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石反复发作,疼痛堪比生娃,专...
- 乳头乳晕角化过度症
- 十二指肠类癌
- 体检发现的 无症状的胆囊结石需...
- 美克耳(Meckel)憩室
- 乏特氏(Vater)壶腹周围癌...
- 门静脉海绵样变
-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知识讲座
- 如何让医务工作者有尊严的工作?...
- 乳腺癌根治术新突破---保留肋...
- 疝修补的新方法---经腹腔镜的...
- 十二指肠间质瘤
- 经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在地区医院已...
- 安阳地区医院腹腔镜外科又有新招...
- 乳房和乳腺的区别在哪里呢?
-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
- 癌症患者的曙光----HER2...
-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及其研究进...
- Lapatinib用于HER2...
- 适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
-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再议
- 120救护车上病人头的朝向问题...
-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乳腺炎
- 小儿包茎的年龄及其手术方式
- 如何从临床症状上鉴别早期胃癌?
-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正常...
- 乳腺癌术后各种化疗方案
- 乳腺癌根治术之手术步骤
- 浆细胞性乳腺炎
- 做好医生 享受医学之美
- 基于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
- 临床常用免疫组化指标的意义(转...
-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
- 行医如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成...
- 人最痛苦的是什么?
- 乳腺癌局部区域治疗:进展与共识
- 乳腔镜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国际最...
- 乳腺增生的治疗
- 阑尾的临床解剖
- 青春期男性乳腺增生症
- 什么是乳腺增生病?
- 乳腺增生症的概念及分类
- 男性乳房发育症
- 门脉高压的处理原则
- 关于阑尾的手术
- 有关乳腺增生--单纯乳腺增生和...
- 直肠癌手术步骤.
- 什么是浆细胞性乳腺炎?
- 乳腺增生需与哪些病相鉴别
- 中年女性当心五种疾病 乳腺增生
- 关于乳腺增生
- 【乳房保健】乳腺增生的防治八注...
- 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 本人郑重声明
- 普通外科手术八十不(腹部外科手...
- 用药十大禁忌
- 外科营养的重要性
- 【专题讨论】三聚氰胺事件
- 【个人感想】提倡母乳喂养
- 可怕的三聚氰胺,可怜的三鹿宝宝
- 乳腺癌治疗(下)
- 乳腺癌治疗(上)
- 乳腺增生是怎么回事
- 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 乳腺癌主要病因是什么
-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
- 感悟生命
- 私人医生服务
- 国外医疗卫生体制“多棱镜”
- 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常可采用哪些辅...
- 直肠癌发生的原因
- 便血的病人千万不要忽视---直...
- 大肠癌预后与转归
- 大肠癌和直肠癌的诊断方法
- 大肠肿瘤性肠梗阻表现及处理
- 夜班工作会增加女性结直肠癌发病...
- 长期用阿司匹林或NSAID可显...
- 烟、酒、男性:结直肠癌早发的危...
- 警惕痔疮掩盖直肠癌!
- 如何区分直肠癌和痔疮
- 如何减少直肠癌的误诊
- 直肠癌知识点滴
- 结肠癌、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 胆石症的预防知识
- 换药的秘密及经验
- 私人医生的服务体系
- 医学界的新生事物-----医疗...
- 要学会观摩手术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
- 作者:侯荣山|发布时间:2010-01-23|浏览量:493次
2. 辅助检查
( 1 ) 乳腺 X 线钼靶摄片 在乳晕下区可均匀致密肿块阴影,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偶尔见片状钙化灶。
( 2 ) 乳头溢液涂片 在脓血性和乳汁样溢液涂片中,可见到大量的白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腺上皮细胞可因炎症而有形态上的改变。
( 3 ) 乳腺肿块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抽吸发现多种细胞混杂,浆细胞较多见,还有其他炎性细胞。 安阳地区医院普外科侯荣山
一经诊断,可在暂时愈合期手术治疗,乳晕弧行切口,切除导管的病灶,乳头成型。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良好的疗效,宜首选。乳头溢液患者,宜寻找病因,适当对症处理。乳房肿块尚未成脓时,促其消散。化脓成瘘管者,可采用中医内服外治结合治疗。
1. 辨证论治
( 1 ) 内治
① 急性期:肝经郁热证
证候:乳头凹陷、乳晕部结块红肿疼痛,伴发热,头痛,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② 慢性期:寒凝血瘀证
证候:脓肿自溃或切开后久不收口,脓水淋漓形成乳漏,时愈时发,局部有僵硬肿块,皮肤不红或暗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散结
方药:阳和汤加减。
( 2 )外治
① 肿块初起时用金黄膏外敷。
② 成脓后切开引流,术后创口用溃疡油纱条换药。
③ 形成瘘管者,待急性炎症消退后,可根据情况选用切开法,清创引流换药。
2. 其他疗法
