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脱性肋骨综合征(创伤性肋间神...
- 什么是亨廷顿病(亨廷顿舞蹈症)...
- 小儿高氨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 什么是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
- 婴儿手足搐搦症
- 宝宝带有巨细胞病毒的是否需要治...
- 什么是亨廷顿舞蹈症?(舞蹈病)
- 千万不要再上当受骗
- 中国儿童多动症关爱周江西省儿童...
- 癫痫的主要发作形式有哪些?
- 癫痫患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
- 抗癫痫药过敏综合征
- 癫痫能治好吗?
- 小儿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法介绍
- 小儿癫痫会影响智力吗?
- 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哪些家庭训练...
- 小儿脑瘫康复的可能性大吗?
- 干细胞治疗能否治疗小儿脑瘫?
- 手术治疗脑瘫中远期的并发症有哪...
- 小儿脑瘫能否手术?
- 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是否有效?
- 小儿脑瘫系统的康复训练如何进行...
- 小儿脑瘫治疗费用需要多少?
- 脑瘫保守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
- 小儿脑瘫多久能治好?
- 小儿脑瘫该怎样治疗?
- 小儿脑瘫该怎样确诊?需要做些什...
- 如何确定孩子属于哪种类型的脑瘫...
- 规律服药癫痫未发作,停药复发的...
- 癫痫的孩子智力落后怎么办?
- 有个癫痫的孩子,第二胎如何预防...
- 癫痫对智力有无影响?
- 癫痫能否治愈?
- 中药能否治疗癫痫?
- 手术能否治愈癫痫?
- 抗癫痫药物出现副作用时如何处理...
- 药物治疗后依然发病,如何控制癫...
- 除了药物治疗,小儿癫痫还有没有...
- 小儿癫痫常见药物的用法
- 癫痫怎样治疗?哪种治疗方法比较...
- 高热惊厥和癫痫如何区分
- 做过一些检查,但是不能完全确诊...
- 曾经有过癫痫症状,间隔很久再犯...
- 脑电图结果受哪些情况影响?做检...
- 有症状但是脑电图等检查正常,如...
- 癫痫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 如何确定孩子得的是哪种类型的癫...
- 什么是亨廷顿舞蹈症?
- 莫把脑瘫当缺钙
- 早晨起床时小孩突然感觉浑身没力...
-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
- 小儿囟门发育及有关疾病
- 小儿发热分为哪几期?
- 哪些疾病可能影响新生儿智力?
- 幼儿三围的参考指标
- 什么是屏气发作?
- 怎样才能知道宝宝发育是否正常?
- 什么是小儿生长痛?
- 癫痫患儿需要做哪些检查
- 小儿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法介绍
- 癫痫的主要发作形式有哪些?
- Lennox-Gastaut综...
- 婴儿痉挛症
- 癫痫会影响智力发展吗?
- 做梦有助大脑功能
- 癫痫患者能婚育吗?
- 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
- 如果漏服了抗癫痫药物该怎么办?
- 癫痫患者就诊注意事项(转贴)
- 睡眠也能减肥
- 中药也会中毒吗?
- 中药也有“三分毒”吗?
- 一种大脑基因受损可形成自闭症(...
- 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
- 尿液颜色、气味和尿量异常的可能...
- 挤眼、皱眉、清嗓子--当心儿童...
- 何谓罗伦佐油?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治疗
- 什么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 “关爱癫痫患者大型公益活动”即...
- 癫痫患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
- joubert's综合...
- Joubert综合征的影像学改...
- Jourbert综合症的遗传新...
- 抽动宝宝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 癫痫的遗传
- 强力抗癫灵是假药
- 孩子是热性惊厥还是癫痫?怎么治...
- 小儿抽动症要吃多长时间药? 什...
- 小儿癫痫患者一直服用丙戊酸钠,...
- 儿子没有抽搐,精神不好、嗜睡,...
- 小儿癫痫吃妥泰后发烧,怎么办?
- 小儿高热惊厥跟贫血有关吗?
- 45天的宝宝做核磁被诊断为脑白...
