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麦志广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中医科
-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的“金刚经”...
- 我的微博地址
- 关于在广医四院开诊
- 关于预约和就诊
- 该不该吃肉(第十七世大宝法王重...
- 关于增加开诊时间
- 叛逆的佛陀(作者:本乐仁波切)
- 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 真正的出离心其乐无穷(宗萨钦哲...
- “出离”的真意(宗萨蒋扬钦哲仁...
- 俞敏洪: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
- 两位智者关于冥想的探讨
- 春之祭
- “房产税”?
- 九点九秒的启示
- 我问佛(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 少吃少穿的好处
- 一寸河山一寸血(有心人请看同名...
- 高通胀下的便宜货
- 十诫(仓央嘉错原创,非诚勿扰)
- 信以为真(非诚勿扰)
- 声讨珠心算的教学
- 大人先生传(阮籍)
- 明就仁波切十一月香港行程
- 为什么我爱哈里法克斯(宗萨钦哲...
- “怀念顶果钦哲仁波切”纪念文(...
- 《山楂树之恋》小感
- 见与不见(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
- 怀念我们共同的导师
- 世博经历(杨恒均)
- 有很多方式可以浪费人生
- 教你打坐1:科学是什么玩意
- 关于艺术
- 周有光:没有奇迹只有常规
- 摄受具器弟子(密勒日巴尊者作,...
- 大恩上师仁波切父亲节贺词
- 自身与环保
- 转恶缘为道发愿文(堪布贡噶旺秋...
- 职业性格测试
- 大恩上师仁波切母亲节贺词
- 诊室空气不流通,请各位支招
- 当医生也举起屠刀
- 找不到我看病怎么办?
- 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
- 想起我的英雄
- 吃饭的方法
- 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陈寅恪)
- 毛泽东与医生畅谈生死(自人民网...
- 道家医学的精髓:从养生长寿到“...
- 灌顶(邱阳创巴仁波切)
- 纪念许老师
- 机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运和机会(...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让孩子的人生起点高一些(孔庆东...
- 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李一道长)
- 医有神医,有人医(刘一明)
- 禅修心法??正确的修行态度
- 缙云山7日闭关之得(我身旁重庆...
- 我最想要的是......
- 无从选择??关于爱心工程的一席...
- 强梁者,不得其死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问中医几度秋凉(一个中医世家“...
- 十干体象
- 谁首先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美国...
- 宗萨钦哲仁波切2004年开示的...
- 噶玛巴千诺
- 冷水擦身或冷水浴的操作
- 非洲出现新致命病毒
- 不能上传音乐,只好从哥德巴赫说...
- 08年的最大损失
- 考试之后
- 倒霉的夏枯草
- 疯狂的病毒,疯狂的猪
- 少则得,多则惑
- 谷神不死
- 从《内经》想到今年气候
- 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村上春...
- 关于咳嗽的忌口
- 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的“金刚经”...
- 濒湖脉学之沉脉(李时珍)
- 2009巴菲特致股东的信
- 濒湖脉学之浮脉(李时珍)
- 医道合一(摘自伤寒论坛 作者:...
- 如何学习《内经》(任应秋)
- 医疗行业算是服务行业吗?
- 王国维先生纪念碑碑文(陈寅恪)
- 论人类误判心理(查理?芒格)
- 简单的人生(芒格)
- 查理?芒格的妙语
- 好好发心
-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
- 从《黄帝内经》对人体时间节律的...
- 比坏银行更好的办法
- 熟视无睹的障碍
- 一点两面战术
- 研易之一??水地比
- 体检中心几种典型的商业模式
- 恩师索达吉堪布关于儿童参加读经...
- 菩提心的两个阶段之实修
- 深切的虔敬心:面对情绪感受
- 降息对穷人的影响
- 价值投资的智慧
- 直言无忌丘成桐
- 大富翁游戏的误导
- 穷医生的理财入门
- 又降息了
- 去年秋天宗萨钦哲仁波切对大陆弟...
- 水多木漂之案
- 重阴必阳
- 师徒问对
- 《心经》??宗萨钦哲仁波切(2...
- 没有所谓的“真实故事”
- 这不是神通
- 面对高通胀
- 业余医生懂看病吗?
- 今天不能让我死啊
- 是什么让一位中国母亲变成了“贼...
- 你吓过病人、骗过病人吗?
- 怎样让病人觉得你爱他?
