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甲型H1N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日常注意事...
- 我科人员近期将组织召开三大全国...
- 《健康大课堂》访谈视频--类风...
- 《健康时报》专题?给风湿病患者...
- 《健康报》访谈录??风湿病治疗...
- 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将举办第三届...
- 第三届全国疑难重症风湿病培训班...
- 积极预测和处理类风湿关节炎骨破...
-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 《健康时报》专题?给风湿病患者...
- 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第二届风湿病...
- 到底如何预防链球菌感染导致的急...
- 抗磷脂综合征孕妇抗凝药的使用规...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时可用哪些...
- 来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成功狼疮患...
- 欢迎广大患友踊跃投稿《生命叙事...
- 儿童风湿病患者长期用激素致生长...
- 干燥综合征眼干的治疗进展
- 痛风患者能食用有酸味的醋和水果...
- 2012年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人...
- 风湿免疫病患者分娩是否应保存脐...
- “大国医事”访谈全纪录
- 如何卓有成效地看病?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通过重建免...
- 2011年8月16日我科将举办...
- 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痛风培训班课...
- 激素+羟氯喹+来氟米特成功逆转...
- 伴高血压的肥胖痛风患者治疗
- 狼疮孕期的药物治疗
- 长期服抗风湿药的患者手术时如何...
- 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
- 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到底怎么了?
- 严重长期口干应就诊风湿免疫科
- 类风湿和狼疮的日常注意事项(幻...
- 妊娠期和哺乳期降压药物的使用
- 好消息:关节炎患者可参加“类克...
-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
- 关节痛未必就是关节炎
- 如何用照像机拍摄能上传网站的影...
- 来自类风湿患者的心灵呼唤
- 风湿病患者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 痛风患者饮水有讲究
- 痛风患者能饮茶和咖啡吗?
-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和治疗
- 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虹膜炎
- 老年狼疮的诊断和治疗
- 应重视狼疮合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 应关注干燥综合症并发淋巴系统恶...
- 儿童狼疮更应积极使用环磷酰胺
- 应尽早使用抗TNF生物制剂治疗...
- 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甲型H1N1...
- 由别人替代看病的注意事项
- 抗血小板治疗与非甾类抗炎药胃肠...
- 北医三院风湿免疫科获得院疑难危...
- 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病变
- 风湿科大夫如何用好中成药
- 密固达”--骨质疏松治疗的“新...
- 美国FDA批准治疗纤维肌痛综合...
- 关于纤维肌痛综合症近年研究的3...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的药物治疗...
-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预防
- 局灶性硬皮病的治疗进展
- still疾病如何治疗?
- 遗传因素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作...
-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 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甲型H1N1...
- 以多形态皮疹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
-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
- 系统性硬化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系统性硬化患者发生重度肺动脉高...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噬血细胞综合...
-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治疗神经白...
- 并发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强直性脊柱...
- TNF-α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
- 23例SAPHO综合征的临床特...
- 免疫吸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体...
- DNA特异性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
- 2009年欧洲抗风湿联盟治疗类...
-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处理中的...
- 风湿病患者网上咨询的注意事项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个体化治疗
- 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诊疗
- 国内常用生物制剂在风湿病中的O...
- 国内常用2种生物制剂的通俗介绍
- 风湿病患者接种疫苗的详细推荐
- 挂不上号怎么办?
-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病治...
- 给类风湿关节炎孕妇的建议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妊娠问题
-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手...
- 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进展
- 干燥综合症对生育能力、妊娠过程...
- 雷诺氏病是怎么回事?
-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
- 结缔组织病并发血管炎的研究进展
-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 骨关节炎(骨质增生)病人的日常...
-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病人的日常注...
- 成人斯蒂尔病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日常注意事...
- 白塞病病人的日常注意事项
- 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患者的日...
- 痛风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 干燥综合征病人的日常注意事项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日常注意事...
