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金龙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临床心理科
- 老公性功能不行我想离婚可以吗?
- 回避性人格障碍容易误诊为精神分...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
- 偏执性精神障碍
- 恐缩症
-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易发展为...
- 顽固性失眠症不是药物能治得好的
- 有很多名人、伟人是Ⅱ型双相障碍
- 社交恐惧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 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
- 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管理
- 强迫性意象与幻听幻视的鉴别
- 焦虑症可以“模仿”很多种躯体疾...
- 儿童青少年幻听和被害妄想的诊断...
- 未知病毒感染者
- 我懂我吗?
- 产后精神疾病
- 口腔溃疡的心理现象
- 情感如水
- 轻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我调整很重要
-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 孩子多大年龄时应跟父母分房睡
- 少男少女不宜期期相亲节目都看
- 开学焦虑症是孩子上学路上的拦路...
- 新型安眠药佐匹克隆(Zopic...
- 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人家看不...
- 主动投射与被动投射
- 抗抑郁药物在母乳中的含量
- 抗抑郁药物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副作...
- 诊断精神疾病最重要最关键的检查...
- 隐匿性抑郁症
- 咦?说好的假期呢?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病例
- 癔症的诊断与分类标准
- 完美主义、自恋型人格与双相障碍...
- 家庭三角关系
- 未来20年精神分裂症有可能取得...
- 加奥氮平诱发抑郁,减奥氮平导致...
- 为社区医生普及精神心理学知识
- 焦虑症可导致或诱发相当严重的心...
- 学校恐惧症(六):共病双相障碍
-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宜简单
- 初级思维过程的特征(二)
- 重度急性焦虑发作时,比心脏病还...
- 黛力新通常不宜长期服用
- 大学毕业后长期宅在家里的人
- 春天来了,情绪障碍患者病情易波...
- 精神病患者及具有精神病遗传易感...
- 追求完美自我与真实自我之冲突
- 你善于焦虑吗?
-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严重感染性疾病...
- 当众讲话焦虑
- 自我界限与成长(转)
- 与糖尿病和谐共处
- 人格解体神经症
- 治疗双相抑郁的药物
- 学校恐惧症(四):医生的孩子
- 最适合的药才是最好的药
- 学校恐惧症(三)
- 抽动症、多动症与产伤
- 精神“正常”不等于心理健康
- 诊断也要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为何焦虑严重时常有孤单无力无助...
- 学校恐惧症
- “大网捕鱼”式治疗,成本高,副...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
- 李阳说,我们彼此很善于激怒对方
- 治疗强迫症,除了加药还是加药
- 用奋乃静加喹硫平替换氯氮平
- 苦水中长大的父母如何教育在甜水...
- 精神科医师的诊断倾向性
- 氯氮平的副作用很严重吗?
- 精神药物治疗和维持治疗的剂量因...
- 家长“很怕”周围人知道自己孩子...
- 五氟利多也可以治疗焦虑症和强迫...
- 心理治疗不是医生教育患者
- 国内舒必利的剂量可能偏小
- 10种可以增强性功能的食品
- 缩阳症
- 远程会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
- 母亲是老师的孩子容易出现精神疾...
- 不要经常重打孩子的屁股
- 我的病人旺老板
- 抗精神病药物与心源性猝死
- 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被误诊为精神...
- 奥氮平致肥胖的问题
- 【征文】多动症与家庭环境
- T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
- 因怀孕而停药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精神疾病
- 考试焦虑的认知模式(一)
- 你居然说我没有艾滋病,我要投诉...
- 正移情与负移情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理...
- 我们国家的医药公司,你们想过要...
- 精分药治疗有效未必就是精神分裂...
- 1例人格障碍误诊为单纯型精神分...
- 疑病症的医源性因素
- 放下是洒脱,提起是勇猛
- 表观遗传与精神分裂症
- 回避性人格障碍容易误诊为精神分...
- 青春期孩子手淫,该如何帮助他?
-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E...
- 慢性焦虑症可致长期高血压
- 生病的孩子是最忠于家庭的孩子
- 治疗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有何不...
- 泣临碧水水亦泣,笑看青山山亦笑
- 春天来了,情绪易波动,自杀危险...
- 五氟利多也能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
- 孩子的不正常可能是对父母的不正...
- 家属的情绪和思维特征影响网上咨...
- 无条件的爱与对界限的尊重
- 睡眠限制疗法
- 关于治疗焦虑症药物的剂量问题
- 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 颈椎病与焦虑症
- 癫痫与精神病
- 氯氮平、奥氮平和维思通能治疗强...
