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哲副主任医师
-
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科室:
康复科
- 颈椎病最新诊断标准
- 偏瘫一侧肢体为什么会疼痛?
- 中医康复学
- 每年11月20日为我国“卒中教...
- 预防肩颈筋骨劳损运动治疗小贴士
- 跟腱断裂修补术康复计划
- 吞咽功能的康复
- 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
- 言语障碍的康复
- 康复医学的概念
- 康复医学的概念
- 康复医学的范畴
-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 康复医学
- 为什么要康复评定
- 对抗制动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主要...
- 对抗制动对骨骼肌影响的主要措施
- 、对抗制动对呼吸系统影响的主要...
- 对抗制动对骨关节影响的主要措施
- 制动对骨关节影响关节挛缩
- 制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制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 制动对内分泌的影响
- 偏瘫患者减重步态训练
- 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模式及发生...
- 康复评定的内容
- 制动对人体的影响-异位骨化
- 制动对人体的影响-骨骼肌
- 制动对人体的影响-关节退变和功...
- 制动对人体的影响-骨钙代谢和骨...
- 烟雾病的康复治疗
- 烟雾病的治疗
- 什么是烟雾病
- 肩手综合症的治疗方法
-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 作业治疗简介
- 主动参与的康复理念
- 髋关节置换术后注意事项
- 髋关节置换术后良肢位摆放
- .怎样为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床上...
- 摆放良肢位有什么注意事项
- 早期怎么摆放良好的肢体位置
- 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基本目标和康复...
- 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
- 脑卒中的康复原则是什么
- 什么是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 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 缺血性脑卒中会出现哪些临床表现
- 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 .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 竹罐疗法的临床应用
- 下背痛的防治
- 物理治疗技术
- 面肌痉挛如何治疗
- 弹力棒防治网球肘
-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 网球肘
- 辽宁中医康复中心简介
-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 制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作者:宋哲|发布时间:2012-02-16|浏览量:1248次
一、血容量减少
卧位时有500~700ml血液从下肢回流到胸腔,谓之中心体液转移。中心血容量增加,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对压力感受器的刺激争抢,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脏率过滤明显增加,血容量减少。制动1~2小时血容量迅速减少,这是短时间卧床造成的最明显的心血管改变。制动24小时血容量减少5%,6天减少10%,14天减少15%,20天减少20%。血容量的减少对心肌梗死患者非常不利,可造成非心源性的循环更能以及相应的运动功能减退。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宋哲
二、心率增加
制动早期,基础心率每天约增加0.5次/分,3~4周后约增加4~15次/分。卧床后进行直立位活动时,心率增加更显著,且心率的增加与卧床时间长短成正相关。卧床3周后,亚极量运动的心率增加30次/分,每搏量和心排出量均降低15%。心率增加与容血量减少,每搏量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或交感神经张力增加)等因素有关。由于基础心率对保持一定水平的冠脉血流量极为重要,若基础心率加快,心脏舒张期缩短将使冠脉血流灌注减少,引发心肌缺血。
三、血流速度减慢
由于制动后每搏量下降、心排出量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及血液本身理化特性的改变,从而各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所减慢,以腹主动脉、股动脉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少最为明显。动脉血流速度的下降及下肢静脉顺应性增加,导致下肢静脉血流阻力增加,这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动、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条件。
四、血栓形成
由于制动后血容量减少、而血液中有形成分并不减少,故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粘滞度明显增加,血小板凝聚力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有所增高;加之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以上因素均为血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卧床者血栓形成的几率明显增加,最常见的是深部静脉血栓、血栓性脉管炎和肺栓塞。不能步行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是可步行者的5倍。病变累及肢体发生血栓的危险是未累及肢体的10倍。灌装动脉粥样硬化部位血栓形成的几率也会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五、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卧位转换为直立时出现血压显著下降,表现为头晕、恶心、出汗、心动过速、甚至晕厥,老年人更为严重。卧床休息数天即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交感肾上腺稀土反应不良、心脏压力反射能力障碍、循环血容量减少及静脉回流不足等因素有关。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