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癌患者,切莫急于手术!
- 躺着服药有隐患
- 郑州晚报:给梦想插上翅膀,做最...
- 陈小兵博士获“河南省医学科普优...
- 中原网(健康中原):“过劳猝死...
- 大河网: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首...
- 《医药卫生报》:陈小兵:小微博...
- 《医师报》:洁癖是医生的“职业...
- 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博士健康讲...
- 陈小兵博士荣获2012年度河南...
- 《人民网》:郑州人民医院举办肿...
- 《大河报》:经营微环境 对抗大...
- 《河南日报(农村版)》:老年肿...
- 《大河报》:一个癌字三张口,胡...
- 学习向日葵,让我们的抗癌人生永...
- 学唱“防癌抗癌歌”,身体健康好...
- 常见的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方法评价
- 生物免疫治疗领域几个有里程碑意...
- 《大河报》:癌症难治在于发现晚
- 《医药卫生报》老年肿瘤:期待个...
- 《人民网》:河南省青科协“科技...
- 《商都网》:胃癌肺癌等20病纳...
- 《医师报》:帮助癌症患者平静离...
- 《医药卫生报》:七种肿瘤被纳入...
- 告河南的患者朋友们
- 《大河报》:预防癌症要向9大不...
- 《大河报》:得上了肿瘤,该怎么...
- 《大河健康报》:吃东西有哽噎感...
- 抗肿瘤药再降价受各方关注 为...
- 陈小兵博士荣获河南省卫生科技突...
- 《大河报》:医生辛苦又受累,为...
- 《医药卫生报》:陈小兵:小微博...
- 去年河南16万人,患癌比往年多...
- 癌痛用药应遵循“三阶梯”原则
- 烹饪不科学 胃癌找上门
- 科学解读“舌尖上的癌症”
- 常吃煎炒熏烤食物易患大肠癌
- 《医师报》:洁癖是医生的“职业...
- @肿瘤专家陈小兵入选河南省十大...
- 牢记1234561,肿瘤治疗有...
-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的隐形杀手(...
- 陈小兵:多用协商式沟通(医药卫...
- 煎炒熏烤,大肠受伤没商量(健康...
- 晚期癌症并非都不能治(快乐老人...
- “肿瘤不息”就要“化疗不止”?...
- “科学”与“艺术”并重(专家陈...
- 陈小兵博士当选郑州市金水区政协...
- 完美主义属于“癌症性格”?
- 晚期肺癌治疗如何抉择:化疗?靶...
- 陈小兵博士获河南省卫生系统出国...
- 专家证实睡不够6小时易患癌
- 四成癌症可预防
- 肺癌缠“煮妇”
- 告各位新老患者、患者家属及患者...
- 《新华网》: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
- 怎样看待癌症家族史?
- 肿瘤病人,如何安然过冬
- 有一种便捷叫“微博挂号”
- 《大河报》:年轻女性得胃癌更凶...
- 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博士荣获河...
- 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之临床实践解惑
- 《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
- 《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
- 《临床肿瘤学杂志》:ASCO更...
- 香港中大研究发现:吸烟兼烧香者...
- 冬季养生八原则
- 河南肿瘤医院陈小兵博士喜获第十...
- 大河报2011年11月15日采...
- 肿瘤患者的冬季养生
- 癌症患者家属如何帮助患者战胜癌...
- 食物无好坏,搭配有优略:肿瘤患...
- 老年肿瘤患者如何安全健康过冬?
- 癌症病人的生活和工作小贴士
- “病患真言”:中国抗癌协会副理...
- 癌症患者与家属:正确认识姑息治...
- 参加第八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纪...
- 与癌症患者及家属共勉:走好三步...
- 癌症究竟能否预防?到底该怎样预...
- 办公室一族,请对二手烟说“不”...
- “血溅白衣”的悲剧不能重演(不...
- 当医生成为患者,如何换位思考,...
- 保健品抗癌??谎言与真相(杨峰...
- 学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如何从容抗...
- 常见儿童肿瘤的诊治概况
- ASCO:一场学习的革命 访中...
- 癌症控制:贯彻预防为主策略的重...