- 我的孩子是否得了癫痫,该如何治...
- 儿子成绩不是很理想、脑电图有痫...
- 癫痫患者是否要争取用最小药量控...
- 孩子的癫痫病怎样治疗?
- 宝宝的癫痫以后会发展到清醒时候...
- 宝宝总是抽筋是什么原因?该如何...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脑电图尖波怎...
- 出生时羊水三度污染,诊断缺氧缺...
- 做什么检查来排除重症肌无力造成...
- 五个月小儿癫痫服苯巴比妥可以吗...
- 中枢协调障碍与外部性脑积水该怎...
- 侧脑室体部囊肿伴走姿不好该怎么...
- 小儿精神发肓迟缓,脑发肓不全该...
- 宝宝癫痫要做哪些检查?
- 小儿抽动症如何药物治疗?
- 小儿热性惊厥应该怎么检查?
- 脑电图是不是确诊癫痫的唯一方式...
- 孩子哭的猛了的时候就会眼睛向上...
- 孩子高热惊厥2次后脑电图异常说...
- 我女儿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会莫名...
- 宝宝睡觉总是突然浑身抽搐怎么回...
- 中枢协调障碍是不是早期的脑瘫?
- 小儿脑瘫目前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 孩子的抽动症应该如何治疗呢?
- 小儿癫痫服药期间有睡觉不安稳以...
- 我的女儿十个半月,出生时有窒息...
- 新生儿脑白质密度低,怎么回事?
- 如何正确对待小儿癫痫?
- 我女儿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加强...
- 小儿同时患癫痫和脑瘫,两者有什...
- 小儿经常高热惊厥要怎么治疗?
- 小儿癫痫能彻底治好吗?是什么原...
- 儿童癫痫该如何治疗?
- 宝宝癫痫做24小时脑电图,如果...
- 脑神经发育迟缓是不是就是脑瘫?...
- 宝宝两天高烧后皮肤出现小红点,...
- 我儿七个半月睡不沉,测微量元素...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会发展成...
- 节日期间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 心理篇??抗癫痫药物与副作用(...
-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进展
- 为什么有些癫痫患儿在发作控制很...
- 儿童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 当心维生素与食物闹矛盾
- 婴儿脚气病
-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 炎症与感染有什么区别?
- 不宜给宝宝洗澡的6种情况
- 如何应对宝宝口水多?
- 看宝宝大便知健康
- 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 中枢性协调障碍与脑性瘫痪的关系
- 脑瘫治疗为什么越早越好?
- 何谓大脑可塑性及其临床意义
- 脑瘫治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 脑性瘫痪是不治之症吗?
- 如何防治脑性瘫痪?
- 小儿脑瘫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 脑性瘫痪是一种少见病吗?
- 为什么左卡尼汀能预防丙戊酸钠肝...
- 妥泰所致发热怎么办?
- 如何诊断和治疗急性小脑性共济失...
- 家庭如何检测奶制品中是否含有三...
- 毒奶中是直接加入三聚氰胺还是先...
- 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监督检查...
- 87家企业婴幼儿配方奶粉未检出...
- 坚持母乳喂养 国产和进口奶粉都...
- 食品安全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让人...
- 问题奶粉害人深,还是母乳喂养好
- “结石宝宝”PK “大头娃娃”
- 专家支招选购婴幼儿奶粉 足够饮...
- 不是所有孩子喝了含有三聚氰胺奶...
- 22家含三聚氰胺奶粉企业完全名...
- 癫痫的常见病因(原因)有哪些?
- 为什么癫痫控制后还要坚持长期服...
- 癫痫为什么容易复发?
- 癫痫有哪些危害?
- 癫痫是遗传还是环境因素所致?
- 儿童癫痫的特点
- 小儿癫痫会影响智力吗?
- 癫痫关爱节与国际癫痫关爱日有什...
- 您认为“癫痫”需要改名吗?
- 如何重塑癫痫病人的尊严?
- 第二届“国际癫痫关爱日”的主题...
- 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
- Reye综合征
- 强直性脊椎炎诊断标准
- 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
- 北大医院皮肤科在国际上首次探明...
