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三)??代...
- 2013年2月2日 多动症义诊...
- 孤独症家长资料
- 2011-7-7 outpat...
- 小孩走路“外八字,内八字”怎么...
- 让人失去动力的奖励
- 不真诚的表扬
- 异戊酸尿症
- 孩子腹泻怎么办?
- 孩子发热怎么处理
- 带孩子就医时的注意事项
- 要鼓励,但不要表扬和奖励
- 惩罚的七大害处
- 你会鼓励孩子吗?
- 惩罚会破坏关系
- 孩子要早些练习写字吗?
- 怎样批评,孩子才愿意接受
- 爱探索的宝宝的安全妙招
-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 希特林蛋白缺乏症(NICCD)
- 戊二酸尿症II型
- 戊二酸尿症I型
- 关于发育行为儿科的介绍
- 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四)??有...
- 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三)??代...
- 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二)??正...
- 如何有效的教育孩子(一)
-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 怎样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 精神发育迟滞
- 怎样给新生儿洗澡
-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 新生宝宝
- 小孩走路“外八字,内八字”怎么...
-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同伴问题?
-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
- “多动症孩子的行为矫正”
- 平息家庭作业的斗争
- 如何帮助“多动症”孩子学习
- 改善亲子关系
- 七大原则让你做个有效率的父母
- “多动症”小锦囊
- “多动症”怎么治疗
- 理解并接受“多动症”的孩子
- 如何诊断“多动症”
-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
- 多动症有什么表现?-理解多动症
- 作者:钟乐|发布时间:2010-01-06|浏览量:363次
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在学校里和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总是精力无穷:上课时候,不能好好听讲,总是动个不停,或者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回到家里,他们也一刻不停地在动,不过在看电视或者玩电脑的时候,倒是能安静很长时间;如果把他们带到别人家去作客,人家家里每样东西,都要动一下。看到这样的孩子,即使是没有学过医的人也会问一句“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钟乐
实际上,多动症确实是一种疾病,它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缩写为ADHD,一般人习惯称之为多动症。但是这个简称容易误导人们对这类疾病的理解,因为有部分的孩子只有注意力不集中,而没有多动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
究竟有多少孩子有这样的问题?
在学龄儿童(6~12岁)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病率是4%~12%,如果以每班40位同学计算,每个班有2~5个孩子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男孩的发病率比女孩更高,是女孩的2~3倍,所以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孩子以男孩为主。
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会有些什么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多动是多动症的三个核心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
① 不能持续的集中注意力
多动症孩子没有办法和其他人一样做一件事做得那么久。尤其是面对无聊、反复、冗长的工作。例如学校无趣的功课、繁琐的家务、冗长的讲课等。
很不幸的是,孩子长大了必须要做一些比较枯燥和需要用心的事。多动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大约落后一般人30%以上。举例而言,一个十岁多动症孩子专注的能力,大概只有七岁的程度,因此需要旁人的指导,帮忙组织规划他的功课和行为。由此可知,多动症孩子和老师、父母之间的冲突是如何产生的。
② 过滤无关信息并不困难
很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对多动症孩子而言,过滤无关信息不是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不难分辨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相关的。他们和非多动症孩子一样注意到要求他们去看、去听的事。但多动症孩子就是撑不下去,他们频频往旁边看,随时都准备去做更有趣的事。所以多动症孩子并不像过去的研究认为的,他们被外界的资讯和刺激所淹没;相反的,他们是没办法坚持,而且随时在找更有趣、更刺激的活动。
③ 多动症孩子比较容易分心吗?
