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溢性皮炎和激素脸的区别
- 妊娠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对胎儿有...
- 无绿藻病
- 玫瑰糠疹的诊治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深受患者...
- 感谢欧阳恒老师
- 带状疱疹后遗症止痛特效方
- 脱发一洗生
- 紫铜消白方治好白癜风(转载)
- 艾灸手指药洗患处,白癜风落荒而...
- 白癜风怎么治才是最正确的
- 如何减少白癜风的复发
- 转载 欧阳恒中医皮肤科中的直观...
- 欧阳恒名老中医专攻“毒”
- 我荐良方----治疗头皮屑的外...
- 转发---温法祛除银屑病
- 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答疑
- 软皮汤治疗硬皮病
- 从风、湿、热、虚辩治湿疹
- 银屑病的论治特色
- 针药并用治疗结节性痒疹
- 神经性皮炎病治与防
- 帮你为荨麻疹查因
- 结节性痒疹
- 银屑病专方专药
- 痤疮专方专药
- 湿疹的专药专方
- 治疗扁平疣专药专方
- 赵炳南治疗荨麻疹医案
- 白癜风常用中药
-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正式...
- 减肥茶
- 怎样学会中医真功夫--值得参考
- 中医要姓“中”
- 下一代中医在哪里(不吐不快) ...
- 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
- 白癜风食疗原则
- 除 “ 白斑", 需淡...
- 火针治疗皮肤病
- 带状疱疹的治疗
- 皮肤病发物与忌口
- 白癜风3个月痊愈---与白癜风...
- 少年白头的食疗
- 指甲油的危害你知多少?
- 人工划痕征方即人工荨麻疹方
- 内服加外用治疗扁平疣效佳
- 师承博士答辩
- 晒太阳的好处--转载三湘都市报
- 糖尿病足 预防重于治疗
- 银屑病患者药浴体会
- 行医感受之一
- 浅谈提高中医皮肤病疗效的几个问...
- 转载??名医名家李可先生“攻癌...
- 我荐良方--治湿疹、糖尿病、乳...
- 慢性荨麻疹--医案
- 我荐良方--治慢性荨麻疹良方
- 外洗方
- 告患者书
- 我荐良药--银翘解毒丸新用
- 我荐良方----夏季皮炎方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李可之乌蛇荣皮汤通治皮肤病-孙...
- 治疗难治性慢性手部皮炎
- 欧阳恒教授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紫铜消白方联合窄谱UVB照射治...
- 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 大医精诚的典范?欧阳恒教授
- 浅谈欧阳恒教授给“邪找出路”之...
- 儿童为何易患脓疱疮
- 如何正确对待和治疗银屑病
- 中医理应自强
- 白癜风的中医诊疗规范-湖南省中...
- 银屑病的中医诊疗规范-湖南省中...
- 寄望于皮肤病患者有一个好心情
- 湿疹(湿疮)中医诊疗方案
-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维生素C对白癜风有哪些影响
- 银屑病的治疗观
- 外阴瘙痒症和肛周湿疹的治疗
- 牛皮鲜能彻底治愈吗吃什么药比较...
- 牛皮鲜能彻底治愈吗吃什么药比较...
- 身上为什么长脓疱疮?
- 希格玛紫外线光疗仪SS-01用...
- 欧阳恒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 冬季皮肤的保养
- 青少年白癜风的防治
- 艾灸加放血拔罐治疗皮肤病
- 湖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简介
- 白斑就是白癜风吗?
- 多皮饮
- 多皮饮
- 玫瑰糠疹的诊治
- 白癜风皮肤移植的适应证、不良反...
- 口腔扁平苔藓
- 斑秃或脱发
- 斑秃或脱发
- 白癜风常用药物
- 牛皮癣
- 背部大片毛囊炎
-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
- 白癜风应该做哪些检查 ?
- 慢性荨麻疹验方--当归玉真散
- 斩痒汤??顽固性皮炎湿疹、结节...
- 皮肤过敏治疗没太大效果怎么办?
- 扁平疣怎样治疗?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 手足癣
- 玫瑰糠疹的治疗
- 银屑病辨病用方
- 银屑病的诊治
- 治疗痤疮良方
- 疏肝解郁法治疗白癜风
- 疏肝解郁法治疗白癜风
- 滋补肝肾法治疗白癜风
- 《医林改错》 活血通络法治疗白...
