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 ?来自5...
- 毛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偶联及新分子...
- 朱雄鹏教授被评选为“泉州市优秀...
- 网站开通三周年
-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的生命...
- B、T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
- 大颗粒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 朱雄鹏教授当选为福建省医学会血...
- 网站开通二周年
- 朱雄鹏教授当选为泉州市医学会血...
- 我院血液内科应邀参与编译的《美...
- 朱雄鹏教授应邀到第十三届全国血...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新进展:第...
- 白细胞减少如何查明原因?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什么时候该治...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 贫血的定义和分类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如何治疗?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如何治疗?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服用格列卫后出...
- 缺铁性贫血如何治疗?其病因有哪...
-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 原发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标准
- 血液制品在重度创伤患者中的合理...
-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 ?来自5...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来自52届...
- 白血病常见临床表现
- 白血病病因与预防
- 血液内科简介
- 09年美国血液病学会年会三大亮点
- 作者:朱雄鹏|发布时间:2010-03-15|浏览量:394次
近期召开的2009年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口服抗凝剂、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亮点频现。 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朱雄鹏
口服抗凝剂研究有突破
固定剂量达比加群抗凝效果等同华法林
加拿大学者舒尔曼(Schulman)在会上报告,一项随机双盲非劣效性Ⅲ期研究共纳入2539例患者,比较了口服凝血酶直接抑制剂达比加群与华法林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的作用。达比加群的剂量为150 mg/d bid,连续服用6个月。结果显示达比加群在抗凝方面与华法林一样安全有效。
■点评
华法林于1955年开始用于临床,至今仍是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尤其在欧美国家。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差异较大,而其治疗窗窄,即使很小的剂量变化也可能导致抗凝过度导致出血,或抗凝不足导致血栓,因此,治疗期间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并频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数十年来,研究者一直在探索新方法、开发新药物,以期克服华法林的不足。由于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可以预测,而且不需要频繁的血液监测,基本上可以确定达比加群将取代华法林成为新的口服抗凝剂。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有进展
硼替佐米用于一线诱导化疗及维持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本届大会报告了国际Ⅲ期VISTA临床试验的3年随访结果。该研究表明,在新诊断的MM老年患者中,硼替佐米+马法兰+泼尼松(VMP)方案与马法兰+泼尼松(MP)一线方案相比,可使死亡危险降低35%[风险比(HR)=0.653,P=0.0008],VMP组和MP组的3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68.5%和54.0%。
另一项西班牙骨髓瘤研究组的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试验纳入260例患者,随机给予6周期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泼尼松(VTP)或VMP诱导化疗,再随机给予最多3年的硼替佐米+沙利度胺(VT)或硼替佐米+泼尼松(VP)维持治疗。 结果显示, VMP和VTP的缓解率相似, 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和OS均无显著性差异。VMP治疗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较多,但心脏毒性较少。应用VT或VP维持治疗,可显著改善缓解质量。
■点评
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尤其在高龄人群中。目前MM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以MP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尤其是老年患者。化疗能够降低肿瘤负荷、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硼替佐米的加入使化疗的疗效进一步提升。
移植物抗宿主病控制有方法
供者调节性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GVHD发生率低
在本届大会全体会议上报告的另一项重大临床进展涉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控制GVHD。调节性T细胞已被证明能减少骨髓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迪扬尼(Di Ianni)的研究组用新鲜分离的供者调节性T细胞进行过继免疫治疗。22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在8 Gy单次全身放疗后接受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预处理,3天后后接受分选好的供者CD34+ 细胞、调节性T细胞(CD4+/CD25+ 细胞)和成熟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然后接受大剂量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显示,所有移植受者都显示为完全供者嵌合体,在可评估20例患者中,17例无GVHD,2人为1级GVHD,1例为3级GVHD。
■点评
HSCT可治愈血液恶性肿瘤,但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关人群中找到相合供者的概率是1/5万~1/10万,甚至更低,因而许多需要移植的患者失去治疗机会。半相合HSCT 可用于所有需要移植的患者,无须等待查找供者,但致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和移植物排斥反应使此技术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在半相合移植时应用新鲜分离的供者调节性T细胞可使移植后的GVHD大幅减少,这使半相合移植耐受性更高而更具实用性。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