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调理治疗亚健康之路(实例问...
- 周日上午专家门诊调整为特需门诊...
- 刘小雨大夫从体质辨治复发性口腔...
- 刘小雨大夫分经论治顽固性头痛经...
- 湿热体质 脂溢性皮炎的调理治疗
- (实例)头疼,总是感觉累容易疲...
- (实例)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调...
- (实例)在线咨询半夜中会突发性...
- 刘小雨大夫增开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 刘小雨大夫所有的专家门诊出诊都...
- 卫生部药食同源目录(备忘)
- 自我经络调理 缓解疲劳综合征
- 改善体质,远离疲劳
- 高血压;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颤(...
- 刘小雨博士主讲 健康大讲堂:...
- 本草论天花粉(转 备忘)
- 本草论黄柏,味苦入骨,降火能自...
- 正确应对膏方服用过程中的小插曲...
- 教你识别服用膏方过程中的种种意...
- 膏方的服用剂量
- 膏方服用方式
- 膏方的正确服用时间
- 哪些人要吃开路方?
- 开路方的几种作用
- 不适合服用膏方的人群
- 膏方适用于哪些人群?
- 膏方的“素膏”与“荤膏”
- 冬令进补的误区
- 慢性疲劳综合征:多系统疾病的先...
- 别把“疲劳”不当病
- 顽固性失眠与中医治疗
- 中医养生的前提:了解自己的体质
-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能告诉...
- 冠脉CTA有什么优势?
- 提神解乏,益气开胃,清暑解渴?...
- 暑湿季节,养护胃肠??《延年秘...
- 阴虚火扰之盗汗??当归六黄汤
- 调和阴阳,交通心肾??桂枝加龙...
- 中药能否和西药或者饮料、牛奶、...
- 药引子有哪些?
- 你知道煎中药的忌讳么
- 您会煎中药吗?
- 中药汤剂常用煎法释疑
- 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人体生理功能有...
- 什么是疲劳综合征
- 顽固性口腔溃疡_全身问题的窗口
- 暑令荷为王,荷叶贵如金
- 端午粽子莫贪嘴(守刚)
- 端午时节话菖蒲,化湿开胃,安神...
- 明目驻颜名方档案(转)
- 周日上午“亚健康专诊”终于开通...
- 五苓散??内通三焦,外达皮腠,...
- 重温经典之猪苓??渗湿气,利水...
- 重温经典之??茯苓,淡能利窍,...
- 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
- 补五劳七伤,温筋暖脏,养精神,...
- 试试 百合生地枣仁汤
- 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
- 燮理阴阳,交通心肾??桂枝龙骨...
- 周日上午“亚健康专诊”终于开通...
- 春末夏初,养颜秘笈
- 中医养颜系列之百合??洁白娇艳...
- 中医养颜系列之桑叶??蚕丝之源...
- 中医养颜系列之蔷薇??淡雅清香...
- 中医养颜系列之杏仁??清肺润肠...
- 中药养颜系列之枇杷(叶)??远...
-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
- 亚健康测试(转)
- 爱惜自己,重视亚健康状态
- 周日上午“亚健康专家门诊(疲劳...
- 茺蔚子??为妇人胎产调经之要药
- 白术_可升可降,阳中阴也。入心...
- 覆盆子??安五脏,益颜色,养精...
- 归膀胱经的中药(转帖)
- 归肝经 明目
- 归肺经的中药(转)
- 归心经的中药(转)
- 力专功大??丹参饮
- 白藓皮 档案
- 六经辨证 档案
- 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宝典
- 十二经脉 经气旺盛时间(适时养...
- 重温四逆汤系列方
- 写给初次课题申报者
- 白芷,其气芳香,能通九窍
- 泽泻,利水之主药;能宣通内脏之...
- 本草论百合-安心,定胆,益志,...
- 经典论细辛
- 青黛??大泻肝经实火,散肝经火...
- 再用诃子:煨用则能暖胃固肠,生...
- 功效不凡??穿山龙(肝肺经)
- 足厥阴肝经之秘密武器??鬼箭羽
- 诸本草论葛根(转)
- 试试 露蜂房
- 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
- 春季养生??省酸增甘
- 春季养生??在无边的春色里与自...
