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麦志广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的“金刚经”...
- 我的微博地址
- 关于在广医四院开诊
- 关于预约和就诊
- 该不该吃肉(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重...
- 关于增加开诊时间
- 叛逆的佛陀(作者:本乐仁波切)
- 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 真正的出离心其乐无穷(宗萨钦哲...
- “出离”的真意(宗萨蒋扬钦哲仁...
-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 两位智者关于冥想的探讨
- 春之祭
- “房产税”?
- 九点九秒的启示
- 我问佛(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 少吃少穿的好处
- 一寸河山一寸血(有心人请看同名...
- 高通胀下的便宜货
- 十诫(仓央嘉错原创,非诚勿扰)
- 信以为真(非诚勿扰)
- 声讨珠心算的教学
- 大人先生传(阮籍)
- 明就仁波切十一月香港行程
- 为什么我爱哈里法克斯(宗萨钦哲...
- “怀念顶果钦哲仁波切”纪念文(...
- 《山楂树之恋》小感
- 见与不见(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
- 怀念我们共同的导师
- 世博经历(杨恒均)
- 有很多方式可以浪费人生
- 教你打坐1:科学是什么玩意
- 关于艺术
- 周有光:没有奇迹只有常规
- 摄受具器弟子(密勒日巴尊者作,...
- 大恩上师仁波切父亲节贺词
- 自身与环保
- 转恶缘为道发愿文(堪布贡噶旺秋...
- 我的堪布??贡噶旺秋
- 职业性格测试
- 大恩上师仁波切母亲节贺词
- 诊室空气不流通,请各位支招
- 当医生也举起屠刀
- 找不到我看病怎么办?
- 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 想起我的英雄
- 吃饭的方法
-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陈寅恪)
- 毛泽东与医生畅谈生死(自人民网...
- 道家医学的精髓:从养生长寿到“...
- 灌顶(邱阳创巴仁波切)
- 纪念许老师
- 机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运和机会(...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让孩子的人生起点高一些(孔庆东...
-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李一道长)
- 医有神医,有人医(刘一明)
- 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
- 缙云山7日闭关之得(我身旁重庆...
- 我最想要的是......
- 无从选择??关于爱心工程的一席...
- 强梁者,不得其死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十干体象
- 谁首先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美国...
- 宗萨钦哲仁波切2004年开示的...
- 噶玛巴千诺
- 冷水擦身或冷水浴的操作
- 非洲出现新致命病毒
- 不能上传音乐,只好从哥德巴赫说...
- 08年的最大损失
- 考试之后
- 倒霉的夏枯草
- 疯狂的病毒,疯狂的猪
- 少则得,多则惑
- 谷神不死
- 从《内经》想到今年气候
- 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村上春...
- 关于咳嗽的忌口
-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的“金刚经”...
- 濒湖脉学之沉脉(李时珍)
- 2009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濒湖脉学之浮脉(李时珍)
- 如何学习《内经》(任应秋)
- 医疗行业算是服务行业吗?
- 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陈寅恪)
- 论人类误判心理(查理?芒格)
- 简单的人生(芒格)
- 查理?芒格的妙语
- 好好发心
-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 从《黄帝内经》对人体时间节律的...
- 比坏银行更好的办法
- 熟视无睹的障碍
- 一点两面战术
- 研易之一??水地比
- 体检中心几种典型的商业模式
- 恩师索达吉堪布关于儿童参加读经...
- 菩提心的两个阶段之实修
- 深切的虔敬心:面对情绪感受
- 降息对穷人的影响
- 价值投资的智慧
- 直言无忌丘成桐
- 大富翁游戏的误导
- 穷医生的理财入门
- 又降息了
- 去年秋天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弟...
- 水多木漂之案
- 重阴必阳
- 师徒问对
- 《心经》??宗萨钦哲仁波切(2...
- 没有所谓的“真实故事”
- 这不是神通
- 面对高通胀
- 业余医生懂看病吗?
- 今天不能让我死啊
- 是什么让一位中国母亲变成了“贼...
- 你吓过病人、骗过病人吗?
- 怎样让病人觉得你爱他?
- 中医的存与废
- 医道合一(摘自伤寒论坛 作者:了病道)
- 作者:麦志广|发布时间:2009-03-10|浏览量:1389次
中医就象一棵又老又枯,但尚存一线生机的古树。它的核心部分早已朽掉,只存在一些仅有的枝.叶.老皮而已。要想找回它原来的核心,恢复它往日屹立于世界医疗技术巅峰时的英姿,仅靠现存的枝.叶.老皮是远远不够的。那只能是水中捞月.镜中观花。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要想让他起死回生,返老还童谈何容易!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麦志广
要想使其起死回生,(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在思路上破除一些陈规陋习。其次还要广泛涉猎。值得一提的是:中医不同于其他的科学,它与文.史.哲.道.儒.禅相近,而与当今的数理之学,风马牛不相及。而中医药大学招生却在理科之中录取,这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试问在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中医吗?正如刻舟求剑,岂可得乎!
