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新军副主任医师
-
医院: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科室:
内分泌科
- 小儿巴特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
- 巴特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 低血糖的安全性和死亡率
- 全国9大中药品牌抽检产品超7成...
- 芒果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 省药健行协会对糖尿病患者义诊 ...
- 海口晚报:医生支招助你节后调节...
-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 关爱甲状腺 健康每一天
- 荟萃分析:DPP-4抑制剂能降...
- 多吃葡萄有好处
- 多吃葡萄有好处 ...
- 甜的水果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吗?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食品
-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吗?
- 我院2013年获得9项省级继续...
- 糖尿病发病率持续攀升,海医附院...
- 2013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 糖尿病防治90年回眸
- 2012 胜选演讲(中英文对照...
- 马英九是如何看待美国大选的
- 2012年度海南省卫生高级职称...
- 胰岛素治疗90周年回顾(我们应...
- 美国2011年处方量最大的25...
- 非洲裔的超重妇女TG / HD...
- 肥胖小鼠Roux-en-Y胃旁...
- 健康成人血管内皮功能与血清尿酸...
- 高血压男性退伍军人体重指数、运...
- 非侵入性检测动脉顺应性和踝臂指...
- AusDiab研究:看电视时间...
- 美国甲状腺协会妊娠期和产后甲状...
- 经络的骗局
- 连续血糖监测:在瑞士的报销
- 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干预技术成功...
- 连续血糖监测(CGM)在西班牙...
- 用超快速胰岛素给药方法的人工胰...
- 应用胰岛素大剂量向导是否可以改...
- 2012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 DPP-4抑制剂概况
- 甲巯咪唑(他巴唑)片 说明书
- 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Roux-...
- 在大型队列数据库中,接受肠促胰...
- 在非糖尿病男性混合餐后肠促胰岛...
- 在磺脲类药物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
- 在糖尿病患者,进餐时胰高血糖素...
- 连续皮下输注胰高血糖素样肽-1...
- 在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及继发于...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二甲双胍治...
- 尿崩症
- 在具有危险因素的肥胖患者早期干...
- 具有危险因素的个体的减肥手术
- 低血糖的安全性和死亡率
- 近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试验:回答...
- 写在中草药被欧盟扫地出门的时候
- 胰岛素或许具有治疗阿尔茨海默氏...
- 糖尿病患者用ARB降压与用CC...
- 老年糖尿病患者前部缺血性视神经...
- 新的糖尿病指南强调治疗的个体化
-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正常值范围(...
- 根据基于BRAFV600E突变...
- 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库欣病50...
- 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与骨骼健...
- 矮小症临床路径
- 在意大利南部关于产后甲状腺炎的...
- 1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冠...
- 2型糖尿病患者食盐摄入量与死亡...
- 实验推导代谢症候群的定义改善心...
- 慢性肾病患者在进行急诊心脏手术...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糖尿病与心肌胶...
- 重症监护病房血糖控制的决策支持...
- 高胰岛素血症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
- 胰岛素的仿制药
- 肥胖专家呼吁关注内脏肥胖和肝脏...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男性寿...
- 运动改变代谢综合征中高密度脂蛋...
- 体力活动可改变多种HDL-修饰...
- 蛋白质变异与2型糖尿病相关
- 研究认为维生素D和糖尿病之间没...
- 束带装置有了更广泛的指征: F...
- FDG-PET研究发现牙周病与...
- 胆胰分流术使糖尿病人长期获益
- 美国医师协会指南不建议胰岛素强...
- 指尖血酮体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
- 矮小是一种可治疗的内分泌疾病
- BMI匹配的糖耐量正常的胰岛素...
- 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检测(...
- 急性胰高血糖素血症对健康人肝脏...
-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 青少年中肥胖和2型糖尿病对心脏...
- 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 阿司匹林、血压、脑血管事件与糖...
- 2型糖尿患者中高血压和高心血管...
- 新的复方减肥药物曙光在前
- 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 糖尿病大疱
- 糖尿病治疗标准(ADA,200...
- 方舟子:为什么“神医”大都是“中医”?
- 作者:王新军|发布时间:2011-07-08|浏览量:732次
为什么“神医”大都是“中医”?
?方舟子?
