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溢性皮炎和激素脸的区别
- 妊娠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对胎儿有...
- 无绿藻病
- 玫瑰糠疹的诊治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深受患者...
- 感谢欧阳恒老师
- 带状疱疹后遗症止痛特效方
- 脱发一洗生
- 紫铜消白方治好白癜风(转载)
- 艾灸手指药洗患处,白癜风落荒而...
- 白癜风怎么治才是最正确的
- 如何减少白癜风的复发
- 转载 欧阳恒中医皮肤科中的直观...
- 欧阳恒名老中医专攻“毒”
- 我荐良方----治疗头皮屑的外...
- 转发---温法祛除银屑病
- 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答疑
- 软皮汤治疗硬皮病
- 脏腑辨证治痤疮
- 从风、湿、热、虚辩治湿疹
- 银屑病的论治特色
- 针药并用治疗结节性痒疹
- 神经性皮炎病治与防
- 帮你为荨麻疹查因
- 结节性痒疹
- 银屑病专方专药
- 痤疮专方专药
- 湿疹的专药专方
- 治疗扁平疣专药专方
- 赵炳南治疗荨麻疹医案
- 白癜风常用中药
-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正式...
- 减肥茶
- 怎样学会中医真功夫--值得参考
- 中医要姓“中”
- 下一代中医在哪里(不吐不快) ...
- 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
- 白癜风食疗原则
- 除 “ 白斑", 需淡...
- 火针治疗皮肤病
- 带状疱疹的治疗
- 皮肤病发物与忌口
- 白癜风3个月痊愈---与白癜风...
- 少年白头的食疗
- 指甲油的危害你知多少?
- 人工划痕征方即人工荨麻疹方
- 内服加外用治疗扁平疣效佳
- 师承博士答辩
- 晒太阳的好处--转载三湘都市报
- 糖尿病足 预防重于治疗
- 银屑病患者药浴体会
- 行医感受之一
- 浅谈提高中医皮肤病疗效的几个问...
- 转载??名医名家李可先生“攻癌...
- 我荐良方--治湿疹、糖尿病、乳...
- 慢性荨麻疹--医案
- 我荐良方--治慢性荨麻疹良方
- 外洗方
- 告患者书
- 我荐良药--银翘解毒丸新用
- 我荐良方----夏季皮炎方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李可之乌蛇荣皮汤通治皮肤病-孙...
- 治疗难治性慢性手部皮炎
- 欧阳恒教授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紫铜消白方联合窄谱UVB照射治...
- 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 大医精诚的典范?欧阳恒教授
- 浅谈欧阳恒教授给“邪找出路”之...
- 儿童为何易患脓疱疮
- 如何正确对待和治疗银屑病
- 中医理应自强
- 白癜风的中医诊疗规范-湖南省中...
- 银屑病的中医诊疗规范-湖南省中...
- 寄望于皮肤病患者有一个好心情
- 湿疹(湿疮)中医诊疗方案
-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维生素C对白癜风有哪些影响
- 银屑病的治疗观
- 外阴瘙痒症和肛周湿疹的治疗
- 牛皮鲜能彻底治愈吗吃什么药比较...
- 牛皮鲜能彻底治愈吗吃什么药比较...
- 身上为什么长脓疱疮?
- 希格玛紫外线光疗仪SS-01用...
- 欧阳恒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 冬季皮肤的保养
- 青少年白癜风的防治
- 艾灸加放血拔罐治疗皮肤病
- 湖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简介
- 白斑就是白癜风吗?
- 多皮饮
- 多皮饮
- 玫瑰糠疹的诊治
- 白癜风皮肤移植的适应证、不良反...
- 口腔扁平苔藓
- 斑秃或脱发
- 斑秃或脱发
- 白癜风常用药物
- 牛皮癣
- 背部大片毛囊炎
-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
- 白癜风应该做哪些检查 ?
