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金龙副主任医师
-
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
临床心理科
- 老公性功能不行我想离婚可以吗?
- 回避性人格障碍容易误诊为精神分...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
- 偏执性精神障碍
- 恐缩症
-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易发展为...
- 顽固性失眠症不是药物能治得好的
- 有很多名人、伟人是Ⅱ型双相障碍
- 社交恐惧症的临床特征与治疗
- 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
- 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管理
- 强迫性意象与幻听幻视的鉴别
- 焦虑症可以“模仿”很多种躯体疾...
- 儿童青少年幻听和被害妄想的诊断...
- 未知病毒感染者
- 我懂我吗?
- 产后精神疾病
- 口腔溃疡的心理现象
- 情感如水
- 轻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我调整很重要
- 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 孩子多大年龄时应跟父母分房睡
- 少男少女不宜期期相亲节目都看
- 开学焦虑症是孩子上学路上的拦路...
- 新型安眠药佐匹克隆(Zopic...
- 中国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人家看不...
- 主动投射与被动投射
- 抗抑郁药物在母乳中的含量
- 抗抑郁药物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副作...
- 诊断精神疾病最重要最关键的检查...
- 隐匿性抑郁症
- 咦?说好的假期呢?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病例
- 癔症的诊断与分类标准
- 完美主义、自恋型人格与双相障碍...
- 家庭三角关系
- 未来20年精神分裂症有可能取得...
- 加奥氮平诱发抑郁,减奥氮平导致...
- 为社区医生普及精神心理学知识
- 焦虑症可导致或诱发相当严重的心...
- 学校恐惧症(六):共病双相障碍
-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宜简单
- 初级思维过程的特征(二)
- 重度急性焦虑发作时,比心脏病还...
- 黛力新通常不宜长期服用
- 大学毕业后长期宅在家里的人
- 春天来了,情绪障碍患者病情易波...
- 精神病患者及具有精神病遗传易感...
- 追求完美自我与真实自我之冲突
- 你善于焦虑吗?
-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严重感染性疾病...
- 当众讲话焦虑
- 自我界限与成长(转)
- 与糖尿病和谐共处
- 人格解体神经症
- 治疗双相抑郁的药物
- 学校恐惧症(四):医生的孩子
- 最适合的药才是最好的药
- 学校恐惧症(三)
- 抽动症、多动症与产伤
- 精神“正常”不等于心理健康
- 诊断也要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 为何焦虑严重时常有孤单无力无助...
- 学校恐惧症
- “大网捕鱼”式治疗,成本高,副...
-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
- 李阳说,我们彼此很善于激怒对方
- 治疗强迫症,除了加药还是加药
- 用奋乃静加喹硫平替换氯氮平
- 苦水中长大的父母如何教育在甜水...
- 精神科医师的诊断倾向性
- 氯氮平的副作用很严重吗?
- 精神药物治疗和维持治疗的剂量因...
- 家长“很怕”周围人知道自己孩子...
- 五氟利多也可以治疗焦虑症和强迫...
- 心理治疗不是医生教育患者
- 国内舒必利的剂量可能偏小
- 10种可以增强性功能的食品
- 缩阳症
- 远程会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发展...
- 母亲是老师的孩子容易出现精神疾...
- 不要经常重打孩子的屁股
- 我的病人旺老板
- 抗精神病药物与心源性猝死
- 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被误诊为精神...
- 奥氮平致肥胖的问题
- 【征文】多动症与家庭环境
- TD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
- 因怀孕而停药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精神疾病
- 考试焦虑的认知模式(一)
- 你居然说我没有艾滋病,我要投诉...
- 正移情与负移情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理...
- 我们国家的医药公司,你们想过要...
- 精分药治疗有效未必就是精神分裂...
- 疑病症的医源性因素
- 放下是洒脱,提起是勇猛
- 表观遗传与精神分裂症
- 回避性人格障碍容易误诊为精神分...
- 青春期孩子手淫,该如何帮助他?
- 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E...
- 慢性焦虑症可致长期高血压
- 生病的孩子是最忠于家庭的孩子
- 治疗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有何不...
