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溢性皮炎和激素脸的区别
- 妊娠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对胎儿有...
- 无绿藻病
- 玫瑰糠疹的诊治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白癜风深受患者...
- 感谢欧阳恒老师
- 带状疱疹后遗症止痛特效方
- 脱发一洗生
- 紫铜消白方治好白癜风(转载)
- 艾灸手指药洗患处,白癜风落荒而...
- 白癜风怎么治才是最正确的
- 如何减少白癜风的复发
- 转载 欧阳恒中医皮肤科中的直观...
- 欧阳恒名老中医专攻“毒”
- 我荐良方----治疗头皮屑的外...
- 转发---温法祛除银屑病
- 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答疑
- 软皮汤治疗硬皮病
- 脏腑辨证治痤疮
- 银屑病的论治特色
- 针药并用治疗结节性痒疹
- 神经性皮炎病治与防
- 帮你为荨麻疹查因
- 结节性痒疹
- 银屑病专方专药
- 痤疮专方专药
- 湿疹的专药专方
- 治疗扁平疣专药专方
- 赵炳南治疗荨麻疹医案
- 白癜风常用中药
- 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正式...
- 减肥茶
- 怎样学会中医真功夫--值得参考
- 中医要姓“中”
- 下一代中医在哪里(不吐不快) ...
- 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的复发
- 白癜风食疗原则
- 除 “ 白斑", 需淡...
- 火针治疗皮肤病
- 带状疱疹的治疗
- 皮肤病发物与忌口
- 白癜风3个月痊愈---与白癜风...
- 少年白头的食疗
- 指甲油的危害你知多少?
- 人工划痕征方即人工荨麻疹方
- 内服加外用治疗扁平疣效佳
- 师承博士答辩
- 晒太阳的好处--转载三湘都市报
- 糖尿病足 预防重于治疗
- 银屑病患者药浴体会
- 行医感受之一
- 浅谈提高中医皮肤病疗效的几个问...
- 转载??名医名家李可先生“攻癌...
- 我荐良方--治湿疹、糖尿病、乳...
- 慢性荨麻疹--医案
- 我荐良方--治慢性荨麻疹良方
- 外洗方
- 告患者书
- 我荐良药--银翘解毒丸新用
- 我荐良方----夏季皮炎方
- 见皮治皮永无期??李可学术思维...
- 李可之乌蛇荣皮汤通治皮肤病-孙...
- 治疗难治性慢性手部皮炎
- 欧阳恒教授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紫铜消白方联合窄谱UVB照射治...
- 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 大医精诚的典范?欧阳恒教授
- 浅谈欧阳恒教授给“邪找出路”之...
- 儿童为何易患脓疱疮
- 如何正确对待和治疗银屑病
- 中医理应自强
- 白癜风的中医诊疗规范-湖南省中...
- 银屑病的中医诊疗规范-湖南省中...
- 寄望于皮肤病患者有一个好心情
- 湿疹(湿疮)中医诊疗方案
-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进展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维生素C对白癜风有哪些影响
- 银屑病的治疗观
- 外阴瘙痒症和肛周湿疹的治疗
- 牛皮鲜能彻底治愈吗吃什么药比较...
- 牛皮鲜能彻底治愈吗吃什么药比较...
- 身上为什么长脓疱疮?
- 希格玛紫外线光疗仪SS-01用...
- 欧阳恒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 冬季皮肤的保养
- 青少年白癜风的防治
- 艾灸加放血拔罐治疗皮肤病
- 湖南省中医院皮肤科简介
- 白斑就是白癜风吗?
- 多皮饮
- 多皮饮
- 玫瑰糠疹的诊治
- 白癜风皮肤移植的适应证、不良反...
- 口腔扁平苔藓
- 斑秃或脱发
- 斑秃或脱发
- 白癜风常用药物
- 牛皮癣
- 背部大片毛囊炎
- 白癜风的鉴别诊断
- 白癜风应该做哪些检查 ?
- 慢性荨麻疹验方--当归玉真散
- 斩痒汤??顽固性皮炎湿疹、结节...
- 皮肤过敏治疗没太大效果怎么办?
- 扁平疣怎样治疗?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 湖南省中医院治疗银屑病的药物
- 手足癣
- 玫瑰糠疹的治疗
- 银屑病辨病用方
- 银屑病的诊治
- 治疗痤疮良方
- 疏肝解郁法治疗白癜风
- 疏肝解郁法治疗白癜风
- 滋补肝肾法治疗白癜风
- 《医林改错》 活血通络法治疗白...
