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昱主任医师 教授
-
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科室:
肾病科
- 指甲有竖纹是身体的什么信号 指...
- 警惕高血压肾病
- 关注痛风性肾病
-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
- 中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谱15年变...
- 慢性肾炎妇女能怀孕吗?
- 糖尿病患者,怎样早期发现肾脏损...
- CCTV4《中华医药》洪涛信箱...
- 有肾病还能怀孕吗?
- 肾虚未必与肾脏有关
- 肾病会遗传吗?
- 2013年新年寄语
- 治疗感冒的简易验方
- 张昱主任医师于12月16日至2...
- 录《友渔斋医话》两则
- 慢性肾病是与糖尿病等同的心梗预...
- 糖尿病患者出现蛋白尿不一定都是...
- 如何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
- 外地患者到达西苑医院的乘车线路
- 学会感恩,收获人生
- IgA肾病新的临床分型及治疗建...
- IgA肾病的中西医治疗的时机和...
- 医患沟通的技巧
- 对哈尔滨“杀医血案”的沉重思考
- 迎接第七个世界肾脏日
- 理性看待药品的不良反应
- 正确认识激素在肾脏病治疗中的作...
- IgA肾病常见的六大临床表现
- 2012年,我们在期待中前行
- 补肾的中药有哪些?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意义及适...
- 是谁决定着慢性肾炎的进展?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如何吃出健康?
- 尿蛋白与尿酶——早期肾损伤标志
- 蛋白尿的食疗方
- 关注痛风性肾病
- 论淡定
- 夜尿过多,不可小视
- CKD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患病率高
- 乙肝是怎么引起肾病的?
- 血尿患者,饮食应注意事项
- 关注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标志物?...
- 慢性肾脏病患者要学会规范就医
- 视频:CCTV4《中华医药》洪...
- 警惕高血压肾病
- 糖尿病出现肾损害不一定是糖尿病...
- 怀孕前,您应该关注肾脏
- 早晨醒来面部水肿,疑为慢性肾炎
- 当心慢性肾病发展为尿毒症
- 关注肾脏健康 早防早治
- 英国科学家发现两个与特发性膜性...
- 常用的几种肾炎食疗方
- 高度重视老年人蛋白尿
- 尿常规不等于肾功能
- 慢性肾病早期症状隐匿 定期做尿...
-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血尿患者需要...
- 药食同用的保健佳品??鲤鱼
- 通知:CCTV4《中华医药》节...
- 保护肾脏,挽救心脏
- CCTV4《中华医药》下周将播...
- 科学家发现蛋白尿促进肾小管细胞...
- 蛋白尿和肿瘤的发生有关
- 蛋白尿的危害有哪些?
- 蛋白尿足细胞损伤机制及中药干预...
- IgA 肾病常见的临床类型
- 西苑医院及张昱医师春节门诊安排
- 生命的畅想
- 新年感怀
- 慢性肾衰患者为什么要采用低蛋白...
-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 胡适与黄芪
- 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一付药膳?...
- 高血压与肾脏病常常“狼狈为奸”
- 肾脏病求医问药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 早期透析可能弊大于利
-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
- 中国IgA肾病长期预后及其危险...
- 中医养生为什么强调“春夏养阳,...
- IgA肾病如何预防病情加重?
- 什么是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
- 人生就是一种积累
- 成功救治狼疮性肾炎(LN)合并...
-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病人
-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 肾病患者能外出旅游吗?
- 治疗肾脏病的经典方剂
-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
- 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的专家...
- 夜间睡眠时做肾脏透析效果更佳
- 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
- 西苑医院中秋节、国庆节假期门诊...
- 肾病综合征会出现哪些严重并发症...
- 出现大量蛋白尿该怎么办?
- 中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谱15年变...
- 通告:西苑医院门诊迁新址
- 微观辨证用药:中医治疗IgA肾...
- IgA肾病的循证医学治疗方案
- 生命与美丽
- 尿酸水平高的慢性肾病患者预后差
- 可乐喝得太多会引发肾病
- 男人腰围大 容易患肾病
- 什么是IgM肾病?