- 中医的存与废
- 我的堪布??贡噶旺秋
- 作者:麦志广|发布时间:2010-06-13|浏览量:873次
宗萨钦哲仁波切 口述
陈念萱 翻译
一九八二年锡金西部地方的一个秋末午後,由於我与我的许多老师们的衷心期盼,刚从学校毕业的我,试图在锡金的西部地方,设立一个传统的佛学院,重建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西藏被毁的宗萨大学。在这样一个单纯的乡间,只有一个小房子和几个出家僧的我,想完成这份工作,还真有点为难。事实上,我连教书的老师都尚未有著落。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麦志广
这天,正站在我那阴暗的小房间里发愁,身边围绕著几个无计可施的出家伙伴们,和一堆堆散乱四处的帐单与文件。突然,冒出一个浑身包裹著破布片,又瘦又弱的老先生,见到我倒头就拜,满眼含泪地向我献哈达,激动得挤不出一个字。诧异地望著这不知哪冒出来的何许人物,不断的追问之後,才好不容易地逐渐道出让人大吃一惊的答案,西藏来的贡噶旺秋。那时,西藏刚刚开放,中印双边的通讯情况无法确知,一年之前,我曾试探性的写了一封信,陈述我建校的愿望,寄到学术地位崇高的宗萨大学,属名三位传闻历经多年劳改,仍尚在人间的杰出学者。当时西藏地方那高深莫测的情势,很难想像出我那封地址是否有效的信,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机率有多?小。而今,我惊奇的望著站在面前的,看似衣衫褴褛的乞丐,竟是那三位著名的学者之一,一个地位崇高的堪布。不禁狐疑,那流个不停的泪,究竟是因为重见上师转世(宗萨仁波切是堪布贡噶旺秋的上师-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转世)的喜悦,还是因为忆及上师之种种的深切伤怀。泪眼婆娑地,断断续续述说著他的艰辛之旅与此行的目的。
堪布贡噶旺秋在监牢里待了二十一年,直到一九八0年,经由牢里的传闻,才得知上师蒋扬钦哲确吉罗卓的往生及转世,并听说我建校的愿望,立时决定了这印度之旅。一九八一年初,被释放之时,便立即前往协助妹妹盖房子,这是他唯一存活的亲人。之後,便一直闭门潜修,直到接获我邀请前往印度的信函,便急促地开始计划离开西藏。当时,西藏地方的情势仍十分敏感,即使中国宣称开放,但人与人之间尚弥漫著沈重的恐惧气息,未雨绸缪之计,堪布贡噶旺秋悄悄地出走,让村民以为他仍在闭关中,以免引起村里骚动。
於是,展开了第一站的北藏拉萨之旅,一路蜷缩在卡车的後车厢,行走了许多天。在此,堪布贡噶旺秋片段地拼凑他旅程的详细位置,为避开(本人删去两字[麦])的监视,他舍弃方便常用的路径,而选择了长途跋涉,经凯拉克山(Mount Kialach)步行到印度。这是一段非常艰辛的长程旅行,若非同行藏胞的慷慨与仁慈,堪布恐怕无法活著走完这段旅程。跨越西藏与尼泊尔的边境之时,是让堪布贡噶旺秋最感恐惧的时刻,桥两边村庄的紧张对峙互相监视,逼使堪布躲入大片羊群之中,避开了被发现的恐惧。当他双脚踏上尼泊尔的国土,顿感这趟路程的最大障碍已过。
全程七个月的步行,体能衰疲的老堪布,在抵达後只休息了两天,便全然地投入建校的工作。我们只有少数的不同年龄的工作者,睡觉的房舍都不敷使用,更别提盖学校了,我的卧室变成教室,收容了来自极少的藏族难民的二十个学生,就这样因陋就简地成立了学校。
在这草创期间的第一个月,堪布贡噶旺秋的健康情形非常糟糕,却一再地拒绝休息,认为年事已高,需尽快的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也许就是这份弘法的急迫与饥渴,迫使他生存下来,传法变成他的呼吸。後来我听说,在堪布贡噶旺秋被关期间,所有佛经早已被毁的情形之下,曾讲述全套的经典哲理给狱友们听,自始至终毫无遗漏地口述。在堪布贡噶旺秋的卓越教学并戒律严谨的管束之下,学校迅速地发展,而从锡金迁移到印度比尔。自此,在堪布贡噶旺秋弘法的虔诚专注之下,带领出十多位的堪布(相当於藏传佛学院的博士学位)。
堪布贡噶旺秋教会我三件事,他的弘法超凡意志力,他对上师的纯然虔敬,及对释迦牟尼佛的极度忠诚,我全心的希望,能有更多的众生像他一样,我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