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麦志广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的“金刚经”...
- 我的微博地址
- 关于在广医四院开诊
- 关于预约和就诊
- 该不该吃肉(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重...
- 关于增加开诊时间
- 叛逆的佛陀(作者:本乐仁波切)
- 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 真正的出离心其乐无穷(宗萨钦哲...
- “出离”的真意(宗萨蒋扬钦哲仁...
-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 两位智者关于冥想的探讨
- 春之祭
- “房产税”?
- 九点九秒的启示
- 我问佛(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 少吃少穿的好处
- 一寸河山一寸血(有心人请看同名...
- 高通胀下的便宜货
- 十诫(仓央嘉错原创,非诚勿扰)
- 信以为真(非诚勿扰)
- 声讨珠心算的教学
- 大人先生传(阮籍)
- 明就仁波切十一月香港行程
- 为什么我爱哈里法克斯(宗萨钦哲...
- “怀念顶果钦哲仁波切”纪念文(...
- 《山楂树之恋》小感
- 见与不见(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
- 怀念我们共同的导师
- 世博经历(杨恒均)
- 有很多方式可以浪费人生
- 教你打坐1:科学是什么玩意
- 关于艺术
- 周有光:没有奇迹只有常规
- 摄受具器弟子(密勒日巴尊者作,...
- 大恩上师仁波切父亲节贺词
- 自身与环保
- 转恶缘为道发愿文(堪布贡噶旺秋...
- 我的堪布??贡噶旺秋
- 职业性格测试
- 大恩上师仁波切母亲节贺词
- 诊室空气不流通,请各位支招
- 当医生也举起屠刀
- 找不到我看病怎么办?
- 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 想起我的英雄
- 吃饭的方法
-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陈寅恪)
- 毛泽东与医生畅谈生死(自人民网...
- 道家医学的精髓:从养生长寿到“...
- 灌顶(邱阳创巴仁波切)
- 纪念许老师
- 机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运和机会(...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李一道长)
- 医有神医,有人医(刘一明)
- 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
- 缙云山7日闭关之得(我身旁重庆...
- 我最想要的是......
- 无从选择??关于爱心工程的一席...
- 强梁者,不得其死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十干体象
- 谁首先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美国...
- 宗萨钦哲仁波切2004年开示的...
- 噶玛巴千诺
- 冷水擦身或冷水浴的操作
- 非洲出现新致命病毒
- 不能上传音乐,只好从哥德巴赫说...
- 08年的最大损失
- 考试之后
- 倒霉的夏枯草
- 疯狂的病毒,疯狂的猪
- 少则得,多则惑
- 谷神不死
- 从《内经》想到今年气候
- 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村上春...
- 关于咳嗽的忌口
-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的“金刚经”...
- 濒湖脉学之沉脉(李时珍)
- 2009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濒湖脉学之浮脉(李时珍)
- 医道合一(摘自伤寒论坛 作者:...
- 如何学习《内经》(任应秋)
- 医疗行业算是服务行业吗?
- 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陈寅恪)
- 论人类误判心理(查理?芒格)
- 简单的人生(芒格)
- 查理?芒格的妙语
- 好好发心
-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 从《黄帝内经》对人体时间节律的...
- 比坏银行更好的办法
- 熟视无睹的障碍
- 一点两面战术
- 研易之一??水地比
- 体检中心几种典型的商业模式
- 恩师索达吉堪布关于儿童参加读经...
- 菩提心的两个阶段之实修
- 深切的虔敬心:面对情绪感受
- 降息对穷人的影响
- 价值投资的智慧
- 直言无忌丘成桐
- 大富翁游戏的误导
- 穷医生的理财入门
- 又降息了
- 去年秋天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弟...
- 水多木漂之案
- 重阴必阳
- 师徒问对
- 《心经》??宗萨钦哲仁波切(2...
- 没有所谓的“真实故事”
- 这不是神通
- 面对高通胀
- 业余医生懂看病吗?
