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得少老得快 睡得多易发福(转...
- 癫痫女孩抽搐七年之久癫痫病真能...
- 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智力评定(日)
- 充分运用竞争机制 促进科技发展...
- 手术戒毒余波未了:暂时叫停并不...
- 高考成绩与心理因素及其对策
- 过度囤积是一种精神顽疾
-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 无情戒毒术(转载)
- 一例罕见世界首报双染色体易位致...
- 染色体异常疾病病例报告
- 瓜氨酸血症致精神发育迟滞一例报...
- 抽电子烟能戒烟吗?
- Klinefelter综合征
- 并不存在的偏头痛
- Williams综合征所致精神...
- 中国法律已允许手术治疗精神病
- 省武警总队医院伸出援手(转载)
- 同一个“末日” 不一样的情结(...
- 瓜氨酸血症--附一例报导
- 老年睡眠障碍【英】
- 邪教综合征的表现与产生的心理学...
- 精神外科治疗指南(建议稿)
- 心理评估在精神外科中的应用
- 如何防范被精神病人伤害
- 作者:杨理荣|发布时间:2013-06-21|浏览量:661次
据专业部门估计,我国现有精神疾病患者约1亿,其中重性精神病约1600万。据《南方都市报》2012年10月22日a11报道“精神疾患男子弑父伤口母”,报道的内容是一名患有精神病的23岁男子,因仅仅觉得药不好吃而持刀挥向自己的父母,导致父亲死亡,母亲受伤。该报2012年10月23日a12报道“抑郁症患者欲杀同事获缓刑”,说的是一男子因抑郁发作,先后以放煤气及纵火等方式试图杀死两名同事。该报同日a13报道“江南西刀劫四龄童嫌犯患有精神障碍”,事发2012年6月22日,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发生一起持刀歹徒劫持四龄童案件中嫌犯,经鉴定为患精神病性障碍,嫌犯出现幻觉,意图通过劫持让警方将其击毙。事实上,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不论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累见报道精神疾病患者杀人伤人事件。可以这么说,凡是那种杀人伤人比较离奇的事件,大多有可能涉及的是精神疾病患者。笔者作为一名精神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更是累见精神疾病患者杀人伤人事件,更有不少有杀人伤人意图者。如近1、2月内有2位患者有严重的伤人意图,幸好没有发生,但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生。如一名广州在校大学生,患抑郁症,说曾带刀在街头逛,说如果碰到谁惹恼他,就会杀死他,结果在街上转了一圈没人理他。还有一位患者也有类似表述,只是没带刀在街上逛。未收录医院神经外科杨理荣
精神疾病患者,包括抑郁症病人伤人事件是极为多见,笔者统计了758例住院精神病例,其中有严重暴力攻击伤人行为,即致人死亡或重伤需紧急医疗救治者例111例(14.7%),一般暴力伤人行为355例(47.1%),暴力攻击意图但未造成伤害者124例(16.5%),无暴力意图或行为163例(21.6%);诱发暴力的可能因素:被激惹317例(28.8%),幻觉妄想引发159例(14.5%),精神病性冲动109例(9.9%),忧郁情绪3例(0.3%),意识障碍2例(0.2%);严重自伤自杀致重伤者49例(6.5%),一般自伤自杀165例(21.9%),自伤自杀意图121例(16.1%),未曾描述有自杀意图或行为418例(55.5%);诱发自杀的可能因素:抑郁251例(22.8%),幻觉妄想48例(4.4%),精神病性冲动30例(2.7%),情绪被激惹30例(0.5%);引发暴力攻击的因素有无故冲动伤人,这是没有动机、没有目的、随机发生的暴力伤人行为,施暴者也不知道为何要如此。情绪被激惹引发的暴力攻击行为。抑郁状态时伤人。幻觉妄想引发的暴力伤人,如认为某人在迫害他或对他施行不利行为等。另一种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发生,如癫痫发作时意识障碍,还有如酗酒、吸毒、躯体疾病引起意识障碍等,在意识障碍状态下发生暴力攻击行为最可怕,最具危害性,要到意识恢复或衰竭无力施暴才能停止。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防范精神病人的伤害呢?
首先,不要低头在外走,要注意时刻观察外界及周围情况。如果只顾低头走路,不注意周围环境情况,危险来临都不知道就麻烦了。要注意周围是否有行踪怪异之人,面向你来的人是否是满脸怒气或是手执凶器等。现有的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歌或打电话聊天,埋头走路,对周围环境不一顾,是有潜在危险的。
其次,要注意观察你周围是否有精神、行为异常者。那些那些蓬头垢面、赤身裸体、举止怪异的人大家往往一看就知道是精神病人,但对于那外表初看无明显异常者则不易区分。如喃喃自语、自笑或作怪异动作,特别孤僻,常发呆的人则多为精神异常者,须特别留意。当然,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难以凭表面观察来判断,他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却有性格、思维等方面的异常,如过分敏感,多疑,内向,孤僻,怪异。以致发生了杀人伤人(包括对亲人的伤害)或自杀,才联想到这人患有精神疾病。
任何时候对人都要文明、礼貌,不要对人粗暴、无礼,更不要招惹是非。如果你对别人这样很有可能碰到某个人就是精神异常者。这种情况下易遭致对方的伤害。
对于脾气火爆,有暴力倾向的人,避而远之,尽管避免与其发生冲突,一旦有冲突时应尽可能脱离接触,远离危险区或寻求其他帮助。
对于可疑精神异常者,特别是亲友,不要轻易说不要治疗或不住院治疗,更不要建议去信迷信,而是要建议积极治疗。因为不采取积极有效治疗会耽误病情,会延续危险。
尊重他人,包括精神病人,不可歧视他们。千万不要对着他人吐口水或吐痰或其他轻视人的举行,因为这类行为特别容易引起精神病人的误会。他们很容易把这类行为看成是歧视他们的行为。过去在精神科医生中执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对精神病人要不冷不热。如果过分热情或过分冷淡,都会容易为他们产生误解。
发现邻居家有打斗声、呼叫声,特别是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时,要及时观察和报警,但不宜盲目去救助。
以上仅是某些被动措施,最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全民都要重视心理卫生,积极预防精神病的发生,积极、系统、规范治疗精神病(即住院治疗),防止精神病复发,做好精神病康复,大力宣传和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使全民认识和了解精神疾病,正确对待精神疾病,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
2012-10-23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