- 风湿免疫病患者如何去医院看病
- 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良方
- 如何提高人体免疫力
- 风湿免疫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导
- 关节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 甲氨喋呤用药需知
- 服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 风湿免疫病患者如何减少激素用量
- 哪些症状应看风湿免疫科门诊
- 风湿免疫病患者的脱发及其防治
- 免疫吸附疗法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
- 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 生物制剂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
- 《健康报》访谈录??风湿病治疗...
-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 雷公藤新型制剂有激素样疗效但无激素样副作用
- 作者:刘湘源|发布时间:2011-10-16|浏览量:1401次
转发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孙尔维教授文章(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ewsun_516252616.htm)
广大得了风湿免疫病的病友都知道激素对于控制疾病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就是副作用太大,有些人吃了脸发胖、身体走形,有些人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有些人蛋白质、糖等的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等。人们“闻激素色变”,不愿意吃激素、擅自停用激素等情况经常发生,以至于疾病难以控制或者反复发作。
大家一直都在盼望有一种药物,既有激素的作用,又没有激素的副作用。那样我们就更加容易控制风湿免疫性疾病了。既能治好疾病,又保持优美的身材,不发生股骨头坏死和糖尿病等。那该多好哇!
现在这种愿望有望实现了。其实说起来,很多病友都很熟悉的,那就是雷公藤的新制剂。
说起雷公藤,可谓爱恨交加:“雷公藤效果不错,就是毒副作用太大,尤其是影响月经,我还想要个宝宝,所以就停了”。“听说雷公藤不但影响月经,还影响精子,吃这个药,女人还能做女人,男人还是男人吗?”
由于雷公藤以及后来制成药片的雷公藤多甙的副作用很大,所以很多医生和病人都不敢用了。那么现在这个问题有望解决了。
在这一次的“第三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院的李博斯基(Peter E, Lipsky)教授带来了他的最新研究:雷公藤的新制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进展:
1.首先他们在雷公藤中提取了最有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我们知道雷公藤是一个草药,但是草药的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常人看着不起眼的一片叶子,一块根或者果实,如果让化学家来分析的话,可以找到成百上千的化合物。其实在这些众多的化合物中,真正有效的并不多,可能就是那么一种或者几种,而其他那些众多的化合物就成了杂质,成了副作用的根源。因此,如果能够成功提取有效成分,则有希望增强治疗效果,而防止毒副作用。现在雷公藤的这种有效成分已经被提取出来了。
2.明确了作用机制。雷公藤有很好的免疫抑制作用,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呢?通过对新提取的化合物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的免疫抑制作用与我们常服用的激素是类似的,这两种药物进入体内后,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走的是一条道。使我们特别高兴的是,这种新提取的化合物没有激素的其它作用,因此副作用有望大大减少。将来这个药物,不但免疫抑制作用强,而且不会有肥胖、股骨头坏死或者生不出孩子的烦恼了。
3、优化和标准化新药的制造。其实,中医中药中有不少药物还是有效的。但是,中药中的一个最大的烦恼是,不同批的药物差别很大,有些人用这一批药有效,用下一批药可能就没有效果,这个人有效,那个人就没有效果了。因此,中药的效果与医生的个人经验关系极大。大家想一想,一个长在山里面草,每年不同的雨水、阳光、风沙,以及现代社会带来的污染等都可能影响草的长势和成分。因此,不同地方采的雷公藤、不同季节采的雷公藤、不同加工制造过程,都可能产生了名字相同但其实是不同的雷公藤。医生用这种中药,效果就不确定,副作用就大了。
那么如何解决呢?他们首先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制造出长相都一样的雷公藤,然后再在实验室用人工培养技术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控制营养液程度,以及实验室温度、湿度等,使得雷公藤长得都一样。然后再使用一样的技术来提取和鉴定有效成分,那样不同的批次就能生产出一样的雷公藤了。
这个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希望能够快点完成研究,早点上市,那样我们广大的病友就有福了。
我说过:坚定信心,就一定有办法的。这不,全世界的医生、科学家正在努力呢。等着吧,将来一定有更多的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出来的。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