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药预防H...
- 中医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 春季预防呼吸道疾病
- 春季养生防春困
- 隆冬保肺注重
- 食疗药膳预防初春呼吸道疾病
- 三九严寒首保肺
- 中医助“老慢支”患者安全过冬
- 青少年冬季谨防“过敏性鼻炎-哮...
- 初冬慢性咳嗽如何防治
- 又到了秋冬服用膏方的时令了,那...
- 秋凉保肺防咳喘
- 秋令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好发季...
- 秋令呼吸道疾病需要防燥、防凉!
- 门诊日记(5)-慢性呼吸道疾病...
- 母亲哮喘3年,全国各处求医却不...
- 我到底是气道变窄还是慢阻肺,为...
- 是急性支气管炎?还是哮喘?
- 请大夫帮我看看是什么病
- 门诊日记-(4)
- 招募广大病友搞一次联谊交流(关...
- 门诊日记-(3)
- 门诊日记-(2)
- 哮喘常识介绍
- 别让香烟熏坏你的肺
- 选用“膏方”要注意什么吗?
- 介绍几本食疗养生科普读物
- 看中医需学会主诉病史(加强医患...
- 肺气肿能根治吗?
- 黄芪是补气药--兼答马鞍山纤维...
- 春令呼吸道疾病的调养预防方法
- 春令病毒性传染性病症的预防调养
- 春令过敏性病症的调养防治方法
- 春季重养肝
- 春困的调养方法
- 春季养生原则及食养方法
- 春令气候特点及易发疾病
- 过敏性咳嗽和慢性支气管炎怎么区...
-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研究概况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纤维化具有明显...
- 寒潮来临,原有呼吸道病者需注意...
- 中医“四联法”控制哮喘发作
- 你认识“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吗?
- 看中医如何诉述病情?
- 西医对哮喘最新的认识介绍
- 对所谓的“疑难病症”要有信心积...
- 天冷了,呼吸道病人要注意什么?
- 鼻炎跟哮喘应一起治!
- 哮喘是个什么样的病?怎么治疗为...
- 咳嗽原因知多少?
- 中药的煎煮服用方法介绍
- 征召“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
- 呼吸系病患者应分清中西医诊治特...
- 到底哪些人群适宜服用膏方?
- 秋凉季节是服用中药膏方调理补养...
- 秋凉谨防呼吸道疾病发作(介绍呼...
- 冬病夏治方法介绍
- 夏季养生方法和要领
- 哪些呼吸道病证需要看中医?
- 深入研讨和总结中医药在疾病治疗...
- 慢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特色介绍
- 作者:史锁芳|发布时间:2008-10-19|浏览量:2264次
应患者要求兹将慢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以及如何配合药膳食疗和饮食宜忌作一简介,仅供大家参考,如能帮助慢性咳嗽患者去除病痛烦恼那是笔者甚欣之事!