- 泣临碧水水亦泣,笑看青山山亦笑
- 春天来了,情绪易波动,自杀危险...
- 五氟利多也能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
- 孩子的不正常可能是对父母的不正...
- 家属的情绪和思维特征影响网上咨...
- 无条件的爱与对界限的尊重
- 睡眠限制疗法
- 关于治疗焦虑症药物的剂量问题
- 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 颈椎病与焦虑症
- 癫痫与精神病
- 氯氮平、奥氮平和维思通能治疗强...
- 孩子的学习有障碍
- 我的病怎么会这样难治呢?
- 余医生,救救我
- 用激素以后的反应-继发性抑郁
- 氯氮平和奋乃静同吃会头难受的很...
- 孩子得的究竟是精神病性障碍,还...
- 请帮助诊断并提供治疗建议
- 患焦虑症时能理智选择吗?
- 得了抑郁症治不好怎么办?
- 妄想阵发擅自停药,又发病了,该...
- 救救可怜的孩子
- 病情严重,怕拖不起了
- 感觉时刻有人迫害她
- 你好,替我妹妹咨询心理问题
- 精神分裂症
- 幻听怎么治不好,急死人--焦急...
- 失眠,很害怕,不想见人
- 我妈抑郁症的药需要加量么?
- 得了焦虑症
- 我这种情况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 焦虑 身体发热
- 关于孕期用药
- 请问:到底是什么病??精神分裂...
- 抑郁症与神经衰弱
- 怎么挂你的号
- 吃了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睡不好,而...
- 离家出走,停药,会有什么后果?
- 困扰我十年的心理疾病,求求您帮...
- 头痛、头晕、失眠已经10个月了...
- 偏执性精神障碍
- 关于精神分裂症使用抗抑郁药物的...
- 是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还是双相抑...
- 疑难病例讨论
- 怕冷,四处求医
- 虎父多犬子
-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
- 堂?吉诃德
-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义诊
- 医生的孩子容易生病
- 3月21号世界睡眠日联合义诊
- 疑病症患者的行为反应
- 胸闷、憋气,是哮喘?还是心脏病...
-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远期预后
- 氯氮平治疗双相障碍更易诱发强迫...
- 什么是潜意识?
-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是如何发现的...
- 关于被害妄想
- 治疗抑郁症成败的关键在于细节
- 孩子不愿上学,原来是抑郁症
- 强迫性重复
- 日本东京爱光精神病院介绍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六):抗...
- 葛雷格里?贝特森的双重束缚理论
- 如何用好抗精神疾病的药物?
- 缓释片与普通剂型,哪个疗效更好...
- 中华精神科学会年会
- 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
- 青少年不宜玩笔仙
- 医生,护士,院长,还有后勤人员...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五):如...
- 使用患者的语言,进入患者的世界
- 无中生有,坚信妻子有外遇
- 语言的力量
- 没事在家数数钱
- 放下,自在
- 何谓“均匀悬浮注意”?
- 中药和针灸治疗焦虑症
- 舒必利治疗极度兴奋的精神分裂症...
- 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炎原来是疑病症
- 鬼压床是怎么回事?
- 产后抑郁,我该怎么办?
- 强迫症服用文拉法辛效果不错,但...
- 经常狂吃东西为什么我会这样?
- 晚上一直睡不着,老想着会有坏人...
- 躯体形式障碍是怎样的?
- 15岁的男孩不喜欢与父母沟通,...
- 收获
- 希望
- 不要轻易给病人下精神疾病的诊断
- 躁狂症患者服用锂盐需检测甲状腺...
- 我科3位同志被授予抗震救灾优秀...
- 男人眼泪只因心累
- 精神分裂症会遗传吗?
- 惊恐障碍
- 疑病症
- 有人背后议论我,讲我坏话
- 某种精神药物疗效不好,一定要用...
-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讲座
- 目前我国焦虑症治疗现状堪忧
- 克雷丕林诊治过的历史案例
- 君子之泽,润物无声
- 大作家沈从文患社交恐惧症?
- 父母应教育孩子性知识吗?
- 生命意识的教育
- 公司企业员工的亚健康问题
- 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
- 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 双相抑郁症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
- 苦中作乐,以诗寄语
- 苦中作乐,以诗寄语
- 易感人群不宜看太多有关地震的电...