- 癌症化疗的科学与艺术
- 乳腺癌:迈向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
- 躺着服药有隐患
- 合理服药,饭前饭后大不同
- 药物可引发酒精中毒
- 拒绝癌症首先改变十大不良生活习...
- 防癌早知道,重视七信号
- 依维莫司联合长效奥曲肽延长晚期...
- 二线治疗联合最佳维持治疗显著改...
- 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现状
-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
- 肿瘤化疗病人的健康宣教
- “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 大河网7月27日手机报短信互动...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 认识肿瘤的警告信号,做好肿瘤预...
- 参加BEST OF ASCO会...
- 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癌症...
- 参加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活动
- 大河网6月30日手机报短信互动...
- 整理自己2010年6月19日接...
- 河南省肿瘤医院:用实际行动践行...
- 青年专家陈小兵博士荣获第十五届...
- 人生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竭尽全...
- 走出服用药物的六大误区
- 献给所有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及关...
- 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如何进行有效...
- 乳腺癌手术后复发后怎么办???...
- 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复发...
- 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方法都有哪些?
- 乳腺癌为什么要检测雌、孕激素受...
- 为什么要对乳腺癌进行病理分型?...
- 在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学习有感
- 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三病区介绍
- 很早期的乳腺癌需要用靶向治疗吗
- 家庭“煮”妇,当心油烟熏出病
- 201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
- 肺癌诊治国内研究最新进展
- 乳腺癌诊治国内研究最新进展
- 肿瘤生物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大肠癌内科治疗基本知识介绍
- “三阴”乳腺癌的治疗
- 如何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最佳支持...
- 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是否可以联用...
- 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治
- 前列腺癌的各种治疗方法简介
- 癌症患者如何进行“精打细算”,...
- 2010年癌痛药物治疗新理念、...
- 如何与肿瘤患者谈论肿瘤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姑息治疗
- 局部晚期直肠癌诊治的科学与艺术
- 胃癌化疗:口服靶向治疗药物毒副...
- 胃癌治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走出胃癌常见的治疗误区(3)
- 走出胃癌常见的诊断误区(2)
- 走出胃癌常见的认识误区(1)
- 晚期胃癌患者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大肠癌的治疗方法
- 大肠癌有哪些手术后综合征
- 靶向治疗:大肠癌治疗的新途径
- 大肠癌的放射治疗方式
- 癌症病人的治疗、康复和保健格言
- 肿瘤非绝症,康复有学问
- 如何利用自身能量,创造癌症康复...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放疗皮肤反应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口腔疼痛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贫血、感染和出...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腹泻与便秘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脱发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恶心与呕吐
- 癌症病人如何应对疲劳
- 癌症患者及家属如何增强抗癌意志...
- 癌症患者及家属如何坚定必胜信念
- 癌症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持良好情绪
- 癌症患者及家属如何建立积极态度
- 转变观念,癌症是可以治愈的
- 癌症患者:学习有关知识,做到抗...
- 癌症患者:学习有关知识,做到抗...
- 癌症患者:学习有关知识,做到抗...
- 癌症患者:寻找理由,下定决心生...
- 癌症病人如何进行放松结合内心想...
- 癌症病人如何进行放松治疗
- 癌症病人的一般性心理治疗
- 癌症病人心理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
- 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发展及预后中...
-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的治疗
- 癌症病人的性生活问题
- 癌症病人的婚姻和生育问题
- 癌症病人的营养与饮食治疗
- 癌症到底是什么?
- 肿瘤治疗:从无奈到延长生存
- 癌症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 纠正不良习惯,拒绝被癌症候选
- 常见肿瘤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 耽误癌症有效治疗的六个错误传言
- 胃癌晚期吃什么药
- 十二指肠乳头癌1期 术后化疗4...
- 直肠癌患者且慢开刀
- 癌症患者及家属常见的误区与误解...
- 癌症病人化疗期间如何快速康复?
- 从NCCN到ESMO?2010...
- 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
- 癌症病人如何积极运用暗示疗法帮...
