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勃消失=身体报警!3招救回被...
- 初次同房疼痛?了解原因和应对方...
- 性交疼痛的治疗方法
- 男科疾病的种类
- 阴茎弯曲矫正手术的介绍
- 包皮环切术的若干问题
- 男科18招
- 男人最想娶回家的十类女人
- 成语解读
- 常见补肾食物
- 菟丝子及羊肾兔丝粥
- 无压力性交
- 温岭市中医院男科的发展现状与未...
- 阴茎异常勃起
- 关注隐匿性阴茎患儿
- 血精
- 微创包皮环切术
-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我评定
-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 阴茎背神经部分阻断术治疗早泄
- 男性不育症的饮食疗法
- 解读前列腺液常规中的卵磷脂小体
- 如何治愈尖锐湿疣
- 提肛运动的功效
- 食物补锌
- 射精无力、快感消失及其治疗
- 两种家常菜合着吃就会死人
- 常见影响勃起功能的外科手术
- 如何预防尿路感染
- 不育症药膳
- 不育症药酒
- 隐匿性阴茎
- 女性性功能障碍
- 运动养生的原则
- 前列腺的生理功能
- 什么是双Z形皮瓣式阴茎延长术?
- 阴茎延长术的适应症
- 双Z形皮瓣式阴茎延长术的特点
- 精索静脉曲张的饮食疗法
- 尿路感染可以过性生活吗
- 女性尿路感染
- 慢性前列腺炎自我康复操
- 如何吃出性健康
- 早泄的辅助疗法
- 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饮食疗法
- 尖锐湿疣
- 长寿不可缺少性爱
- 体育锻炼会影响性功能吗
- 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与治疗
- 老年男性雄激素缺乏综合征和睾酮...
- 如何预防性病
- 精神压力-勃起功能障碍治疗的大...
-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鉴别的误区
-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 前列腺炎的危害
- 就医指南
- 前列腺炎食疗
- 阳痿食疗
- 早 泄 的 诊 治 ...
- 男科门诊医生与患者之性功能障碍
- 男科门诊医生与患者之男性不育症
- 关于手淫
- 阴茎弯曲的诊断与治疗
- 人造阴茎--阳痿新疗法
- 不射精症
-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
- 让男人摆脱前列腺的烦恼
- 梗阻性无精症诊疗进展
- 性功能障碍
- 睾丸先天性发育异常
- 包皮长点好还是短点好
- 性感集中训练(适用于勃起功能障...
- 男科门诊医生与患者之前列腺炎
- 作者:陈小敏|发布时间:2009-09-28|浏览量:370次
三 前列腺炎温岭市中医院泌尿外科陈小敏
一、概念与分类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急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定位于前列腺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及畏寒、发热、肌痛等全身症状,尿液、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甚至出现脓细胞。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由具有各自独特病因、临床特点和结局的一组疾病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1995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根据当时对前列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情况,制定了分类方法:
I 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ABP。起病急,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或/和尿液中的细菌培养阳性。
II 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BP,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8%。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 个月,EPS/精液/VB3 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III 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 CP/CPPS),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NP 和PD,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6]。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 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PS/精液/VB3 细菌培养结果阴性。根据EPS/精液/VB3 常规显微镜检结果,该型又可再分为IIIA(炎症性CPPS)和IIIB(非炎症性CPPS)两种亚型:IIIA 型患者的EPS/精液/VB3 中白细胞数量升高;IIIB 型患者的EPS/精液/VB3 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IIIA 和IIIB 两种亚型各占50%左右。
IV 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symptomatory inflammatory prostatitis, AIP)。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EPS、精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等)时发现炎症证据。
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诱因包括:酗酒、嗜辛辣食品、不适当性活动、久坐引起前列腺长期充血;受凉、过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特异体质;盆底肌肉长期慢性挤压;导尿等医源性损伤等。
第二节 诊断
前列腺炎诊断方法具体包括:
一、临床症状
诊断前列腺炎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原因或诱因;询问疼痛性质、特点、部位、程度和排尿异常等症状;了解治疗经过和复发情况;评价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既往史、个人史和性生活情况。
Ⅰ型: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尿路刺激症状和排尿困难,甚至急性尿潴留。
Ⅱ和III 型:临床症状类似,多有疼痛和排尿异常等。Ⅱ型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III 型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Ⅳ型:无临床症状。
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由于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客观指标相对缺乏并存在诸多争议,因此推荐应用NIH-CPSI进行症状评估。NIH-CPSI 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有9 个问题(0~43 分)。第一部分评估疼痛部位、频率和严重程度,由问题1-4 组成(0~21 分);第二部分为排尿症状,评估排尿不尽感和尿频的严重程度,由问题5-6 组成(0~10 分);第三部分评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由问题7-9 组成(0~12 分)。目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和疗效评估。
二、体格检查
诊断前列腺炎,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是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患者下腹部、腰骶部、会阴部、阴茎、尿道外口、睾丸、附睾、精索等有无异常,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助于鉴别会阴、直肠、神经病变或前列腺其他疾病,同时通过前列腺按摩获得EPS。
Ⅰ型:体检时可发现耻骨上压痛、不适感,有尿潴留者可触及耻骨上膨隆的膀胱。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触痛、局部温度升高、外形不规则等。禁忌对患者前列腺按摩。Ⅱ型和Ⅲ型: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EPS。直肠指检前,建议留取尿液进行常规分析或选择进行尿液细菌培养。
三、实验室检查
(一)EPS 常规检查
EPS 常规检查通常采用湿涂片法和血细胞计数板法镜检,后者具有更好的精确度]。正常的EPS 中白细胞<10 个/HP,卵磷脂小体均匀分布于整个视野,pH 6.3~6.5,红细胞和上皮细胞不存在或偶见。当白细胞>10 个/HP,卵磷脂小体数量减少,有诊断意义。胞质内含有吞噬的卵磷脂小体或细胞碎片等成分的巨噬细胞,也是前列腺炎的特有表现。当前列腺有细菌、霉菌及滴虫等病原体感染时,可在EPS 中检测出这些病原体。此外,为了明确区分EPS 中白细胞等成分,可对EPS 采用革兰染色等方法进行鉴别。如前列腺按摩后收集不到EPS,不宜多次重复按摩,可让患者留取前列腺按摩后尿液进行分析。
