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得少老得快 睡得多易发福(转...
- 癫痫女孩抽搐七年之久癫痫病真能...
-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智力评定(日)
- 充分运用竞争机制 促进科技发展...
- 手术戒毒余波未了:暂时叫停并不...
- 高考成绩与心理因素及其对策
- 过度囤积是一种精神顽疾
-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无情戒毒术(转载)
- 一例罕见世界首报双染色体易位致...
- 如何防范被精神病人伤害
- 瓜氨酸血症致精神发育迟滞一例报...
- 抽电子烟能戒烟吗?
- Klinefelter综合征
- 并不存在的偏头痛
- Williams综合征所致精神...
- 中国法律已允许手术治疗精神病
- 省武警总队医院伸出援手(转载)
- 同一个“末日” 不一样的情结(...
- 瓜氨酸血症--附一例报导
- 老年睡眠障碍【英】
- 邪教综合征的表现与产生的心理学...
- 精神外科治疗指南(建议稿)
- 心理评估在精神外科中的应用
- 染色体异常疾病病例报告
- 作者:杨理荣|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521次
现将笔者于近4个月及于1988年发现的一例病例,作一报告,以供同道临床参考。
一、7号染色体短臂易位的williams综合征未收录医院神经外科杨理荣
病例一,刘某某,女,6岁。以2岁才走路和叫爸妈,现仍只会讲简单句子,数数只能数个位,生活基本自理,但质量差,洗澡还不太干净,要人帮助洗,上幼儿园学不到知识而未再上。
既往史:平时体质好,否认有活动后气短等心脏病史。个人史:第一胎,母孕期无异,难产后剖腹产。
检查:身高110cm,体重19kg,神清,接触好,检查过程中一直满面笑容,与人很亲近,发音清,一般交谈能理解,但语言简单,复杂句子表达困难,数数不到10。智测:viq:53,piq:62,fiq:53 mq:8。血液苯丙酮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46,xy,add(7)(p22),g带分析:7号染色体短臂未端附加未知来源片断。
临床诊断:精神发育迟滞(williams综合征?)
讨论:威廉姆斯综合征(williams syndrome)是1961年由williams和beuren1962年分别报道,在美国称为williams syndrome(ws),在欧洲称为williams-beuren syndrome(wbs),又称为“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主动脉瓣上狭窄综合征”及“williams精灵面容综合征”等。
williams syndrome的典型的染色体异常为第7号染色体长臂近端(7q11.23)区域的缺失导致的发育异常(icd-10-q),此缺失的基因片段含20多个基因,这些基因异常导致了一系列的病理改变。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但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极少有家族史,其疾病发生率约为1/10000~23,500。本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不论是按其面部特征或是按“wbs表现型评分表”评分都是典型的。但是该病典型的染色体异常是7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而本例患儿则是7号染色体短臂2区2带附加了来源不明的片刻。典型的williams syndrome为7(q11.23)异常,临床表现差异已经比较大。从一般规律来看,染色体长臂和短臂包含了不同的遗传基因,临床表型应有更大差异。但是本例为add(7)(p22),临床表现仍比较典,为何如此,笔者一直在思考而不得其解。经查阅相关信息,发现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基因组测序中心的科学家在2003年4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新的序列图谱与以往测得的7号染色体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吻合得非常好。7号染色体是人类染色体中第一个完成测序的等臂染色体,即两臂在基因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面为对称相同的染色体。至止,笔者才清楚,原来7号染色体长短臂所包含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这就解释了本例虽变化在短臂却与长臂异常可具有相同的临床表型。
研究还发现7号染色体是一条很独特的染色体,含有1亿5千8百万个碱基(约占整个人类基因的5%)和1455个基因(估计人类基因组中共有28000全基因),其中一些基因与孤独症、囊性纤维化、几种白血病和淋巴瘤有关。还发现7号染色体上入侵病毒整合的点位、倾向断裂的脆性区域、叫做“基因丛林”和“基因沙漠”的区域,以及灵长类特异基因。其中,长臂病变与短臂病变在临床表型上具有相似性,则可能与“基因丛林”有关。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对其父母作染色体分析、血钙测定和胸部x片,以了解是否有遗传史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附患儿典型面容照片。
二、klinefelter综合征