- 慢性荨麻疹验方--当归玉真散
- 斩痒汤??顽固性皮炎湿疹、结节...
- 皮肤过敏治疗没太大效果怎么办?
- 扁平疣怎样治疗?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 手足癣
- 玫瑰糠疹的治疗
- 银屑病辨病用方
- 银屑病的诊治
- 治疗痤疮良方
- 疏肝解郁法治疗白癜风
- 疏肝解郁法治疗白癜风
- 滋补肝肾法治疗白癜风
- 《医林改错》 活血通络法治疗白...
- 《医林改错》 活血通络法治疗白...
- 小儿湿疹的治疗
- 小儿湿疹的治疗
- 升麻黄连汤治疗面热(面部敏感性...
- 升麻黄连汤治疗面热(面部敏感性...
- 白癜风的治疗验案
- 欧阳恒病案评析---掌跖脓疱病...
- 徐宜厚病案评析--干燥综合征
- 徐宜厚病案--皮肌炎和多发性肌...
- 伍德灯
- 转载:白癜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 转载:白癜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 尖锐湿疣的治疗
- 尖锐湿疣的治疗
- 健康长寿的10个"捷径...
- 如何辨别医疗虚假广告--文章来...
- 名院治疗白癜风的主要药物及方法
-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 朱仁康病案评析?湿疹案
- 朱仁康病案评析?湿疹案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限局性硬...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限局性硬...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酒?...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酒?...
- 名医治疗扁平疣
- 转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银...
- 转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银...
- 转载: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转载: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转载:难治性皮肤病之诊疗
- 大医精诚的典范?记欧阳恒教授
- 大医精诚的典范?记欧阳恒教授
- 热心回复病友
- 热心回复病友
- 医保应该为老百姓
- 医保应该为老百姓
- 痤疮的忌口与食疗
- 痤疮的忌口与食疗
- 疣必尽外治扁平疣90例疗效观察
- 疣必尽外治扁平疣90例疗效观察
- 乳腺癌应早防治
- 乳腺癌应早防治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温病学指导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温病学指导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读“可笑的中医偏方”有感
- 读“可笑的中医偏方”有感
- 益白消斑霜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
- 益白消斑霜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
- 让我们了解带状疱疹
- 让我们了解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法
-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法
- 皮肤瘙痒你重视了吗?
- 皮肤瘙痒你重视了吗?
- 拾起被遗忘的中医
- 拾起被遗忘的中医
- 中医,危难中见真情
- 中医,危难中见真情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作者:李小莎|发布时间:2009-12-09|浏览量:1156次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好发于青春期青年男女,俗称青春痘。笔者有幸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欧阳恒老师侍诊,经过临床多例治疗观察,体会到欧阳恒老师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脏腑辨证,将本病分为:肺热型、肺胃蕴热型、肺脾湿热型、肝肾瘀滞型。认为本病总由肺经血热;脾不健运,湿热郁结,肺脾湿热;肺胃蕴热;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为主要病机,从肺、胃、脾、肝、肾方面对痤疮进行论治,效果良好。现把经验总结如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李小莎
1.辩证论治
1.1 肺热毒蕴型
证象:多见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面部油腻,间见少量脓点或脓疱,伴口微渴,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数或略浮或弦。证治: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用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5g、茯苓1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山楂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方中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茯苓、泽泻、枳壳、生军利湿泻热通腑。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通肠腑以泻肺热,“釜底抽薪”之意;山楂降脂祛油;旱莲草、女贞子滋阴补肾,肾阴充养,肺阴得以滋养,“金水相生”者,犹言肺肾互相滋养,相须以为用也,补阴制阳是也。
1.2 肺胃蕴热型
