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医生出书:滥用药物搞垮孩子...
- 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
- 天灸疗法又开始了
- 我院中医科万力生教授荣获“广东...
- 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体弱孩子...
- 万力生教授招收遵义医学院儿科硕...
- 过敏性咳嗽要早治(我家的健康故...
- 断奶断出个夜啼儿?(我家的健康...
- “秋季腹泻”不是简单的“拉肚子...
- 吃对了,孩子才健康??深圳晚报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儿科专...
- 吃对了孩子才健康??为孩子选择...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儿科专...
- 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
- 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体弱孩子...
- 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科疾病成新宠:...
- 听讲座获赠书,深圳市儿童医院万...
- 听讲座获赠书,深圳市儿童医院中...
- 让遗尿症的孩子不再怕遗尿(发表...
- 教您10种不打针、不吃药的中医...
- 《我家的健康故事》
- 预告:《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讲...
- 预告:《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讲...
- 滥用抗生素孩子是最大受害者(来...
- 专家称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老生病...
- 滥用药物是体弱多病“祸首”(来...
- 滥用“三素一汤”搞垮孩子身体(...
- 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体弱孩子的...
- “医患携手,关爱儿童健康” 第...
- 谁搞垮了孩子的身体??讲座
- “医患携手,关爱儿童健康”科普...
- 滥用药物危害无穷
- 日常养生(22)??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21)??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20)??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9)??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8)??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7)??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6)??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5)??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4)??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2)??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1)??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0)??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9)??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8)??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7)??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6)??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5)??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3) ??深圳特区报
- 日常养生(1)??深圳特区报连...
- 2010年天灸疗法预约通知
- 哪些人更容易生出天才宝宝?
- 健康的孩子是“爬”出来的
- 儿童体质已到“危险边缘”:软、...
- 新编婴幼儿营养食谱(第2版) ...
- 汽水是哮喘患者的饮食大忌
- 牛奶喂养常犯的四个错误
- 最大的喂养不当是吃的太饱,三分...
- 孩子护理不当,“病从口入”(深...
- 季节交替时,孩子穿衣方法(深圳...
- 儿童二十二种不良生活习惯
- 《日常养生》出版??主编万力生
- 牛奶喂养常犯的四大错误
- 儿童咳喘,“三九贴敷”来预防(...
- 儿童咳喘,“三九贴敷”来预防(...
- 中医特色疗法---小儿推拿
- 小儿遗尿症的饮食治疗与误区(晶...
- 94届校友万力生教授向母校捐赠...
-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剖析(发表于晶...
- 浅谈??小儿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
- 体弱儿童的中医调理(来源??晶...
- 儿童体弱的八大因素(来源??晶...
- 儿童不宜多吃的食品有哪些?
- 夏季养生
- “冬病夏治”受青睐(来源?深圳...
- 警惕!尿不湿导致小儿尿床(深圳...
- 三分饥和寒 孩子更健康((晶报...
- 小孩遗尿莫轻视(晶报 >...
- 警惕!体弱儿童身体被搞垮的八大...
- 天灸疗法(冬病夏治)预约通知
- 日常养生(13)??深圳特区报(连载)
- 作者:万力生|发布时间:2010-07-25|浏览量:672次
| ||||
无饥无饱,五脏之葆 (3)注意饮食禁忌 在人类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有些动、植物于人体有害,吃入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如海豚、发芽的土豆等,对人体有毒,误食会影响健康,危及生命。因而,在饮食中,应多加小心,仔细辨认。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医家张仲景就提出了有关食品禁忌的问题。在《金匮要略》中,分别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和《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两类,指出:“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之”,“生果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这些饮食禁忌,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在饮食卫生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4.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就是饮食要有节制。这里所说的节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进食的量,一是指进食的时间。所谓饮食有节,即进食要定量、定时。《吕氏春秋?季春纪》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1)定量 定量是指进食宜饥饱适中。人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输布,主要靠脾胃来完成。进食定量,饥饱适中,恰到好处,则脾胃足以承受。消化、吸收功能运转正常,人便可及时得到营养供应,以保证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反之,过饥或过饱,都对人体健康不利。 过分饥饿,则机体营养来源不足,无以保证营养供给。消耗大于补充,就会使机体逐渐衰弱,势必影响健康。反之,饮食过量,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食物停滞于肠胃,不能及时消化,就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布;脾胃功能因承受过重,亦会受到损伤。其结果,都难以供给人体生命所需要的足够营养。气血化生之源不足,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无益于健康。《管子》说:“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千金要方?养性序》进而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当然,在没有食欲时,也不应勉强进食,过分强食,脾胃也会受伤。《吕氏春秋?孟春纪》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也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这些论述都说明了节制饮食定量的重要养生意义。 下期预告: 定量、定时是保护消化功能的调养方法,也是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这即进食适度的意思 |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