多动症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容易对事情失去兴趣而感到无聊。即使正在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他们就开始主动的寻求更有趣、更刺激和更好玩的活动。有些专家称多动症孩子为“寻找刺激的人”。多动症孩子好像会被最有回报、最好玩的情境所吸引。当正在做的事没什么回报时,他们立刻像磁铁一样,被吸向比较有吸引力的活动。一项针对多动症孩子和正常孩子看电视的研究揭示了这点。当房间里没有玩具的时候,多动症孩子虽然转头看别处的次数较多,但看电视的专注是差不多的,也一样能回答问题。然而,当房间里摆了玩具之后,正常孩子照样的看电视,多动症孩子就比较会去玩玩具,而少看电视了。电视节目如果是典型的喜剧笑话,多动症孩子回答问题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好;但是如果把节目换成教育性的,他们就无法答对问题了。
而当所做工作的刺激、乐趣和新奇度增加时,多动症孩子专心的能力就会提高,犯错率也会降低。在一项研究中,多动症孩子的功课被涂上了颜色,他们完成的错误率便显著的降低了。
二、对具体的东西更感兴趣。多动症孩子喜欢把玩东西,玩玩具一样换一样,每一样都玩得不久。相对的,同年龄的正常孩子对语言、知性的活动兴趣较高,他们会谈论玩具,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它,发现新的玩法,甚至想像出故事,因此这些孩子可以因玩具的知性特征而玩得更久。
三、分心持续时间更长。一项研究发现,当房间里的电话铃响同时灯光闪烁时,正在阅读的多动症孩子比正常儿童容易转头看。但是更显著的不同在于他们分心时间的长短:多动症孩子18秒,一般的孩子5秒。这是指多动症孩子在分心之后,较不容易回到原来的事情上。
④ 延迟满足的困难
无法面对枯燥的工作而坚持下去,是不成熟的现象之一。心理学家至今仍不明白是什么转机,让孩子在渐渐长大成熟之后,可以较有能力抵抗一些更具吸引力、更好玩的活动。可能孩子可以告诉自己正在做的工作有多重要;或者他们可以提醒自己做完以后,会有什么好处;若是没有做完,会有什么样的惩罚;想办法让手上的事情变得有趣些。非多动症孩子还学会在完成一项困难的工作之后,奖赏自己。我们知道,孩子渐渐成熟之后,延迟得来的奖赏对他们而言,反而更有吸引力、更有价值;对小的、马上可以得到的奖赏,就没那么想要了。但是多动症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因为一点进展,宁可马上就要一点小的回馈,而无法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得到大一点的奖励。
帮助多动症孩子的一个关键,是要了解延迟满足对他们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在给多动症孩子任务时,与其到时候再鼓励,不如在完成时马上给予奖励和结果。我们也可以把一项工作分成几个小部分,让多动症孩子可以在过程中多休息几次。
注意: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但会随着成长而增加。正常的孩子也可能有以下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年幼的孩子(3~6岁)除了听故事书、绘画等事情外,很难对事物集中注意力;学龄儿童(6~12岁)在做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比如阅读指定的书籍、作家庭作业等等)没有办法坚持很长时间。
能长时间的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并不能说明有好的注意力,因为这样的活动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求很短,通常只有2~3分钟,而且这些活动非常具有刺激性。
冲动
父母和老师常说,多动症孩子经常在“问题还没有问完时,就迸出答案”,或是“要什么就马上一定要得到”。多动症孩子很难耐心地等待,每当轮流等待玩游戏、排队,或者等待活动结束时,他们都会动个不停。他们会抱怨,然后等不及就先做了。如果父母答应他们等一下去买东西或看电影,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就已不耐烦了,会让人觉得他们很烦,很自私。