- 《医林改错》 活血通络法治疗白...
- 小儿湿疹的治疗
- 小儿湿疹的治疗
- 升麻黄连汤治疗面热(面部敏感性...
- 升麻黄连汤治疗面热(面部敏感性...
- 白癜风的治疗验案
- 欧阳恒病案评析---掌跖脓疱病...
- 徐宜厚病案评析--干燥综合征
- 徐宜厚病案--皮肌炎和多发性肌...
- 伍德灯
- 转载:白癜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 转载:白癜风治疗指南(专家共识...
- 尖锐湿疣的治疗
- 尖锐湿疣的治疗
- 健康长寿的10个"捷径...
- 如何辨别医疗虚假广告--文章来...
- 名院治疗白癜风的主要药物及方法
-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 朱仁康病案评析?湿疹案
- 朱仁康病案评析?湿疹案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限局性硬...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限局性硬...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酒?...
- 评析名老专家--朱仁康治疗酒?...
- 名医治疗扁平疣
- 转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银...
- 转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银...
- 转载: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转载:中医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转载:难治性皮肤病之诊疗
- 大医精诚的典范?记欧阳恒教授
- 大医精诚的典范?记欧阳恒教授
- 热心回复病友
- 热心回复病友
- 医保应该为老百姓
- 医保应该为老百姓
- 痤疮的忌口与食疗
- 痤疮的忌口与食疗
- 疣必尽外治扁平疣90例疗效观察
- 疣必尽外治扁平疣90例疗效观察
- 乳腺癌应早防治
- 乳腺癌应早防治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皮肤患者的饮食禁忌
- 温病学指导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温病学指导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 读“可笑的中医偏方”有感
- 读“可笑的中医偏方”有感
- 益白消斑霜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
- 益白消斑霜治疗黄褐斑42例临床...
- 让我们了解带状疱疹
- 让我们了解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法
- 带状疱疹中药外治有妙法
- 皮肤瘙痒你重视了吗?
- 皮肤瘙痒你重视了吗?
- 拾起被遗忘的中医
- 拾起被遗忘的中医
- 中医,危难中见真情
- 中医,危难中见真情
- 从风、湿、热、虚辩治湿疹
- 作者:李小莎|发布时间:2012-09-19|浏览量:3627次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反应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鳞屑、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湿疮。又称之为浸淫疮、湿疮、血风疮等,并根据发病部位及皮损特点的不同,有相应的不同病名,同一种疾病往往有几个或有上十个病名不等,大多归属于疮、藓、风的范畴。
欧师认为湿疹的发病总因禀赋不耐,外因当以风,湿,热为主,更注重个体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本病虽形于外而发于内,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所致,内外湿热之邪互相搏结而发病。急性期多由风性数变,往来肌肤则瘙痒,热性炎上,熏于体表则出现红斑;湿性重浊,聚于肌肤则有水疱、糜烂、渗出;又因湿性粘滞,故病程缠绵难愈。慢性期的湿热久羁,耗伤阴血而肌肤失养,故表现为皮肤肥厚、干燥、鳞屑或皱裂。欧师辩治本病主要从风、湿、热、虚四个方面论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李小莎