- 蛋白尿肾脏毒性发生机制的研究进...
- 义诊咨询问题摘录
- 肾脏病理分型对治疗狼疮性肾炎具...
- 老年感冒的中医防治要点
- 动静脉内瘘的日常护理
- 膜性肾病的治疗策略
- “肾虚”会盯上哪些男人?
- 血尿的临床检查诊断流程
- 您了解缺血性肾病吗?
- 解读美国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
- 蛋白尿的病因与诊断
- 西苑医院举办“世界肾脏日”义诊...
- 您知道“世界肾脏日”吗?
- 第5个世界肾脏日主题??“控制...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哪些病理类型...
- 哪些情况下慢性肾衰竭会加重?
- 平时如何防治过敏性紫癜肾炎?
- 肾病综合征患者何时可以开始工作...
- 糖尿病肾病患者能吃水果吗?
- 肾病患者能否饮茶与咖啡?
- 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预后...
- 调查显示:尿路健康现状堪忧 健...
- 新华社报道张昱主任医师谈早期糖...
- 新华社报道张昱主任医师谈冬季补...
- 紫癜性肾炎验案
- 女性更容易患肾脏病
- 蛋白尿患者的康复治疗
- 什么是IgA肾病的Lee氏分级...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家庭护理
- 肾脏大小异常的常见病因
- 肾病患者怎样运动才合理?
- 肾炎能否治愈?
- 专家提醒接种甲型流感疫苗注意事...
- 哪些食物含钾较多?
- 家属怎样帮助肾病患者调整情绪?
- 慢性肾衰竭患者可以妊娠吗?
- 肾病患者的饮食习惯有何讲究?
- 肾病患者吃蔬菜要注意什么?
- 秋季,如何保护你的肾脏?
- 慢性肾衰合并尿路感染如何治疗?
- 尿路感染期间能过性生活吗?
- 肾脏病人的“隐形杀手”-高血钾
- 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的...
- 中医防治肾纤维化的优势和方法
- 滥用利尿剂会增加终末期肾病的风...
- 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 管型尿的临床意义
- 蛋白尿的临床类型
- 肾脏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慢性肾衰要补钙
- 糖尿病患者,怎样早期发现肾脏损...
- 影响IgA肾病预后的几项临床指...
- 度夏要谨“肾”
- 偏方能治愈尿毒症吗?
- 孕妇得肾炎怎么办?
- 肾炎病人可以摘除扁桃体吗?
- 慢性肾脏病(CKD)的分期和治...
- 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有哪些?
- 蛋白尿缓解:提示IgA肾病患者...
- 医学上常说的“预后”是什么意思...
- 肾病患者要注意情志调养
- 什么是肾性高血压?
- 平稳降压,保护肾脏?2009年...
-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对激素治疗的肾病患者应当如何护...
- 春天应该怎样保护肾脏?
- 无原因血尿应做什么检查?
- 小儿肾病综合症反复怎么办
- IGA肾病如何确诊?中药对肾有...
- 肾脏疾病的信号
- 慢性肾炎的饮食调理
- 肾病患者饮食要限制蛋白
- 慢性肾衰看症状选人参
- 肾病患者保健知识要点
- 有肾结石该不该补钙?
- 肾虚与肾病的区别
- 怎样预防尿路感染?
- 慢性肾衰的中医食疗
- 肾病患者如何防感冒?
- 哪些尿毒症患者适合肾移植
- 慢性肾脏病人十忌
- 肾脏病患者需要尽量避免使用的药...
- 慢性肾炎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需要多...
- 什么是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 引起尿毒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血尿的中医治疗方法
- IgA肾病的预后怎样?
- 如何正确留取尿液标本?
- 什么是胡桃夹现象?
- 慢性肾炎妇女能怀孕吗?
- 慢性肾脏病患者能否进行性生活?
- 谈谈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
- 定期查尿以早期发现肾脏病
- 血尿的定义、来源、诊断方法和相...
