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空军总医院医生张红超为南木...
- 报摘
- 人工心脏的研究现状
- 6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导致手指损...
- 死心复活重植人体
- 产前超声检查的相关伦理学思考-...
- 新华网报道 空军总医院心脏外科...
- TriVascular Ova...
- 减肥.保健三步曲
- 高血压,肾动脉狭窄
- 左心室节段划分方法
- 中药很可怕
- 胸主动脉夹层术后五个月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不同民族批量先心...
- 最重的春节礼物
- 五十四?的健康知?,您做到??...
- PDA合并脑血管疾病的观察与护...
- 五十四?的健康知?,您做到??...
- 血管疾病专业组简介
- 血管加压素对心功能的抑制作用及...
- WHO生活质量定义
- 主动脉瘤手术成功支架后为什么拍...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诊...
- 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锻炼:实践指...
- 房缺合并肺动脉狭窄
- 卡方值表
- MitraClip Devic...
- 18个月。先天性心脏导管未闭.
- 18个月,先天性室间隔膜部缺损
- 医道之圣,何以正之?
- 2010年12月21日,美国心...
- 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在房缺重度...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
- Role of compute...
-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总结实...
- 多种方法治疗一例双下肢动脉闭塞...
-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7.5毫米有肺...
- 胸外伤治疗进展
- 2009年9月26日降主动脉夹...
- 满月宝宝患先心病求准确定论
- 贫困家庭宝宝5个月在本地检查为...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传导...
- 40天婴儿先心病室缺8.9MM...
-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 肥厚性心肌病会危及生命吗怎样治...
- TAVI
- 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 普通病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
-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洁净手...
- Identification ...
- 多次多部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个案化处理的体会
- 血小板降低的治疗
- 动脉瘤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心脏停搏下手术冠脉阻力及其内皮...
- 心房纤颤624例临床分析
- 指导论文 多种方法治疗一例双...
- 我们的生命能超越多少极限?
- 相关链接
- NHLBI专题工作小组对心脏外...
- 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 作者:张红超|发布时间:2010-10-17|浏览量:658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胸外科 刘杰 闫家梅 于爱国 张荣瞻 杨阳100036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男43例,女43例。年龄4月??7岁。其中,室间隔缺损35例,房间隔缺损10例,法洛四联症13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右位心并单心房1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2例,永存动脉干1例,主动脉缩窄并室间隔缺损1例,右室双出口2例,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6例,室间隔缺损并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二尖瓣三尖瓣反流1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全组患儿均治愈出院。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张红超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心理护理
2.1.1 先心病患儿心理变化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对住院后新环境适应能力差,人际沟通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患儿的心理不成熟,他们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周围环境及周围人尤其是家长的心态影响,我们通过对家长心理护理间接达到护理患儿的作用。患儿的家长因孩子患先天性心脏病而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生活方面的种种压力,家长有着错综复杂的心理反应。针对患儿家长的这种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护理人员对家长要格外关心,和他们多接触,多了解他们的困难,耐心听取其意见和要求,向其详细交待病情,阐述手术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解脱愁苦、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使他们密切与医护人员配合,共同争取孩子有最好的手术疗效。
2.1.2 护士接触患儿时态度要和善,并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法,如幼儿期儿童的心理特点除感知觉外,以情绪体验为主,与这些患儿进行接触时,可亲切地呼唤其乳名并采取抚摸、搂抱、逗笑等方式,使护士的表情、声调、言语和动作都对患儿产生影响;而学龄前儿童的独立性较强,可多采取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接触,这样既可发展患儿的思维、想象力,又可帮助患儿以积极的行为方式疏泄内心的紧张情绪,同时护士与患儿在游戏中也能加强了解,增进感情,从而减少了患儿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护理人员不能因患儿哭闹或不听话而对其采取训斥、恐吓、厌恶及忽视等行为,对部分患儿存在不顺从的行为,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应找出引起不顺从的原因。采取安慰、吸引、承诺某事、讲故事、拥抱及耐心解释等方法。对有骂人行为的患儿,不恐吓、不训斥,耐心反复地解释,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检查和治疗。
2.1.3 术前带患儿熟悉ICU的环境,以减少术后患儿对各种医疗设备及各种仪器报警声的恐惧,并告诉患儿术后他将离开妈妈在这里住几天,让患儿做好与母亲分离的心理准备。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懂事,可向其简单介绍手术的过程及术后的各种治疗,并可利用患儿常玩的娃娃或小动物为对象进行说明,告诉患儿手术如何进行,术后为什么身上要放个管子(引流管),鼻子里要插一个塞子(氧气管)以及拔掉这些管子有何危险等。根据患儿适应能力,进行手术适应能力训练和上呼吸机的手语训练。前者包括深呼吸、咳嗽、床上进食、床上排便,及对一些简单手势的理解等。后者是训练患儿上呼吸机期间如何用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其心理需求。常用手语有“叫阿姨”??用手拍床;“想喝水”??将食指弯向拇指成圆圈状;“切口疼”??皱眉;“有大便”??握拳;“要小便”??伸小指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患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接受手术。
2.2 术后心理护理
2.2.1 患儿在监护过程中由于与父母分离而产生分离性焦虑,烦燥不安,哭闹不止,致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护士除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外应尽量温柔地抚摸和搂抱患儿,满足患儿对皮肤的需要,还应多在床边陪伴患儿,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满足患儿对亲人的需求及归属需求。并采取与患儿一起玩玩具、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其对母亲的思念,以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2.2.2 尽量减少患儿身体伤害及疼痛,护士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或避免操作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如吸痰、静脉穿刺等。抽吸设备平时不用时可以关掉,监护仪器的声音尽可能调小,以保持环境安静。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患儿的舒适,避免让患儿处于同一个被动体位,在可能的范围内使其变换体位,给肢体以被动活动。术后伤口疼痛、烦躁而不能入睡者,可给予安眠药或止痛药。
3 体会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如果忽视心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就会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小儿患者是病人中一个特殊群体,要为其实施治疗,首先需取得患儿的配合。小儿患者心理活动变化迅速、复杂多样,只有深入了解与研究小儿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心理护理,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实施。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