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道蛔虫症及微创取虫方法简介
- Stivarga获准治疗晚期胃...
- 《医者仁心》:戏里戏外的医患撕...
- 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院士谈】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通过新技...
- 癌细胞侵袭新机制【收集资料】
- Nature重要论文:“癌症之...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输血策略
- 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
- B型钠脲肽相关知识
-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检查的临床意义
- 陈竺:要下决心破除"以...
- 陈竺:2012卫生工作重点确定
- 医学文献中的DOI编号的意义
- 超声内镜合一体取净结石功效好
- 钢丝像“孙行者”体内游走一年多
- 九旬老人腹疼难忍误以为患胃病 ...
- US stem-cell fu...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
-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内镜胰管塑料支...
- Dieulafoy病
- dieulafoy病诊治进展
- 胆囊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 英国要求灵活的药物价格----...
- 胆囊切除新术式-混合式经阴道N...
- 完全经胃腔NOTES胆囊切除术...
- 胃部小良性或低恶性肿块的微创治...
- 胆囊癌胆切除后胆管堵塞放了支架...
-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诊治
- 解读2009.2版NCCN结肠...
- 体检发现肝占位1月余【摘录】
- BMI指数的意义及运用
- 转氨酶异常2个月,全身皮肤巩膜...
- 高胆红素血症【转帖】
- Folfirinox化疗方案使...
- 2010年美国消化疾病周传真
- 腹胀的自我处理常识
- 产妇胆结石频发怎么办?
- 抗生素合理应用及最新进展
- 原发性肝癌研究新进展
- 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实行胆囊切除术...
- 51岁妇女,胆源性胰腺炎
- 为什么要保胆? 【转帖自胡海教...
- 关于胆石症微创化治疗方式选择的...
- 保胆,切胆,何去何从?【转帖】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南京军...
- 十岁男孩胆结石,如何治疗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有关问...
- 70多岁老人,结石(3-5毫米...
- 急性胰腺炎需做哪些检查?
- 不可低估的DNA生意
- 作者:李广阔|发布时间:2011-05-18|浏览量:298次
那个被击毙的人真是本?拉登吗?
当海豹突击队撤离的那一刻,想必奥巴马与阁僚仍会心存疑问,直到DNA检测给出结果??“该尸体和本?拉登本人达到99.9%的匹配率,奥巴马才自信地走到直播镜头前。武警重庆总队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李广阔
对此,有一家基因测序技术的领先服务商Life Technologies(Nasdaq: LIFE)的公司开始被人们关注,因为此前,美国联邦调查局表示在测序过程中几次使用该家公司的法医检测试剂。
其实,DNA检测技术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反恐”这类小众市场,其应用范围包括分子药物、干细胞治疗、食品安全和动物保健以及法医鉴定。以Life Technologies为例,其最重要的核心业务DNA测序产品,曾在2009年被用来确诊了四川省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在2008年奥运会及2010年世博会上被用于食品安全监测,甚至被应用于中国政府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行动中。据了解,Life Technologies以实现快速DNA检测见长,其新推出的一款半导体测序仪实现DNA测序时长仅需两个多小时。
相应的,Life Technologies的产品为其带来了商业成功,当1987年成立于加州的一个车库时,公司年销售额不过2400美元,到了2010年,销售额已达到36亿美元,净利润为3.78亿美金,全球雇员约为11,000人,业务遍及160个国家,其公司市值则在100亿美金左右。
而Life Technologies这类公司现正致力于更宏大的商业愿景??借助分子诊断技术,实现定制化医疗。
长期以来,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和各种辅助检查,如血液学、病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乃至物理学检查等,然而,利用这些检查方法,许多疾病依然未能被及时、准确地诊断,因为许多疾病在病人出现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之前就已存在相当一段时间。人们一直盼望能够找到一种技术,在尚未出现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之前,就能作出诊断;对于某些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食品、水质、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也期望能有简单准确的方法及时进行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完成DNA, RNA或蛋白质检测,就可以作出提前诊断,并能够更为准确地掌握病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教授举例说,如果五个乳腺癌的病人临床分期和年龄都比较相似,根据行政医学的要求,对于他们实施的治疗方式相对比较接近,但是不同原因产生的肿瘤依然有所不同,如果采用同一个治疗方式,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能在治疗前对病人进行分子检测,掌握更多有关病因的信息,就有助于提供定制化的医疗方案。
“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人类寿命、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等等,因此,基因分析是个体化医疗的前提,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驱动着个体化医疗的进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教授说。由于近年来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类公司的激烈竞争,于军预计,在未来3-5年内,测定一个人的基因组所需费用将由现在的10000美元降低到1000美元左右,随着测序费用降低,其间亦蕴藏着可观的商业空间。
不远的将来,基因测序或许就跟现在的B超检查一样,成为常规的医疗服务项目,而奥巴马除了可以确定本?拉登的身份外,甚至能掌握这个对手更多健康信息。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