- 春季养生??疏肝理气,调节情绪...
- 春季养生??别睡懒觉!与阳气一...
- 传授春季养生之道 弘扬博大中医...
- 4月1日健康大讲堂预通告??春...
- 复习:-)肝经要药??夏枯草
- 足厥阴肝经要药??土鳖虫
- 复习:-)六郁圣方??回味越鞠...
- 细说“血脉、络、筋脉、筋膜”
- 由“木曰曲直”说肝主血脉
- 肝为生命之源考释
-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思考
- 不要步入中医治疗肿瘤“万能”的...
- 调理脾肾不足(气虚质)的精品药...
- 从肝治心溯源
- 七情由"神魂"...
- 肝心共主血脉
- 肝与心经络相连
- 肝与心五行相生
- 从肝治“心痛”
- 悲哀愁忧则心动,七情之由作心痛
- 行气解郁畅心肝肺??郁金档案(...
- 当归芍药系列方剂(应心肝双解)...
- 柴胡双解饮、1,2,3,4,5...
- 疏肝润木
- 蒲黄系列方剂
- 开心散(健忘)远志散
- 开郁 系列方剂(摘自中医世家)
- 滋肠五仁丸
- 滋唇饮
- 石室秘录 止嗽神丹
- 合德丸 补虚活血,健骨轻身,聪...
- 合欢丸 合欢花粥
- 和肝散
- 肝胆两益汤 夜不能寐,睡卧反侧...
- 二紫化痰汤 枳壳橘皮汤
- 独醒汤 解酒毒。主醉酒后昏闷烦...
- 丹参酒
- 当归芍药汤 系列
- 淡竹茹汤
- 单煮青皮汤、丹栀饮
- 大川芎丸 独芎散
- 苍术解郁 湿郁 痰郁 带下
- 苍芍丸
- 安神 方剂系列
- 止嗽安眠方
- 安眠汤
- 我喜爱的芍药 系列方剂(中医世...
- 升麻 系列方剂(中医世家)
- 苍术 相关方剂大全-1(摘自中...
- 我喜爱的白薇 系列方剂
- 菊花酒、散 系列方剂
- 我喜爱的白蒺藜系列方剂
- 泽泻汤、丸、散
- 泽兰汤(4)
- 镇心省睡益智方
- 大益智散
- 四磨汤及其类方
- 四磨汤及其类方
-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平胃散(...
- 论治初起之痰 已病之痰 久病之...
- 论诸痛治肝
- 消斑神效汤
- 消斑神效汤
- 救肝开郁汤(白芍2两)
- 救肝开郁汤(白芍2两)
- 益气聪明汤
- 孔圣枕中丹(转)
- 焦树德方剂??清气化痰丸(转)
- 温胆与小陷胸汤
- 五子衍宗丸
- 补肾经典名方
- 镇肝、镇风系列方剂
- 心丹
- 心丹
- 心肾双补
- 心救汤
- 心救汤
- 心咳汤
- 心咳汤
- 心痛汤
- 心痛汤
- 息怒汤 息怒养妊汤
- 洗肝汤
- 洗肝汤
- 石室秘录.双治法
- 石室秘录.双治法
- 中医科刘小雨教授在临汾社区开展...
- 足浴店推拿比医院火 专家:最好...
- 花开杏林
- 花开杏林
- 冬日暖阳 健康盛宴??我院专家...
- 中医科刘小雨博士应邀坐堂凉城社...
- 冬季养胃正反关键词
- 健康大讲堂(十四)??中医科刘...
- 传统养生文化之盛宴??2009...
- 传统养生文化之盛宴??2009...
- 健康大讲堂(二十九)??中医专...
- 首届亚临床心血管疾病与中医药防...
