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森语录??精神科医生的10...
- 一些不良后果与药物类别有关
- 抑郁症治疗实用指南(美国精神病...
- 美国Kellner教授答电休克...
- “心脏病”还是“心理病”?
- 老年痴呆症简介 (转帖)
- SLEEP2012:抑郁与肥胖...
- 加强心理堤坝从“好习惯”开始
- 春困时节话失眠
- 杨德森语录??精神科医生的10...
- 抑郁症病人和家属教育手册
- 有关精神病、精神病性症状的一点...
- 有关抑郁症患者子女患病的研究结...
- 第三方介入精神病收住问题的建议...
- 精神病人非自愿住院中的非法拘禁...
- 精神病非自愿医疗真的那么可怕吗...
- 心理卫生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转...
- 抗抑郁药物换药该如何选择
- 孕妇服“托吡酯”产下裂唇儿风险...
- 如何合理使用安眠药
- 沟通理解关爱 心理和谐健康
- 情感性心境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
- 关于遏制自杀/他杀传染给新闻媒...
- 安眠药的种类及其简介
- 精神分裂症病人吃有讲究(转帖)
- 9种食品有助抵抗抑郁
- 系统治疗精神分裂症,争取最佳的...
- 我好了,为什么还要服药? (精...
- 关于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进去出不...
- Reset人脑,要不要?{转帖...
- 有关专家指出电休克治疗有助于治...
- 研究显示我国精神病患超1亿 重...
- 氯氮平的药物相互作用
- 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可使性格趋于外...
- 一种特殊机制的抗抑郁药??阿戈...
- 把感情放在哪里
- 自卑心理测试题
- 关注睡眠(二)??“鬼压身”是...
- 和压力共舞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十一)?...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十)??...
- 系统治疗精神分裂症,争取最佳预...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九)??...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八)??...
-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联用的可能机...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七)??...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六)??...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五)??...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四)??...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三)??...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治疗
- 几种不同原因导致的抑郁症状的治...
- 关注睡眠(一)??酒精不是改善...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二)??...
- 舒必利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 心灵感冒,漫谈抑郁症(一)??...
- 柴静的博文--如果他在沉默中挣扎
- 作者:杨忠|发布时间:2011-12-04|浏览量:816次
上期节目《留日大学生刺母事件》播出后,很多人在博客留言中,说到自己有亲属出现类似症状,家人感到无助绝望,不知如何判断,因为担忧患有精神分裂症会受到排斥与歧视,也无法向外界倾诉和求助。
在新闻调查时,我们曾经制作过精神病人暴力犯罪调查节目,得知对病人及时发现治疗,进行药物治疗极为重要。停药后的复发率在80%以上。这件事不仅关系一个家庭的痛苦与希望,如果他们在沉默中挣扎,那社会也同时处于不安当中。 常熟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杨忠
很多读者问,能不能有关于此病的论坛,或者微博平台,能够便于家庭之间及时交换信息,相互扶持。在网上初查还没有结果。如果有人愿意制作这样的平台,也可在留言中或者通过我博客的信箱联系。
昨天给科学松鼠会的姬十三打电话,想寻找比较权威的医生普及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常识,他让果壳网心事鉴定组结合此案采访了北京大学的聂晶老师。谢谢他们。我把文章贴在下面,供读者参考。
果壳网心事鉴定组(以下简称“果壳网”): 汪某的情况跟我们平时说的心理疾病一样吗?
聂晶:精神分裂症和一般的心理疾病是不同的。正常人具有以一种适应的方式对环境刺激进行感知、体验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而精神病患者的这种“与现实接触”的能力受到了损害,以致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没有自知力,他们不认为自己有病,不会主动就医。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抑制力。 自知力也称内省力,是指病人对其本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觉察或辨识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属于病态的。在央视对汪某家人的采访中提到,在日本时就发现有些不正常,但汪某自称没病,家人就认为他没病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如果没有药物治疗,他们是缺乏对自己疾病的基本认识的,甚至在他人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时,仍然会坚持认为自己是正常的,是没病的。所以,家属不能仅仅凭借病人自身的感觉,就放弃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
果壳网: 据说中国有1600万精神病患,我们是不是需要小心提防周围人会犯病呢?
聂晶: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是比较低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平均患病率仅为5.8‰ 。而且不是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暴力倾向和被害妄想。甚至有些精神科医生认为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普通人更安全,因为他们非常害怕和其他人交往,一般不会轻易与别人接触,表现出很强的社会交往退缩。比如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表现为类似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头昏、失眠等,然后逐渐出现孤僻、懒散、兴致缺失、情感淡漠和行为古怪,以至无法适应社会需要,但没有妄想、幻觉等明显的“阳性症状”。
果壳网: 那么我们怎样识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呢?
聂晶:在大部分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起病于青壮年时期,表现出的症状可分为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就是缺乏正常人该有的反应。比如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都属于“阴性症状”。就像看到血泊中的母亲,正常人都会感到悲痛,但汪某没有情绪上的反应,只能逻辑上推理出“应该悲痛”。阳性症状就是指出现了正常人没有的行为或者思想:幻觉、妄想、思维破裂、情感倒置、言语紊乱。汪某的症状表现也很明显,从采访中就可以看出他存在比较典型的被害妄想,觉得有人在监视自己甚至在脑中植入了芯片,这种妄想是很多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的。
果壳网: 如果发现周围有人出现了疑似精神分裂症症状怎么帮助他?
聂晶: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去医院精神科进行诊断、用药。但是,周围人不能强制将任何人遣送精神科治疗。根据新的《精神病法》规定,除非监护人主动授权,其他没有任何人(除了公安机关)有权力强制就医。所以,一旦发现疑似的病例,最好马上联系其监护人或一级亲属。如果疑似病人出现了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则需马上联系公安部门。
果壳网: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果碰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又需要怎样保护自己呢?
聂晶:刚才说过,精神病人并非都有攻击性,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危险。而且,目前国内外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有效去除掉患者的幻觉、妄想等多种阳性症状,只要坚持就医服药,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可以终身不再发病,维持正常的社会功能。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精神分裂症忽然发作,或是因为种种原因,还未能进行药物治疗的分裂症患者,我们最好还是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不招惹刺激他们,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在他们出现异常行为的时候联系其家属或是公安部门。
TA的其他文章: