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简介
- 关于调整与增补山东省疼痛研究会...
- 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妇产科...
-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
- Ku70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
- 卵巢肿瘤专题会议通知
- 这几个网站到底是真还是假
- 关于公布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
-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国式晋升
- 子宫内膜癌微创技术专题研讨会会...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 RUNX3 Gene Meth...
- 中年的回首
-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
- 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妇产科...
- 多彩的表观遗传学-colour...
- 与妇科手术有关的围手术期抗凝问...
- 医生是怎样的人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与妇产科学
- 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妇产科...
-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妇产科专业委员...
-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妇科...
-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
- Wnt Signaling P...
- TGFß BMP ...
- Signal Transduc...
- PI3K-AKT Signal...
- p53 Signaling P...
- Oxidative Stres...
- NFkB Signaling ...
- MAP Kinase Sign...
- Extracellular M...
- DNA Damage Sign...
- Cancer PathwayF...
- Cancer Drug Res...
- Apoptosis
- Angiogenesis
- Role of vascula...
- Expression of t...
- 围手术期抗凝
- 轻松转身
- HPV与子宫颈癌的有关数据
- 与直肠癌手术有关的直肠阴道瘘(...
- Expression of t...
- Advances on VEG...
- 肾移植后全身性并发症
- 子宫颈癌: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
- 子宫内膜癌:或许不过分干预最好...
- Delay In Diagno...
- 手术Apgar评分
-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卵巢:生...
-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否要开刀?
- RUNX3 gene meth...
-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生育功能的保留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保留生育功...
-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有...
- 宫颈癌的保守性或保留子宫的手术
- Expression of E...
- 陈述
- 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
- 淋巴结清扫术或无助于改善晚期卵...
- The Future of P...
- Expression and ...
- Clinical implic...
- Discussion of P...
- 妇科肿瘤保留生理与生育功能的考...
-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
- 剂量强度是否是治疗卵巢癌的决定...
- 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治疗措施
- 节育器取出的并发症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
- 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术
- 血小板及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与卵...
- 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卵巢癌筛查人群的定位
- 卵巢癌的筛查
- 补片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脱垂盆底...
- 如何看待基因治疗
-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 晚期或复发性子宫颈癌的治疗
- 子宫颈癌的手术治疗
- 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疼痛的手术治...
- 子宫腺肌病
-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妇科...
- 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妇科...
- HIV/AIDS诊治规范
- HIV/AIDS诊治规范
- 性传播疾病诊治规范
- 性传播疾病诊治规范
- 妇科炎症诊治规范(二)
- 妇科炎症诊治规范(二)
- 妇科炎症诊治规范(一)
- 妇科炎症诊治规范(一)
- 子宫血管瘤
- 骶前出血
- 化疗相关性手足综合征
- 作者:张师前|发布时间:2009-08-12|浏览量:426次
1984年美国哈佛医学院Lokich和Moore观察到,在长期反复接受5-氟尿嘧啶(5-FU)或脂质体多柔比星化疗的患者中有25%发生了特异性的皮肤综合征??手足综合征(HFS),又称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PPES)。实际上,多种化疗药物均可引起HFS,如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多西他赛、长春瑞滨等,尤以卡培他滨所致的HFS为严重。HFS的发生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张师前
临床表现
HFS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手部较足部更易受累。首发症状为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手掌、指尖和足底充血,继而出现指/趾末端疼痛感,手/足皮肤红斑、紧张感,感觉迟钝、麻木,皮肤粗糙、皲裂,少数患者可有手指切指样皮肤破损,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并可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严重者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临床反应多具有自限性,但再次给药后可复发。
分级标准与病理特点
目前对HFS有多种分级方法,其中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分级标准较为常用。该分级将HFS分为3级:1级为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伴感觉异常,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级皮肤改变如1级,伴疼痛,轻度影响日常活动,皮肤表面完整;3级为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组织破坏(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
HFS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基底角质细胞空泡变性、皮肤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角质细胞凋亡和皮肤水肿。显微镜下可见炎性改变、血管扩张、水肿和白细胞浸润,但尚未发现明确的标志物。
发病特点
多项国内外大规模研究显示,化疗相关性HFS发生时间常在用药后前两个周期出现。HFS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和原发肿瘤大小无关,而与患者特征可能相关。有研究发现,HFS的发生与较高的行为状态(PS)相关。亦有多变量Cox回归分析表明,多西他赛联合是唯一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还观察到,HFS的发生与早于HFS出现的化疗相关性口腔炎有关。
治疗策略
维生素B6 美国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维生素B6(Vit B6)对化疗相关性HFS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Vit B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FS发病率无显著差异(63% 对53%),但Vit B6治疗组的治疗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对12%,P<0.001)。
COX-2特异性抑制剂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用于预防HFS或减轻HFS的程度。 Lin等的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卡培他滨联合塞来昔布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HFS发生率(12.5% 对34.3%)、3/4级腹泻发生率(3.1% 对28.6%)均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且肿瘤缓解率有所提高,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亦长于单药治疗组(6个月对3个月)。但联合使用COX-2抑制剂所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相关死亡风险增加,使许多Ⅰ/Ⅱ期研究被迫中止,故其应用于临床的获益/风险仍须进一步研究。
维生素E Kara等对5例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后发生2/3级HFS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了口服Vit E(300 mg/d)治疗,1周后,5例患者因症状减轻而无须减量用药。
局部外用药物 Pendharkar等对13例出现2/3级卡培他滨相关性HFS患者给予尿素霜(角质层分离剂)局部外涂,每天2次,在使用2~3天后起效,脱屑、疼痛、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无须停药及减量。
2009 ASCO年会上的研究显示,10%尿嘧啶油膏局部外用治疗5-FU/卡培他滨相关性HFS(n=84),每天2~3次,在68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34%无效,66%在治疗2~4周后HFS分级下降1~2级,有1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但未见全身过敏反应。
中医中药 HFS是随着肿瘤临床治疗进展而出现的新问题,在传统典籍中并无相关记载。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辨证分析HFS病机为“气虚血瘀、寒凝络阻”,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为法,该方的主要组成为老鹳草等,使用方法为:用温水将10 g药品溶至1000 ml,控制水温在34~37℃,外用浸洗手足,20 min/次,早晚各1次,7天为1疗程。中药外用治疗HFS具有止痛起效迅速、使用方便、无皮肤过敏反应的特点,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