- 苍术 方剂大全-2 (自中医世家)
- 作者:刘小雨|发布时间:2010-02-06|浏览量:3228次
苍术黄连汤
【处方】 苍术(童便炒)、黄连(酒炒)、防风、升麻各等分,甘草(生)减半。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痘后两目不开,两胞高肿而不流泪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蜜水调下。
【摘录】 《痘科类编》卷三
苍术酒
【处方】 苍术30斤(洗净,打碎,以东流水3石浸20日)。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刘小雨
【功能主治】 诸般风湿,疮疡,脚气下重。
【用法用量】 去滓,以汁浸曲,如家造酒法。酒熟任饮,不拘时候。
【注意】 忌桃、李。
【摘录】 《寿世青编》卷下
苍术灵仙散
【处方】 苍术2钱5分,半夏1钱,南星1钱,白术1钱,黄芩(酒炒)1钱,香附子1钱,陈皮5分,茯苓5分,甘草3分,威灵仙1钱5分。
【功能主治】 臂痛因痰湿而作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熟,食后温服。
【摘录】 《杏苑》卷六
苍术木瓜丸
【处方】 苍术1斤(米泔浸5宿,切,焙干,为末),木瓜1枚(瓷碟盛,饭甑内蒸烂,去皮核)。
【制法】 取木瓜研如糊,拌苍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用黄蜡不拘多少于铫内熔,将药于蜡内拌匀,取出筛子内,纸衬滚过。
【功能主治】 却老驻颜。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酒任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仁斋直指》卷十:苍术难名丹
【别名】 茯苓苍术难名丹(《世医得效方》卷七)。
【处方】 苍术(杵,去粗皮)500克(米泔浸一日夜,焙干)舶上茴香(炒)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干)各90克 川乌(炮,去皮、脐)故纸(炒)白茯苓 龙骨(别研)各60克
【制法】 上药研末,酒调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温补元阳,收敛脾精。主元阳气衰,脾精不禁,漏浊淋沥,腰痛力疲。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缩砂煎汤,或粳米汤送下。
【摘录】 《仁斋直指》卷十
《直指》卷十:苍术难名丹
【别名】 茯苓苍术难名丹、苍术丸
【处方】 苍术(杵,去粗皮)1斤(米泔水浸1日夜,焙干),舶上茴香(炒)3两,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干)3两,川乌(炮,去皮脐)2两,故纸(炒)2两,白茯苓2两,龙骨(别研)2两。
【制法】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元阳气衰,脾精不禁,漏浊淋沥,腰疼力疲。
【用法用量】 茯苓苍术难名丹(《得效》卷七、苍术丸(《金匮翼》卷八)。
【摘录】 《直指》卷十
苍术羌活汤
【处方】 苍术(制)、黄芩、枳实、半夏、柴胡、川芎、羌活、陈皮各等分,甘草减半,生姜3片。
【功能主治】 瘴疠,腹满寒热。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五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
【别名】 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 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
【制法】 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无力,足膝红肿热痛,带下色黄而臭,阴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日进三四服。
【摘录】 《世医得效方》卷九
《朱氏集验方》卷九:苍术散
【处方】 苍术1两,槐花3钱,藁本3钱,蛇蜕3钱,防风3钱,枸杞3钱,白蒺藜3钱,黄芩半两,川芎半两,木贼2钱,甘草2钱,白菊花2钱,蝉蜕4钱,乳香半钱,没药半钱,硬石膏(煅)半两,干葛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癍疮入眼。小儿痘疮入眼,生翳膜,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 用白水煎,食后服。加谷精草3钱半尤妙。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九
《明医指掌》卷七:苍术散
【处方】 苍术4两(泔浸),黄柏4两(酒炒),虎胫骨(酥炙)2两,防风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湿热成痹。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调下。
【摘录】 《明医指掌》卷七
《医林纂要》卷六:苍术散
【处方】 苍术1斤(泔水浸过,9蒸9晒,为末),橘皮4两(留白)。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寒痰积湿,痰饮腹痛。
【用法用量】 姜汤调服。
【摘录】 《医林纂要》卷六
《外科真诠》卷下:苍术散
【处方】 苍术1两,点红川椒3钱。