因此,多动症的第二个问题,是缺乏抑制行为或控制冲动的能力。患多动症的人很难忍住他们的冲动反应,没有办法在行动前先思考。他们常会迸出一些若是让他们再想一次就不会说出口的话,也常对别人说的话或做的事做出情绪性的冲动反应,因此被批评。他们可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想到应该把做到一半的事先做完。他们话又多又大声,常独占整个谈话。
他们这样的行为,总被认为是鲁莽又不够敏感,不管在社交或教育场合,都会带来负面的结果。老师常注意到,他们在课堂上“没有举手就发言”,或是“没有把指示读清楚就动手做实验或功课”,别人也常说他们“不愿与人分享”或“只要想要,就拿走别人的东西”。
① 走捷径
注意力和冲动控制问题对多动症造成的另一个影响,是使他们爱走捷径。他们会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力气,去完成枯燥、讨厌的事。因此,我们实在不确定,在学校考试时或专业工作上,多给他们一点时间是否有用。他们很可能把多出来的时间也浪费掉,不会好好利用时间检查一遍,找一找有没有写错的地方,或想一想因为不会而跳过的那一题。
② 冒险
多动症的另一个表现是爱冒险。研究发现,多动症孩子发生严重意外的几率是非多动症孩子的三倍,而发生意外的次数达四倍或更多。因为他们不会事前三思可能的风险。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在乎结果如何,而是他们就是没想过可能的后果。虽然旁人看得一清二楚,但是“有勇无谋”的他们,对结果却常感讶异。
缺乏控制冲动的能力,也解释了为什么患有多动症的年轻人或青少年比较容易尝试饮酒、抽烟或非法使用大麻。
③ 理财困难
冲动的特质,也可以解释这些青少年或年轻患者管理金钱及信用时的困境。他们想买什么就买,不管买不买得起,不考虑预算,也不管自己的偿还能力。他们不会考虑买这些东西,对自己的每周预算或已欠债务的偿还能力造成的影响。
④ 思绪纷杂
多动症患者的冲动显然不只影响行为,而且影响他们的思绪。门诊时,这些成年的患者常告诉我们,困扰他们的不只是冲动的行为,还有冲动的思绪。他们在做枯燥工作时会想比较多不相关的事,不容易排除无关的思绪,而一心一意地专注眼前的工作。
语言能力和冲动是有关的,语言发展较好或者口语技巧较好的人,在行动的时候较会思考,也比较不冲动。这两件事为什么有关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学会和自己说话,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让自己不要冲动。和自己说话可以帮助他们抑制起初想要做某些事的欲望,这也等于在最后做好的决定之前,给自己时间讲一讲细节和可以解释的各种反应。我们叫这个过程“思考”,一般孩子主要是以自我对话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孩子缺乏这个过程,因此控制能力差。
多动
多动是最显著的一个特征。一些妈妈会发现孩子在出生前就是多动的。但在年幼的时候,多动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当进入幼儿园或者学校,需要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孩子会出现困难。“扭来扭去动不停”、“像装了发条一样”、“不断的爬上爬下”、“坐不住”、“话太多”、“不断地发出各种怪声音”??这些是对他们常见的描述。
① 动作太多
多动症孩子无论是一天的哪一个时段的活动量都显著比非多动孩子高,他们在房间移动的频率是正常儿的八倍;手臂活动量是两倍,脚部活动量是四倍。
最困扰人的其实是他们的活动程度总是和当时的情境不符。例如,从下课到上课,从快速、高活动量的游乐场回到安静、需要自制的教室,他们就有困难。这种时候,别人会觉得他们很吵、不成熟。有一个实验在两种不同形态的教室中,研究多动症和非多动症孩子。其中一种的安排是课堂情境较随意,孩子可以选择他要做的事情,老师不给予结构性的指导,但是会鼓励孩子在学科活动中选择他们想做的。然后,再换到比较传统、正式的课堂情境,老师会讲课、指导功课。在非正式的课堂上,两组孩子的表现差不多;但是在传统教室的情境中,非多动症孩子可以调整他们的活动量和注意力,以适应课堂的要求,多动症孩子就难以做到了。
② 过度反应
要了解多动症孩子,有一点很重要:他们不只动来动去,同时,他们反应太多。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较,他们几乎在任何情境之下,对任何事情都有反应。在其他孩子都还有所节制的时候,他们很快就已经反应了。因此用过度反应来多动症孩子很恰当。可以说活动量太多也是过度反应的结果之一。
也就是说,多动症的多动、冲动和不能持续集中注意力的背后,根源可能都是行为抑制的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除了上面介绍的注意力缺陷、做事冲动和多动外,常常还或多或少地有以下一些特征。