1.从风论治 本证的初期,以红斑、丘疹、瘙痒,发无定处为主要表现,局部灼热,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欧师辨为风热证,治以祛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导赤散。若风邪久羁,郁蕴化热,皮肤浸润肥厚,状如皮革,其间硬结累累,状如芡实,颜色紫暗,瘙痒剧烈,难以入眠。舌红苔白,脉滑。欧老认为本证为风热留于细小络脉、肌腠之间所致,因此顽固难治,故以搜风通络,清热除湿化瘀为法。方选斩痒汤、乌蛇驱风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2.从湿论治 对于以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皮损分湿热内蕴证及脾虚湿盛证两型论治,前多见于湿疹急性期,皮损以大片红斑,触之灼热,其间水疱迭起,脂水频流,状如松脂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红苔腻,脉象滑数等症状。对于本证治疗多采用法,发于上部者治以祛风清热,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合神应消风散;发于中部者治宜清热利湿之龙胆泻肝汤加减;发于下部者,四妙散合五神汤。全身泛发表现为皮肤迭起水窠,黯淡不红,反复发作,缠绵不已。常伴以腹胀纳呆,面色萎黄,腿脚浮肿,大便溏薄。舌淡水滑,苔白腻,脉滑或缓。治疗当采用还有疏风祛湿的羌活胜湿汤;清热利湿的萆?渗湿汤、大分清饮;清热除湿的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八正散;或促脾除湿的胃苓汤、促脾除湿汤;滋阴除湿的滋阴除湿汤;清脾除湿的清脾除湿汤;利水渗湿的五苓健脾温中,除湿化浊法,处方以清脾除湿汤、当归拈痛汤化裁。散;清热燥湿的除湿胃苓汤;化湿燥湿的平胃散;随证选方,制裁随心。
3.从热论治 以热为主的皮疹多表现为红肿灼热之斑片,临床可见皮肤大片掀红斑疹、丘疹,触之灼热,甚则燎浆起疱,瘙痒疼痛,伴有壮热口渴,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欧师认为本证治疗应在清营凉血基础上,透热转气,切忌妄投羌活、白芷、防风等辛温散风之品,方选银翘散、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化裁以清营凉血、解毒透疹。
4.从虚论治 湿疹太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风热久蕴易伤阴化燥;湿邪日久可以损伤阳气,致阴阳两伤,阴虚风燥者,宜养血润燥,选用当归饮子;阳虚者,宜温脾补肾。方选理中汤,真武汤之类。
总之,欧师对湿疹的分型论治有:
1、风热证:祛风清热利湿,方选消风导赤汤、过敏煎、神应消风散;
2、湿热证:清热利湿止痒,方选当归拈痛汤、散风苦参汤;
3、湿毒夹瘀证: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方选斩痒丹、全虫方;
4、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止痒,方选当归饮子、养血润燥汤。
5、阳虚湿蕴证:温脾补肾,方选理中汤。
医案5 患者XX,男,36岁 初诊:2009年11月20日
主诉:全身泛发红斑,肿胀伴瘙痒反复2年,再发8天。
病史: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皮肤开始起疹,瘙痒,抓之肿胀,曾在当地医院诊治,用药好转,停药反复,为求根治,特来找欧师,此次尤以上半身起疹为主,伴口干口苦,二便调。
专科检查:颈,躯干,四肢尤以上半身为主,泛见红斑,肿胀,散在丘疹,少量渗出,上覆薄鳞屑,间抓痕,白痂,皲裂,边界不清,舌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湿疮
辩证:风热夹湿证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止痒
处方:消风导赤散合桑龙止痒汤加减
白鲜皮 15g 生地 15g 牛蒡子 12g 赤苓15g
薄荷 5g 银花 15g 木通 7g 甘草 6g
柴胡10g 泽泻 10g 赤芍 10g 龙胆草 10g
竹叶15g 桑枝 15g 地龙 10g 蝉蜕 5g
丹皮 10g
X 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09年11月27日
服上方后,患者红斑减退,肿胀明显缓解,但瘙痒剧烈,脱屑,夜寐难安,查舌苔黄腻,脉弦滑。欧师以为风热已去大半,湿热蕴毒,郁滞肌肤,今治以益气活血调阴阳,除湿解毒止痒痛,方用斩痒丹。
莪术 15g 三棱 10g 昆布 15g 海藻 15g
全蝎 5g 蜈蚣 2条 乌梢蛇 15g 白鲜皮 15g
红花 10g 皂角刺 10g 蒺藜子 15g 佛手 10g
牡蛎 30g先煎 磁石 30g煎服
X1 0付 水煎服日一剂,服完,病情痊愈
②皮硝 30g 炉甘石 30g 皂矾 10g 白矾 10g 热水冲淋浴。
医案6:周XX,男,71岁 2010年8月8日
主诉:全身泛发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年,加重1月