【功能主治】 杨梅结毒。
【用法用量】 煎水冲洗。
【摘录】 《外科真诠》卷下
《银海精微》卷上:苍术散
【处方】 苍术、木贼、香附米、夏枯草、蝉蜕、甘草、蒺藜、白芷、防风、蔓荆子、川芎、僵蚕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风湿伤肝,湿泪昏花。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茶清下;酒亦可。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方出《保婴撮要》卷四,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三:苍术散
【处方】 苍术4两(米泔浸,切片,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雀目。
【用法用量】 猪肝2两,批开掺药在内,用麻系定,粟米1合,水1碗,砂锅内煮熟,熏眼。每服3钱,临卧温服。
【摘录】 方出《保婴撮要》卷四,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八:苍术散
【处方】 苍术(米泔浸1宿,切,焙)4两,木贼(童便浸1宿,净洗,锉,焙)2两,甘草(炙)1两半,旋覆花1两,蝉蜕(去土)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毒客搏,目生翳晕,黑白睛昏浊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后麦门冬熟水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
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苍术散
【处方】 木贼、苍术、白蒺藜、防风、羌活、川芎、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风实热,眼出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温米泔调下。
【摘录】 方出《古今医鉴》卷九,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
《得效》卷十八:苍术散
【处方】 紫金皮、苍术、猪牙皂角(盐醋炒)、鸡脚风叶、骨碎补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打扑损伤,皮不破,浮肿者。
【用法用量】 酒调敷肿处。
【摘录】 《得效》卷十八
《得效》卷九:苍术散
【别名】 二神汤、二炒苍柏散、苍柏散
【处方】 苍术(米泔浸1日夜,盐炒)4两,黄柏(去粗皮,酒浸1日夜,炙焦)4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一切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赤肿,脚骨间作热痛,虽一点,能令步履艰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一切脚气。
【用法用量】 二神汤(《医统》卷五十九引《医林集要》)、二炒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苍柏散(《疡科选粹》卷五)、二妙苍柏散(《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摘录】 《得效》卷九
《普济方》卷一三○:苍术散
【处方】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1宿)1两,甘草1两半(炙),香附子3两半(炙,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逼毒气。主伤寒1-2日以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3寸,淡豆豉30粒,同煎至7分,热服,不拘时候。连服3服,汗出即愈。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三○
《眼科全书》卷六:苍术散
【别名】 二神汤
【处方】 苍术、僵蚕、蝉蜕、川芎、防风、荆芥、蔓荆子、白芷、夏枯草、甘草。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风目。
【用法用量】 清茶调下。
【摘录】 《眼科全书》卷六
《朱氏集验方》卷二:苍术散
【处方】 苍术半斤(炒),麻黄1两半(去节),杏仁2两(去皮尖,炒),甘草2两(炒)。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疫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沸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二
《活人书》卷十七:苍术散
【处方】 麻黄1两(汤洗过,焙干称),苍术半两(米泔浸,去皮,切),石膏1两(煅),桔梗半两,甘草半两(炙),山茵陈半两(去梗)。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1-2日,头疼,发热憎寒,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8分,数服出汗。
【摘录】 《活人书》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苍术散