- 孩子的学习有障碍
- 我的病怎么会这样难治呢?
- 余医生,救救我
- 用激素以后的反应-继发性抑郁
- 氯氮平和奋乃静同吃会头难受的很...
- 孩子得的究竟是精神病性障碍,还...
- 请帮助诊断并提供治疗建议
- 患焦虑症时能理智选择吗?
- 得了抑郁症治不好怎么办?
- 妄想阵发擅自停药,又发病了,该...
- 救救可怜的孩子
- 病情严重,怕拖不起了
- 感觉时刻有人迫害她
- 你好,替我妹妹咨询心理问题
- 精神分裂症
- 幻听怎么治不好,急死人--焦急...
- 失眠,很害怕,不想见人
- 我妈抑郁症的药需要加量么?
- 得了焦虑症
- 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 焦虑 身体发热
- 关于孕期用药
- 请问:到底是什么病??精神分裂...
- 抑郁症与神经衰弱
- 怎么挂你的号
- 吃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睡不好,而...
- 离家出走,停药,会有什么后果?
- 困扰我十年的心理疾病,求求您帮...
- 头痛、头晕、失眠已经10个月了...
- 偏执性精神障碍
- 关于精神分裂症使用抗抑郁药物的...
- 是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还是双相抑...
- 疑难病例讨论
- 怕冷,四处求医
- 虎父多犬子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
- 堂?吉诃德
-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义诊
- 医生的孩子容易生病
- 3月21号世界睡眠日联合义诊
- 疑病症患者的行为反应
- 胸闷、憋气,是哮喘?还是心脏病...
-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远期预后
- 氯氮平治疗双相障碍更易诱发强迫...
- 什么是潜意识?
-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是如何发现的...
- 关于被害妄想
- 治疗抑郁症成败的关键在于细节
- 孩子不愿上学,原来是抑郁症
- 强迫性重复
- 日本东京爱光精神病院介绍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六):抗...
- 葛雷格里?贝特森的双重束缚理论
- 如何用好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 缓释片与普通剂型,哪个疗效更好...
- 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
- 青少年不宜玩笔仙
- 医生,护士,院长,还有后勤人员...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五):如...
- 使用患者的语言,进入患者的世界
- 无中生有,坚信妻子有外遇
- 语言的力量
- 没事在家数数钱
- 放下,自在
- 何谓“均匀悬浮注意”?
- 中药和针灸治疗焦虑症
- 舒必利治疗极度兴奋的精神分裂症...
- 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炎原来是疑病症
- 鬼压床是怎么回事?
- 产后抑郁,我该怎么办?
- 强迫症服用文拉法辛效果不错,但...
- 经常狂吃东西为什么我会这样?
- 晚上一直睡不着,老想着会有坏人...
- 躯体形式障碍是怎样的?
- 15岁的男孩不喜欢与父母沟通,...
- 收获
- 希望
- 不要轻易给病人下精神疾病的诊断
- 躁狂症患者服用锂盐需检测甲状腺...
- 我科3位同志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
- 男人眼泪只因心累
-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 惊恐障碍
- 疑病症
- 有人背后议论我,讲我坏话
- 某种精神药物疗效不好,一定要用...
-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讲座
- 目前我国焦虑症治疗现状堪忧
- 克雷丕林诊治过的历史案例
- 君子之泽,润物无声
- 大作家沈从文患社交恐惧症?
- 父母应教育孩子性知识吗?
- 生命意识的教育
- 公司企业员工的亚健康问题
- 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
-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 双相抑郁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
- 苦中作乐,以诗寄语
- 苦中作乐,以诗寄语
- 易感人群不宜看太多有关地震的电...
-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丧亲之痛?
-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丧亲之痛?
- 地震灾后的自我调节
- 美国FDA警示抗癫痫药物有增加...
- 美国FDA警示抗癫痫药物有增加...
- 921大地震?後心理??教?手...
- 921大地震?後心理??教?手...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四):如...
- 中国严禁违规开展脑手术治疗精神...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三)━━...
- 梦驾症与安眠药
- 受孕期母亲生殖道感染(如性病)...
- 喉头异物感
- 英国NICE抑郁症治疗指南(一...
- 有肝功能损害的病人如何用使用精...
- 精神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服用抗抑郁药物期间可以吸烟喝酒...
- 对爱发脾气小孩的教育要前后一致
- 小儿遗尿与学习压力
- 四龄童因吃饭慢被父母虐打摔死
- 口吃:利他林的副作用?