医者,道之末;道者,医之本。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说,也称为黄老之学,而托黄帝所作之《黄帝内经》,却是中医的祖书,这已是在中医药.针灸界公认的事实。而《黄帝内经》也早已被《道藏》所收纳。由此观之,道家.医家,本为一家。道家以修身.炼气.长生不老为目的。医家以祛病延年,使人恢复健康为己任。而中医总是走在道家的后面,处处要比道家慢一个节拍。究其原因,是其追求的目标不同之故。道家是在本已健康的身体上增加一些特殊的修炼,从而达到超凡入圣.成仙做祖。(各种人体潜能的出现);而医家一般是在身体已病的非健康状态下,才施术治疗,难怪它总是落后了。而《内经》时代,医.道是一体的,这在《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已有明证(内容我不再赘述)。而《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更以“治未病”而著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锤,不亦晚乎。”这一明确阐明了现代中医,总比道家落后的真正原因。
在历史上医道合一的著名人物比比皆是,如:扁鹊?陶弘景?葛稚川?孙思邈?李庆远(?著《长生不老诀》一书)????等。他们或以医闻世,或以道立名。而被誉为“山中宰相”的陶隐居曾言:“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他曾推究经络之源,试图阐述经络是怎样的。他也曾在《道藏》中翻遍历代仙真对经脉的描绘。可终因他本人不能返观炼气,所以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以致在《奇经八脉考》中叹道:“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现代的中医教材,对元气?元精的解释更是模糊,竟然认为生殖之精即为元精!这是模棱两可不负责任的应付!元精,又称先天之精,它是父母赋予每个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原始物质。由它化生的气称之为元气。试问我自身的生殖之精,也是我自身得先天之精吗?像这样简单而越解释越模糊的问题比比皆是。其实它的答案早已详备于《道藏》中的各个部分。
不言而喻,经络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就如同解剖学在西医中的地位一样重要。这一点古代的医生们早已认识到了:“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引自《医学入门》)。然而经络只是背诵就可以了吗?十二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呢?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称为“阴脉之海”,督脉又称为“阳脉之海”,冲脉称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其三者共同起源于肾间动气,被称为“一源三岐”,在生命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决定人寿命的长短,健康与疾病,甚至生老病死!而哪一位医生会把它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来,加以体察?研究呢?而恰恰就是这些基本知识的亏乏,才导致中医逐渐走向没落!
而道家却非常重视这些中医基础,也是他们修炼必须的基本常识。如入门的返观内视,沟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功法)。如此,他们便可体认真气在经络中的运行路线。(而中医教材中关于经络的起源,却不是这样认为的。)这是让人惊讶的!师不明,徒弟鲁。那些主编中医院校教材的教授都不知经络是怎么回事,就更不要说他们的学生了。
再者,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当代的教授?博士?院士能够注解出自己观点的,又有几人?还不是嚼着老祖宗早已嚼过的东西!而日本的丹波元鉴却注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些院士?博士?专家们,你们不觉得脸红吗?你们一边拿着国家的高薪,一边应付官差,糊弄学生。本来根生于中国的国粹,却让外国人认识到它的价值!还一味着喊:“取消中医”?“中医不科学”!是中医不科学,还是你们身居其位不谋其事?像这样的口号,不恰恰证明了你们的无知吗?不要丢中国人的脸了!还是从名利场中出来,静下心来,认真的背诵点儿经典吧!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您的徒子徒孙们骂您一辈子!
《内经》时代毕竟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的名利之心也越来越重。“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只有在这样无欲无求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感触到真气在经络中的运行,以及与脏腑间的气化过程。这恰恰是中医的起源,也是发展壮大的核心所在。可当代的教授?专家们却一味的在“祖传秘方”?“中西医结合”?“中药的化学成分”等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孜孜不倦!这是舍本逐末!还大言不惭的大讲特讲“发展中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医科学化”!继承都继承不了,谈何发展?他们认为“精华”的那部分,恰恰是中医的皮毛;而“糟粕”部分却因为他们的知识面太窄,根本就搞不懂!口口声声的“现代科学”?“高科技”,却成为了他们的遮羞布!而就在他们认为的“不科学”?“糟粕”中,却常被民间的老中医用来治好了许多疑难大病!而这些疑难病却是那些“大专家”?“大教授”?“大院士”们所束手无策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不懂气功养生(道家的老庄之学)的中医,绝不是中医中的精中之选。连健康的身体都弄不清楚,又如何弄清不健康的身体呢?只为养家糊口而学医,只为名为利而学医,只为学医而学医,都将成为一介庸医。既害人又害己!
要想使其起死回生,(我个人认为)首先要在思路上破除一些陈规陋习。其次还要广泛涉猎。值得一提的是:中医不同于其他的科学,它与文.史.哲.道.儒.禅相近,而与当今的数理之学,风马牛不相及。而中医药大学招生却在理科之中录取,这是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试问在这样的制度,这样的学校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中医吗?正如刻舟求剑,岂可得乎!
