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颖主治医师
-
医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科室:
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
- 髋臼骨折
- 髋关节后脱位
- 髋关节后脱位
- 专科详细简介
- 滑膜炎看病路径
- 强制性脊柱炎看病路径
- 小时候打针多,臀肌凹陷, 不能...
- 右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
- 男29岁,右股骨颈骨折,有没有...
- 股骨头坏死
- 右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已两年半,...
- 小儿髋关节滑膜炎
- 臀肌挛缩症
- 男,40岁,右侧股骨头坏死2?...
- 男,40岁,右侧股骨头坏死2?...
- 请问张大夫我女儿髋关节发育不良
- 膝滑膜炎和轻度半月板损伤
- 关于德国LINK保留股骨颈假体...
- 8岁孩子得了双髋关节滑膜炎要做...
- 粗隆间骨折治疗及预后
- 髋关节滑膜炎有轻度积液,请问如...
- 大腿骨折了,一定要做手术吗
- 滑膜炎的治疗方法
- 股骨颈手术
- 怎么治疗滑膜炎
- 欢迎加入我创建的股骨头坏死群,...
- 车祸造成的骨折
- 全髋关节置换
- 7年髋关节滑囊炎疼痛?是否可以...
- 大夫您好:不手术能治愈股骨头坏...
- 骨髓炎的特效用药(内部制剂,纯...
- 骨性关节炎的特效用药
- 强制性脊柱炎的特效药物(内部制...
- 您好。我患有尺骨与桡骨相连。旋...
- 右?部疼痛60天,走路受限,怎...
- 男孩5岁,右小腿比左小腿短,请...
- 小儿创伤肢体肿胀发热,伤口感梁...
- 儿童骨折早期特效药物-小儿接骨...
- 损伤后期特效药物-养血之痛丸(...
- 儿童创伤早期特效药物-小儿活血...
- 跌打损伤、肿胀不消、劳伤宿疾特...
- 骨髓炎特效药物-骨炎膏(内部制...
- 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特效药物-...
- 损伤后期特效药物-加味益气丸(...
- 骨折早期特效药物-三七接骨丸(...
- 骨与关节病变的MRI诊断
- 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治疗方法
-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锻炼
-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
- 强直性脊柱炎预防措施
- 强直性脊柱炎特殊检查
- 强直性脊椎炎(高骨病)期型界定
- 强直性脊椎炎(高骨病)的治法
- 强制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椎炎(高...
- 股骨头坏死看病路径
- 小儿股骨头坏死
- 股骨头坏死的鉴别诊断
- 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分型
-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机
- 激素性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机
- 成人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 臀肌挛缩症答患者问
- 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如何饮食调护
- 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指导。
- 滑膜炎治疗经验
- 老年髋部骨折最好微创手术治疗
- 洛阳正骨医院最新学术动态
- 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如何饮食调护
- 骨股颈骨折术后三个月身体反应的...
- 年青人患股骨头坏死时治疗的最佳...
- 股骨头坏死能否治愈?
- 力臂反弹撬拉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
- 髋关节双减压术配合中药治疗早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缺点
- 双侧金属对金属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 股骨头坏死的非手术治疗
- x形腿能矫正吗
- 股骨头坏死做手术效果怎么样
- 髋臼发育不良咨询
- 16.5岁男生0型腿求治。急!...
- 坐?子时臀部疼痛
- 关于告知咨询患者专科会诊作答问...
- 髋关节疾患的物理疗法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 髋部的药物治疗
- 髋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 股骨颈骨折护理
- 小儿髋关节脱位 护理方法
- 当前国内外对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有...
-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出现跛行?
- 有人将股骨头坏死宣传为“第二骨...
-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先天...
- 滑膜炎是什么病
-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
-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
- 股骨头坏死的概述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哪些因素有关...
- 股骨头坏死治疗方法讲解-告广大...
- 何谓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
- 什么是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如何...
- 臀肌挛缩
- 髋部损伤二科祝大家新年快乐!
- AVN股骨头坏死重建棒植入技术...
- 弹响髋
- 梨状肌综合征
- 髂腰肌肌腱损伤
- 缝匠肌肌腱损伤
- 骨盆骨折
- 髋臼骨折并发症及防治
- 髋臼骨折病人的功能评价
- 股骨上段骨折
- 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 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与治疗
- 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类型
- 股骨转子间骨折
- 髋关节后脱位
- 髋关节外伤性脱位2
- 股骨头骨折
- 股骨颈骨折
- 股骨颈骨折述评
- 股骨颈骨折治疗
-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
- 全髋关节翻修术
- 全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
- 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
- 术前评估
- 手术计划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
-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 全髋关节假体的设计和选择
- 应用生物力学
- 人工关节
- 髋关节置换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缺点
-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行金属对金属大...
- 陈旧性髋臼骨折导致髋关节骨性关...