【处方】 苍术1两,蝉蜕半两,木贼(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目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前新汲水调下。服后仰卧少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苍术散
【处方】 苍术4两(肥实者,于银石器内以河水煮1日,煮时入皂角1寸许,煮了不用皂角,取苍术以铜刀子刮去黑皮,切过晒干,取3两),甘菊花1两半,京芎1两半,荆芥穗1两,木贼1两,旋覆花1两,草决明(温水洗3遍,晒干)1两,菥?子1两,甘草(炙)3分,细辛3分。
【制法】 上为末,用不津器内盛。
【功能主治】 眼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入真腊茶半钱,同点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六十七引《神巧万全方》
《瑞竹堂方》卷二:苍术散
【处方】 苍术1斤(用粟米泔浸过,用竹刀刮去皮,半斤童便浸,半斤无灰好酒浸,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取出苍术)。
【制法】 于净地上撅一坑,以炭火煅红,去炭,将浸苍术酒、小便、倾于坑内,却放苍术于坑内,用瓦器盖覆,用泥固封,经一宿,取出苍术,为细末。
【功能主治】 除湿,壮筋骨,明目,健步。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盐汤或酒调下。
【摘录】 《瑞竹堂方》卷二
苍术三黄散
【处方】 苍术5钱,黄芩5钱,黄柏5钱,大黄5钱,生南星5钱,猪脂粉少许(用猪前蹄骨火煅存性,研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一切湿毒,已破口者。
【用法用量】 烧酒调敷。
【摘录】 《疬科全书》
苍术芍药汤
【处方】 苍术2两,芍药1两,黄芩半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腹痛甚者。痢疾痛甚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两,加淡味桂半钱,水1盏半,煎至1盏,温服。
【摘录】 《保命集》卷中
苍术升麻汤
【处方】 苍术1钱半,半夏1钱,厚朴7分,陈皮7分,枳实7分,桔梗7分,川芎7分,升麻7分,柴胡7分,木通7分,黄连5分,黄芩5分,木香5分,甘草5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 瘴疫。岭南春秋时月,山岚雾瘴之毒中于人,发为寒热温疟者。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苍术胜湿汤
【处方】 苍术5钱,羌活3钱,防风3钱,防己3钱,木瓜3钱,怀牛膝3钱,肉桂1钱,茯苓2钱,甘草梢1钱。
【功能主治】 寒湿脚痹,及脚气之挟寒由冒雨忍湿而得之者。
【用法用量】 水1大碗,煎至半碗,入好酒半碗,煎数沸,热服。
【注意】 其人少壮,气血强盛者宜;若虚弱衰老者,则非可用也。
【各家论述】 当归拈痛汤治湿着之挟热者。此以治湿着之挟寒者,故用苍术之辛烈以君之,而羌活、防风佐之,本能行经燥湿,活骨舒筋,非风以胜湿之说;防己以逐而行之,木瓜以收而消之,肉桂及酒,所以胜寒而活其血,牛膝、草梢,使一于下行而无坚不破矣。然则此之攻之,不太猛乎?曰羌活、防风性能上升,而术、草、桂、苓则未尝非补正也;此用苍术为君,则异于防己饮之平用二术,古人饵术皆以为补养,实补脾君药也。
【临床应用】寒湿脚痹:子族中有以养池鱼为业者,尝负篮捞采萍及?藻以供鱼食,篮着髀股间衣裤皆湿,日久冷湿深积,致左腿痹痛,不能行动,皮肤肿硬有如死肌,医者以治风闭痹诸方治之罔效,且更时作寒热。予诊其脉沉迟而涩,因制此方与之,且嘱之曰,服此覆被取汗,当作大痛,宜耐痛无害也,痛定则愈矣。其人服之,果壮热大痛,几不可忍,然其痛自髀走股,自股走膝,自膝下胫下足跗,其痛渐轻,至足大趾痛止汗收,涣然起立,行走如常矣。后稍加减以治寒湿脚气,亦每即效。
【摘录】 《医林纂要》卷六
苍术石膏汤
【处方】 苍术半两,石膏5钱,知母(锉)1钱半,甘草1钱。
【功能主治】 湿温,身多微凉,微微自汗,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 上药同和匀,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温服。
【各家论述】 《古方选注》:苍术、石膏刚剂燥之,又得石膏、知母辛咸降之,以甘草佐苍术,知母佐石膏,刚柔相配,不伤脏腑之正气,可谓详审精密矣。虽与白虎汤相似,其义各有微炒。
【摘录】 《保命集》卷中
苍术四苓散
【处方】 四苓散加苍术、防风。
【功能主治】 下利,小便不利。
【各家论述】 此方表有风湿,里有湿热,故以苍防散在表之风湿,以四苓利在里之湿热。
【摘录】 《伤寒大白》卷四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苍术丸
【处方】 云苓120克 白芍药(炒黄)120克 炙甘草30克川椒(去闭口者,炒出汗)小茴香(炒)各30克 厚朴90克(姜汁炒)真茅山苍术240克(米泔浸一宿,切,炒)破故纸(酒浸一日,晒干,稍香)120克
【制法】 上药研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祛寒化湿,健脾止泻。主寒湿困脾,泄泻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清汤送下70~80丸。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医便》卷一:苍术丸