- P-450酶与药物相互作用(二...
- 健康教育讲座
- 服抗抑郁药多属浪费?
- 青蛙王子
- 治疗抑郁症新药欣百达(Dulo...
- 如何减停精神药物?
- 自杀只是抑郁时的想法
- 一个网瘾儿童的可怕幻觉
- 珍爱生命??楼下有很多抑郁症专...
- 躯体化障碍与焦虑障碍
-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药物━━利...
- 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治疗技...
- 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
-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是治疗慢...
- 治疗抑郁症药物所致脱发
- 情感稳定剂有哪些?
- 有明显被害妄想的抑郁症病人容易...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 何时可以停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 精神药物浓度的临床意义
- 中华精神科学会年会
- 作者:余金龙|发布时间:2009-09-24|浏览量:2808次
一年一度的中华精神科学会年会,在同行的努力下,越办越好,无论是会议管理,还是交流论文的质量,都代表了国内的最高水平,为国内学者了解国际国内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为同行们交流经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精神医学工作者宁愿放弃参加国外学术会议的机会,也要参加我们自己的学术年会。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余金龙
本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精神科学术年会将于下个月在长沙举行,很多同行们都在准备参加,我也准备参加。
这么多届年会,越办越经典,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届。
第一届中华精神医学年会于1994年在福建泉州召开,广州有6人参会,有2位教授是自己开车去的,剩下我们4人结伴同行。
我们一行4人先乘船到厦门,船从香港附近经过,远远见到海边山下有几栋高楼,我是第一次见到香港,没什么感觉,有船员告诉我们,当年有很多人就是从这里跳海逃往香港,那是冒着生命危险跳下去的,危险不仅仅来自大海。我有一位东莞病人的父亲当年就是偷渡去的,现在他有些后悔,因为他那些没去香港的兄弟现在都比他富,每年还有分红。真是世事无绝对,风水轮流转。他说他当年到香港后,在香港地铁工作,晚上就睡在地铁站的地上。
船离开香港海域后,到了真正的大海,第一次见到大海,与电影里面的大海不同,海面很平静,一条?也见不到,只是头开始有点晕。
船快到厦门时,船上有人用望远镜望台湾,我们也借来用,可能是有雾,我什么也看不到。
到了厦门后,我们乘了一辆中巴去泉州,途中被司机赶到另一辆很旧的中巴,又碰上修路,车在路上遥来遥去,过了好几个小时还没到,夜色已降临,我们有些着急,怕去晚了误了事,坐在我旁边的一位老农听到我们的谈话,不知从哪里掏出一部大哥大,问我们要不打电话问一下,我们不仅仅是有些感激,当时在广州只是有钱人才有大哥大。
由于是第一届中国精神医学年会,当时国内知名的精神医学界和临床心理学界的学者来了很多,可以说时中国精神科有史以来最大的盛事。在这次大会上,上海张明园教授当选为第一任中华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当选后,张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首先是感谢同行们的厚爱,然后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后,他提高了音量,庄严地说道:“我宣布大会闭幕!”此时离大会闭幕还有好几个小时。
泉州附近有一个小镇,叫石狮,离台湾很近,当年在那里可买到一些很便宜的走私货,我们有位广州同行在那里看中了一个走私表,还了价钱,但她后来又不想要了,被商店的工作人员追赶到外面的街上,为了保护同伴,我还挨了两拳,好在我当时年轻,没受伤。其实,事先已有人提醒我们,去石狮购物,不要轻易还价,结果还是不小心中了招。
当年广州参会6人中已有4位退休,其中3位退休后仍在精神科工作,另一位教授退休后在乡下租了几亩鱼塘,与鱼同乐,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最近都很少见到他。
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第一届学术会议纪要
中华精神科学会 周东丰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成立大会和第一届学术会议于1994年5月8日-11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来自全国的2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于1994年5月8日正式成立。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的前身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学会,成立于195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学会自成立以来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我国精神病学的学科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人才有过重要的贡献。40年来。我国的精神病学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医学界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原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的组织形式已不再适应学科发展的现状。成立独立的专科学会已经势在必行。一、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委员会的组建经过。
自1993年初, 中华医学会批准成立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攻?会精神科学会以来,成立了以原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委和学术秘书组成的筹备组。根据中华攻?会筹建新学会的精神,筹备组制定了新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委员会的组建原则,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具体负责与各省、市、部门医学会及筹备组联系,提出更换和增补委员的人选,再征得各揭下名委员所在单位的同意,确定了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的委员名单,共36名。1994年5月9日,在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张浩然同志主持下,进行了常委和正、副主任委员的选举。经全体委员不计名投票选举,选举张明园为主任委员,沈渔村、杨德森为副主任委员,并选出常务委员13名,名誉委员6名。
中华医深地精神科学会下设五个专业学组即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学组,司法精神病学学组,司法精神病学学组,跨文化精神病学学组,生物精神病学学组和社会精神病学学组;另设有一个分类和诊断标准工作组。
会议期间,本届委员会还通过了上届分类和诊断标准工作组制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标准-II的修订版”(CCMD-II-R)。
本届委员会分析了我国精神科的现状和学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委员会的工作方向:第一,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高学科总体水平。第二,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学科专门化。第三,发展横向和多向联系,活跃学术空气。第四,探索在新形势下学科和学会的发展。
