH(GnRH)既有LHRH的作用,又有FSHRH的作用。能兴奋脑垂体合成和分泌LH及FSH,适用于下丘脑功能失常所致闭经、功血、避孕药引起的月经失调。
【临床应用】
1.垂体兴奋试验:LHRH50~100mg,静注。注射前先抽血2ml,注药后15,30,60,120min各抽血1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LH含量。
(1)正常反应(阳性):LH可升高3倍以上,于注药后15~30min达高峰,表示垂体功能良好。用LHRH治疗可促发排卵。
(2)延迟反应:LH升高3倍,但时间延迟。
(3)低差反应(阴性):LH升高不明显或低于2倍,表示垂体功能低下,用LHRH治疗无效。
2.促排卵:即仿效LH-RH的生理性脉冲式释放规律来促使卵泡的成熟、排卵,而且不引起卵巢过激综合征。通过导管静脉或皮下每隔90~120min给药1次,每次用量5~10μg加入生理盐水中,直至排卵后1日,即BBT上升后停药。大多10d左右见效。静脉给药每毫升加肝素25~100u,皮下用药不需要加肝素 。
一、性激素
(一)、雌激素
【主要作用】
1.促使第二性征发育、乳腺管增生、子宫发育、内膜生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等作用。
2.小剂量能促进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从而诱发排卵;大剂量则抑制丘脑?垂体功能,抑制排卵。可用于刺激子宫发育、人工周期疗法、调整月经周期,与孕激素联合使用,是多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叶向阳
3.有水钠潴留的作用。
【临床应用】
1.人工周期:卵巢功能不足时作人工周期疗法。一般于月经第六日开始连服20~22d。
(1)每日较大剂量己烯雌芬1~2mg,用于青春期功血、子宫发育欠佳、痛经等。
(2)较小剂量己烯雌芬0.25~0.5mg/d,用于功血、闭经、兴奋垂体以促排卵。
(3)与孕激素合用:①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于月经第五日开始每晚服己烯雌芬1mg,连服22d,于服药最后5d,每日加用黄体酮100mg肌注,常用于闭经及青春期功血。②己烯雌芬0.5mg及甲孕酮4mg同服,每晚1次,连服22d。③Ⅰ、Ⅱ号口服避孕药(也含雌、孕激素)不仅用于避孕,也用于青春期及育龄期月经失调者。
2.大剂量雌激素
⑴止血作用:用药后流血停止或明显减少后,应继续用药,每2~3d减量,每次减量不超过原用药量1?3~2?3,达维持量后作周期疗法。①己烯雌酚2~5mg,每日2~3次口服。②己烯雌酚4~6mg肌注,每日2~3次,维持量1mg×20d。③苯甲酸雌二醇2~5mg肌注,每4~6h。维持量2mg肌注,每周2次。
⑵回奶:苯甲酸雌二醇4mg肌注,每日2次,共3d,或己烯雌芬6mg肌注,每日1次,共3d。
⒊其他:E3醚(尼尔雌醇片)5mg/片,每月1次。用于更年期综合征,或卵巢手术切除后替代疗法。此外,老年性阴道炎可用己烯雌芬0.5~1mg阴道塞入,每晚1次,7~10d为一疗程。
(二)孕激素
【主要作用】
1.能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及发育作准备。
2.临床多用于安胎、月经失调及治疗子宫出血等卵巢内分泌不足疾病。
3.合成强效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也是各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与雌激素联合作用作人工周期治疗月经失调。
4.有致热作用,使基础体温升高0.5℃左右。
5.有排钠作用,可用于治疗经前期紧张伴水肿者。
【临床应用】
1.周期疗法:用于月经失调、黄体功能不足,作补充治疗。一般用于月经第五日开始连服20d。
⑴甲孕酮4mg,每日2次。
(2)炔诺酮(妇康片)每日2.5mg。
(3)甲地孕酮(妇灵片)每日4mg。
(4)与雌激素合用作周期疗法(见雌激素临床应用)。
2.止血作用:一般多用合成孕激素。
(1)炔诺酮5mg(或甲地孕酮4mg)每6~8h一次,连服3d;血止后,将药量每3d逐渐递减1/3直至维持量2.5mg/d。炔诺酮止血效果好,且撤药性出血量少,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2)复方黄体酮肌注,每日1支,共3d。血止后继续人工周期疗法。
3.治疗子宫内膜腺癌:孕激素可使癌组织分化、成熟、上皮化生,然后萎缩,癌组织结构消失。常用药:
(1)甲地孕酮:20~40mg,每日1~2次,口服。
(2)醋酸甲孕酮250mg,肌注,每周2~3次,共8次,以后每周1次。
(3)己酸孕酮:500~1000mg,肌注,每周2次。
一般孕激素治疗4~6周后可起作用,用药可持续1~2年,患肝病者禁用。
4.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假孕疗法:甲孕酮或甲地孕酮口服,剂量可自10~12mg/d连续服用,每周递增1/2剂量,至每日20mg,维持3~9个月。也可用己酸孕酮250mg,肌注,每周2次,共3~6个月。
5.经前疗法:
(1)补充体内孕激素不足:于月经第14日起,每日口服甲孕酮2次,每次2mg,共10d,或黄体酮每日肌注10mg,共6d.
