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偏执也是病
- 怎么应对“偏执狂”?
- 记忆力减退须注意老年痴呆
- 深夜开车,当心“被”催眠
- 抑郁并非情绪的“感冒”
- 非药物的可操作的快速入睡的方法
- 职场中如何才能摆脱受“夹板气”
- 太自恋就是自欺
- 体检也要查心理 韩国人一生至少...
- 别让微博“控”得你走火入魔
- 怎么应对“偏执狂”?
- 在单位不必装笑脸
- 恐高怎么办
- 为何有人怕电话
- 错过了,不算什么
- 守住心理防线 避开消费陷阱
- 你所不知道的睡眠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睡眠
-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 老伴为什么变得如此反常
- 家暴者需要心理救治
- 考拉族:睡觉未必减压
- 疑似心梗?实为惊恐发作!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解读...
- 给“长不大”的老公让权
- 别拿性爱威胁他(情感咨询室)
- 急脾气与慢性子如何相处
- 恋爱越久越不想结婚(情感咨询室...
- 出轨老公要回家我该咋办
- 脆弱时最易出轨
- 男友比我大很多,咋办
- 相隔两地,爱会长久吗
- 该不该有蓝颜知己
- 人人都期待有次艳遇 想法合理
- 幸福家庭要会让步
- 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被误读
- 慢性应激,一把威胁生命的钝刀
- 关注婚姻冷暴力特别报道??我与...
- 生活难免出现失控事态 学会甩掉...
- 孩子爱“结婚”,家长莫“有色”...
- 阿杜精神抑郁患“恐惧症”需精神...
- “伪娘”,个体异性成分的展现?
- “想象的丑陋”害了他???从“...
- 心理治疗不是抑郁发作的首选治疗
- 适当“啃啃老” 爸妈喜欢
- 如何看待被情境催眠的爱情?
- 《新结婚时代》的心理学秘密
- 拖延,使压力更大
- 奇怪的群体性癔病
- 家有煮男 婚姻更稳定生活更幸福
- 当中年男子遭遇生存危机
- 社会“掉队”者心理问题亟待重视
- 城市白领睡眠亚健康状况多
- 反常家庭关系背后的反常人格
- 不必畏惧口吃 心理疗法可借鉴
- 搞笑夫妻档 “潜伏”美满婚姻
- 都市上班族 来!我们一起“偷菜...
- 对抗失眠,成为失眠的真实诱因
- 灰太狼受宠折射女性安全感缺失
- 技巧沟通而非消极退让
- 心理暗示,激发潜能
- 用逆商迎战“逆伤”
- 运动着,是快乐的
- 请接纳复杂的人性
- 消极预期为不幸埋下祸根
- 母亲为何感到“气窜”
- 孝,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
- 父爱,在迎合中迷失
- 精神病医生?别这样称呼我们
- 作者:宋崇升|发布时间:2012-07-08|浏览量:668次
电视剧《人到四十》热播 剧情涉及医院精神科谈及情节是否真实 该领域专家将指出最大误区
???