【别名】 铅汞丸、秋石丸、经验苍术丸
【处方】 苍术(茅山者佳,用1斤半,糯米泔浸1日半,捞起刮去粗皮,见白,晒干,又用童便浸1日半,捞起,清水洗净,晒干,又用煮酒浸1日半,捞起,晒干,仍用糯米泔澄清,煮苍术,以烂为度。然后于陈米蒸饭盖之,用一层饭、一层术,上以荷叶盖饭,不泄谷气为妙,去饭、叶晒干,为末)4两,黄柏(8两刮去粗皮,锉碎,用无灰好酒浸3日夜。翻覆浸透,晒干,用蜜拌黄柏于砂锅内,着水半锅,以柳条扎棱起,水面上铺荷叶,摊黄柏于叶蒸之,以蜜浸进为度,取出晒干,如此拌蒸3次后,用纸铺锅底,隔纸炒,茶褐色为度,为细末)6两,知母(锉碎,用好酒浸3日,晒干,隔纸炒,焙,为末)6两,枳实4两(锉碎,与麸皮同炒,茶褐色为度,去麸不用,为细末),白术(砂锅内隔纸以麸皮拌,炒,须不住手搅,以闻药味香,无面气为度,去麸不用,为细末)4两,当归(用酒洗净,再用好酒浸1日半,晒干,为细末)5两,熟地黄(用好酒洗净,再用酒浸,晒干,为细末)5两,干山药(末)4两,白茯苓(刮去粗皮,锉碎,晒干,麸皮拌于锅内,隔纸炒,以茶褐色为度,去麸,为细末)3两,防风(去芦,锉碎,隔纸炒干,为末)3两,灵砂(以水银飞2次,为末)5钱,真铅(用年少妇人乳3碗,将面量入乳中,打糊丸药),真汞(童便煎)4两。
【制法】 将前药各另为极细末,总合拌匀,仍用重罗罗过,以前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收入瓷瓶内盛放。
【功能主治】 气血不足,诸虚百损,遍身痰凝气滞,风湿麻痹,眼目昏花,腰疼头晕,手足欠顺,行履艰辛,遗泄真精,便浊不利,及妇人胎前产后,赤白淋涩。
【用法用量】 铅汞丸、秋石丸(《医便》卷一)。经验苍术丸(《遵生八笺》卷十七)。
【各家论述】 此药清而不寒,温而不燥。苍术性燥而辛烈,去内外之湿热,引经药也,行于表里,制为膏者,所以变其质,犹伊尹放太甲于桐,俾为善,以成济世之功也。黄柏其性虽寒,非芩、连之苦,此能通肾气而泻膀胱之火,火动则水不宁,用此者所以泻火而宁肾水也。知母其 性润而不寒,虚弱之人火易动而水常涸,所以用此味专补肾水,盖为能制火之故也。虚弱之人,火最易动,津液受克而为痰,或膏粱味厚而为痰,盖半夏化痰,其性燥烈,服之反渴,渴增则贪饮,愈饮愈湿,受火邪而痰愈结也;贝母去四种痰,然能表而不能里;南星虽去痰,然能上而不能下,因于风者可用。唯枳实之功不可胜计;白术大能补脾,虚弱之人胃火必胜,而食易消,愈消而愈食,则脾岂有不损乎?脾损则食不能克化,而用消导之剂则反伤脾胃,脾胃受伤,是无本矣,岂能安乎?然必用此以补脾,犹修武备而御寇也。当归性温,治四等血病,流者能止,凝者能行,虚者能补,乱者能和,虚弱之人火旺水衰,血必受伤,或流或止,或凝或行,故必用以和之。虚弱之人,诸血最虚,皆由心之耗而肝之枯也,是以四肢懈怠,足不能履,手不能持,耳不能听,目不能视,肠不能通而多结也,故必用熟地黄以补一身之血。干山药性温平,主益中补虚,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治头风,止腰疼,宁心肺,润皮毛,治泄精健忘。白茯苓去湿利小便,润胃气,伐肾邪。泻痰火,久服安魂养神,延年益寿而无消渴之患。虚弱之人血损少,则凑理不密而风邪易入,必用此所以驱邪之物。防风之性威而不猛也。虚弱之人心虚血少,必多惊悸而梦寐不安,故用灵砂以镇之。真汞性咸能入肾,而用童便煎煮,盖因元气之未泄而纯阳之未丧,锻炼而成亦真元气也;虚弱之人,精神必损,故必用此药以补之。
【摘录】 《医便》卷一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苍术丸
【处方】 制苍术2斤,神曲1斤。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腹中虚冷不能食,食辄不消,羸弱生病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汤送下,日3次。
大冷,加干姜3两;腹痛,加当归3两;羸瘦加炙甘草2两。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摄生众妙方》卷五:苍术丸
【处方】 茅山苍术1斤(米泔水浸1宿,晒干),雪白茯芩6两(去筋膜)。
【制法】 上为末,东流水煮神曲作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健脾去湿,保长生。主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清晨滚汤送下。
【摘录】 《摄生众妙方》卷五
《医学入门》卷七:苍术丸
【处方】 苍术1斤(用童便、酒各浸半斤,过1宿,晒干,为末),白茯苓6两。
【制法】 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健脾燥湿,壮筋明目。主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本事》卷三:苍术丸
【别名】 神术丸
【处方】 苍术1斤(去皮,切)。
【制法】 上为末,用生油麻半两,水2盏,研滤取汁,大枣15个(烂煮,去皮核),研以麻汁,匀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丸如梧桐子大,干之。
【功能主治】 膈中停饮。
【用法用量】 神术丸(《直指》卷七)。
【摘录】 《本事》卷三
《普济方》卷二七九:苍术丸
【处方】 苍术(米泔浸,去皮)、何首乌半斤。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疥癣。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九