- 今天不能让我死啊
- 是什么让一位中国母亲变成了“贼...
- 你吓过病人、骗过病人吗?
- 怎样让病人觉得你爱他?
- 中医的存与废
- 让孩子的人生起点高一些(孔庆东)
- 作者:麦志广|发布时间:2009-10-28|浏览量:1577次
本文的这个题目,估计所有的读者都会赞同,谁乐意孩子的人生起点“低一些”呢?但是一般人理解的起点高,恐怕就是早点学英语、早点学钢琴之类的吧?
翻阅刘铁芳主编的《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华东师大出版社07年11月版,里面钱理群孙绍振等人的文章都很有启发。钱老师强调美、爱和理想在教育中的作用。孙绍振《着迷:学好语文的捷径》,观点跟我多年来的宣讲是完全一致的。孙老师文章提到小时候逃难,被汪精卫的伪军追劫,是新四军救了他们。上初中时,读的是《蜀山剑侠传》和《新儿女英雄传》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了北大中文系后,硬啃《资本论》和《毛选》英文本,这些为他成为著名学者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麦志广
很多人都对作家学者很敬仰,但奇怪的是,这些人却又往往认为学习文史哲专业是“没用”的。本人有一次在西安演讲时说道:“中国现在有很多家长不同意自己的孩子考文学专业,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文学是没有用的,甚至将来找不到工作。我要纠正一下这个错误观念,我们北大中文系,是北京大学分配最好的,是每年第一个早早完成分配任务的院系,毕业生是供不应求的。”
说到找工作这个“庸俗”的话题,北大中文系有一半的毕业生读研究生或者出国,另外一半被各大媒体和国家机关一分,也就没有了。而且中文学好了,干什么都摧枯拉朽。我们中文系毕业的,在各行各业都是想出人头地就出人头地,想低调隐居就低调隐居。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等等“暴利”领域,也有大量的中文系出身的巨头,没听说哪个巨头是学“企业管理”的。金融专业、管理专业、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都在窗口给客户服务呢。北大校庆,捐款最多的那位校友是我们中文系的??他捐了一亿元人民币!目前没听说世界上还有比他更牛的校友。当然,钱对于我们中文人来说,不是很重要的。钱是个王八蛋,花完了我再赚。但是你靠什么去赚呢?靠中文啦。
因此我近年常说的一句话是:“文学看上去没有用,实际上是最有用的。凡是强大的国家必有强大的文学,没有强大文学的国家强大不了。”你说孙绍振老师当年读《蜀山剑侠传》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什么用啊?你说钱理群老师强调的美、爱和理想都有什么用啊?有那功夫,你去倒卖一台电脑,可以赚一二百块钱,你去帮人编一本书,可以赚三五千块钱。但是,你如果那样做,你一辈子也就是那点钱的价值了。所以,我的现代教育思想,是从有用和无用两个方面,同时灌注我的人文关怀的。如果你害怕孩子将来饿死,就教给他擦皮鞋,每天都能挣一百块钱,日子会过得不错。或者你干脆教给他乞讨,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闹市区,每天都能讨上五六百甚至上千元。但正是这种极端“有用”的教育,把孩子彻底变成了一个“无用”的人。
俗话说,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现代社会还能让一个人饿死?让孩子的人生起点高一些、再高一些吧。其实工作啊、钞票啊、房子啊,汽车啊,都是空的,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但却是最容易被剥夺最容易被贬值的。几个学中文的学历史的在茶桌酒席上一嘀咕,就可以让千千万万人的存款升值一倍或者缩水一半!这个道理不难明白吧?这就是孟轲老师所说的“劳心者治人”也。
劳心之优者,爱与美也。用爱和美建立起来的人生大厦,才是巍然屹立,永不倒塌的。
本期博客思考题:
1、本文是不是反对孩子学英语、学钢琴?
2、现代的“专业”专,还是古代的“专业”专?
3、家长的冥顽愚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