- Bartter综合征
- Rett综合征
- 儿童多动综合征
- 儿童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与治疗
- 肝豆状核变性
- 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 结节性硬化症诊疗常规
- 抗癫痫药过敏综合征
- 脑囊虫病诊疗常规
- 小儿高氨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 婴儿手足搐搦症
- 婴儿痉挛症的诊断与治疗
- 婴儿孤独症诊断与治疗
- 颈椎病性头痛
- 颅外伤头痛
- 鼻窦炎头痛
- 高血压头痛
- 肋间神经痛
- 什么是血管性头痛
- 神经性头痛
- 紧张性头痛
- 丛集性头痛
- 癫痫性头痛
- 带状疱疹诊治问答
- 疼痛与离子通道
- 神经性疼痛的脉冲射频治疗
- 偏头痛诊断与治疗
- 儿童头痛性癫痫诊断问题的探讨
- 恶性肿瘤合并的周围神经病及血内...
- 慢性痛症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
- 外伤性额窦脑脊液鼻漏的治疗
- 脑脊液生化分析进展
-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脑细胞再生”论对脑病患者无现...
- 科学家找到脑细胞再生方法
- 感觉性癫痫
- 过度换气综合征
- 儿童癔症
- 视神经炎的治疗
- 认识破伤风
- 汞中毒的进展及与孤独症的关系
- 脱发的治疗方法大全
-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
-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 遗尿症主要有哪些治疗措施?
- 失眠怎么办?
- 宝宝带有巨细胞病毒的是否需要治...
- 长期口臭怎么办?
- 如何防治晕车?
- 多久洗一次澡好?
- 如何诊治寒冷性荨麻疹?
- 周围性面瘫如何治疗?
-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脑电图检查?
- 如何区分儿童多动还是顽皮?
- 腰穿会使孩子变傻吗?
- 为什么有的神经系统疾病要做磁共...
- 为什么很多神经系统疾病都要做C...
- 什么是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
- 牛奶咖啡斑是否就是神经纤维瘤?
- 重症肌无力是什么病?
- 小儿肌病能预防吗?
- 癫痫
- 脑性瘫痪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 化脓性脑膜炎
- 感冒后浑身肌肉疼痛是啥病?
- 脑性瘫痪知识问答
- 癫痫儿童平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 甲基丙二酸尿症
- 作者:钟建民|发布时间:2008-11-06|浏览量:2615次
甲基丙二酸尿症(methylmalonicaciduria)或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acidemia)是先天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病种,是多种原因所致体内甲基丙二酸蓄积的总称,于1967年首次被报道。近年来,其病因、诊断、治疗与遗传学机制逐步明确,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普及,本症的流行病学资料亦不断更新。据报道日本发病率为2/9780,2/102200至2/16246,意大利1/61775,中国发病情况不详。江西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钟建民
病因
甲基丙二酸尿症病因复杂。遗传性甲基丙二酸尿症包括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酶蛋白(mutaseapoenzyme,mut)缺陷及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12)代谢缺陷,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编码基因位于6p21,迄今已发现10种突变,以导致氨基酸互换的错义突变为多见。变位酶完全缺陷为mut0型,部分缺陷为mut-型。钴胺素代谢障碍包括5类:两种为腺苷钴胺素(AdoCbl)合成缺陷,即线粒体钴胺素还原酶(mito2chondrialCblreductase,CblA)缺乏,其基因定位为4q31.21和线粒体钴胺素腺苷转移酶(mitochodrialcobalaminadenosyltransferase,CblB)缺乏,其基因定位为12q24,3种为胞浆和溶酶体钴胺素代谢异常所致腺苷钴胺素和甲基钴胺素(MeCbl)合成缺陷(CblC,CblD,CblF)。mut0,mut-,CblA和CblB型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仅有甲基丙二酸尿症。CblC,CblD,CblF型患者生化特点为甲基丙二酸尿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根据患者对维生素B12的治疗反应,临床可分为维生素B12反应型和不反应型。维生素B12反应型患者多为辅酶合成缺陷,Cb1A,CblC,CblD,CblF型多为维生素B12反应型,Cb1B型中半数患者维生素B12有效。而维生素B12不反应型多为变位酶缺陷。