方出《续本事》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五:苍术丸
【处方】 苍术(切,焙)1两,吴茱萸(汤浸洗)1两,破故纸1两,胡芦巴1两,川姜半两,草乌半两(并炮),山药2两。
【制法】 上药各精细炮治如法,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活血驻颜,减小便,除盗汗。丈夫四十岁以上者可常服,耳目水不昏聋,髭发不白。主男子、妇人一切虚冷之疾,妇人久不生产,似带疾,而非其时有遗沥者。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川楝子、茴香各一两,川乌半两。
【摘录】 方出《续本事》卷一,名见《普济方》卷二二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苍术丸
【处方】 苍术1两,黄连(去须)1两,当归(焙)1两,诃黎勒皮(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1两半,吴茱萸(汤洗,炒干,称)1两,艾叶(炒)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龙骨2两。
【制法】 上为末,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气痢,瘦弱,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苍术丸
【处方】 苍术(米泔浸)1两,知母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甘草1两,人参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芎䓖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木香1两,贝母(去心)1两,石决明(刮、洗净)1两,茺蔚子1两。
【制法】 上锉细,焙过,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青盲眼,瞳子分明,亦无翳膜,不痛不痒,内障不见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朱氏集验方》卷八引《鸡峰》:苍术丸
【处方】 苍术不拘多少(米泔水浸3日,逐日换水,候满日取出,刮去皮,切片,晒干,慢火炒令黄色,细捣末)。
【制法】 每一斤末,用蒸过茯苓半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乌髭须,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健。主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空心或临卧温熟水送下。别用苍术末6两,甘草末1两,拌和匀,作汤点之,下苍术丸妙。
【注意】 忌桃、李、雀、蛤及三白。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八引《鸡峰》
《朱氏集验方》卷九:苍术丸
【处方】 苍术半斤。
【制法】 上切,黑豆一小升,用水二碗,煮干,焙,研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内障。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九
《普济方》卷一五六引《经验良方》:苍术丸
【处方】 苍术1斤(4两酒浸,4两米泔浸,4两醋浸,4两青盐水浸,冬5日,夏3日,如数分作4份,用椒1两炒1份,破故纸1两炒1份,用黑牵牛1两炒1份,用茴香1两炒1份)。
【制法】 上炒讫,除去拌药,只留苍术,为末,醋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养肾水,顺气疏风。主腰脚湿痛。
【用法用量】 空心温酒或盐汤、热水任下。年50以上,加沉香1两,楠木香2两,巴戟2两(酒浸2宿,去心)。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五六引《经验良方》
《普济方》卷二一八:苍术丸
【处方】 苍术(好者)6两(去皮,酒浸2两,醋浸2两,泔浸2两),干熟地黄1两,莲子肉半两(酒浸软,装在猪肚内),五味子1两,枸杞子1两,破故纸1两,羊白肠1条(将破故纸装在肠内,俱用焙干,一处碾为细末)。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精益气。主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葱温酒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八
《瑞竹堂方》卷二:苍术丸
【处方】 苍术1斤(用泔浸,去皮,切作片,用生葱白1斤切碎,加盐2两同炒,苍术黄色为度,去葱不用),川椒(微炒)4两,白茯苓(去皮)4两,小茴香(微炒)4两。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明目,暖水脏,补益。主腰腿疼痛,小肠疝气。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瑞竹堂方》卷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苍术丸