从目前到立冬前还要经历晚秋的”霜降”节气,这时的气候特点是“燥”、“干”和秋风凉气。古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降雨减少,空气越发干燥,此时人们最易患“秋燥咳嗽”,若治不得法常迁延数月难愈,此时胸片等影像学无异常发现,医学上称慢性咳嗽,假如原来有慢性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病史者,此时更易出现干咳呛作,口咽鼻燥,唇干舌燥,咽喉干痒、或有痰梗咽喉、且越痒越咳,甚至咯血?证;如原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者,此时随着秋风渐紧,也可出现晨起喷嚏连作,夜间呛咳不止,有时可出现喉间如有水鸡鸣声等表现。临床观察,这类病人运用抗菌素、解痉药物、抗过敏药物疗效不显,而中医从清燥润肺、祛风利咽等方药治疗往往可以获得显著效果。笔者最近在门诊就遇到大量这类慢性咳嗽患者,有的合并慢性咽炎、有的属于过敏性咳嗽、有的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返流、还有的是鼻炎后滴流综合症所致,服用消炎药、解痉药和抗过敏药物疗效甚微来求治于中医而获愈的。
中医认为当下秋季慢性咳嗽主要与秋季天气干燥,易遭风燥侵袭,导致肺失清润之职,肺气上逆作咳。现代医学认为秋季气候干燥加之花粉较多,早晚温差加大,易于受凉刺激,导致变应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异常有关。因此,一旦咳嗽,应立即进行相应检测,明确病因,对症治疗。中医针对秋令慢性咳嗽一般采用清润利咽、温润祛风等法治疗,如果出现一派“温燥”咳嗽表现(干咳、呛咳、咽痒、咽干、口鼻干燥等症)时可选用清代名方桑杏汤《温病条辨》加减:桑叶10克、杏仁10克、南沙参15克、浙贝母10克、山栀10克、僵蚕10克、桔梗5克、生甘草5克等;如果表现干咳、怕冷、鼻塞、舌干等“凉燥”症时,可以选用杏苏散加减,药用苏叶10克、荆芥10克、杏仁10克、陈皮6克、紫菀10克、前胡10克、百部10克、生姜5克、大枣10克、蜂蜜10毫升等。若合并喷嚏、喉鸣等,可加用麻黄4克、防风10克、辛夷6克、柴胡6克、乌梅6克等治疗。每日1剂,日服2次,一般1-2个疗程皆可获效。
一旦患上秋令慢性咳嗽,除了在明确病因、辨证服用中药外,还可根据自身体质选食秋令润肺水果如梨、葡萄、甘蔗、柑橘、柿子及润肺食品如银耳、百合、白萝卜、荸荠、鲜藕、山药等;还可自制一些润肺利咽药膳对防治秋令慢性咳嗽具有积极作用。
(1)桑叶菊花茶:取桑叶10克、菊花10克、青果1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浸泡2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润燥利咽作用,可用于慢性咽炎患者秋令久咳、咽痒、咽干、咽痛患者;
(2)沙参百合粥:取南沙参15克、杏仁10克、百合15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1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养阴润肺、去燥止咳作用,适用于慢性干咳、唇干舌燥者;
(3)五汁饮:取白萝卜30克、雪梨1个(去核)、鲜藕30克、荸荠30克、甘蔗30克,用榨浆机榨汁,混匀食用,每次30毫升,日饮2-3次,具有润肺养阴、去燥止咳作用,适用于阴虚久咳、咽喉干痒、唇鼻干燥、痰粘如丝、甚至痰中带血者;
(4)姜枣饮:生姜5克、大枣10克、紫菀10克,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加蜂蜜30毫升冲服,日饮2次,具有温肺润燥止咳作用,适用于晚秋凉燥表现干咳久作、受凉加重、鼻塞、怕风者;
(5)萝卜山药炖乌骨鸡汤:取白萝卜30克、山药30克,乌骨鸡(去毛内内脏,洗净)1只,加适量水共炖至鸡烂,加适量食盐即可食用,具有润肺健脾、止咳化痰作用,又适用于老年人久患咳嗽、咯痰不尽、气短乏力者;
(6)雪梨止咳膏:取鲜百合100克,银耳100克、秋梨3只,玉竹60克、白萝卜60克、南沙参100克、桑葚100克、鲜藕60克、川贝母50克、橘红50克、莲心60克、胡桃肉60克、杏仁100克,上药加水煎煮3次,去渣取汁,加入冰糖、蜂蜜适量慢慢收膏,每次2-3汤匙,日服2次,具有滋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润燥之功,适用于各类慢性久咳、阴虚肺燥者。
在饮食起居上还需摄生,由于秋令慢性燥咳多由于阴虚失濡所致,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韭菜、大蒜、葱、八角、茴香等辛辣食物、调味品以及火锅、油煎烤制等辛热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症状;有过敏病史者螃蟹海鲜等也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过敏致咳。另外,由于秋凉温差加大,要及时注意气候变化,以防感冒诱发凉燥咳嗽。当然,针对秋凉还应遵守“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不宜太早穿过多衣服,需要适度进行耐寒锻炼,增强防感能力。
医生忠告:咳嗽的病因多种多样,对于久咳不愈的患者,不要随意服用止咳化痰药,一定要查清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