除上述遗传缺陷外,转钴胺素Ⅱ缺陷、慢性胃肠与肝胆疾病、长期素食、特殊药物治疗可导致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甲基丙二酸尿症。母亲长期维生素B12摄入不足造成胎儿维生素B12缺乏,不仅引起母亲恶性贫血,亦将导致婴儿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造血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曾有研究调查了173例新生儿尿甲基丙二酸及其母亲的血浆维生素B12及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证明出生6周内新生儿尿甲基丙二酸浓度与母亲的血维生素B12水平呈负相关,与母亲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呈正相关。
发病机制
甲基丙二酸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在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及维生素B12的作用下转化生成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陷或维生素B12代谢障碍导致甲基丙二酸、丙酸、甲基枸橼酸等代谢物异常蓄积,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下降,线粒体能量合成障碍,引起神经、肝脏、肾脏、骨髓等多脏器损伤。患者脑组织病理分析可见脑萎缩、弥漫性神经胶质细胞增生、星形细胞变性、脑出血、苍白球坏死、丘脑及内囊细胞水肿,均与线粒体功能不良有关。
曾有病理解剖发现患儿神经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深部皮质、小脑颗粒层和胶质细胞发育不良,小脑、脑干、颈髓髓鞘化延迟。另有尸检发现肾脏、肺部血栓性毛细血管病、肝脏弥漫性脂肪变性、骨髓巨幼红细胞增生、严重胃黏膜发育不良伴胃炎。这些表现部分为胎儿时期代谢异常所致损害,部分为出生后有机酸毒性损害所致。
临床表现
起病
mut0型患者起病最早,80%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病,类似急性脑病样症状,如:拒乳、呕吐、脱水、昏迷、惊厥、酸中毒、酮尿、低血糖,早期死亡率极高,预后不良。mut-及Cb1A和Cb1B型患者多在生后1月后发病,Cb1C和Cb1D在新生儿期至成年发病者均有报道,Cb1F报道很少。
发作诱因
部分患者呈急性发病或间歇性发病,发热、感染、饥饿、疲劳、外伤等应激状态下机体能量需求增加,高蛋白饮食、输血等因素引起甲基丙二酸前身物质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蓄积,丙戊酸、大环内酯类药物导致左旋肉碱消耗,甲基丙二酸排泄障碍,引起急性代谢紊乱。
一般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常无特异性,常常被误诊为一般围产期脑损害、败血症、急慢性脑病或脑变性病,常见喂养困难、呕吐、呼吸急促、惊厥、肌张力异常、嗜睡、智力、运动落后或倒退,急性期可见昏迷、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酮症、低血糖、高乳酸血症、高氨血症、高甘氨酸血症、肝损害、肾损害,严重时脑水肿、脑出血。患者神经系统异常各不相同,多于婴儿期出现智力、运动落后,肌张力低下,变位酶缺陷患者常较钴胺素代谢异常患者神经系统损害出现早,并且严重。少数钴胺素代谢异常所致良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可于成年后发病,甚至终身不发病。严重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皮肤念珠菌感染,常见口角、眼角、会阴部皲裂和红斑。随着
代谢紊乱的控制,患者皮肤损害逐渐恢复。
其它表现
甲基丙二酸尿症常导致多脏器损害。患者肝脏常明显肿大,肝功能异常。骨质疏松较为常见,严重时可导致骨折。肾小管酸中毒、间质性肾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肾病、遗尿症等慢性肾损害也屡见报道。严重患者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表现为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血液系统异常多见巨幼细胞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严重时甚至出现骨髓抑制。少数患者合并口炎、舌炎、角膜溃疡、一过性糖尿病等异常。甲基丙二酸尿症婴儿常表现为相似面容,如:高前额、宽鼻梁、内眦赘皮、三角形嘴。患者个体差异很大,即使相同缺陷的同胞亦轻重不同。