- 陈旧性髋臼骨折导致髋关节骨性关...
- 陈旧性髋臼骨折导致髋关节骨性关...
- 减压性股骨头坏死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先天...
-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辐射...
-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 股骨头坏死常见的几种病因
- 情绪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康复情况
- 股骨头坏死后的现象
- 股骨头坏死的高危人群
-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
- 作者:张颖|发布时间:2010-02-26|浏览量:784次
一、原则
功能锻炼又称运动疗法,是受伤肢体肌肉和关节活动功能的训练,包括未被固定肢体远端及近端肌肉和关节的训练,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使患肢迅速恢复正常功能。常用的功能训练有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主动活动和抗阻活动。其中,主动活动是根本,需按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训练。我国是运用运动疗法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700年,在吕氏春秋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而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也曾倡导运动医疗。现代医学中更是把运动医疗纳入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疗法应按一定的方法循序渐进,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髋部疾病研究治疗中心张颖
(一)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疼痛肿胀,易再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主动舒缩活动。原则上,骨折部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分关节均应进行功能锻炼。
(二)骨折中期 即骨折2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已形成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渐形成骨痂,骨折部日趋稳定。此期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应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加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三)骨折晚期 此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外固定已拆除。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并可辅助应用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熏洗,使各关节功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功能锻炼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动静结合的原则。动是指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的功能锻炼;而静则是指骨折局部的稳定。两骨折端在愈合期间要求稳定固定,否则将使骨痂断裂,影响愈合;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的功能锻炼,又是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肢体功能必不可少的条件。二者的有机结合,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是治疗骨折应掌握的原则。
二、分类
(一)按运动的方式分类
1.被动运动 当患者肌肉瘫痪,或关节肢体的活动功能存在障碍时,必须依靠他人对其肢体进行被动活动者,称为被动运动。
2.主动运动 依靠肌肉的主动收缩,带动肢体关节产生活动,是康复医疗中多采用的一种运动方式。主动运动对神经、肌肉有强烈的作用,可改善人体全身个系统的功能。术后的主动运动,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肌腱韧带的粘连和挛缩,避免关节僵直的发生。
3.助力运动 又称主动-辅助运动,是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相结合的运动。
4.抗阻运动 当肌肉恢复到有抗阻力的能力时,为防止肌萎缩增加肌力时所采用的运动形式。此阻力可由外力、器械等施加在肢体上进行。此种方法锻炼太大,对体弱者最好采用渐进抗阻运动。
5.渐进抗阻运动 是指在抗阻运动的基础上,使阻力逐渐增加或减少。这种运动可防止患者在开始时即出现疲劳现象。
(二)按肌肉的收缩方式分类
1.等长运动 是指关节固定、肌肉收缩时不发生长度变化,所增强的能量全部转变为热能,而肌肉本身不做功。一般认为:给肢体施以最大抵抗2/3的负荷,使肌肉做等长收缩,每次行6s的收缩,每日2~3次就能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
2.等张运动 收缩时肌肉长度发生改变,引起肢体关节的运动,但肌肉的张力保持恒定。张力的大小可由外来阻力来调节,一般阻力越大,肌肉的张力也越大。
3.等动运动 又称等速运动,需要应用Cybex仪器配合。锻炼时首先确定规定的运动速度,使肌肉收缩,由仪器内部自动控制,当肌肉收缩力大时,阻力也越大;肌肉收缩力减h,其阻力也随之降低,因而保证了运动速度的恒定。
三、作用
(一)软化挛缩的肌腱和韧带,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维持和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
(二)增强肌力和耐力,预防骨折后发生粘连和肌萎缩。
(三)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四)加速血液循环,降低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疼痛。