(2)诱导出血法:用于闭经的鉴别诊断(参阅闭经节)。
(三)雄激素
【主要作用】
1.对抗雌激素,增强子宫肌纤维及血管壁的张力,减轻盆腔充血。
2.大量雄激素能抑制垂体功能,抑制排卵,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3.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期综合征等。
【临床应用】
1.周期疗法: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1)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舌下含化,自月经第6d始,连服20d。持续3~6个月。
(2)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注。
2.止血作用:适用于更年期月经失调、功血。丙酸睾丸酮25~50mg,肌注,每日1次,连用3~5d,维持量25mg,每周2次。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
3.其他
(1)中年妇女经量较多的痛经患者及经前期紧张症,可用丙睾25mg于行经前10~14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于行经前10~14d开始连服10d。
(2)对低蛋白血症如营养不良、手术后消耗性疾病、月经紊乱致贫血等,可选用①苯丙酸诺龙25mg肌注,每周1次。②癸酸诺龙25mg肌注,3~4周1次。③大力补2.5~5mg,每日2次,口服。
二 、促性腺激素
(一)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
从绝经妇女尿中提取(每支含FSH和LH各75IU)。能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并分泌雌激素。用于继发性卵巢功能不良,无排卵者,伴同垂体促性腺激素低落者。
1.用法:hMG能促使卵泡发育成熟,但LH量仍不足,故需加用hCG,模拟LH高峰,才能促使排卵。
一般在月经第六日起,hMG2支,每日1次肌注。在B超下监测卵泡大于18mm时停hMG,改用hCG10 000IU,肌注。有条件者,在应用hMG第七日起每日或隔日测定雌激素水平,当雌激素排出量在100~200μg/24h时,肌注10 000IU hCG。无条件者,可通过每日观察宫颈粘液,以了解卵泡成熟度。
2.副作用:hMG对卵巢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故需在严密观察下用药。
(二)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从孕妇尿中提取。类似黄体生成激素作用,有维持黄体功能、延长黄体寿命、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的作用。
【用法】
1.诱发排卵
(1)月经第12~14d,肌注hCG3000~5000IU,每日2次,共2d。
(2) hCG合并氯米芬:月经第五日,每日口服氯米芬50~100mg,连服5d,停药7d左右,加用hCG5000~10000IU,一次肌注。
(3)hCG+hMG(见hMG用法)。
2.维持黄体功能:常用于安胎:hCG2000IU/d,每日或隔日1次,直到8~10周。
3.补充黄体不足:于月经周期第14~16d(BBT上升第二日),肌注hCG1000~2000IU,每日1次,连用5d。或隔日1次,每次肌注2500IU,共4次。
三、 氯米芬(氯?芬胺)
其作用为与雌激素争夺受体,能阻滞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使垂体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排卵。
【用法】
月经第五日开始,每日口服50~100mg,连服5d。一般连续3个周期。若仍无效,可改用垂体促性腺激素。
【禁忌症】
患希恩综合征、全垂体功能低下或卵巢功能早衰者忌用。
四、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GnRH)
LHRH(GnRH)既有LHRH的作用,又有FSHRH的作用。能兴奋脑垂体合成和分泌LH及FSH,适用于下丘脑功能失常所致闭经、功血、避孕药引起的月经失调。
【临床应用】
1.垂体兴奋试验:LHRH50~100mg,静注。注射前先抽血2ml,注药后15,30,60,120min各抽血1次,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LH含量。
(1)正常反应(阳性):LH可升高3倍以上,于注药后15~30min达高峰,表示垂体功能良好。用LHRH治疗可促发排卵。
(2)延迟反应:LH升高3倍,但时间延迟。
(3)低差反应(阴性):LH升高不明显或低于2倍,表示垂体功能低下,用LHRH治疗无效。
2.促排卵:即仿效LH-RH的生理性脉冲式释放规律来促使卵泡的成熟、排卵,而且不引起卵巢过激综合征。通过导管静脉或皮下每隔90~120min给药1次,每次用量5~10μg加入生理盐水中,直至排卵后1日,即BBT上升后停药。大多10d左右见效。静脉给药每毫升加肝素25~100u,皮下用药不需要加肝素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