证象:颜面皮肤潮红,丘疹、脓疱、黑头及白头粉刺较多见,颜面光亮,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证治:清胃泻肺,方用金土汤:枇杷叶12g 桑白皮15g、黄芩10g 黄连5g、生山楂15g 白花蛇舌草15g、生地15g、丹皮10g 升麻8g、羌活8g 益母草15g。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专清泻肺热,黄连、生山楂清除肠胃壅滞之湿热,石膏泻肺胃之热,白花蛇舌草、生地黄、丹皮清热凉血、解毒散瘀,升麻、羌活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以疏散头面郁热,再加入益母草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
1.3 肺脾湿热型
证象: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脓疱,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证治:清泄肺胃,方用枇杷清肺饮加泻黄散:枇杷叶10g、黄柏10g、黄连3g、玉竹参10g、甘草6g、桑白皮12g、升麻10g、当归12g、藿香叶8 g、山桅仁10g、石膏15g、防风10g。方中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入肺经,清肃肺热为。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石膏、桅仁清泻脾胃积热;当归、玉竹参清热凉血;藿香理气醒脾;防风疏散伏火;升麻引药上行;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有脓疱加公英、地丁;便干加生大黄。
1.4 肝肾瘀滞型
证象:痤疮日久,皮疹色暗红、有囊肿或结节、瘢痕、局部痒痛,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弦滑或细涩。证治:活血柔肝,滋阴补肾。方用消疮汤:生地黄15g、山茱萸10g、知母10g、牡丹皮10g、黄柏10g、桃仁10g、赤芍10g、丹参、旱莲草、女贞子各15g,甘草6g。认为痤疮发病根本在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其标在肺胃积热,血热瘀滞,所以用二至丸益肝肾,补肝血;知柏地黄丸泻火养阴,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加强清热凉血之功;丹参、桃仁、赤芍凉血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滋肾柔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2.病案举例
张某某,女,22岁,就诊日期:2009年6月11日,面部起红疹反复发作1年余。患者于2007年9月起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色丘疹,面部皮肤油腻,时有小脓疱,抓之痛痒不适,大便结,小便黄。虽屡经医治,疗效甚微。
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红色粟丘疹,形如赤豆,半突于皮面,疹型饱满,微有触痛,用力挤压可有少量白色脂状物泌出,以额,颧,下颌部为多,间有脓疹及少许萎缩性凹陷性疤痕。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粉刺,属肺热证,治以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拟抑痤饮:金钱草15g 蒲公英15g 旱莲草15g 女贞子15g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茯苓10g 山楂30g 泽泻10g 枳壳10g 生军6g 知母10g 黄柏10g。并嘱其忌辛辣,忌挤压,温水洗脸,月内不施脂粉。二诊:6月19日,服药7剂后,面部原有之红斑,色泽大部分变淡,洗脸时微有痛感,尚有少量红疹新出,舌脉同前无大异。原方加生首乌30g,生地黄30g以祛脂降浊泄热,水煎服,日一剂。三诊:6月28日又服药10剂后,面部皮损消退无新生疹粒,部分遗有色素沉着斑痕,病情痊愈。
体会:
其发病因素复杂,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腺管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等有关,相当于中医的“粉刺”、“肺风粉刺”、“痤痱”、“酒刺”、“面?”等。早在《内经》中,对痤疮的形成就有较详细的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痤” “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候》中记载:“面?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 欧老师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本病病理关键为肺经血热,上犯于面,临证时此证多合有脾胃湿热,湿热互结,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过盛,皮肤油腻发亮,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机壅滞,外发肌肤而生成粉刺、脓疮等。其次还与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久之血热瘀滞有关。临床辨证治疗时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面部的不同部位,丘疹的大小,面部的色泽,舌质舌苔,脉象,大小便及全身的情况综合分析,辨明症型,灵活加减药味,调整用药剂量,对症治疗。临床辨治灵活多变:既要掌握热、湿、瘀、毒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其在疾病中的轻重缓急,随症加减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4.
作者简介:李小莎 女 35岁 主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二医院皮肤科
地址:湖南长沙市蔡锷北路233号 皮肤科
Email:cslxs-168@163.com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