四、连续被动运动(CPM)在骨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一)作用机理 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活动,促进滑液向关节软骨的浸透和扩散,加速滑膜的分泌的吸收,改善软骨组织的新陈代谢,消除关节内有害物质和坏死组织,从而促进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修复,还可缓解关节损伤或术后引起的疼痛。
(二)优点
1.无痛苦,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病人乐于接受,尤其是术后前3天,一般在伤口愈合,关节内创伤修复卮停机,不会出现疼痛。
2.消肿快,CPM装置符合生理要求,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和关节滑液的循环,利于水肿或肿胀消退,相反制动影响血液循环,局部张力增加进一步限制静脉回流,使局部肿胀呈恶性循环。
3.伤口愈合快,缝合时注意克服切口张力,CPM装置活动时不增加手术切口张力,血液循环增加,利于切口早日愈合。
4.消除关节粘连,CPM装置可明显减轻关节手术和肢体制动造成的关节粘连,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可缩短住院时间。
5.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自身修复,关节骨折或小的关节软骨损伤,通过CPM装置的活动,刺激关节骨细胞增生,分泌和合成软骨基质,也可使软骨下骨组织中血液未分化细胞发生软骨样变,避免或减轻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三)应用
一般行手术内固定2周后开始接受CPM锻炼,每天2次,每次不少于40min。关节镜术后患者可当日开始应用CPM锻炼,最初3天内CPM幅度可控制在0°~45°内活动,第4天开始加大幅度。疗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4周。初做锻炼时,为减轻病人痛苦,可在应用CPM前0.5h给予强痛定10mg肌肉注射,病情好转,可不再使用止痛药。开始应用CPM训练膝关节伸屈0°~50°左右,以后在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每天可增加10°。1周后达120度时,速度逐渐加快,锻炼次数相应增加(每日3~4次),时间适当延长,以患者可耐受为限。自主活动达120°以后,可停止使用CPM辅助锻炼。
(四)CPM装置的注意事项
1.关节手术后放负压吸引者,注意活动时夹闭吸引管。
2.关节手术切口采用纵形切口,在关节半屈曲的位置上关闭切口,张力不应过大。
3.起始时间应在手术后麻醉尚未失效之前。
4.至少要连续应用一周,应用时间不能过短。
五、髋部术后的功能康复
髋部的各种外伤、疾病或经手术治疗后,在其局部的病理反应过程中,其炎症反应范围甚广,各组织层次之间,如肌肉、肌腱、骨与关节囊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韧带和筋膜的水肿,关节囊皱襞间的粘连,均可使这些组织丧失弹性和伸展性。长期制动或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骨骼脱钙,关节软骨因缺乏正常的营养供应而萎缩变性。以上种种变化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严重,髋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后,可使肌力下降,协调作用差。因此,要获得髋部功能的恢复,需要有一个功能锻炼的过程。
髋部练功的目的是增强髋部的肌力以维持髋部的稳定。最终恢复下肢的负重和行走功能。髋部练功的作用促使损伤或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反应的消失,促使局部肿胀的消退,减轻肌肉的萎缩,防止关节僵硬,防治骨质疏松和各组织层次间包括肌腱、韧带的粘连等。局部血运的改善还可促进骨折的愈合,髋关节退变软骨的修复。髋部练功的进度应视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的情况而定,损伤的早期(3周以内)不宜做软组织牵伸活动或做肌肉的抗阻力练习。因髋部练功的重点是恢复髋部的肌力,只要不是髋关节的关节软骨损伤性疾患,髋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多不十分困难。
(一)下肢牵引 患者多因为长期病变,而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挛缩,因此在术前应对患肢进行适当力度的牵引,使挛缩组织松弛,有利于术后病人的功能康复。
(二)肌力锻炼 因长期卧床,某些肌肉萎缩无力,因此应当加强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以及髂腰肌的锻,增强这些肌肉的肌力。
1.仰卧举腿法 又称直腿抬高法。患者仰卧位,两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做直腿抬举的动作。抬举开始时月45°,随着锻炼肌肉的增强,抬举的角度可逐渐增大到70°以上。
此法可增强下肢伸肌的力量,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有助于恢复下肢的行走功能。适用于下肢骨折已有连接的中后期的练功。是下肢骨折及髋部疾病引起下肢伸肌萎缩的主要练功方法之一。
2.侧卧展腿法 向健侧卧位,下肢伸直,将患侧大腿尽力外展,然后还原;通过一阶段的锻炼可作扇形向外摆动而达到髋关节外展的正常位置。
本法可增强髋部外展肌群和内收肌群的力量,防止外展和内收肌群的萎缩,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功能。
3.举腿蹬足法 仰卧位,将患肢直腿抬高45°左右,再屈髋屈膝,然后用力伸直向外上方蹬出。抬腿时动作要慢,蹬出时动作要快,如此反复练习。
本法可增强髋部肌力,防治下肢肌肉萎缩,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下肢的消肿,并有利于松解腰部神经的粘连。
4.左右下伏法 身体直立,两腿分开比肩稍宽,双手叉腰,四指在前,两肘撑开,先右腿屈曲下弯,左腿伸直,还原身体直立;再左腿屈曲下弯,右腿伸直,还原身体直立。按上述动作左右反复进行。
本法可增强腰部、髋部、腿部的肌力以及韧带的力量,能防止髋关节特别是内收肌的劳损、挛缩和酸痛,也可防止老年人腿部功能的衰退。
(三)电刺激疗法 对无力的肌肉以低、中频电刺激使其产生收缩,同样可改善肌肉萎缩。
(四)床边坐起 一般术后一周病人即可坐于床边使两腿下垂,但也有的患者术后2日就下床站立,效果很好,因此时间上应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术后避免患者做内收下肢的动作,以防止关节脱位,故在侧卧位时,应在两腿之间垫一枕头,以保持外展位。
(五)步行 开始练习步行时,可手扶床栏、桌椅等练习站立、踏步、双足前后、左右移动。当可站稳能保持身体平衡后,可腋下架拐练习步行。逐步在家属的保护下练习上下楼梯,以掌握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