- 《医林改错》 活血通络法治疗白...
- 小儿湿疹的治疗
- 小儿湿疹的治疗
- 升麻黄连汤治疗面热(面部敏感性...
- 升麻黄连汤治疗面热(面部敏感性...
- 白癜风的治疗验案
- 欧阳恒病案评析---掌跖脓疱病...
- 徐宜厚病案评析--干燥综合征
- 徐宜厚病案--皮肌炎和多发性肌...
- 伍德灯
- 转载:白癜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 转载:白癜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 尖锐湿疣的治疗
- 尖锐湿疣的治疗
- 健康长寿的10个"捷径...
- 如何辨别医疗虚假广告--文章来...
- 名院治疗白癜风的主要药物及方法
-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 朱仁康病案评析?湿疹案
- 朱仁康病案评析?湿疹案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限局性硬...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限局性硬...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酒?...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酒?...
- 名医治疗扁平疣
- 转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银...
- 转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银...
- 转载: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转载: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转载:难治性皮肤病之诊疗
- 大医精诚的典范?记欧阳恒教授
- 大医精诚的典范?记欧阳恒教授
- 热心回复病友
- 热心回复病友
- 医保应该为老百姓
- 医保应该为老百姓
- 痤疮的忌口与食疗
- 痤疮的忌口与食疗
- 疣必尽外治扁平疣90例疗效观察
- 疣必尽外治扁平疣90例疗效观察
- 乳腺癌应早防治
- 乳腺癌应早防治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温病学指导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温病学指导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读“可笑的中医偏方”有感
- 读“可笑的中医偏方”有感
- 益白消斑霜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
- 益白消斑霜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
- 让我们了解带状疱疹
- 让我们了解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法
-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法
- 皮肤瘙痒你重视了吗?
- 皮肤瘙痒你重视了吗?
- 拾起被遗忘的中医
- 拾起被遗忘的中医
- 中医,危难中见真情
- 中医,危难中见真情
- 脏腑辨证治痤疮
- 作者:李小莎|发布时间:2012-09-19|浏览量:1606次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易形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疤痕样损害。影响美容,严重者可导致毁容,给年轻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好发于青春期青年男女,俗称青春痘。欧师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本病病理关键为肺经血热,上犯于面,临证时此证多合有脾胃湿热,湿热互结,熏蒸头面,致皮脂分泌过盛,皮肤油腻发亮,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机壅滞,外发肌肤而生成粉刺、脓疮等。其次还与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久之血热瘀滞有关。临床辨证治疗时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面部的不同部位,丘疹的大小,面部的色泽,舌质舌苔,脉象,大小便及全身的情况综合分析,辨明症型,灵活加减药味,调整用药剂量,对症治疗。临床辨治灵活多变:既要掌握热、湿、瘀、毒之间的关系,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认为本病总由肺经血热;脾不健运,湿热郁结,肺脾湿热;肺胃蕴热;肝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为主要病机,从肺、胃、脾、肝、肾方面对痤疮进行论治,将本病分为:肺热型、肺胃蕴热型、肺脾湿热型、肝肾瘀滞型。其经验方--抑痤汤、消痤汤、金土汤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李小莎
1.辩证论治
1.1 肺热毒蕴型
证象:多见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痒,面部油腻,间见少量脓点或脓疱,伴口微渴,大便干结,舌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数或略浮或弦。证治: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用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5g、茯苓1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山楂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方中金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茯苓、泽泻、枳壳、生军利湿泻热通腑。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通肠腑以泻肺热,“釜底抽薪”之意;山楂降脂祛油;旱莲草、女贞子滋阴补肾,肾阴充养,肺阴得以滋养,“金水相生”者,犹言肺肾互相滋养,相须以为用也,补阴制阳是也。
