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偏执也是病
- 怎么应对“偏执狂”?
- 记忆力减退须注意老年痴呆
- 深夜开车,当心“被”催眠
- 抑郁并非情绪的“感冒”
- 非药物的可操作的快速入睡的方法
- 职场中如何才能摆脱受“夹板气”
- 太自恋就是自欺
- 体检也要查心理 韩国人一生至少...
- 精神病医生?别这样称呼我们
- 别让微博“控”得你走火入魔
- 怎么应对“偏执狂”?
- 在单位不必装笑脸
- 恐高怎么办
- 为何有人怕电话
- 错过了,不算什么
- 守住心理防线 避开消费陷阱
- 你所不知道的睡眠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睡眠
-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 老伴为什么变得如此反常
- 家暴者需要心理救治
- 考拉族:睡觉未必减压
- 疑似心梗?实为惊恐发作!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解读...
- 给“长不大”的老公让权
- 别拿性爱威胁他(情感咨询室)
- 急脾气与慢性子如何相处
- 恋爱越久越不想结婚(情感咨询室...
- 出轨老公要回家我该咋办
- 脆弱时最易出轨
- 男友比我大很多,咋办
- 相隔两地,爱会长久吗
- 该不该有蓝颜知己
- 人人都期待有次艳遇 想法合理
- 幸福家庭要会让步
- 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被误读
- 慢性应激,一把威胁生命的钝刀
- 关注婚姻冷暴力特别报道??我与...
- 生活难免出现失控事态 学会甩掉...
- 孩子爱“结婚”,家长莫“有色”...
- 阿杜精神抑郁患“恐惧症”需精神...
- “伪娘”,个体异性成分的展现?
- “想象的丑陋”害了他???从“...
- 心理治疗不是抑郁发作的首选治疗
- 适当“啃啃老” 爸妈喜欢
- 如何看待被情境催眠的爱情?
- 《新结婚时代》的心理学秘密
- 拖延,使压力更大
- 奇怪的群体性癔病
- 家有煮男 婚姻更稳定生活更幸福
- 当中年男子遭遇生存危机
- 社会“掉队”者心理问题亟待重视
- 城市白领睡眠亚健康状况多
- 反常家庭关系背后的反常人格
- 不必畏惧口吃 心理疗法可借鉴
- 搞笑夫妻档 “潜伏”美满婚姻
- 都市上班族 来!我们一起“偷菜...
- 对抗失眠,成为失眠的真实诱因
- 灰太狼受宠折射女性安全感缺失
- 技巧沟通而非消极退让
- 心理暗示,激发潜能
- 用逆商迎战“逆伤”
- 请接纳复杂的人性
- 消极预期为不幸埋下祸根
- 母亲为何感到“气窜”
- 孝,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 父爱,在迎合中迷失
- 运动着,是快乐的
- 作者:宋崇升|发布时间:2009-01-22|浏览量:792次
有个年轻人问一位很有成就的老人,在生气的时候如何摆脱愤怒情绪。老人回答:“我年轻那会儿生气的时候就围着房子跑,直到满头大汗。然后我就会想,我的房子这么小,我怎么还有时间生气呢?后来我就努力地工作。房子大了,生气的时候我还会围着房子跑,累得满头大汗。接着我会想,我都有这么大房子了,干吗还要生气呢?”
其实,老人看似普通的行动中包含着积极的心理调节技术??运动。人在生气或处于其他激动的情绪状态时,情绪往往会影响人的认知,产生不理性的态度。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如心理学家格桑所言:情绪越坏,智商越低。古语所说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亦是一例。而运动,特别是高强度的肢体运动,如跑步、打球、搏击等,则可以宣泄不良情绪,将情绪能量以另外一种激烈的方式排遣出来。而后,人的理性则会逐渐回归,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在运动过程中,人的注意力也会从关注内心的情绪体验而转变为关注外部世界,如上面提到的老人,在跑步的过程中将注意力转到了房子上。
运动不仅可以宣泄负性情绪,还可以提升积极的情绪,即“我运动,我快乐”。研究表明,运动的时候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叫β-内啡呔的神经递质,它可以让人产生愉快感。这就是为什么人在进行了适当的运动后会感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这种化学物质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和改善躯体疾病。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在治疗抑郁症时,除了开药,往往还要建议患者进行一定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等,以辅助提高患者低落的情绪。
运动除了对情绪有改善作用,还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运动中经常需要克服困难、超越自我,而一旦突破了障碍,又可增加对自我的肯定。人的自主感、强大感由此而产生。
运动种类繁多,有动有静。多数体育项目是动的,少数是静的,后者如中国的健身气功和国外盛行的瑜珈、冥想等。国内外很多抗癌明星都受益于以静为主的中国健身气功。
由于运动好处多多,许多聪明的企业减轻员工压力的措施之一就是以为员工办理健身卡作为福利;或者购置一些运动设施,包括可以攻击的橡皮人,以便员工发泄不良情绪;或者定期组织郊游、踏青,将员工从办公室中解放出来。这样做不仅能让人们释放压力,还可以满足员工的归属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充分体会到健康和运动的重要性,这与我们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有关。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物质逐渐丰富;而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观念相对落后。以往的体力劳动即起到了运动的作用,而当前很多人以脑力劳动为主,人们缺乏运动意识,任由粗放式的习惯支配自己的生活,为很多身心疾病埋下了隐患。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