患儿n某,男孩,7岁,仍不会讲话,不会叫爸爸妈妈,情急之下最多只能表达一个字“不”,平时交流发声多以“哼哼”声为主。能理解并执行父母的简单指令,自己吃饭,穿衣等,生活基本自理。母孕期无异,足月顺产,第一胎。家族史无特殊。
检查:阴茎短小,右侧睾丸未触及。b超:右侧隐睾,双侧睾丸大小正常。mri:多发性脱髓鞘灶。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48,xxyy。
门诊初诊:1、klinefelter综合征(伴精神发育迟滞),2、语言发育迟缓,3、右侧隐睾,4、左侧腹股沟疝。
讨论:本病的临床症状往往在青春期前不明显。在婴儿期,身高在均值以上,下肢肌张力可以增高,还常有表情多呆滞。至幼儿期患儿语言发育迟缓,言语简单,智力发育尚可或较差,学习成绩差,还有阴茎小及隐睾。患儿身高常高于均值,主要为下肢长骨长,到青春期后男性第二性征不明显,表现为睾丸小而硬,精子缺乏。不育、阴毛、腋毛和胡须稀少或无。呈女性化,如乳房发育、皮肤细嫩、腼腆。常见有多种畸形,如指距宽、外耳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疝气等。此外,常有性格孤僻、被动及精神障碍。
本病的核型可有多种,但均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和一条或一条以上的y染色体或嵌合体的形式存在。典型的核型为47,xxy,约占80%,本例为少见的48,xxyy。
三、一例极为罕见的双染色体易位世界首报病例
患者,女,17岁,未婚,1987年11月精神异常,表现为乱讲话,内容杂乱,自言自语,哭笑无常,易发脾气,对亲人态度凶恶,行为紊乱,乱跑等。于1988年1月就诊。患者2岁半才能走路、学话,3岁发音才稍清楚,只会算个位数,不能上学,平时生活自理差。患者第2胎,足月顺产,母孕期因妊娠剧吐,曾服用过多种药,具体何药不详。月经史:12岁5~6天/30~40天。
家庭情况:其父,工人,成人智力评定(下称智评)2(正常)。其兄,因初中毕业考试不及格肄业。其弟,勉强考上初中,学习成绩差(按who定义,初中能正常学习说明智力正常)。其兄及弟成人智评均3,为轻度智力残疾。其母身高为133cm,职业为小贩,智评2,wais:iq=81。其姑学习成绩亦差。母孕适龄26岁,父38岁。非近亲结婚。无精神病家族史。
体检:尖头,头围50cm睑裂细长,内外眦间距离4cm,似杏仁眼,内眦间距离3.5cm。双侧巨乳,平卧时乳腺上缘超过第二肋,坐位时乳头下垂达肋缘。左手小指有3条褶纹,该指比正常指小,向内侧弯曲。左无名趾比小趾小,且掌趾关节较其他4趾更向上,即更靠近向心端。手掌纹无异。向心性肥胖。eeg正常范围(各区散在性5~7c/s,10~24μv的θ波),ekg:t波(?,f)倒置。未发现其他躯体异常征象。精神检查:神清,口齿不清,思维散漫,夸大妄想,但内容简单,自言自语,表情幼稚,情绪不稳,激惹性高,行为紊乱,无自知力。成人智力评定:13,为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1988年4月4日至同年12月3日住院治疗。服用氯丙嗪,最高量500mg/日,精神症状消失,无自知力,精神障碍获“显著进步”出院。诊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伴分裂样精神障碍(6,7号染色体易位)。出院不久精神障碍复发,主要表现为乱讲话,除入睡以外的时间几乎都在高声自言自语,内容零乱,常因影响家人休息,而遭兄弟打骂。未坚持治疗。
细胞遗传学检查:在服氯丙嗪(50mg~500mg/日)期间,取外周血培养,淋巴细胞转化不良。停药半年后再取外周血培养良好。核型:46,xy,t(6;7)(6 qter→6q21׃׃ 6p21→6q21::7q11→7qter;7pter→7q11::6p21→6pter)。1989年5月5日经细胞遗传学国家培训中心夏家辉等,根据国际异常核型检索库“人类染色体畸变索引(repository of human chromosomal variants and anomalies, chromosomal variation in man)”检索,本例为国内外未见报道。家族其他成员核型无异常。
g带核型分析:每个分裂相均有两条衍生的易位染色体t(6,7)。断裂点分别发生在着丝条粒近端及臂间。6,7号染色体断裂后的两短臂接成一比d组大的正中着丝粒染色体,而6号染色体长臂再度断裂,近着丝点端断片与7号长臂断片重接成一条与3号染色体长度相近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的长臂,而末端断片例位重接第一次的断裂点为短臂。从核型分析,没有明显的断片丢失,而其临床特点,可能是因为染色体的几次断裂、重接时有微小的缺失或断点附近的基因突变所致。
讨论:患者幼年发育迟缓,重度智残,精神障碍(思维散漫、夸大妄想、自语、情绪不稳、激惹性高、行为紊乱等),躯体畸形(尖头、睑裂长、左浊指和左无名趾畸形、巨乳症、向心性肥胖等),精神发育迟滞家族聚集现象等是其临床特点。推测上述特征可能是6,7号染色体该型易位的特征。根据上述躯体特征、智力障碍、精神异常,提示6,7号染色体该型易位可能影响头形、睑裂、指趾、乳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脂肪的分布。
自caspersson等(1970)发表第一张人类染色体显带照片和1971年巴黎国际命名会议以来,现已发现人类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3000余种,染色体病综合征100余个。据笔者手头资料,临床上染色体疾病绝大多数为1条染色体异常,而尚未见报道双染色体异常者。笔者碰巧发现了这一罕见病例,也是笔者所开染色体检查的首例病例。因其罕见所以投稿盼能刊出,以飨读者。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