难以遵守指令
我们的行为受规则和指示所影响,而不为当时周围的情境所支配。多动症孩子常被指责不能和同年纪的人一样遵守指令和规定。他们常常没有做原来被要求做的事,而做一些不相干的事。例如,老师要孩子回到他的座位,并开始写数学功课。这孩子可能从一排座位的这端开始慢慢地走,戳戳别人,再找个人讲讲话,才慢慢晃到座位。坐在桌前,拿出一只铅笔,在纸上开始画画,或是从口袋拿出玩具玩。老师的指示对这个孩子行为的作用不大。
多动症孩子常需要别人不断提醒自己做该做的事,结果他们还是做不到,因此让督导他们的人觉得挫折和生气。一般人对他们的印象是缺乏自律、没有组织条理、不积极、不在乎或故意逃避责任。
组织能力差
孩子的房间和书桌总是乱七八糟的,他们总是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他们在计划事情的时候会有困难,因此稍微复杂一点的任务可能就完成不了。一位也是多动症的医生这样描述:“小时候我在完成交给我的各项任务时遇到了很大困难。我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却无法进行。……听起来我只是懒惰,但实际上远不止这样。在我希望完成的行为和我之间仿佛存在一个厚厚的压缩空气层,这使我几乎不可能达到我的目标。”
一位正常的家长或老师可能不容易理解孩子的这种感觉,请这样设想一下:您在面对一件要求太高的任务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这项任务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时间和心血,而且还有可能超出自己能力完成得不理想,这时您可能会觉得焦虑、紧张甚至想放弃。多动症孩子经常会有这种感受,即使是在做作业这样普通而简单的事情的时候。
与同伴关系差(社交问题)
尽管孩子也有被别人接受的强烈愿望,但是他们由于冲动,经常会有不恰当的言语或行动。他们可能会没能力控制自己,脱口说出伤人的话,但是正常的孩子会仔细考虑,意识到这是错的,并且控制住自己不说。
孩子可能会很蛮横地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中,扰得大家都玩不成,结果被排斥,其实他们只是表现出了他们强烈的想要一起游戏的愿望。
在小的群体或者一对一的环境中,这些孩子也会有困难,因为他们不能领会别人的感觉和反应,常表现得很霸道或者总想做第一。
自我评价低
因为经常遭受失败,得到很严厉的批评,并且不断从老师、家长、同学那里得到不好的评价,渐渐地孩子会怀疑自己的学习和社交能力。由于孩子本身很冲动,再加上长期积累的挫折和压力,其他孩子的一些诽谤的话(比如:他是一个多余的人;他很讨厌,不要和他玩)很容易引起孩子暴躁地、愤怒地反击。
对立和违抗
有将近一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会出现对立违抗性障碍,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反叛”。家长或老师说东,他偏向西,总是故意抵触、反抗成人。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庭的控制权还在家长手里,家长通常使用威胁、哄骗、打骂等手段使孩子屈服。但当孩子渐渐长大,家庭的控制权落入孩子手中时,这些手段变都失去了作用,孩子们为所欲为,不尊重成人。
如果采用合理的管教方法,这些都是有可能避免的。具体的管教方法在后面会介绍到,但家长们最先要知道的一点是,打骂孩子通常是效果不好的。内向的孩子会因此更加退缩,而外向的孩子则可能模仿家长,去攻击小朋友。
做事情前后不一致
这可能是多动症孩子的标志性特点。父母或者老师对孩子的反映是时好时坏。比如说,孩子可能某一天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但是第二天却一点也没有作。家长或老师会认为孩子是有能力,但是却故意不做或者是懒惰。就如同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所说:“一个多动症孩子只要在学校曾经表现得好两次,我们就拿这两次一辈子和他过不去。”
目前仍然不清楚为何多动症孩子的表现,有这么大的差异变化。我们知道语言和自我对话可以引导稳定的工作和表现;而多动症孩子比较受当前的影响,会不由自主地去做其他更有趣、更有回报的事情,而不是顺着规则或计划而行。结果,他们的表现如何,完全视当时的环境和情境而定。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