- 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 肾病早期补肾活血用黄芪
- 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慢性肾炎蛋白...
-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处方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验分析
- 马兜铃酸肾病及其防治
- 黄宫?《本草求真》品析
- 认清糖尿病肾病发展的“五步曲”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思路探...
- 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体会
- 糖尿病肾病贵在早发现、早治疗
-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中医疗法
- 中医看病怎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 作者:张昱|发布时间:2012-06-17|浏览量:1557次
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核心问题是诊疗水平的高低。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诊疗水平,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辨病识证及时准确,施治抓住关键环节
中医所述的病大多不是指独立的疾病,常常把证、症也称之为病。每种疾病都有决定它的本质因素,由此决定了矛盾的特殊性,这不仅是疾病的症结所在,往往也是疾病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忽视这一点,治疗常常失之模糊,难于切中要害。现代医学是利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分析求证疾病,较中医认病更精确,应当拿来为我所用,坚持“中西并重,优势互补”的治学之路。但是,强调辨病并非忽视辨证,也不是简单的把辨证从属于辨病。很好的辨证才有可能把握全局,处理好正与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动态中审察疾病的演变。重要的是要把辨证和辨病很好结合,把中医历史上客观存在的辨证论治体系与寻求病因、专方专药的体系相结合。如对疟疾的治疗,中医辨证为邪居膜原,投剂于柴胡达原饮时,还应注意病、证、症结合,加入常山、青蒿等针对性强的专药则可提高疗效。要重视学习历代医学名著,总结历史经验,撷采各派各家之长,做到辨病识证及时准确,治疗抓住关键环节。博采众长,融汇诸家,吸取新知,衷中参西,破除门户之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把握病、证、症关系,收集各类专方专药,并且善于分析,灵活应用,才能切实提高临床疗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张昱
2、善于吸取融汇新知,丰富诊疗手段
任何学科如果不在近代和现代科学结构中循环加速发展,原有的科学技术成果是会僵化过时的。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长期与近代科学技术相割裂,今天再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展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出明晰的结果,不从原始的综合逐步向现代高级的综合迈进,不从原来的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渐进过渡转变,就不可能继续前进而会僵化的。历史的经验也证明,中医要发展创新,守旧的思想观念是最大障碍。有真知和高明医术者必博泛广闻,真正搞临床实践的人,尤注意专心收集有效方药以提高疗效。历代本草方书中蕴藏着丰富的用药经验,应挖掘整理,为我所用,师古而不泥于古,创新与继承相结合。如《张氏医通》医案中说,无论何种头痛都要用羌活、白芷等风药,盖“高巅之上,唯风可到”,这些风药可视为专药,在辨证方中加入它们则可提高疗效。
3、 兼收并蓄各家之长,不遗“旁门左道”
不同的学派在理论上的立论不尽相同,应用中不能存门户之见。晋隋唐时期的葛洪、孙思邈、王焘等医家就十分注重广泛收集行之有效的方药及治法,成为一代宗师。唐代孙思邈十分注重各种实践经验,在其所著《千金翼方》序言中既盛赞仲景“特有神功”,并且加以发扬,采取“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研究《伤寒杂病论》,同时十分尊重客观实际,广征博引方药及治法,撰写《千金翼方》三十卷,构成一家之学。以吴又可为代表的戾气学派因其学说不是按辨证论治体系发展而来,故被视为离经叛道。这是对创新派、改革派不公允的评价。吴氏的戾气说虽然抽象,但毕竟独具只眼,初步揭示了瘟疫的特异性本质,并且用他的方法当时取得了大获其效的成功。正因为其学说具有真知灼见的一面,以后的戴天章、扬栗山、余师愚等人才会加以继承。辨证论治体系是个综合的体系,以吴又可为代表的体系是个极力寻找病因,力求找出针对病因有效治疗方法的分析方法体系,二者互为补充,皆不可废。还应努力发掘历代医籍所载专病专药,重视民间经验,筛选民间行之有效的方药,尤注意从民族医药中吸取宝藏,以提高临床疗效。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