- 癌症康复治疗常用的的方法和措施
- 癌症康复治疗在整个治疗中的地位
- 健康新概念
- 人的本性与肿瘤康复治疗
- 联用阿霉素加索拉非尼可延长晚期...
- 对重度吸烟者进行CT扫描可使肺...
- 大型荟萃分析显示,应用他汀类药...
- 肿瘤病人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 癌症患者与癌“和平共处”十要诀
- 化疗病人出院后注意事项
- 预防肿瘤要从娃娃抓起
- 什么是肿瘤的综合治疗?
- 恶性肿瘤骨转移该如何治疗?
- 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如何自我保护...
- 化疗常见副作用如何处理?
- 李大爷成功治疗疼痛的故事
- 生活中口口相传的饮食健康误区
- 规范癌痛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 咖啡、运动可降低晚期前列腺癌危...
- 什么是抗癌第一食物
- 肿瘤治疗必由之路:个体化治疗
- 胃癌的治疗指南
- 肺癌晚期创32个月奇迹,捐献唯...
- 肺癌治疗进入“打靶”时代
- 坚持55天就能成功戒烟
- 合理平衡膳食,助您有效防癌抗癌
- 适当运动,有利抗癌
- 苦”“酸”“素”“生”“淡”?...
- 人到中年,警惕肠癌
- 痔疮症状与直肠癌相似, 出现便...
- 河南省肿瘤医院举办读书学习报告...
- 肿瘤防治须走出十大误区
- 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新药获准在美上...
- 科学饮食,防治癌症
-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 作者:陈小兵|发布时间:2011-07-23|浏览量:450次
一、非浸润性癌
(一)导管原位癌(DCIS)。
肿瘤细胞仅限于导管内,没有间质浸润。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低乳头状、匍匐状等。依据核异型程度,结合管腔内坏死、核分裂及钙化等,通常将DCIS分为三级。当见到不同级别的DCIS混合存在或在同一活检组织或同一管腔中存在不同的DCIS结构,尽可能提示各种级别的DCIS所占的比例。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陈小兵
(二)小叶原位癌(LCIS)。
病变位于末梢导管小叶单位,75%的病例可见伴有末梢导管的paget扩展。低倍镜下见小叶结构存在,一个或多个小叶的腺泡由于细胞的增殖导致不同程度扩张。常见类型(经典型)的增殖细胞单一、体积小,核圆形、大小均匀,核仁不清楚,染色质均匀分布,胞质稀少,细胞轮廓不清,排列松散,坏死、钙化及核分裂均少见。变异型是指大腺泡、多形细胞、印戒细胞、大汗腺细胞、粉刺型等。
(三)乳头派杰病(Patet’s disease)。
在乳头、乳晕鳞状上皮内出现恶性腺上皮细胞,其下方常伴有导管内癌。当伴有显著的浸润性癌,则按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并注明伴发乳头派杰氏病。
二、原位癌早期浸润
(一)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
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生芽浸润,浸润的癌细胞没有脱离导管壁。
(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
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的基底膜,浸润到小叶内间质,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没有小叶间间质的浸润。
(三)微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指在原位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当不能确定是浸润时,应诊断为原位癌。
(四)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
(1)非特殊型。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大的一组浸润性乳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特征,不能像小叶癌或小管癌那样被单分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当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的导管原位癌成分时(指导管内癌成分占整个癌组织的4/5以上),提倡在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应注明导管内癌所占比例。
(2)混合型。
根据取材的切片,超过50%的肿瘤区域表现为非特殊型形态者,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否则将其归入混合型,并提倡标注出伴有的特殊型癌分类及比例。
(3)多型性癌。
多形性癌是高分级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罕见变型,以奇异的多形性肿瘤巨细胞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为特征,背景多为腺癌或腺癌伴梭形或鳞状分化。
(4)伴有破骨巨细胞的癌。
肿瘤间质中可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可见外渗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组织细胞排列在一起,其中一些组织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巨细胞大小不一,围绕在上皮成分周围或位于由癌细胞构成的腔隙内,含有数目不等的细胞核。此型肿瘤中的癌组织部分常为高至中等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但其它所有类型的癌均可出现,特别是浸润性筛状癌、小管癌、黏液癌、乳头状癌、小叶癌、鳞癌和其它化生性癌。
(5)伴有绒癌特征的癌。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血浆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可升高,60%的病例可找到β-HCG阳性细胞。伴有绒癌特征癌的病例极少,仅有个别报道,均发生在女性,年龄在50~70岁之间。