-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丧亲之痛?
- 如何陪伴他人走出丧亲之痛?
- 地震灾后的自我调节
- 美国FDA警示抗癫痫药物有增加...
- 美国FDA警示抗癫痫药物有增加...
- 921大地震?後心理??教?手...
- 921大地震?後心理??教?手...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四):如...
- 中国严禁违规开展脑手术治疗精神...
- 妊娠期精神疾病的治疗(三)━━...
- 梦驾症与安眠药
- 受孕期母亲生殖道感染(如性病)...
- 喉头异物感
- 英国NICE抑郁症治疗指南(一...
- 有肝功能损害的病人如何用使用精...
- 精神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服用抗抑郁药物期间可以吸烟喝酒...
- 对爱发脾气小孩的教育要前后一致
- 小儿遗尿与学习压力
- 四龄童因吃饭慢被父母虐打摔死
- 口吃:利他林的副作用?
- P-450酶与药物相互作用(二...
- 健康教育讲座
- 服抗抑郁药多属浪费?
- 青蛙王子
- 治疗抑郁症新药欣百达(Dulo...
- 如何减停精神药物?
- 自杀只是抑郁时的想法
- 一个网瘾儿童的可怕幻觉
- 珍爱生命??楼下有很多抑郁症专...
- 躯体化障碍与焦虑障碍
-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主要药物━━利...
- 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治疗技...
- 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
- 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是治疗慢...
- 治疗抑郁症药物所致脱发
- 情感稳定剂有哪些?
- 有明显被害妄想的抑郁症病人容易...
-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 何时可以停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 精神药物浓度的临床意义
- 1例人格障碍误诊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思考
- 作者:余金龙|发布时间:2011-05-02|浏览量:2212次
有一个男孩,他父母可以说是超级过度保护,孩子从小到大,父母什么都替他想好,什么都帮他安排好,生怕孩子有事,生怕孩子将来会怎么样。例如,孩子交的每一个朋友,他父亲都要派人去调查清楚:那人人品怎么样?家庭背景如何?生怕孩子交友不慎,误交了损友。
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琴在治疗中常常会讲的一句话:“这种爱是一只金制的鸟笼,因为它是金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它是一只笼子,但它的确是一只笼子,让你没有办法飞走。”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余金龙
这个孩子父母的爱,那绝对是一个纯金制的鸟笼,估计孩子是很难飞出去的了。果不其然,好事不应验,坏事特灵,孩子一上大学就出现精神问题,跟同学相处困难,不爱学习,常旷课,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最后不得不退学回家。
退学前后,都没有接受治疗,不久,孩子应征入伍,出人意料的是,这孩子在部队却表现很好,还考取了部队学校,并与同学恋爱结婚,转业后又回到父母身边,在公安部门工作。但好景不长,没多久,旧病复发,工作吊尔郎当,得过且过,对工作没热情,极少自己主动积极做事。要是喝醉了酒,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不上班,也不回家,在外游荡,要家人去找他才回家。后来,妻子终于受不了了,于2年前离婚,现在跟父母一起住。
于半年前,到当地精神病医院就诊,诊断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用奥氮平治疗,治疗有效,家人觉好了五成左右,但肥胖明显,治疗2个月后,体征增加了30斤。
关于这个案例的思考:
1、起病后,曾一度不治自愈,自愈后的状态甚至比起病前还要好,这不符合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因此,该患者的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是错误的,是一个误诊。那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呢?