1.2 肺胃蕴热型
证象:颜面皮肤潮红,丘疹、脓疱、黑头及白头粉刺较多见,颜面光亮,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证治:清胃泻肺,方用金土汤:枇杷叶12g 桑白皮15g、黄芩10g 黄连5g、生山楂15g 白花蛇舌草15g、生地15g、丹皮10g 升麻8g、羌活8g 益母草15g。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专清泻肺热,黄连、生山楂清除肠胃壅滞之湿热,石膏泻肺胃之热,白花蛇舌草、生地黄、丹皮清热凉血、解毒散瘀,升麻、羌活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以疏散头面郁热,再加入益母草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
1.3 肺脾湿热型
证象: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脓疱,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伴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证治:清泄肺胃,方用枇杷清肺饮加泻黄散:枇杷叶10g、黄柏10g、黄连3g、玉竹参10g、甘草6g、桑白皮12g、升麻10g、当归12g、藿香叶8 g、山桅仁10g、石膏15g、防风10g。方中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入肺经,清肃肺热为。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石膏、桅仁清泻脾胃积热;当归、玉竹参清热凉血;藿香理气醒脾;防风疏散伏火;升麻引药上行;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有脓疱加公英、地丁;便干加生大黄。
1.4 肝肾瘀滞型
证象:痤疮日久,皮疹色暗红、有囊肿或结节、瘢痕、局部痒痛,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症状,舌暗苔薄,脉弦滑或细涩。证治:活血柔肝,滋阴补肾。方用消疮汤:生地黄15g、山茱萸10g、知母10g、牡丹皮10g、黄柏10g、桃仁10g、赤芍10g、丹参、旱莲草、女贞子各15g,甘草6g。认为痤疮发病根本在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妄动,其标在肺胃积热,血热瘀滞,所以用二至丸益肝肾,补肝血;知柏地黄丸泻火养阴,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加强清热凉血之功;丹参、桃仁、赤芍凉血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滋肾柔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医案18 汗X,女,22岁 初诊日期:2011年3月8日
主诉:面部丘疹反复2年。
病史:诉2年前始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色丘疹,痛痒不适,纳食正常,大便结,小便黄。
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红色粟丘疹,可挤出少量白色脂状物,下颌部间有脓疹及少汗萎缩性凹陷性瘢痕,舌红,苔黄,脉弦数。
西医诊断:痤疮
中医诊断:粉刺
辨证:肺热郁结
治法:清宣肺热,泻浊通腑
处方:抑座汤
金钱草 15g 蒲公英 15g 旱莲草 15g 女贞子 15g
半枝莲 15g 蛇舌草 15g 茯苓 10g 山楂 30g
泽泻 10g 生大黄 6g 知母 10g 黄柏 10g
X 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服上方7付后,患者面部红斑变浅,尚有少量新疹出现,舌脉同前
欧师看了病人后,原方加生何首乌15g 生地 15g 以祛脂降浊泄热,续进10付。
医案19,姚**女,29岁 初诊日期:2010年5月10日
主诉:面部起脓疱结节5年
病史:诉5年前始颜面部开始出现红色丘疹及粉刺,油脂多,之后皮疹逐渐增多,伴有脓疱及结节。曾多家医院予以中西药内服外用,皮疹时轻时重,油脂分泌多,且于月经前加重,伴乳房胀痛,脾气急躁,夜寐难安,纳食不节,大便不规律,时有便溏,小便黄。
专科检查:面部满布红色,暗红色丘疹,结节,囊肿,质地硬,油脂多,毛孔粗大,间黑白头粉刺,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囊肿性痤疮
中医诊断:粉刺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活血
柴胡 10g 郁金 10g 香附 10g 远志 10g
丹参 15g 当归 10g 陈皮 10g 蒲公英 15g
蛇舌草 15g 连翘 10g 夏枯草15g 黄芩 10g
甘草 10g
X 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0年5月18日
患者面部丘疹,结节,囊肿较前有所吸收,脓疱减少,新疹仍出现,较前明显减少,颜面潮红,油脂分泌减轻,夜寐尚安,食纳可,二便调,舌脉同前
治法同方,酌加化痰软坚散结之品
柴胡 10g 郁金 10g 香附 10g 当归 10g
丹参 15g 赤芍 10g 陈皮 10g 蒲公英 10g
金银花 15g 连翘 10g 夏枯草 15g 山楂 10g
虎杖 10g 生甘草 6g 黄芩 10g
X 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10年5月25日
服上方14付后,患者皮损明显好转,双颊及下颚部囊肿结节全部消退,原有的结节明显软化,油腻大减,仍有心烦急躁,月经调,饮食睡眠可,二便调。
柴胡 10g 当归 10g 郁金 10g 赤芍 10g
蒲公英 15g 蛇舌草 15g 地丁 15g 夏枯草 15g
银花 15g 连翘 10g 野菊花 15g 丹参 15g
荷叶 10g 益母草 15g 黄芩 10g 甘草 10g
X 15剂 水煎服日一剂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