(6)伴有黑色素特征的癌。
有些发生于乳腺实质的罕见肿瘤,表现导管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共同的特征,有的还可见一种细胞向另一种细胞过渡的现象。
2.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形态学可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经典型的癌细胞常呈单个散在,弥漫浸润于乳腺小叶外的纤维间质中或呈单行线状排列;亦可围绕乳腺导管呈同心圆样靶环状排列。癌细胞体积较小,均匀一致,彼此之间缺乏黏附性。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卵圆形,分裂像少见。胞质少,位于细胞边缘,细胞内偶见黏液。肿瘤背景结构紊乱,宿主反应较轻。大多数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伴有小叶原位癌成分。变异型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实性型、腺泡型、多形型三种。
3.小管癌。
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预后良好,其特征是具有高分化的小管结构,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4.浸润性筛状癌。
一种预后良好的浸润性癌,其组织形态类似筛状导管内癌,可混合部分(小于50%)小管癌成分。
5.髓样癌。
髓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肿瘤边界清楚、癌细胞呈合体样、异型明显、呈大片块状分布、缺乏腺样结构、间质成分少,并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6.分泌黏液的癌。
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和/或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乳腺癌。包括黏液癌、黏液性囊腺癌、柱状细胞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
7.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是一组形态学特征与发生在胃肠道和肺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同的肿瘤,肿瘤中有50%以上的癌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本组肿瘤不包括神经内分泌标志染色有散在或局部阳性细胞的非特殊型乳腺癌。
8.浸润性乳头状癌。
浸润性乳头状癌大部分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镜下可见浸润性乳头状癌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有纤细或钝的乳头状突起。癌细胞胞浆呈典型的双染性,可见顶部突起。核中度异型,肿瘤间质不丰富。
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实性肿块,有72%~77%的病例在发现乳腺肿物时即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征象。镜下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小的细胞簇,形成微乳头或微腺管,位于类似于脉管的间质裂隙中。纯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罕见,多为混合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特殊的生长方式与其伴有的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特殊型浸润型导管癌,预后差。因此,镜下发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即诊断,并标出所占比例。
10.大汗腺癌。
90%以上的肿瘤细胞显示大汗腺细胞的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11.化生性癌。
是以腺癌成分伴有明显的梭形细胞分化、鳞化和/或间叶分化(伴骨化生的癌、伴软骨化生的癌、产生基质的癌、癌肉瘤)的一组异质性癌。化生的梭形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可不伴有腺癌成分而单独存在。化生性癌可依据肿瘤成分分成许多亚型。
12.富脂质癌。
90%的肿瘤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中性脂质的乳腺癌。
13.分泌性癌。
一种罕见的低级别恶性肿瘤,伴有实性、微囊状和小管结构,肿瘤细胞可产生丰富的胞内和胞外抗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阳性物质。
14.嗜酸性细胞癌。
由70%以上嗜酸细胞构成的乳腺癌。
15.腺样囊性癌。
一种具有低度侵袭潜能的恶性肿瘤,组织学特征与唾液腺同类肿瘤相似。
16.腺泡细胞癌。
是一类显示腺泡细胞(浆液性)分化的肿瘤。
17.富糖原透明细胞癌。
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超过90%的癌细胞胞浆透明,其内富含糖原。
18.皮脂腺癌。
形态学上具有皮肤附件皮脂腺分化特征的一种原发性乳腺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来源于乳腺皮肤的皮脂腺。
19.炎性癌。
因癌细胞侵犯脉管所致淋巴回流受阻,显示特异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乳腺癌。绝大多数病例的皮肤淋巴管明显受累。炎性癌属于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期为T4d。仅有皮肤淋巴管癌栓,但缺乏临床表现的病例不能被诊断为炎性癌。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