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空军总医院医生张红超为南木...
- 报摘
- 人工心脏的研究现状
- 6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导致手指损...
- 死心复活重植人体
- 产前超声检查的相关伦理学思考-...
- 新华网报道 空军总医院心脏外科...
- TriVascular Ova...
- 减肥.保健三步曲
- 高血压,肾动脉狭窄
- 左心室节段划分方法
- 中药很可怕
- 胸主动脉夹层术后五个月
- 优质护理服务在不同民族批量先心...
- 最重的春节礼物
- 五十四?的健康知?,您做到??...
- PDA合并脑血管疾病的观察与护...
- 五十四?的健康知?,您做到??...
- 血管疾病专业组简介
- 血管加压素对心功能的抑制作用及...
- WHO生活质量定义
- 主动脉瘤手术成功支架后为什么拍...
-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诊...
- 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锻炼:实践指...
- 房缺合并肺动脉狭窄
- 卡方值表
- MitraClip Devic...
- 18个月。先天性心脏导管未闭.
- 18个月,先天性室间隔膜部缺损
- 医道之圣,何以正之?
- 2010年12月21日,美国心...
- 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在房缺重度...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
- Role of compute...
- 文献综述写作结构加句型(总结实...
- 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
- 多种方法治疗一例双下肢动脉闭塞...
- 先心病室间隔缺损7.5毫米有肺...
- 胸外伤治疗进展
- 2009年9月26日降主动脉夹...
- 满月宝宝患先心病求准确定论
- 贫困家庭宝宝5个月在本地检查为...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传导...
- 40天婴儿先心病室缺8.9MM...
-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 肥厚性心肌病会危及生命吗怎样治...
- TAVI
- 经皮介入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洁净手...
- Identification ...
- 多次多部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个案化处理的体会
- 血小板降低的治疗
- 动脉瘤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心脏停搏下手术冠脉阻力及其内皮...
- 心房纤颤624例临床分析
- 指导论文 多种方法治疗一例双...
- 我们的生命能超越多少极限?
- 相关链接
- NHLBI专题工作小组对心脏外...
- 普通病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
- 作者:张红超|发布时间:2010-01-27|浏览量:900次
冯东梅张红超 李力
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2009年流行的新型A(H1N1)型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H1N1 的抗原性有明显不同,故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大多为青壮年、年幼和年老人群未受到严重影响[1]。新型A(H1N1)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有气溶胶和飞沫2 种形式。潜伏期1~7天,症状出现前1天到症状出现后7天的病人为该病的传染源。在人际传播时,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A(H1N1)病毒在人群间传播[1]。病房作为一个高危人群流动频繁的特殊环境, 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区,在甲型H1N1流行期间做好病房的防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作到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科学有序的防控管理,有效地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现将我们普通病房的防控经验总结如下: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张红超
一 人员的管理:
1.1 住院病人的管理:
1.1.新入院病人一问三查,询问近一周内是否去过外地或流感高发区出差或旅游,是否接触过流感样病人或疑似病人等;查血常规、胸片、体温并记录。
1.2.病区设过渡病房。
1.3.健康教育
1.3.1 病人在住院期间严禁外出。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要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病人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明白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绪,使病人能够积极的配合,做好预防工作[2]。
1.3.2 教育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护士在输液时严格做到1 人、1 巾、1带,用过的止血带放入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稀释液中浸泡半小时后用流动水冲洗并用无菌纱布擦干备用。
1.3.3 对不明原因出现流感症状、体温持续在39℃以上并伴有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或有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 首先查血常规及胸片, 查找发热原因并做出初步诊断,并立即进行隔离,禁止探视,防止交叉感染[2]。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者则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必要时上报医院。
1.2 陪护人员的管理:
1.2.1 严格控制陪护人数,陪护人员进入病区戴口罩,禁止聚集聊天、互串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1.2.2 坚持每日监测体温并登记,体温大于37.5℃者到发热门诊筛查。
1.3 探视人员管理
1.3.1 严格落实探视制度,探视人员实施“双测量”制度,即进入住院部大楼、进入病区前均测量体温并记录,体温大于37.5℃禁止进入病区。进入病区人员必须戴口罩。
1.3.2 探视同一病人每次不得超过一人。
1.3.3 保护危重病人、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患者及儿童,严格控制探视次数及人数。
1.4 疑似病人管理
1.4.1 发现疑似病人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4.2 疑似病人谢绝探视或发热门诊开具证明。
1.4.3 与疑似病人密且接触者监测体温并记录。
1.4.4 疑似病人未确诊前住过渡病房。
1.5 工作人员管理
1.5.1 上班时间衣帽整洁,戴外科口罩,并4小时更换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或带16层的棉纱口罩每天清洗消毒备用。科室设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带领全科人员学习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加强学习消毒隔离制度和个人防护知识, 使每位成员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共同维护病区的安全。
1.5.2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严格控制人员外出, 严禁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出, 包括会诊、出差、探亲等; 严禁外地特别是疫区亲友来访; 科室前期外出人员推迟返科时间, 确因工作需要需返科的, 需经过7-15天的隔离观察方可恢复工作[3]。
1.5.3 护理人员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6步洗手法,使每个人做到彻底洗手。治疗车上备手消毒液接触病人前后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1.5.4注射疫苗是传染病防治的有效方法。鉴于“防”重于“治”的原则,鼓励大家积极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防范甲型H1N1流感入侵设置一道有效屏障。
二 环境的消毒管理
2.1 空气消毒 病房每日通风两次,每次一小时。执行护士记录并签名。空病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备用。病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 ,温度保持在18~20℃,以保证消毒效果。
2.2 地面和物品消毒 病区走廊、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及桌子、椅子、床头柜、病历夹、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 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稀释液湿拖或擦拭, 每日两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术后病房每日三次。清扫用具及抹布做到专用,贴好标志[4]。
三 结论
我科从甲型H1N1流感开始至今共收治心胸外科病人500例,陪护约400人次,探视约3000人次,住院不明发热4人次,1例迅速转感染内科病房,3例在12小时内排除甲型H1N1流感,陪护发热1人次,劝其回家休息,谢绝约24人次发热探视者,医务人员没有发热及明确甲型H1N1感染证据,病区保证了甲型H1N1流感防疫安全。通过这次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病区防控管理,我们体会到甲型H1N1流感并不可怕,认真做好隔、切、护、管这四个字,就能战胜所有的传染病。这次防控甲型H1N1流感,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提高了管理的能力,认识了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控管理制度,为以后对流行病等事件的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一方.张宏伟.曹广文.2009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6,30(6):610-612
[2]左冬丽.临床护理中禽流感的预防工作.天津护理.2005,2,13(1):14
[3]钱火红.毕建威.尹子芳等.SARS流行期间医院病区动态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5):425-427
[4]张凤云.梁艳芳.SARS流行期间医院管理的重点.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4,14(5):557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