(二)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
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是排除尿路感染、诊断前列腺炎的辅助方法。
第四章 治 疗
第一节 治疗原则 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
Ⅰ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肿者可采取外科引流。
Ⅱ型: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选择敏感药物,治疗至少维持4~6 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可选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植物制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和M-受体阻滞剂等也能改善相关的症状。
ⅢA 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 周,然后根据其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推荐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也可选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
ⅢB 型:可选择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和M-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Ⅳ型:一般无需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进展性不明确,不足以威胁患者的生命和重要器官功能,并非所有患者均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疗效评价应以症状改善为主。
第二节 治疗方法
一、Ⅰ型 Ⅰ型前列腺炎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而紧迫的。一旦得到临床诊断或血、尿培养结果后,应立即应用抗生素。开始时可经静脉应用抗生素,如: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等。待患者的发热等症状改善后,改用口服药物(如氟喹诺酮),疗程至少4 周。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应口服抗生素2~4 周。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伴尿潴留者避免经尿道导尿引流,应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脓肿形成者可采取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引流、经尿道切开前列腺脓肿引流或经会阴穿刺引流。
二、Ⅱ型和Ⅲ型
(一)一般治疗 健康教育、心理和行为辅导有积极作用。患者应戒酒,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憋尿、久坐,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热水坐浴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
(二)药物治疗 最常用的三种药物是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其他药物对缓解症状也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1.抗生素
目前,在治疗前列腺炎的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一线药物是抗生素,但是只有约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
Ⅱ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穿透前列腺包膜的能力选择抗生素。药物穿透前列腺包膜的能力取决于其离子化程度、脂溶性、蛋白结合率、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子结构等。常用的抗生素是氟喹诺酮类药物。前列腺炎确诊后,抗生素治疗至少维持4~6 周,其间应对患者进行阶段性的疗效评价。疗效不满意者,可改用其他敏感抗生素。不推荐前列腺内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ⅢA 型:抗生素治疗大多为经验性治疗,理论基础是推测某些常规培养阴性的病原体导致了该型炎症的发生。因此推荐先口服氟喹诺酮等抗生素2~4 周,然后根据疗效反馈决定是否继续抗生素治疗。只在患者的临床症状确有减轻时,才建议继续应用抗生素。推荐的总疗程为4 ~6 周。
ⅢB 型: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2.α-受体阻滞剂 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等部位的平滑肌而改善下尿路症状和疼痛,因而成为治疗Ⅱ型/Ⅲ型前列腺炎的基本药物。
3.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症状的经验性用药。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和不适。临床对照研究证实塞来昔布对改善IIIA 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有效。
4.植物制剂 在Ⅱ型和III型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为可选择性的治疗方法。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
5.M-受体阻滞剂 对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阻滞剂托特罗定治疗。
6.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对合并抑郁、焦虑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病情,在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选择使用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这些药物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障碍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身体的不适与疼痛。
7.中医中药
推荐按照中医药学会或中西医结合学会有关规范进行前列腺炎的中医中药治疗,采取辨证论治予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排尿通淋等方法。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汤剂或中成药,如翁沥通、前列安栓、泽桂癃爽胶囊、龙金通淋胶囊或针灸治疗等。
(三)其他治疗
1.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腺管排空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状,故推荐为III 型前列腺炎的辅助疗法。联合其他治疗可有效缩短病程。推荐疗程为4~6 周,每周2~3 次。I 型前列腺炎患者禁用。
2.生物反馈治疗
研究表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存在盆底肌的协同失调或尿道外括约肌的紧张。生物反馈合并电刺激治疗可使盆底肌疲劳性松弛,并使之趋于协调,同时松弛外括约肌,从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会阴部不适及排尿症状。生物反馈治疗要求患者通过生物反馈治疗仪主动参与治疗。该疗法无创伤性,为可选择性治疗方法。
3.热疗
主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力作用,增加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有经尿道、经直肠及会阴途径应用微波、射频、激光等物理手段进行热疗。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作用,对于顽固性前列腺炎可以采用。对于未婚及未生育者不推荐。
4.前列腺注射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灌注治疗。
5.手术治疗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很难起到治疗作用,仅在合并前列腺相关疾病有手术适应证时选择上述手术。
三、IV 型
一般无需治疗。如患者合并血清PSA 升高或不育症等,应注意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PSA 升高者试用抗生素治疗有助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