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胜利主任医师
-
医院: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更年期女人的保健基本原则
- 女人气血不足的7大表现
- 适当喝药酒有益疏通经络
- 妊娠水肿的中医调理
- 话养肺
- 食疗补铁治手脚冰凉
- 白天不动晚上不睡最伤身
- 调理脾胃可治失眠
- 进补抗衰花旗参
- 观察五官异常情况可了解五脏可能...
- 糖尿病最忌放任不管
- 节气养生:夏天最要防湿热
- 夏天喝粥更消暑
- 子午流注与中医养生
- 什么是冬病夏治?
- 何首乌莲子鸡蛋汤
- 三伏天饮荞麦茶养胃解暑
- 夏天午后打个盹免疫力大增
- 端午医药节
- 虚火体质不宜多吃寒性食物
- 暑夏人易贪凉当心胃肠受伤
- 中医药走出的神话
- 夏季应防内脏寒凉
- 女性学会调养身体
- 夏天如何解“暑乏”
- 频繁打嗝或胃炎预警
- 保养小妙招让妈妈青春常驻
- “食物搭配”学问大
- 揭开“危险小吃”的秘密
- 医师提醒 正常孩子不必吃保健食...
- 男性养护心脏的两大法宝
- 女性饮食过量致胃肠疾病
- 腿坐麻了高举双手缓解症状
- 胃口差脾虚多拍大腿根
- 十种食物藏污纳垢
- 舌苔到底用不用刮?
- 长期睡眠不足 增加冠心病及中风...
- 夏季易发低血钾吃肉喝茶可预防
- 生活中易致头痛的11个原因
- 吃粽配蔬菜 防血糖飙升
- 正确使用热敷或冷敷
- 眼睛变小问缘由
- 女性润燥去火选药需讲究
- 会使骨质流失的食物
- 夏季防暑降温三妙方
- 经常早醒也属失眠睡前泡脚可缓解
- 4个睡前小习惯 延缓衰老15年
- 唾液对人体具八种养生功能
- 春夏多撞背增阳气
- 西红柿十种治疗功效
- 中医说10大养生最佳黄金时间
- 早生白发≠早衰
- 饮豆浆八大宜忌:长期饮用注意补...
- 免疫与衰老
- 哪些疾病中医更具优势?
- 环境与养生
- 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姐妹病”
- 女人气血不足的7大表现
- 爱打鼾者酒后入睡或致心脑血管病...
- 四肢冰凉多为脾胃虚寒胡椒生姜有...
- 气血不足八大表现
- 药膳火锅需辨清体质食用
- 水果可以煮食川贝冰糖梨止咳化痰
- 女性更年期胸闷勿自服心脏病药物
- 保暖内衣透气性差不适合老人
- 老年人散步有讲究
- 常吃松仁玉米能健脑不忘事
- 五个“坏习惯”可能让你更健康
- 冬季吃南瓜预防心脏病
- 床头距墙30厘米防寒气侵袭
- 手机辐射影响女性内分泌
- 三招锻炼大脑激活脑细胞
- 小心四种假感冒
- 吃饭时说话易胀气
- 冬季护肾三部曲冷面温齿热足
- 五脏衰弱有征兆
- 好好洗澡 天天健康
- 常食黑米滋阴补肾益气活血
- 九种让男人大补元气的必需补药
- 冬季多食柑橘抗抑郁
- 脂肪肝的预防
-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
- 月经不调的食疗
- 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法
-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张景岳
- 华佗
- 扁鹊
- 金元四大家之??朱丹溪
- 如何分辨伤风与流感
- 御寒保暖注意“人体三部位”
- 老人肺气不足怎么补
- 中药泡脚乱用药导致上火
- 不可同时服用的中药与西药
- 糖尿病患者冬季要防呼吸道疾病
- 身体总是捂不暖当心动脉硬化
- 生活习惯危险指数大排行
- 冬季战胜干燥健康养生法
- 养生还须养心
- 淘米水洗面祛痘润肤
- 霉变筷子可诱发肝癌
- 五个习惯让你老得慢些
- 五脏排毒养颜润肤
- 高兴是最好的消炎药
- 适量吃孜然消食化积
- 亚健康人群茶疗方:葛根茶护肝解...