病史:全身泛发红斑,丘疹,血疱疹,抓痕,糜烂,剧烈瘙痒,夜寐欠安,大便结,小便多,有“糖尿病史”有“甲亢”,“前列腺病史”
专科检查:全身泛见红斑,丘疹,血疱疹,色?红,脓点,双肘及双下肢有部分大小不等的苔藓样皮损,部分抓痕,结节,结痂。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湿疮
辨证:风湿热毒蕴结证
治法;疏风清热,燥湿止痒,
处方:全虫方合斩痒丹
全蝎 6g 皂角刺 12g 刺蒺藜 15g 槐花 15g
威灵仙 15g 苦参 10g 白鲜皮 15g 黄柏 10g
乳没 10g 枳实 10g 生甘草 6g
珍珠母 30g 猪牙皂角 3g
X 7水煎服,每日一剂。
苦参洗剂 外涂
二诊:2011年8月15日
患者诉瘙痒仍剧,夜寐不安,皮疹渐消,结痂,舌暗红,苔黄,脉结代,欧师查房,治以养阴安神,凉血活血之酸枣仁汤加减。
酸枣仁 15g 知母 10g 川芎 10g 茯神 12g
枳实 10g 生军 6g 泽兰 15g 地肤子15g
生地 15g 石膏 15g
威灵仙 10g 赤小豆 30g
X7水煎服,每日一剂。
外用:七叶一枝花 50g 白鲜皮 30g 蛇床子 30g 花椒15g
地肤子 30g
用法:加75% 的酒精500ml泡一周后外搽。
三诊:2011年8月22日
患者瘙痒明显缓解,但夜寐不安,皮疹部分消退,余可。继续原方案治疗。
皂角刺 10g 刺蒺藜 15g 天麻 10g 钩藤 15g
茯神 10g 石决 15g 山栀 10g 三七 3g兑服
杜仲 15g 益母草 15g 桑葚子 15g 夜交藤 25g
条芩 10g 蛇床子 10g 大枫子 10g 七叶一枝花 10g
四诊:2011年8月29日
患者瘙痒反复,皮疹大部分消退,但部分结节仍存,守斩痒丹。
珍珠母 30g先煎 牡蛎 30g先煎 灵磁石 30g先煎 代褚石 30g先煎
蒺藜子 15g 红花 10g 昆布 15g 海藻 15g
三棱 10g 白鲜皮 15g 荆芥 10g 银花 15g
水牛角 50g 先煎 生地 15g 露蜂房 10g
医案7:李XX,女,28岁,初诊:2011年06月22日
主诉:全身泛发红斑、丘疹,伴瘙痒反复性2年,再发2月。
病史:患者诉2年前生孩子后,皮肤经常出现红斑、丘疹,瘙痒较深甚,在当地医院和诊所常用激素药物治疗,用药即好,停药再发,反复2年余,为求根治特来我科求治。入院时症见:全身泛发红斑,丘疹,少量渗出,部分结痂,自觉皮肤干燥,灼热瘙痒,口干,纳食正常,精神可,二便调。
专科检查:头面,躯干,四肢泛见红斑,丘疹,水疱,部分有渗出结黄痂,皮肤干燥,皮温偏高,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辩证:湿热伤阴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处方:当归饮子
川芎 10g 甘草 10g 蒺藜子 12g 当归 15g
生地黄 50g 何首乌 15g 荆 芥 10g 赤芍 10g
防风 10g 白鲜皮 15g 土茯苓 30g 白芷 10g
全蝎 5g 苦参 8g 生大黄 6g 牡丹皮10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外搽三黄洗剂,六一氧化锌糊剂。
二诊:2011年06月29日
患者服上方后,病情无明显变化,下肢渗出明显。请欧师查看患者,患者皮疹渗出,痒甚,且以下部为重。欧师结合舌质淡、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证,方选当归拈痛汤。
党参 10g 羌活 10g 茵陈 10g 白术 10g
苍术 10g 升麻 10g 知母 10g 葛根 10g
茜草 10g 黄柏 10g 当归 15g 苦参 10g
防风 10g 泽泻 10g 猪苓 10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11年7月5日
服上方7副,病情明显好转,续原方7副。
白术 10g 苍术 10g 羌活10g 党参 10g
葛根 10g 茜草 10g 升麻 10g 茵陈 10g
苦参 10g 防风 10g 黄柏 10g 知母 10g
猪苓 10g 白鲜皮10g 泽泻 10g 当归 10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四诊:2011年7月8日
经治疗,身上大部分皮疹消退,仅足背有红斑渗出,结黄痂,欧师取消风导赤汤化裁。
牛蒡子 10g 银花 10g 茯苓 10g 苍术 10g
白鲜皮 10g 黄连 3g 牛膝 10g 野菊花 10g
车前草 10g 地丁 10g 白芷 10g 甘草 6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医案8: 邓XX,女,42岁 初诊2011年4月1日
主诉:全身皮肤起疹伴瘙痒反复半年多。
病史:诉半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起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曾多次在我院门诊内服金蝉止痒颗粒依匹斯订,外抹甘霖洗剂等药物,病情好转,但易反复。现症见:全身散在红斑,丘疹,结痂,自觉痒甚,口干,夜寐欠安,纳可,二便调。
