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性低醛固酮血症应该如何预防?
-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 SLE所致精神障碍
- 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精神障碍
- 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
- 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皮质醇增多症
- HIV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
- 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 有机溶剂吸入
- 非麻醉性镇痛药
- 多药滥用
- 大麻类药物
- 烟草
- 药物滥用预防之四减少需求
- 药物滥用预防之三减少供应
- 药物滥用预防之二总策略
- 药物滥用的预防之一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之二----阿...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之一
- 常见睡眠障碍
- 睡眠障碍定义分类
- 正常睡眠
-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抑郁障碍识别率...
- 精神分裂症治疗预防
-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
- 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
- 慢性病抑郁障碍及其处理
- 老年痴呆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对综合医院患者...
- 恐惧障碍
- 广泛性焦虑障碍
- 惊恐障碍
- 强迫症
- 神经衰弱
- 神经症概述
- 苯丙胺类相关知识
- ATS滥用及依赖诊断及治疗预防
- ATS药理作用及危害
- ATS神经化学机制
- ATS药动学
- 苯丙胺类兴奋剂发展史
- 苯丙胺类兴奋剂简介
- 抗抑郁药物和妊娠
- 抗抑郁药和性功能障碍
- 抗抑郁药物何时起效
- 抗抑郁药物种类
- 抗抑郁药物选择
- 抑郁症宣言
- 不典型抑郁
- 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
- 精神分裂症常见临床类型
- 摇头丸
- 常见新型毒品介绍
- 貌似药品处方 实为毒品
- 了解自己心理状况
- 正确认识自我
- 平衡饮食,保健强身
- 减少烟酒,健康生活
- 致幻性ATS
- 作者:王育红|发布时间:2010-12-12|浏览量:873次
致幻性ATS类(摇头丸,MDMA、MDA等)
苯丙胺类衍生物中有一类可以产生致幻作用,我国吸毒者俗称摇头丸。所谓摇头丸通常是指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为主要成分所制成的片剂。但目前市面上查获的摇头丸片剂成分则多种多样。
MDMA有效口服剂量为50-150mg,服后约半小时出现幻觉,体会到平和安详感,对陌生人态度友善,警惕能力降低,易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绝大部分病人体会到欣快,自我感觉良好,交谈能力增强,此时,迪斯科强烈节奏的音乐刺激会使食用者不由自主的摇摆,有时服用一粒摇头丸可摇摆4-6小时,如用啤酒送服,药效会提前出现并感到作用增强,部分病人体会到恐慌、妄想、抑郁、精神混乱。肌肉兴奋症状包括痉挛、抽搐或孪缩运动,不能控制的咬牙。有的病人出现恶心、口干、视物模糊、发热、大汗乃至虚脱。兴奋过后,有部分病人感到嗜睡、肌肉痛、压抑、注意不集中、头痛、烦躁不安等。清远市人民医院精神科王育红
急性中毒:起于服药20-60分钟,2-3小时达高峰,持续8小时,24-48小时逐渐恢复。而过量中毒致死的原因主要有: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心室纤颤、高热综合征,包括高热、代谢性酸中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中毒性肝炎所致肝功能衰竭。
躯体症状包括:心率增快、体温升高、反射亢进、肌紧张痉挛、震颤、口干、食欲减退、失眠。
心理症状:运动不安、欣快、情绪紧张、感知觉增强、自发动作增加、亲密感、亲近感增强、感知觉增强、幻觉和偏执状态。
后发作用:急性中毒的后发作用主要包括疲劳、肌肉痛、虚弱状态、头痛、抑郁状态等。
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偏执性精神状态、再发再燃现象(flash-back)、自杀心境、人格和现实解体症状、幻觉、焦虑状态、抑郁和惊恐发作及认知功能损害。ATS对认知功能的急性和长期作用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已有几个研究提示MDMA会引起认知功能损害,尤其是在学习和记忆方面。
依赖:苯丙胺具有较强的精神依赖性,即使少量短期使用苯丙胺后,停药时也会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情绪抑郁、行动缓慢、刻板动作、疲乏无力、嗜睡或多梦、饥饿感和再次使用兴奋剂的渴求。应该注意的是,对于产生耐受性的个体来讲,大凡停药一个时期之后,就可以恢复个体对本药的敏感性。对于已形成依赖性的个体来讲,其耐受性的增加尤为突出。文献报告中,有每日用量达1700mg,而不出现副作用者。
副作用:急性副作用的频率依次为:欣快、精力增加、性欲增加、磨牙、背痛、恶心、偏执、焦虑、抑郁等。长期(慢性)副作用有人格解体、背痛、颈肌僵硬、失眠、抑郁、关节僵硬、皮疹、头痛、再发再燃现象、胃痉挛等。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