- 橄榄冰糖炖熟服用清热润肺止咳
- 冬季养生原则
- 保护好你的肝脏
- 预防衰老
- 冬令食疗进补
- 手脚发凉是怎么回事
- 秋冬季节常见病
- 空腹十二忌
- 冬季保健
- 冬令进补
- 远离亚健康的几点建议
- 亚健康
- 胃病的中医治疗
- 冬季6大“健康杀手”及对策
- 硬撑:养生之大忌
- 五类人需“特护”肠胃
- 秋冬养生“敛阴护阳”是关键
- 骨头需要七种营养
- 冬季如何对付反复感冒
- 中医三理养生说
- 冬季进补人参的一点提示
-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糖尿病患者饮食莫失衡
- 中老年进补重在养心安神
- 李时珍与胡椒生姜和饮茶
- 腰果的功效和作用
- 杏仁的功效与作用
- 不同坚果的不同功效
- 睡眠之前的注意事项
- 现代人衰老的8种原因
- 癌症候选人10大特征
- 慢运动的五大好处
- 冬天保暖重点关注胃腰腿
- 圆白菜汁能养胃
- 秋冬正确泡脚 胜过诸多补药
- 进补的两个错误观念
- 进补不能替代健身
- 冬季养生十法
- 养生恪守“九不过”
- 血压高者冬天穿戴要“四松”
- 膈下逐瘀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
- 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
- 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
- 陈氏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
- 己椒苈黄汤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
- 呼吸道疾病预防知识
- 轻中度高血压的非药物防治知识
- 六种血管清洁工 助你疏通血管
- 十个习惯最伤胃
- 得了八种病 看中医更有优势
- 三餐正常好 还是少量多餐好?
- 作者:余胜利|发布时间:2011-06-04|浏览量:2263次
|
减肥专家常常告诉要减肥的人,想要降低体重,就得要“少量多餐”,但是也有另一派专家说,只要“三餐正常吃”,减肥就会有好的成果。这两种说法也都各有自己的支持者,这样更让大众疑惑了,想要减肥、想要控制食量,究竟是三餐正常吃好呢?还是少量多餐的吃法好呢?
美国密苏里大学的一项研究对象,包括27名体重过重或是肥胖男性,且这些研究对象被要求进行为期12个星期的“减低热量饮食计划”。这些人的饮食当中,有25或14%的热量是来自于瘦肉蛋白质。而从计划实施后的第7周开始,让这些参加者每天以正常的三餐,或是每天分成六餐,吃下相同热量的饮食共3天,3天之后再互换饮食模式再测试3天;在进行每天吃3餐或是每天吃6餐的饮食模式时,利用一种电子装置来侦测受测者,每个小时的饥饿感或是满足感的实际状况。
结果从研究中发现,相较于吃低热量、正常蛋白质饮食的人,吃低热量、高蛋白质饮食的人,会感到比较满足且较不会有饥饿感。而每天吃少量的6餐,也就是少量多餐的人,在食欲控制或是饱足感方面,则没有比1天3餐正常者有改善的情况。Leidy博士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可能可以应用到过重或肥胖的女性;但是像运动员、或以跑步为休闲活动的跑友、糖尿病患或是糖尿病前期患者,每天少量多餐的好处则是比较多。因此,对于想要减重的肥胖者来说,少量多餐并不是最佳的饮食策略。
美国密苏里大学营养与运动生理学助理教授Heather J. Leidy博士也表示,人们听说过很多“少量餐点比较好”的说法,但是其实并没有科学证据可以支持这些主张。
而马萨诸塞州的营养师Dana Greene则表示,很多人乐于每天少量多餐的吃法,其它人则是没有时间或是不想要一天吃这么多次餐。但是要知道上述的研究中,每天的3餐是有热量控制的,其实热量控制就已经有助于减重了。而一般人认为,少量多餐有助于稳定血糖与更能控制食欲,但是,如果在少量多餐的饮食模式下,却无法控制份量的话,那对于减肥就没有用了。而Greene营养师也认为,没有一种饮食模式,是可以适用于任何人的。
《The F-Factor Diet》的作者、纽约市的营养师Tanya Zuckerbrot则表示,1天6餐的饮食对于忙碌的生活型态而言,是很不切实际的。Zuckerbrot说明,当你多吃1餐,你的感官刺激也会同时增加,因为有比较多食物入口,且花比较多的时间来用餐,而这两项因素都会促进满足感。
而Zuckerbrot推广每餐中都要有瘦肉蛋白质和纤维质,因为这种餐点可以帮助维持较久的饱足感,且瘦肉蛋白质和纤维质需比较长的时间来消化,同时也可以维持血糖值的稳定,因而预防血糖值波动,因波动过大会增加饥饿感、贪吃,进而可能会选择比较不适当的用餐时间。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