【处方】 苍术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芍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龙骨1两,生姜(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蒸,腹中痃癖妨痛,兼下痢,日夜数十行。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人参汤送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妇人良方》卷四:苍术丸
【处方】 乳香2钱,没药2钱(别研),川牛膝半两,青盐半两(研),熟艾4钱,川乌3钱,全蝎1钱(炒)。
【制法】 上除研药,为细末,入研药令匀。以木瓜一个,大者,切一头留作盖,去瓤,入上件药于木瓜内,将盖签定,安木瓜于黑豆中蒸令极烂,取出去皮,连药研成膏;却入生苍术末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干湿脚气,筋脉拘挛,疼痛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木瓜汤送下,或温盐酒亦得,日3次。
【注意】 忌血与蒜。
【临床应用】 脚气:乙巳年,罗安人病,发热自汗,心烦,身体骨立,足痛拘挛,不能屈伸,饮食不进,虽老医亦不能疗,召仆治之,六脉弦弱。仆曰:虽脉似劳,实非劳也。似脚气,而非正脚气。但当调脾生血,其热必退;然后攻足,则可望安。遍寻诸方,皆无对证之药,遂处四白散子与服,不半剂,热退能食。又处苍术丸继之,筋脉伸、足能行而愈。
【摘录】 《妇人良方》卷四
《济阳纲目》卷四:苍术丸
【处方】 苍术1斤。
【制法】 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晒干为片,用童便、酒各浸半斤,过一宿,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 健脾燥湿,壮筋骨,明目。主风湿。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苍术散”。
【摘录】 《济阳纲目》卷四
《医学纲目》卷二十二:苍术丸
【处方】 苍术(炒)、橘红各等分(为末)。
【制法】 上药生姜汁打炒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失饥伤饱,肚痛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米饮送下。
【摘录】 《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苍术丸
【处方】 苍术(米泔浸1日,为末)。
【制法】 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中有虫,吃生米。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苍术香附丸
【处方】 苍术2两,三棱2两,神曲2两,姜厚朴2两,生地2两,莪术2两,当归2两,香附2两,明矾半斤(麸炒黑)。
【功能主治】 经壅,身体发虚,四肢无力,潮热骨痛,内有气块。
【摘录】 《妇科玉尺》卷一
苍术饮
【处方】 苍术(米泔浸,切,晒干)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桑根白皮1两半,商陆根2两半,连皮大腹4枚,嫩楮枝(切)3合。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风水头重面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苍术薏苡汤
【处方】 苍术(制)2钱,薏苡仁(炒)1钱,当归1钱,芍药1钱,桂心1钱,麻黄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手足流注作痛,麻木不仁,难以屈伸。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服。
有汗,去麻黄;热,去桂心。
【摘录】 《简明医彀》卷三
苍术泽泻丸
【处方】 苍术(去皮)4两,泽泻2两,枳实2两,秦艽2两,地榆1两,皂角子1两(炮存性)。
【制法】 上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痔疮。五虫。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 《洁古家珍》
苍术止泪散
【处方】 木贼、香附子、白芷、石膏、菊花、荆芥、白蒺藜、薄荷、当归、白芍药、川芎、蝉蜕、夏枯草。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迎风泪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后茶清下;冬日,酒下。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苍术猪肝散
【处方】 苍术(米泔浸,炒)8两,谷精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雀盲,临卧不见物。
【用法用量】 用猪肝1具煮烂,同前药为末。食后米饮下,或酒下。
【摘录】 《异授眼科》
苍松烘疗条
【处方】 苍术12g,松香31g,枫子仁62g,蛤壳粉31g,白鲜皮31g,黄柏31g,鹤虱15g,防风15g,苦参15g,硫黄31g,红砒3g。
【制法】 上为细末,取10g和艾绒90g,混卷如艾灸条状。
【功能主治】 慢性湿疹。
【用法用量】 燃烟烘疗。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