影像学异常
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脑CT、MRI扫描常见对称性基底节损害,以苍白球损害为主。婴幼儿患者白质发育落后、年长儿脑白质变性出现较早,随病情进展出现弥漫性脑萎缩。患者生后第1个月脑影像学可正常或白质变薄,1岁左右可发展为中到重度脑萎缩及白质发育落后。典型患者可见弥漫性幕上白质水肿和髓鞘化不良,亦可因弥漫性的颅内血管硬化导致脑积水。白质损伤可能与甲基化功能不良、非生理性的脂肪酸毒性有关。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与高半胱氨酸对内皮的毒性有关。
诊断
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临床误诊率较高,对于原因不明的呕吐、惊厥、酸中毒、肌张力异常、发育落后、呼吸困难等患儿应及早进行有关检查,尿酮体测定、血气分析、血氨、血糖、心肌酶谱等一般生化检查均有助于诊断。气相色谱2质谱联用分析尿、血、脑脊液有机酸定量检测是确诊本症的关键方法。正常人尿甲基丙二酸浓度<2mmol/mol?肌酐,24h的排出量<5mg,在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陷的患者尿甲基丙二酸浓度为270~13000mmol/mol?肌酐,24h总量可达240~5700mg。由于丙酸蓄积,患者尿32羟基丙酸和甲基枸橼酸浓度亦明显增高。经治疗后患者尿甲基丙二酸排出可明显减少。正常人血浆难以检出甲基丙二酸,患者可达200~2500mmol/L。脑脊液甲基丙二酸浓度与血浆浓度接近。应注意排除新生儿期其它原因引起的酮症酸中毒、钴胺素缺乏和其他原因所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本症的病型分析需依赖皮肤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肝组织纤维母细胞酶学分析或基因诊断。通过胎盘绒毛细胞、羊水细胞酶学检查、母亲尿液及羊水甲基丙二酸测定,可进行本症的产前诊断,国内外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曾有患儿经产前检查证实为脱氧腺苷钴胺素合成酶缺陷,在出生前接受钴胺素治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治疗
临床治疗
本症急性期的治疗应以补液、纠正酸中毒为主,必要时进行腹腔透析或血液透析,同时,应保证热量及液体供给以减少机体蛋白分解,必要时给予小量胰岛素,限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鉴于重症患儿或代谢性酸中毒急性发作期死亡率极高,临床高度怀疑时,可在确诊前进行治疗,如中止蛋白质摄入、静脉补液、肌注大剂量维生素B12。
对所有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应首先进行大剂量维生素B12试验治疗,1mg/d肌肉注射,3~5d,对照治疗前后尿甲基丙二酸浓度,判断对维生素B12的反应性。通过大剂量维生素B12试验治疗不仅可以争取治疗时机,挽救维生素B12反应型患者,亦有助于病型诊断,指导长期治疗。
维生素B12无效型以饮食治疗为主,理想方式为限制天然蛋白质,补充去除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的特殊治疗奶粉,婴幼儿期天然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1.0~1.2g/kg。维生素B12有效型其维生素B12长期维持剂量为1mg每周至每月肌肉注射1次或每日口服甲基钴胺素500~1000μg,中等量蛋白质摄入,使血、尿甲基丙二酸浓度维持在理想范围。
由于甲基丙二酸、丙酸等有机酸蓄积,生成相应酯酰化肉碱,导致肉碱消耗增加,补充肉碱可促进酯酰肉碱排泄,增加机体对自然蛋白的耐受性,不仅有助于急性期病情控制,亦可有效地改善预后。急性期可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肉碱每日100~200mg/kg,缓解期每日30~60mg/kg,长期维持。对于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应给予甜菜碱(betaine)补充治疗(1000~3000mg/d),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改善患儿神经系统情况。
预后
该病的预后取决于病型、发现早晚及长期治疗的合理性。但有人认为发病的早晚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预后及生命的长短无关。钴胺素合成缺陷者发病较变位酶缺陷者晚,经过治疗后大多能存活。mut0型预后最差,维生素B12不反应型预后不佳,Cb1A型预后最好。神经功能损害的轻重与高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