二、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学术上会议的筹备经过和进行情况
学术会议的征稿通知发出以来,在很短时间内,收到了800余篇稿件(其中100余分稿件由第一届生物精神病学学术会议筹备组转来),经原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学会精神科常委的审稿,从中选出382篇论文参加本届学术会议报告,其中32篇作为大会发言,另举行生物精神病学、临床学、治疗学和综合学术会议四个专题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分别有99篇、57篇、79篇和105篇论文在各个专题会议上报告。其中生物精神病学专题会议是生物精神病学组成立以来的第一届学术会议。
大会报告集中了我国近年来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各个领域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医疗实践以及我国专家对本学科发展的理论性探讨。
1.在生物精神病学方面,这次的论文反应出本领域的最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进和开展,有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广州精神病院余金龙等对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病人应用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进行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研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颜文伟等自行设计眼动记录分析仪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作眼球活动待点在诊断中的意义的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周儒伦等对精神分裂症患病同胞基因型的分析,华西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李涛等对双相情感性障碍的遗传病因学研究,深圳精神卫生研究所李治洪等对双相心境障碍基因限制性片断多态性分析等,均采用了分子水平的实验技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神经生化和神经内分泌研究向多系统、系列化发展,研究的设计比较严谨,科学性较强,如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周东丰等报告了对抑郁症的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和抗抑郁治疗机制的系列研究。
2.在临床学方面,这次的论文反应了我国精神病临床工作的大量实践,其中回顾性研究总结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样本也比较大。还有大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如第四军医大学于清汉等进行的皮质下痴呆与慢性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第一军医大学李卫平等对老年期痴呆的临床与病理对照研究,临床学研究的范围超出了传统精神病学的领域,重视通科医院中出现的精神问题和精神病人中的躯体疾病问题,对医疗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在治疗学方面有大量新药的临床试用,涉及精神疾病的各个方面。新药的临床观察大多有严格的实验设计,注意采用双盲和使用国际通用的评定量表,并结合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资料,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如张文海等报告了全国25个单位用精制蝮蛇抗栓酶对50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的观察,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刘炳仑等进行了国产甲硫哒嗪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双育对照研究及血药浓度探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等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氟哌啶醇癸酸酯治疗后还原氟哌啶醇与氟哌啶醇血药浓度比值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对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也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充分注意到用药的安全问题,对于近年来在精神科临床应用的心理或行为治疗在本会议也有所反映,如北京回龙观医院张向阳等介绍了森田疗法对75例在院神经症病人的疗效分析及其对国外引进方法的改进。
4.在社区开展的精神卫生服务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如上海等地区开展对老年期痴呆的协作系列研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园等对523例7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陈彦方等对山东烟台农村853例氯氮平或氯丙嗪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心理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在诊断分类、司法精神病学、儿童少年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神经症的临床和治疗、各种心理测试和心理治疗的应用、流行学研究、中医中药、跨文化精神病学、社区精神卫生保健、康复问题等各个领域也有大量高水平的研究和实践在会议上作了学术交流。
这次学术会议是既往全国性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中规模最大,报告最多的。代表中有曾为我国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精神病学家,他们的报告是多年工作经验结晶,是我们学科的宝贵财富。此外许多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中青年学者,特别是近年来从高校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受到老一辈专家的精心培育,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学术骨干。在这次学术会议上反映出,他们的研究起点高,方法先进,设计严格,科学性强,将为促进我国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的发展,为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起重要作用。由于论文普遍水平较高,但因会议的时间有限,许多优秀的论文无法一一在大会宣读,专题会议的报告水平也相当高。这次学术会议为新成立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的学术活动开了一个好头,将对学科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本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