又一名“神医”被媒体曝光了。一年前我已注意到这位“养生大师”,因为
她提倡的养生方法??生吃泥鳅不仅古怪,而且危险。但一年来此人不仅越来越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王新军
红火,而且还成了包治不治之症的“神医”,“渐冻人”(运动神经元疾病)是
她治疗过的最简单的病,而治疗的方法仍然以生吃泥鳅为主,再加上买她发明的
固元膏和在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她要攻克的下一个目标是艾滋病,估计治疗方
法也差不多。近年来冒出的“神医”,虽然治疗方法千奇百怪,喝芒硝、吃蹄膀、
喝绿豆汤、吃生茄子、吃生泥鳅……但是都是号称根据中医理论,至少在名义上
他们全都是扁鹊重生、华佗再世的中医。
为什么“神医”偏爱中医?首先是因为中医的通俗性很容易让一般中国人理
解、接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的术语、观念从小就在熏陶着我们,
“上火”、“清火”、“开脾”、“补肾”之类的说法深得人心。如果你告诉大
家运动神经元疾病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神经核细胞,
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的进行性病变”,没有几个人听得明白,但是如果说
“渐冻人”是“身体过度受寒凉”所致,“不就是说这个人的身体进入了冬天?
那就为身体升温、回暖、化冻不就行了嘛……”虽然是对“渐冻人”这个俗称的
望文生义,但是人人能懂,听上去像是那么回事,而其治疗方法“去除体内肝
火”、“吃温热食物补充能量”也就似乎很顺理成章了。
只要用几个中医术语编一套说辞,就俨然成了“养生大师”、“中医大师”,
这也是因为中医的门槛太低,不具有专业性。本来医学应是最具有专业性的学科,
现代医生不经过医学院的教育无法胜任,也不可能获得行医资格。但是“神医”
们都没有受过现代医学的教育、训练,都是祖传或自学,只要能背几句中医经典
著作,用几个中医术语,就足够了。人们对此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
医学院教育是从西方传过来的,中国历史上哪有这个玩意儿?“不为良相,便为
良医”是古代读书人的梦想,说明当医生和当官一样,都无需受过特殊的专业
教育。只要识字,就能够成为中医乃至名医、神医。历史上的神医的文化水平都
不高,今天的所谓“国医”有的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时至今日,人们仍然相
信好的中医在民间,不是中医学院能培养出来的。相信民间有高人、神人,当然
也就会有神医。
中医不具有科学性,这使得它成为“神医”的避风港。和现代医学不同,中
医的理论本来就是模糊、粗糙、充满主观的想像的,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而中
医的疗法也没有必须用科学方法验证的要求。“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体系”
往往是中医拒绝科学验证的借口,“神医”当然也可以为我所用。虽然在“神医”
被揭露的时候,总会有在医疗、科研机构任职的中医出来试图撇清“神医”与中
医的关系,但是历史上和现实中中医流派那么多,都自诩正宗,彼此都不服气,
凭什么就不许“神医”举中医的招牌呢?“神医”最受诟病的是他们靠偏方治大
病,但是翻翻至今仍备受中医推崇的中医经典著作,例如《本草纲目》,里面治
大病的偏方还会少吗?其中有的偏方及其理论依据,比今天的“神医”所提倡的,
还要荒唐得多。
现代医学是科学,科学受制于自然规律,不可能出现奇迹。对许多疾病现代
医学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对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疾病,具体到某
一个患者时,也不能保证就百分之百有效。中医则不然。在中医看来,只有不好
的医生,没有治不好的疾病。中医理论已涵盖了一切疾病,而一切疾病也都能在
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加以治疗。古人从不知道的疾病现在都有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比如科班的中医认为“渐冻人”是“脾胃虚损”、“脾肾虚损”、“肝肾阴虚”、
“湿热浸淫”,可以据此开出中药或食疗。即使一种疾病刚刚被发现,例如一种
新型传染病,中医也马上就能做出病因病机分析,开出预防或治疗药方。
中医的神秘性,正是“神医”的土壤。现代医学不能为健康提供捷径,不能
治愈许多疾病,但是中医声称“能”,“神医”当然更“能”。一般的中国人虽
然平时有病还是以上正规医院看西医为主,但是出于朴素的民族感情,仍对中医
心存幻想,总认为中医有其独到、神奇之处,特别是在养生、绝症的领域,更是
为中医留下了无比宽阔的空间,“神医”也就可以乘虚而入,而且可以毫不心虚
地高举中医的大旗。
2011.7.4.
(《中国青年报》2011.7.6.)
(XYS20110706)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