医者,道之末;道者,医之本。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说,也称为黄老之学,而托黄帝所作之《黄帝内经》,却是中医的祖书,这已是在中医药.针灸界公认的事实。而《黄帝内经》也早已被《道藏》所收纳。由此观之,道家.医家,本为一家。道家以修身.炼气.长生不老为目的。医家以祛病延年,使人恢复健康为己任。而中医总是走在道家的后面,处处要比道家慢一个节拍。究其原因,是其追求的目标不同之故。道家是在本已健康的身体上增加一些特殊的修炼,从而达到超凡入圣.成仙做祖。(各种人体潜能的出现);而医家一般是在身体已病的非健康状态下,才施术治疗,难怪它总是落后了。而《内经》时代,医.道是一体的,这在《内经.上古天真论》中已有明证(内容我不再赘述)。而《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更以“治未病”而著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锤,不亦晚乎。”这一明确阐明了现代中医,总比道家落后的真正原因。
在历史上医道合一的著名人物比比皆是,如:扁鹊?陶弘景?葛稚川?孙思邈?李庆远(?著《长生不老诀》一书)????等。他们或以医闻世,或以道立名。而被誉为“山中宰相”的陶隐居曾言:“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时恙????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明代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他曾推究经络之源,试图阐述经络是怎样的。他也曾在《道藏》中翻遍历代仙真对经脉的描绘。可终因他本人不能返观炼气,所以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以致在《奇经八脉考》中叹道:“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现代的中医教材,对元气?元精的解释更是模糊,竟然认为生殖之精即为元精!这是模棱两可不负责任的应付!元精,又称先天之精,它是父母赋予每个生命体的最基本的原始物质。由它化生的气称之为元气。试问我自身的生殖之精,也是我自身得先天之精吗?像这样简单而越解释越模糊的问题比比皆是。其实它的答案早已详备于《道藏》中的各个部分。
不言而喻,经络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就如同解剖学在西医中的地位一样重要。这一点古代的医生们早已认识到了:“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引自《医学入门》)。然而经络只是背诵就可以了吗?十二经之外还有奇经八脉呢?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称为“阴脉之海”,督脉又称为“阳脉之海”,冲脉称为“十二经脉之海”?“血海”。其三者共同起源于肾间动气,被称为“一源三岐”,在生命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决定人寿命的长短,健康与疾病,甚至生老病死!而哪一位医生会把它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来,加以体察?研究呢?而恰恰就是这些基本知识的亏乏,才导致中医逐渐走向没落!
而道家却非常重视这些中医基础,也是他们修炼必须的基本常识。如入门的返观内视,沟通任督二脉(小周天功法)。如此,他们便可体认真气在经络中的运行路线。(而中医教材中关于经络的起源,却不是这样认为的。)这是让人惊讶的!师不明,徒弟鲁。那些主编中医院校教材的教授都不知经络是怎么回事,就更不要说他们的学生了。
再者,中医的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当代的教授?博士?院士能够注解出自己观点的,又有几人?还不是嚼着老祖宗早已嚼过的东西!而日本的丹波元鉴却注出了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些院士?博士?专家们,你们不觉得脸红吗?你们一边拿着国家的高薪,一边应付官差,糊弄学生。本来根生于中国的国粹,却让外国人认识到它的价值!还一味着喊:“取消中医”?“中医不科学”!是中医不科学,还是你们身居其位不谋其事?像这样的口号,不恰恰证明了你们的无知吗?不要丢中国人的脸了!还是从名利场中出来,静下心来,认真的背诵点儿经典吧!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您的徒子徒孙们骂您一辈子!
《内经》时代毕竟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的名利之心也越来越重。“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只有在这样无欲无求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感触到真气在经络中的运行,以及与脏腑间的气化过程。这恰恰是中医的起源,也是发展壮大的核心所在。可当代的教授?专家们却一味的在“祖传秘方”?“中西医结合”?“中药的化学成分”等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孜孜不倦!这是舍本逐末!还大言不惭的大讲特讲“发展中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医科学化”!继承都继承不了,谈何发展?他们认为“精华”的那部分,恰恰是中医的皮毛;而“糟粕”部分却因为他们的知识面太窄,根本就搞不懂!口口声声的“现代科学”?“高科技”,却成为了他们的遮羞布!而就在他们认为的“不科学”?“糟粕”中,却常被民间的老中医用来治好了许多疑难大病!而这些疑难病却是那些“大专家”?“大教授”?“大院士”们所束手无策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不懂气功养生(道家的老庄之学)的中医,绝不是中医中的精中之选。连健康的身体都弄不清楚,又如何弄清不健康的身体呢?只为养家糊口而学医,只为名为利而学医,只为学医而学医,都将成为一介庸医。既害人又害己!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