近日,电视剧《人到四十》正在北京电视台热播,其中,由王志文饰演的男主角是一位人到中年的精神科医生,剧情主要围绕他的工作和家庭展开。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宋崇升
既然是精神科医生,里面便经常会涉及到病房和病人的情节。那么这些情节是否真实,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里是否真的存在呢?今天,本报就有请一位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精神专科医生,在这里给大家一一做个分析。
其中,他指出剧中的环境和情节还是非常接近真实的,只是“精神病医生”这个称呼,或许是整部电视剧里乃至整个社会都最需要矫正的。
剧情回放
有一个另类的病人,总是将病房当做苏联的一个战区,将梁国辉医生当做将军,让别人称呼自己苏联的名字,并经常在病房“巡逻”或“站岗”,一丝不苟。
●专家解析:实际上,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病房里,确实会有一两个病人,长期处于妄想状态,受妄想的支配,而做出不同寻常的表现。比如,有的病人会以主席自居,或认为自己是某位伟人的儿子,或者认为自己就是医院的领导。
由于疾病本身的难治性,病人往往服用了很多药物,但仍处于妄想之中。在病房里扮演的不是病人的角色,而是妄想中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大多会适度地“迁就”一下病人的症状,按照病人的期望去称呼他,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医患关系也更加融洽。
剧情回放
有个病人,病情很平稳,但由于长期没有家属探视,而在探视室服药自杀,但被成功地抢救过来。当时主管医生华硕和梁国辉主任,都受到了批评。
●专家解析:在医院里,精神疾病患者有较高的自杀风险。特别是处于疾病缓解期,对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更容易发生自杀。此时,患者对疾病的羞耻感,对回归社会的担忧和恐惧以及社会地位的丧失,亲人的疏远,都会促使病人产生轻生的观念。
特别是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初步缓解后,可能会合并一定程度的抑郁,进一步加大了自杀的危险。但是,剧中情节有两个细节不尽完美。首先,医院不会把病人单独留在探视室。而是尽量将病人都置于护士的视线范围以内。如果有家属来探视,对家属也会有所嘱咐的。另外,药物的发放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都是由两名护士按时按量地发药,不可能把大量的药物交给病人。
剧情回放
病房里有个小伙子叫丁超。入院时经常有幻听,经治疗后缓解。家长看到儿子病好了,想接出院参加高考,但被梁国辉主任劝阻。后来,梁国辉发现患者可能有藏药的行为,告诉护士一定看着病人把药吃进去。
●专家解析:很多精神疾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治疗后,症状能够消失很快,但药物不能随便停随便减,维持治疗很重要。
所以,医生都会在服药之初反复叮嘱患者和家属,这个病和感冒不一样,不能见好就收,如果想停想减药物,一定要问问主治医生。
有些住院患者在病情缓解之后,觉得自己好了,因此就会耍一些小“心眼”,比如把药藏在舌下,或两颊和牙齿之间,蒙过护士的检查,然后偷偷地把药吐在厕所里。
这样会导致服药不规律,药物浓度不稳定,症状时好时坏。细心的医生和护士都会发现这些情况,并予以防范的。现在在病房里,患者服药后,都要张嘴给护士检查一下,然后才能离开。
剧情回放
有个病人来到梁国辉这里告状,控诉华硕医生不让自己吃饱。后来,梁国辉医生循循善诱,病人承认是因为自己血糖高了,所以吃饭受到了限制。
●专家解析:有些患者,服用某种抗精神病的药物后,精神症状得到了很满意的控制,但病人的食欲却也会增加。加之在封闭病房,活动量相对不足,有的病人血糖会升高,甚至可能患有糖尿病。
因此,医生会定期地给病人做化验,观察血糖等指标的变化。一旦血糖升高,就会对病人的饮食有所限制和调整,并引领病人积极运动。
剧情回放
梁国辉的姐夫是个酒鬼。经常喝醉,并给家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梁国辉建议姐姐让姐夫来自己所在的医院住院治疗时,姐姐很意外,也很生气,反问:“到你们那地方住什么啊?”
●专家解析:很多长期饮酒的人会形成酒精依赖,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比如凭空看到战争场面,或蛇蝎猛兽等。如果出现这样的症状,家属才勉强接受能把病人送来住院。
其实,长期饮酒形成的酒依赖,本身也是一种心理疾病,也需要住院治疗。但大多数家属要么不把酒依赖当回事,要么对住院有抵触心理,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这样反而会贻误病情。
结束语
有些时候,剧中其他人物,将梁国辉称为精神病医生,梁国辉也说自己是精神病医生。
实际上,精神科医生对自己的称呼从来都是“精神科”医生,而不是“精神病”医生。就像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他们从来没有人说自己是“胃病”医生或“骨折”医生,外界也没有这样的称呼。
因此,“精神病医生”,或许是整部电视剧里乃至整个社会,都最需要矫正的一个称呼了。但就整部电视剧而言,瑕不掩瑜,剧中的环境和情节还是非常贴近真实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新奇而几近真实的世界。
支持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 宋崇升 文/记者 范维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