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药预防H...
- 中医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 春季预防呼吸道疾病
- 春季养生防春困
- 隆冬保肺注重
- 食疗药膳预防初春呼吸道疾病
- 三九严寒首保肺
- 中医助“老慢支”患者安全过冬
- 青少年冬季谨防“过敏性鼻炎-哮...
- 初冬慢性咳嗽如何防治
- 又到了秋冬服用膏方的时令了,那...
- 秋凉保肺防咳喘
- 秋令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好发季...
- 秋令呼吸道疾病需要防燥、防凉!
- 门诊日记(5)-慢性呼吸道疾病...
- 母亲哮喘3年,全国各处求医却不...
- 我到底是气道变窄还是慢阻肺,为...
- 是急性支气管炎?还是哮喘?
- 请大夫帮我看看是什么病
- 门诊日记-(4)
- 招募广大病友搞一次联谊交流(关...
- 门诊日记-(3)
- 门诊日记-(2)
- 哮喘常识介绍
- 别让香烟熏坏你的肺
- 选用“膏方”要注意什么吗?
- 介绍几本食疗养生科普读物
- 看中医需学会主诉病史(加强医患...
- 肺气肿能根治吗?
- 黄芪是补气药--兼答马鞍山纤维...
- 春令呼吸道疾病的调养预防方法
- 春令病毒性传染性病症的预防调养
- 春令过敏性病症的调养防治方法
- 春季重养肝
- 春困的调养方法
- 春季养生原则及食养方法
- 春令气候特点及易发疾病
- 过敏性咳嗽和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区...
-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况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纤维化具有明显...
- 寒潮来临,原有呼吸道病者需注意...
- 中医“四联法”控制哮喘发作
- 你认识“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吗?
- 看中医如何诉述病情?
- 西医对哮喘最新的认识介绍
- 对所谓的“疑难病症”要有信心积...
- 天冷了,呼吸道病人要注意什么?
- 鼻炎跟哮喘应一起治!
- 哮喘是个什么样的病?怎么治疗为...
- 咳嗽原因知多少?
- 慢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特色介绍
- 中药的煎煮服用方法介绍
- 征召“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
- 呼吸系病患者应分清中西医诊治特...
- 到底哪些人群适宜服用膏方?
- 秋凉季节是服用中药膏方调理补养...
- 冬病夏治方法介绍
- 夏季养生方法和要领
- 哪些呼吸道病证需要看中医?
- 深入研讨和总结中医药在疾病治疗...
- 秋凉谨防呼吸道疾病发作(介绍呼吸道疾病的饮食疗法和药膳方法)
- 作者:史锁芳|发布时间:2008-09-04|浏览量:2988次
那么,此时怎样进行调养呢?医学专家提醒市民,应从饮食起居,体育锻炼,食疗中药滋补等方面入手。
首先要认识和适应这种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被,防止着凉感冒;次其要安定情绪,力戒浮躁,适当锻炼,可经常去郊区山林里散步慢跑、练练呼吸操,这对调整机体免疫、增强肺功能有积极作用。
饮食上,要选择具有生津护阴、养肺润燥类食品或水果如百合、梨、萝卜、西红柿、柿子、枇杷、乌梅、无花果、银耳、芡实等,切忌嗜食辛辣刺激之品,以防伤肺损阴。
中医调养则应根据气候特点、体质类型和常见呼吸道病症病变特点,分别采取温散风寒、养阴润肺、健脾益肾的方法,选择滋补药膳或补养膏滋进行调补。
若平素怕冷,自汗,容易感冒,且每因冒受风寒即易诱发哮喘,舌质淡,脉细者,即应采用补益肺气的方法进行调理,用药如黄芪、灵芝、百合等,成品如玉屏风散等,也可选择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6克,碧桃干15克,五味子6克,灵芝12克,乌蛸蛇10克,乌梅6克等,水煎服,或熬膏服用,每日服两次,可连服2一3月;若症见气短乏力、咯痰清稀、自汗畏风、饮食不香、神疲倦怠、大便稀溏、舌质淡有齿印、苔白、脉细弱等,应采用健脾固本的方法进行调治,用药如党参、白术、山药、黄精等,成品如六君子汤等,也可选用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炒苡仁20克,淮山药15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5克,苏子10克,冬花10克。水煎服,或熬膏服用,日服两次,可连服2一3月;若见到动则气短、喘促难续、腰酸腿软、舌质淡、脉沉细等,可选紫河车、胡桃肉、补骨脂、沉香、冬虫夏草等,成品如参蛤散、七味都气丸等,也可用红参6克,蛤蚧1对(研碎分次冲用),冬虫夏草5克,熟地15克,紫河车12克,补骨脂10克,胡桃肉15克,川贝粉5克(冲),杏仁10克,蛇床子15克,乌梅6克等。水煎服,或熬膏方服用,日服2次,可连服2一3月;如伴肾阳不足,表现怕冷、腰酸、夜尿多、性欲减退、舌质淡、脉沉细者,则可配服金匮肾气丸,每次6克,每日2次。如伴肾阴虚亏,表现五心烦热、盗汗、耳鸣、腰酸、舌淡红、苔薄少、脉细数者,则可配服六味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2次;或金水六君丸,服法同上,可常服。
药膳的选择也应结合辨证,如见气喘喉鸣,咳痰色白、稀薄多沫、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红,苔白滑等症时,就应选用温肺散寒平喘类食物如狗肉、羊肉等,适当配用细辛、附子、干姜等制作成药膳或汤羹服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附子狗肉汤等。如果患者表现: 呼吸急促,痰稠黄胶粘,烦闷不安,面色红,口渴喜饮,汗出。舌质红,苔黄腻等症时,就应采用清肺化痰,降逆平喘类食物如柿子、枇杷、百合、白果、银耳、猪肺等,适当配合地龙、苦参、杏仁等熬制汤羹药膳服用,如白果地龙猪肺汤,百合银耳苦参羹等。如果表现:气喘吁吁,咳声低怯无力,气短不足以息,面色淡白,体倦乏力,动则气短,少气懒言,自汗,咳嗽痰多、质清稀,怕风或畏寒,面部或四肢浮肿。舌质淡,苔白等症时,就应采用益气补肺平喘类补品食品如灵芝、黄芪制成药膳服用。如果表现:气短喘息,食少腹胀,大便溏薄不成形,每于食荤菜后加重,面色萎黄或淡白,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后脘腹胀满,舌淡苔白,舌边或有齿印等症时,就应采用益气健脾平喘类食品补品如山药、粟米、苡仁等制作成汤羹药膳服用。如果表现: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动则为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耳鸣耳聋,足跟痛,舌淡,苔白等症时,就应采用补肾纳气平喘类食品补品如黑芝麻、胡桃肉、肉苁蓉、沉香、紫河车、补骨脂等制作成汤羹药膳服用。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