2、“这种爱是一只金制的鸟笼,因为它是金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它是一只笼子,但它的确是一只笼子,让你没有办法飞走。”
为什么鸟儿飞不走?一是因为笼子想关住她,二是因为她的翅膀不够硬,三是因为她内心缺乏安全感。
所以,这位患者的病,主要还是一个人格障碍,内心有冲突,自我力量弱小和安全感的缺乏。有这类人格障碍的人,遇到压力时,就容易出现精神或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行为异常、过度敏感多疑等,当敏感多疑很严重的时候,就容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相混淆。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我的体会主要还是各种各样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类病人用抗精神病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因为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焦虑作用,其中氯氮平和奥氮平的抗焦虑作用是最强的。所以,这类病人有时用奥氮平治疗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3、焦虑的下面一定有内心冲突,具体有什么冲突?每个患者不一样,医生只有长期深入的分析后才知道。但依赖和独立的矛盾通常是有的,一方面很依赖父母,一方面又很想自主独立,但翅膀不够硬,只能想,而不敢做。为什么他每次都是喝醉酒后离家出走?因为酒能壮胆,酒也有短暂抗焦虑作用,这时他就够力量离家出走了。他找的那位妻子跟他父母是一样的,也是对他过度保护。他为什么要找一位这样的妻子?这也反映了他潜意识中对父母的依赖。父母可以这样一辈子爱孩子,但妻子就很难这样长期爱丈夫,会很累,会很辛苦,这也是他们后来离婚的重要原因。
4、所以,要真正治好这位患者,有一个较好的远期预后,心理治疗或家庭治疗就很重要,需要化解其内心冲突,增强其自我力量,提高其安全感。但在目前阶段,还需要药物治疗的支持,因为患者内心的力量还太过弱小。
5、我们有时在杂志和网上见到一些用其它技术成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文章,例如单用中药或心理治疗就治好的精神分裂症,这时你就需要多思考一下了,认真去研究那些文章提供的案例,看是不是真的是精神分裂症。我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我感觉没有一例明确是精神分裂症,而很可能是其它疾病被误诊成精神分裂症。我的体会是,如果真的是精神分裂症,单用中药治疗或单用心理治疗都不行。
6、也有相反的情况,例如,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是精神分裂症,不需要心理治疗。”但这也要思考:你孩子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依据充不充分?例如,上面这位患者被诊断为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实际上就不是的,对于这位患者来说,心理治疗或家庭治疗就很重要。
7、上面这位患者,若能接受系统的治疗,我估计有可能几年后就治好了,并且也不需要药物了。但如果当作精神分裂症,只是用药物来治疗的话,虽然奥氮平这类药也能较好的控制精神症状,但患者内在的心理问题可能很难改变,会长期存在,会出现一停药精神症状就复发的现象,如果这样的话,就跟真的精神分裂症没两样了。
美国医生曾做过一个研究,对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人进行连续观察,他们连续观察了50年,发现这些焦虑症病人后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大多转变为躯体形式障碍。
所以,不要小看焦虑症的治疗,尤其是在我们国家,掌握或基本掌握精神分裂症治疗技术的医生不少,但真正掌握焦虑症治疗技术的医生是极少,而严重的焦虑症给患者和患者家人带来的影响,不是当事人是很难想像的。
8、该患者去当兵后,精神症状不治自愈,表现好,事业、爱情都有很好的收获,一转业回家就不行了,复发了。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就肯定?有治疗的线索。
9、该患者还有一个妹妹,这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儿子生病后,父亲就很认真的告诉女儿:“将来我们死后,你要承担起照顾你哥的责任。”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对儿子的保护,就是在自己死后也要安排好。
重男轻妇现象,现在在广东还很普遍、尤其是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还很严重,常常是父母越重视、越保护那个越容易出现精神或心理问题,越不重视那个却越有出息,因此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孩子和家庭来看病,在我的门诊中,几乎天天都有。
10、这样的孩子很依赖父母,有时,父母在潜意识也很需要孩子这种依赖(注:父母本身有心结未解),从而出现孩子和父母都潜意识抵抗治疗,都潜意识不希望把病治好,因为这样可以满足双方依赖的需要(注:这发生在潜意识,父母本人是不知道的。在意识里,父母当然希望自己孩子的病快些好)。但父母这种抵抗治疗的行为通常很隐蔽,很难注意到。但还是有些线索可寻的,例如,起病好几年了,除了搞了些迷信活动外,一直未接受过正规的治疗,应想到有这种可能;当父母总是以各种理由(例如:担心药物有严重副作用等)反对孩子接受正规的医院的治疗时,就应想到有这种可能。还有,当大家都说中医中药治疗精神疾病无效,却还只准孩子用中药治疗时,也应想到有这种可能。(余金龙)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