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偏执也是病
- 怎么应对“偏执狂”?
- 记忆力减退须注意老年痴呆
- 深夜开车,当心“被”催眠
- 抑郁并非情绪的“感冒”
- 非药物的可操作的快速入睡的方法
- 职场中如何才能摆脱受“夹板气”
- 太自恋就是自欺
- 体检也要查心理 韩国人一生至少...
- 精神病医生?别这样称呼我们
- 别让微博“控”得你走火入魔
- 怎么应对“偏执狂”?
- 在单位不必装笑脸
- 恐高怎么办
- 为何有人怕电话
- 错过了,不算什么
- 守住心理防线 避开消费陷阱
- 你所不知道的睡眠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睡眠
-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 老伴为什么变得如此反常
- 家暴者需要心理救治
- 考拉族:睡觉未必减压
- 疑似心梗?实为惊恐发作!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解读...
- 给“长不大”的老公让权
- 别拿性爱威胁他(情感咨询室)
- 急脾气与慢性子如何相处
- 恋爱越久越不想结婚(情感咨询室...
- 出轨老公要回家我该咋办
- 脆弱时最易出轨
- 男友比我大很多,咋办
- 相隔两地,爱会长久吗
- 该不该有蓝颜知己
- 人人都期待有次艳遇 想法合理
- 幸福家庭要会让步
- 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被误读
- 慢性应激,一把威胁生命的钝刀
- 关注婚姻冷暴力特别报道??我与...
- 生活难免出现失控事态 学会甩掉...
- 阿杜精神抑郁患“恐惧症”需精神...
- “伪娘”,个体异性成分的展现?
- “想象的丑陋”害了他???从“...
- 心理治疗不是抑郁发作的首选治疗
- 适当“啃啃老” 爸妈喜欢
- 如何看待被情境催眠的爱情?
- 《新结婚时代》的心理学秘密
- 拖延,使压力更大
- 奇怪的群体性癔病
- 家有煮男 婚姻更稳定生活更幸福
- 当中年男子遭遇生存危机
- 社会“掉队”者心理问题亟待重视
- 城市白领睡眠亚健康状况多
- 反常家庭关系背后的反常人格
- 不必畏惧口吃 心理疗法可借鉴
- 搞笑夫妻档 “潜伏”美满婚姻
- 都市上班族 来!我们一起“偷菜...
- 对抗失眠,成为失眠的真实诱因
- 灰太狼受宠折射女性安全感缺失
- 技巧沟通而非消极退让
- 心理暗示,激发潜能
- 用逆商迎战“逆伤”
- 运动着,是快乐的
- 请接纳复杂的人性
- 消极预期为不幸埋下祸根
- 母亲为何感到“气窜”
- 孝,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 父爱,在迎合中迷失
- 孩子爱“结婚”,家长莫“有色”对待
- 作者:宋崇升|发布时间:2011-01-08|浏览量:415次
本报讯 (实习记者李锐)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玩“结婚”游戏,父母经常会听到“我长大了要跟某某结婚”之类的语言从孩子口中说出。对此,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专家宋崇升表示,不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对异性的关注和喜欢都是正常的、自然的心理,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有的家长听到这些话会觉得紧张、难堪,甚至恐慌、焦虑不安,进而投射到孩子身上,就会批评或阻止孩子,要求孩子不要再乱说。宋崇升表示,孩子的话仅仅是表达对异性的喜欢,对亲密关系的向往。孩子口中的“结婚”,与成人心里的结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家长大可不必如此,恰当的做法是对孩子说,那你就多吃饭,多和小朋友玩,快快地长大吧。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宋崇升
宋崇升提醒,在对待孩子方面,家长需要注意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念去评判孩子。有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最初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家长的态度和反应,给孩子的行为定义了“错误”的标签,并在批评否定中不知不觉地给予了强化。
此外,对于有的孩子会学着电视剧中的方式与异性父母亲吻,专家表示家长只需注意不要与孩子像恋人之间那样接吻就可以,不必太过在意或逃避。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李锐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