① 手术:病灶切除 + 乳头成型术。少数年龄较大,肿块较大或皮肤粘连严重或形成多个窦道者,可行皮下乳腺切除术或乳房单纯切除术。
② 西药治疗感染:严重时可用灭滴灵与其他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
鉴别: 急性乳腺炎与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乳腺炎症,因其炎症周围组织里有大量浆细胞浸润而得其名。除此之外,它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最常见的被称为 “ 乳腺导管扩张综合征 ” 、 “ 闭塞性乳腺炎 ” 、 “ 非哺乳期乳腺炎 ” 及 “ 慢性乳腺炎 ” 等。该病是因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紊乱,乳头和乳晕下大乳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有时炎症会急性发作而成为脓肿,所以脓液里常夹有豆腐渣样的东西,或粉渣样的物质,故又将其称为 “ 粉刺性乳腺炎 ” ,中医称之为 “ 粉刺性乳痈 ” 。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保乳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 多发生于 30 - 50 岁,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多为非哺乳期,另一高发年龄为绝经期的妇女。本病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 4% - 6% 。病程一般较长,病理改变复杂多样。病变后期潴留在扩张导管里的脂类物质分解后渗出管外,导致管周组织发生化学性炎症,使脂肪组织出现坏死灶,受累的乳腺小叶破坏,坏死组织周围有大量的以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
早期表现为乳头棕黄色分泌物或有淡黄色的溢液,少数病例出现血性溢液,累及多个导管,在乳晕处挤压时,常可挤压出淡黄色液。后期在乳晕附近,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或可出现肿块与皮肤的粘连,或伴有乳头内陷现象。 病变晚期,导管周围炎症加剧,可出现与皮肤粘连的圆形肿块。肿块多位于中央区,质地坚实,形状不规则,边界欠清,常与皮肤粘连,但无胸壁固定。肿块多伴慢性炎症,肿块表面皮肤可有红、肿、热,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皮肤水肿,呈桔皮样变,若干日后,乳房肿块软化,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的脓液中常夹有粉刺样或脂质样物质,创口经久不愈形成瘘管,病程可达数年之久,如不彻底切除脓肿及皮下扩张导管,此种瘘管是不易治愈的。 经久不愈或乳房的严重变形。病情反复,病史可长达 10 年之久。
由于此病发病率不高,加之临床表现和乳腺癌和急性乳腺炎有相似之处,故临床较易漏诊、误诊,导致延误治疗时机。那麽要如何进行鉴别呢?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是一种炎性病变,有时也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与急性乳腺炎有相似之处,但首先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常发生在乳晕区,病程一般较长。而急性乳腺炎以哺乳期多见,病程较短,治疗效果好;尽管两者都是炎性病变,本质却也不同,前者是因为导管阻塞所致的导管扩张,管内集聚的脂类物质分解后渗出管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反应,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因此全身症状较轻,抗菌素治疗效果甚微,如有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效果不好,须将扩张的导管一并切除才有效。而后者是因为乳汁贮留,细菌
侵入所致的化脓性炎症,畏寒发热及疼痛均很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升高,抗菌素治疗效果较好,脓肿形成后,经切开引流即可治愈。穿刺涂片检查,前者可查见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而后者主要是脓细胞,浆细胞少见。
浆细胞性乳腺炎可出现与皮肤粘连、边界不表的肿块以及乳头内陷、皮肤呈桔皮样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酷似乳腺癌的症状。加之缺乏典型的影像学图像,因此,极易误诊为乳腺癌。由于两者的性质有着本质的差别,仔细鉴别十分重要,以免造成误诊误治。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相对较急,有时包块几天就可长得较大,且伴有疼痛,乳癌很难在几天内长得很大,除非是坏死出血,疼痛一般不明显;尽管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与皮肤粘连,但不会与胸壁粘连固定,腋窝淋巴结肿大相对较软,并可随时间的延长而缩小。乳腺癌不仅可以与皮肤粘连,进一步发展可与胸壁粘连固定,转移的腋窝淋巴结较硬,而且随病程的延长而变大融合,并可出现锁上淋巴结转移。乳头分泌物涂片及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导管扩张症可查见以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乳腺癌则可查见癌细胞。
浆细胞性乳腺炎过去的治疗常需行全乳切除术,这样大大影响了患者的外观。乳房是一个美学器官,故乳腺病的手术治疗在治病的同时还要兼顾美容,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确定了独特的手术方法, 手术技术是关键:乳晕旁切口,翻转乳晕,切除病变的大导管周围的病灶,切除所有的炎症坏死部分直至正常腺体。必要时用典伏消毒创面,再用水反复冲洗。立即做乳头整形,部分乳房腺体移位做内部整形。 既达到根治的目的,又尽可能地保留了乳房的外形。
术后结合中医特色辨证施治,中药口服预防复发,疗效确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