专科检查:躯干,四肢腹股对称性红斑,丘疹结痂,色素沉着。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辨证:风热证
治法:祛风清热止痒
处方:全虫方合神应消风散加减
皂角刺 10g 猪牙皂 3g 苦参 10g 蝉蜕 5g
乌梢蛇 10g 蒺藜子 10g 槐花 15g 威灵仙 10g
白鲜皮 15g 当归 12g 玉竹 10g 白芷 10
甘草 6g
X 5付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1年4月6日
患者服上方后无明显缓解,仍痒,尤以夜间为甚,但皮疹基本消退,口干、大便结。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处方:过敏煎合神应消风散合甘麦大枣汤
生石膏 20g 先煎 枳壳 10g 生地 10g 生大黄 10g
三七 3g 泽兰 10g 黄芩 10g 摇竹消 15g
白芷 10g 全蝎 6g 甘草 10g 浮小麦 3g
大枣 7枚
X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01年4月13日
患者服上方后瘙痒明显缓解,躯干四肢未见明显皮疹,瘙痒夜间尤甚,夜寐难安,皮肤抓之可见成片红斑,过后又可消退,纳食可,二便调。守原方更进7副。
四诊:2001年4月20日
疗效欠佳,特请欧师会诊,欧师查看病人后同意二诊治法,患者以夜间1~2小时发作甚,加附片4g,蕲蛇8g祛风止痒。
枳实 10g 生军 3g 黄芩 10g 三七 3g兑服
泽兰 10g 苦参 8g 生地 10g 白芷 10g
附片 4g 党参 10g 全蝎 3g 蕲蛇 8g
防风 8g
X7付 水煎服日一剂
医案9 刘XX,女,57岁 初诊:2011年4月12日
主诉:面部红斑伴瘙痒反复4月余。
病史:诉4月前走海南亲戚家,每天吃海鲜,回家后面部起红斑,自觉瘙痒,曾到中医附一及民间多家名医看过,病情反复发作,不得断根。此次特慕欧阳恒教授的名而来。现在面部紫红色斑,自觉干燥紧绷不适,刺痒剧烈,遇热和夜间痒甚,口干口苦,夜寐欠安,纳可,大便结,小便调。
专科检查:面额、耳廓部紫红色斑,肥厚,粗糙,皮纹加深,干燥脱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辩证:血虚风燥证
治法:养血祛风、利湿止痒
①处方:当归饮子
当归 10g 川芎 12g 赤芍 10g 生地 15g
荆芥 8g 何首乌15g 苦参10g 防风8g
乌梢蛇15g 白鲜皮15g 甘草5g
X 7付 每日一剂,水煎服
②辅以梅花针叩诊,拔罐放血及耳尖放血以泄热通络止痒,外搽羌月乳膏,清热利湿止痒,日2次。
二诊:2011年4月19日
患者诉病情 缓解,口干口苦,大便结,瘙痒甚,查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数。结合四诊辩证为湿热证,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方选防风通圣散加味。
防风 6g 荆芥 6g 连翘 10g 麻黄 6g
薄荷 6g 后下 川芎12g 赤芍10g 白术10g
栀仁10g 黄芩10g 桔梗10g 甘草6g
生大黄10g 玄明粉10g 生石膏50g先煎
X 7付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2011年4月26日
患者经治20余天,病情无明显改善,天气变热或晒太阳后加重,特请欧师查看病人,患者面、额部紫红色斑,浸润,肥厚,粗糙脱屑,皮温升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欧师查看病人后认为系肺胃实热所致,治以清肺胃实热,方选小陷胸汤合清胃散加枇杷清肺饮。
法半夏 10g 瓜蒌仁 10g 生地 25g 黄连5g
牡丹皮 10g 升麻 10g 枇杷叶 10g 当归 10g
黄柏 10g 桑白皮 10g 玉竹 15g 甘草 10g
四诊:2011年5月4日
面部瘙痒明显减轻,仍觉面热。上方+槐花 10g 凌霄花 10g再进七付。随访一月,病情痊愈,未再复发。
五诊:因外出晒太阳后,面部皮肤开始起疹,瘙痒,曾多家医院诊治,未愈,并蔓延至颈部,
专科检查:面颈部暗红斑,干燥脱屑,部分肥厚粗糙,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细。
诊断:湿疮
辩证:痰热蕴结
处方:小陷胸汤合黄连升麻汤
瓜蒌皮 10g 山栀仁 10g 黄连 3g 凌霄花 10g
槐花 10g 草豆蔻 5g 升麻 10g 黄芩 10g
生地 1g 丹皮 10g 当归 10g
本例为复诊患者,患者诉原一诊21付后,瘙痒明显减轻,色沉稍减退。后来再来复诊一次,病情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