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老年吸入性肺炎
- 重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 初夏养生,衣食住行面面观(大众...
- 雾霾未去沙尘又至:何时才能摘掉...
- 漫谈女性健康与养生(济南市图书...
- 冲出“霾”伏(来源:齐鲁网-山...
- 钟南山谈雾霾:健康远比GDP重...
- 陈大夫送健康系列--春节养生关...
- 陈大夫送健康系列--预防感冒的...
- 灰飞烟未灭--关注“三手烟”危...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更适合膏方调理...
- 老年肺炎中医证型与特种蛋白相关...
- 早期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
- 膏方调补正当时
- 世界慢阻肺日
- 霜降养生(孙慧媛供稿)
- 全球公认的18个长寿秘诀(来源...
- 民谚里的秋季养生误区(齐鲁周刊...
- 秋三月,养生忙(大众日报记者 ...
- 空调吹来的那些病(大众日报记者...
-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2012年健...
- 养肝固阳,春季养生之道(大众日...
- 打响呼吸道疾病的防御战(大众日...
- 陈大夫送健康系列--秋季养生正...
- 湿热天,“狙击”湿热病(大众日...
- 65岁男,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 世界哮喘日:哮喘是可以控制的
- 陈大夫送健康系列--蜂蜜助您抗...
- 陈大夫送健康系列--抵御耐药性...
- 陈大夫送健康系列--春天送您玉...
- 哮喘防治中的常见误区 (王海燕...
- 走访、聚会、购物,身体过度疲劳...
- 哮喘病知识问答(王海燕供稿)
- 认识双硫仑样反应(张娜供稿)
- 谨防老年吸入性肺炎(李霞供稿)
- 以热制热 安然享“伏”
- 不同体质的夏季养生
- 溯源《内经》话养生(张娜供稿)
- 冬病夏治 “三伏贴”(刘国锋...
- 请问陈教授我妹妹常年咳嗽,请问...
- 天寒地冻话热病之三:热病如何治...
- 天寒地冻话热病之二:热病如何防...
- 天寒地冻话热病之一:冬天有热病...
- 健健康康过个年(孙慧媛供稿)
- 大冷天里“热”也伤人
- 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重点防控...
- 中医支招:冬季,与呼吸道疾病再...
- 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明白纸
- 防治哮喘的吸入装置
- 常见的吸入装置
- 常见的哮喘吸入类药物
- 哮喘急性发作的处理
- 面对哮喘发作需要做的几件事情
- 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的常用...
- 甲型H1N1流感疫情期间的常用...
- 北京市推出预防流感中药方剂
- 秋季“乱补”不如不补
- 综合内科病房呼吸专业愿您健康呼...
- 山东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
- 维生素D不足与严重哮喘相关 A...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
- 走出支气管哮喘认识的误区
- 山东省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技术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何进行呼...
- 哮喘能否根治?
- 咳嗽、哮喘,焦急求助陈大夫如何...
- 孩子一直断断续续咳嗽久治不断根...
- 慢性咳嗽要怎样治疗?
- 慢性咳嗽一般需做哪些检查?
- 关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 关注禽流感
- 重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
- 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目标
- 支气管哮喘病人生活中应做到
- 什么是慢性咳嗽?
- 哮喘患者经用药治疗后没有症状就...
- 儿童哮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治自...
- 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
- 认识支气管哮喘
- 陈宪海主任医师答患者问
- 老年便秘面面谈
- 陈宪海辨治老年人肺炎经验拾萃(...
-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中医思考
- “复感儿”如何过冬关
- 舌像与疾病
- 为生命呼吸
- 与呼吸道疾病打个防御战
- 《内经》养生观浅识
- 山东省中医药预防甲型H1N1流感技术指南(2009版)
- 作者:陈宪海|发布时间:2009-05-04|浏览量:518次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其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陈宪海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在总结古今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山东地域特点及不同人群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生活起居预防
㈠“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要及时增添衣物。
㈡“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规律。
㈢“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
㈣“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要相信科学知识,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平和心态,提高抵抗疾病能力。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高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㈠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㈡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一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 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㈢荸荠、百合、梨等具有清热生津的作用,可以适当食用。
㈣鲜马齿苋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㈤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㈥百合20g、薏苡仁15g、八角茴香2枚、鲜藕100g、瘦肉250g,煲汤,食肉饮汤,经常食用。具有滋阴润肺、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注意:百合为寒润之品,风寒咳嗽、脾虚便溏者要慎用。
三、中医药预防
㈠中药处方
1、平素体健者:金银花10g、北沙参10g、生薏苡仁15g、藿香10g、防风 9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2、平素体弱者:平时即有疲乏、气短、怕风等,往往感冒之后,经久不愈,或反复感冒。可用:黄芪10g、白术9g、防风9g 、北沙参9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3、嗜烟酒者:葛根10g、生薏苡仁15g、黄芩9g、大青叶9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4、儿童:藿香6g、苏叶6g、金银花6g、生山楂6g。水煎服,每次50毫升,每日1剂,连服3至5剂。
㈡服药注意事项
1、老人、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产后慎用,孕妇禁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